人参败毒散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探讨

来源 :中药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1987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人参败毒散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Batman-TCM数据库检索人参败毒散中柴胡、甘草、桔梗、人参、川芎、茯苓、枳壳、前胡、羌活、独活含有的化合物,筛选其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运用Uniprot数据库进行标准化处理,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COVID-19的相关靶标;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网路,STRING数据库进行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P<0.05).结果:获得人参败毒散治疗COVID-19的共209个成分和153个靶点,关键靶点涉及AR、ESR1、PTGS2、NOS2、GSK3B等,其中靶点中的40个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是共表达的;COVID-19相关靶点251个;获得232条GO生物过程和82条相关信号通路,涉及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甲型流感、NF-κB信号通路等.结论:人参败毒散治疗COVID-19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人参败毒散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对新药的研发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研究了水合物、有机弱酸、偶联剂等辅料对磷酸盐粘结剂覆膜砂成形过程砂样固化时间及砂样抗拉强度,存放稳定性等的影响,得出相关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添加2.5%自合成磷酸盐粘结剂、3%的水合硫酸铝、0.2%的柠檬酸和0.4%的偶联剂制备的覆膜砂,通过射砂成形,砂样固化时间2 min,抗拉强度可达1.6 MPa以上,且具有良好的存放稳定性。通过SEM显微观察及傅里叶红外分析,初步探讨了辅料的作用机理。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活力、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分别用浓
目的:建立麝香通心滴丸的特征图谱,为其质量标准提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SynergiTM Hydro-RP 80A C18(250 mm×4.6 mm,4μm)色谱柱,以含0.02%磷酸的乙腈-0.02%磷酸溶液为流
目的:建立肉苁蓉饮片(肉苁蓉片、管花肉苁蓉片、酒肉苁蓉)中8个成分(京尼平苷酸、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管花苷A、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2'-乙酰毛蕊花糖苷和管花苷B)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方对肝癌大鼠组织代谢物的影响,从代谢组学角度阐释健脾解毒方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二乙基亚硝胺建立肝癌大鼠模型,给予健脾解毒方(75 g/kg)灌胃治疗,给
目的:研究皂角刺提取物对皮质酮(CORT)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剂量的皂角刺水提取物作用于经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后,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力.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的近期疗效和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住院首次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目的:利用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昆布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 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桂枝茯苓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筛选桂枝茯苓丸所含重要化学成分,利用BATMAN数据库
目的:分析总结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及研制新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出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卫健委、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