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PEG/J管外固定袋的应用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p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胃肠类外科手术及其后的康复治疗中,普遍会用到PEG/J管(经皮内镜胃/肠造瘘管)。导管通过内垫片和外垫片固定,内垫片固定于胃壁上,外垫在体外可调节松紧。该管的一端插入并留置于患者体内,另一端置于体外,且该管置于体外的一端设有重量相对较大的Y 形外连接头。 G管给予胃肠减压,J管给予营养支持。在不进行治疗时,该外连接头被置于患者的身体上,无法妥善的固定,使其容易产生移动而拽拉创口,导致患者不适甚至疼痛。我科设计了一种可以稳妥的固定该PEG/J管外连接头的装置,现介绍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规范医院输血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在2011年8月对全院73个护理单元进行输血规范检查并对不同层级护士进行输血相关知识测试后,进行总结,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结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完善制度、制定规范流程,进行反复培训、考核,反复督导,并利用PDCA持续改进,2013年4月,再次对全院73个护理单元进行病历检查并对不同层级护士进行输血知识提问。结果医院安全输血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并持续改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入壶”给药的认识及使用状况。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输液器“入壶给药”调查表,以不记名方式向31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人员对输液器滴斗的称谓多种,主要以“Murphy's Dropper”的译名为主,均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不统一;310名被调查者中298名(96.13%)认可“入壶”并均有实际操作经历,其中246名(82.55%)曾经以“入壶
新护士是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顺利进入工作角色是所有新护士面临的严峻问题。而如何使新护士尽快熟悉医院和科室环境,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尽快实现从护生角色到护士角色的转换,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并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也是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关注的问题。
视网膜脱离是指患者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相互分离,视网膜脱离患者需采取玻璃体切割手术进行复位。在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时需注入硅油或惰性气体,利用硅油或气体的比重较轻的特性,让患者在玻璃体切割术后脸部朝下俯卧,使气体或硅油往上浮顶住脱离的视网膜使之复位,故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需通过1~3个月的俯卧位休息,为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手术疗效,我们设计了一种头位支撑架应用于患者,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目的 应用根因分析法( RCA)探讨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为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有效管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应用根因分析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儿科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探讨不良事件类别、发生的科室、时间、工作时段,与护理人员能力的关系及系统和非系统原因。结果2010年1月-2012年12月儿科各科室共上报护理部护理不良事件33例。输液渗漏占45.5%,用药错误占15.2%,
目的 探讨天枢穴穴位指压配合腹部轻推缓解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后中重度腹胀的效果。方法将电子结肠镜检查后腹胀程度评估为中、重度腹胀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指导的方法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天枢穴穴位指压配合腹部轻推缓解患者腹胀,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腹胀缓解有效率为75.0%,对照组为3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一般认为该病是由胰腺分泌的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对胰腺组织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1]。由于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2]。据统计,急性胰腺炎发病率逐年增高,其复发率亦呈升高趋势,复发性急性胰腺炎占急性胰腺炎的10%~20%[3-5]。 Gullo等[6]总结5个
目的 探讨改良后的病号服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留置颈内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普通外科腹部手术后留置颈内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121例,按手术单双日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在术后给予穿着带有导管固定装置的改良病号服固定导管。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胶布粘贴方法固定导管。比较两组患者颈内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液体通.时长、平均导管移位时长、导管再固定平均时长、导管发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临床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将外科住院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 n=468)和观察组( n=43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后,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由9.40%降低为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49,P<0.01);患者满意度由(85.2±5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兴起,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已经由单纯的注重生存时间向注重高品质的生存质量转变。在冠心病临床研究领域,生存质量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以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且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达到血运重建目的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首选方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