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康平县为例,对“十二五”期间康平县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对“十三五”时期康平县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主要任务及对策进行总结。
关键词:康平县;环境保护;生态建设
“十一五”以来,康平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镇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康平县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生态县和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关键时期。谋划好这个阶段环境保护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对于全面提高康平县环境质量、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二五”期间我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情况
2011年以来,康平县委、县政府稳固“生态立县”战略思路,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度。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解除了卧龙湖承包合同,卧龙湖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湿地生态功能全面恢复;经积极运作,2013年卧龙湖保护与利用项目与省直11个厅局成功对接,卧龙湖已经成为国家、省、市关注的聚焦点。
康平县自2010年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工作以来,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康平生态建设与保护重点选择工程建设地点,坚持围绕卧龙湖生态区、辽河流域,重要生态保护区域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同时考虑各年度连片整治村之间的衔接,并以大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为中心的原则进行工程建设。通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一是解决了各村饮水水质和饮水安全问题;二是有效地提高了污水收集率,降低了生活污染物向外环境排放量;三是改善了各村“脏、乱、差、散”状况,使各整治村营造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四是解决了各村长期以来畜禽粪便恶臭而污染环境的问题。各村的农户不在往门前倾倒垃圾、污水,农民的环保意识增强。
二、“十三五”我县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主要任务及对策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县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和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明确“十三五”时期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使其成为指导全县未来五年环境保护的行动纲领,努力实现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
(二)坚持原则
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要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
(三)总体目标
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县域环境质量全面达标,生态良好,全民环境意识明显提高,环保执法规范有力,初步完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四)工作任务
一是合理选择规划指标。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坚持科学合理、操作简单、便于考核的原则,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原则,选择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指标、生态文明建设指标。
二是編制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及时做好“十三五”环保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康平县“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环保发展的方向、任务和实施步骤,同时与省“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市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市社会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和康平县社会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相衔接。
工作中将紧紧抓住:1条主线——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全县社会经济与环境更加协调发展;2个层面——政府、企业和社会,即在继续加强政府工作的同时,注重发挥企业和社会责任;3大领域——环境保护(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废弃物处理等)、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4项原则——一是既要保持规划在一定程度上的连续性,又要有一定前瞻性;二是全面规划、重点突出;三是建管并举,重在管理;四是突出实效,注重操作性。
(五)加强生态保护的对策
1.深化环境目标责任制。建立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考核机制,政府切实履行对当地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认真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综合考核,小城镇建设环保考核等。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标责任。
2.全面推行环境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抓好全县空气环境、水环境容量的测算,按照环境功能的要求编制达标规划,建立完善污染源监测监控体系,依法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环境可容纳的范围内,区域环境质量稳步提高。
3.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关停取缔规模小、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配合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抓好制度实施工作,严格实行新、改、扩建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促进建设项目在工艺、技术、装备等方面达到清洁生产的要求,鼓励、引导并积极支持循环经济建设,有效地实现工业污染的全过程防治。
4.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为载体,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以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目标为依据,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加强环境管理,促进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共赢”发展为目标。
5.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全面提高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管理的能力,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素质教育与培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6.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积极争取环境保护的对外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我县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康平县;环境保护;生态建设
“十一五”以来,康平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镇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康平县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生态县和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关键时期。谋划好这个阶段环境保护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对于全面提高康平县环境质量、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二五”期间我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情况
2011年以来,康平县委、县政府稳固“生态立县”战略思路,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度。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解除了卧龙湖承包合同,卧龙湖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湿地生态功能全面恢复;经积极运作,2013年卧龙湖保护与利用项目与省直11个厅局成功对接,卧龙湖已经成为国家、省、市关注的聚焦点。
康平县自2010年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工作以来,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康平生态建设与保护重点选择工程建设地点,坚持围绕卧龙湖生态区、辽河流域,重要生态保护区域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同时考虑各年度连片整治村之间的衔接,并以大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为中心的原则进行工程建设。通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一是解决了各村饮水水质和饮水安全问题;二是有效地提高了污水收集率,降低了生活污染物向外环境排放量;三是改善了各村“脏、乱、差、散”状况,使各整治村营造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四是解决了各村长期以来畜禽粪便恶臭而污染环境的问题。各村的农户不在往门前倾倒垃圾、污水,农民的环保意识增强。
二、“十三五”我县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主要任务及对策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县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和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明确“十三五”时期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使其成为指导全县未来五年环境保护的行动纲领,努力实现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
(二)坚持原则
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要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
(三)总体目标
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县域环境质量全面达标,生态良好,全民环境意识明显提高,环保执法规范有力,初步完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四)工作任务
一是合理选择规划指标。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坚持科学合理、操作简单、便于考核的原则,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原则,选择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指标、生态文明建设指标。
二是編制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及时做好“十三五”环保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康平县“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环保发展的方向、任务和实施步骤,同时与省“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市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市社会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和康平县社会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相衔接。
工作中将紧紧抓住:1条主线——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全县社会经济与环境更加协调发展;2个层面——政府、企业和社会,即在继续加强政府工作的同时,注重发挥企业和社会责任;3大领域——环境保护(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废弃物处理等)、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4项原则——一是既要保持规划在一定程度上的连续性,又要有一定前瞻性;二是全面规划、重点突出;三是建管并举,重在管理;四是突出实效,注重操作性。
(五)加强生态保护的对策
1.深化环境目标责任制。建立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考核机制,政府切实履行对当地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认真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综合考核,小城镇建设环保考核等。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标责任。
2.全面推行环境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抓好全县空气环境、水环境容量的测算,按照环境功能的要求编制达标规划,建立完善污染源监测监控体系,依法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环境可容纳的范围内,区域环境质量稳步提高。
3.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关停取缔规模小、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配合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抓好制度实施工作,严格实行新、改、扩建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促进建设项目在工艺、技术、装备等方面达到清洁生产的要求,鼓励、引导并积极支持循环经济建设,有效地实现工业污染的全过程防治。
4.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为载体,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以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目标为依据,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加强环境管理,促进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共赢”发展为目标。
5.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全面提高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管理的能力,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素质教育与培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6.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积极争取环境保护的对外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我县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