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态语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态。这种特定的身态,几可以支持、修饰或否定人们的言语行为,可以部分地代替人们的言语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同时又能表达人们用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和态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正确的体态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恰当地使用体态语言,会使你的课增光添彩,也会大大地增加你的个人魅力,从而使学生想学、乐学。
一、增进情感,提高教学效果
情感,是打开学生智力渠道的钥匙。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 ,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师生的情感交流中,教师的体态语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特殊的作用。学生可以从教师的举止里感受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同时教师的情感也会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他们会爱老师,又会从爱老师进而延伸到爱听老师的课,欣然接受老师的要求和教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如大家所熟知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和夏可布森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他们对那些被实验的学生根本不认识,对其情况一无所知,而对老师说“这些学生是未来的花朵,最有发展前途”。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在态度,表情,语调等方面无法不流露出对这些学生的特有感情,因为那是权威们所列的名单。几个月后,这些被指定为具有发展前途的学生——不管原来是优秀的还是很差的,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个典型实验证明的科学道理,说明情感能促进认知的发展。但同时也说明了教师的体态语言对激发学生的动机,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会在学生中对教师作一书面调查,在“为什么喜欢这位老师”一栏中,绝大部分学生写“理解学生,幽默风趣,没有距离感,如同伙伴”等字样,其实这就是教师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正如有人说:“无声的笑是人嘴角上的一朵花儿,它是团结人的链条!”。
二、激发兴趣,开发学生潜能
兴趣是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细心了解学生的兴趣,巧妙地引导、激发和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讲授的热情和兴奋,固然可以为学生所接受,更多的则是通过教师的举止、神态来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的目光分布,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经实验证明,经常被老师目光给予激励和注意的学生,其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高于不被注意的学生,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直接反映着教师的好恶,学生正是通过这扇窗户窥视教师的心理,引起相应的心理效应,产生或亲近或疏远、或敬重或反感的情绪体验,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反映。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因受老师重视而敬仰老师的学生,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必然高于不被重视的学生,其学习效果也有所不同。
教师的面部表情影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课堂上,教师的表情和蔼可亲,则学生的积极性高、思维比较活跃大胆:反之,教师表情呆板,甚至摆出“师道尊严”的冷峻严厉,学生则普遍拘谨胆小。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判断其心理的“晴雨表”,他无疑会使学生受到鼓舞与暗示。如果学生对老师存有疑惧或产生误解,必然会阻碍、压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教学中,不论我那天的身体状况怎样,只要走进教室我都会非常阳光,精神饱满,尤其是上午的第四节和下午的第一节课,学生处于身心疲惫和打瞌睡的状态,这是老师的面部表情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三、帮助理解,培养综合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渠道让学生理解并熟记纯语言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保持口授的同时,恰当地使用生动的表情,形象的手势等体态语作用于学生的感官系统,这就较之单一运用有声语言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器官的作用要大得多。它不僅扩大了教学信息的发射量,也扩大了对学生感觉器官的刺激,容易引起和激发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从而使课堂教学由静到动,克服单纯口授造成系统的摄取能力,从而达到了课堂教学的预期目的。
记得在去年的一次公开课上,当我讲到“Share_with _ ”的用法时,我边口授:“S1is SharingthedeskwithS2now”,边做动作,把S1的课桌挪开,让他与S2共用一张课桌。(我们学校都是一生一张单人课桌。)并板书“Share…with…”让学生跟读,接下来指着一位非常瘦的男生说:“Look, boysandgirls,S3isverythin , I guessS3maysharethebedwithhisbrother , becauseS3maysharethebedwithhisbrotherIknowhisbrotherisveryfat” 听罢,学生和听课老师在我略带夸张的表情和手势下都笑了。在巩固练习时,连基础较差的学生都能用词举一反三,在这个教学环境中,我没有用一句汉语提示,学生通过观察不仅理解了词的意思以及用法,而且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四、树立自信,克服胆怯心理
树立自信:“我就行!”Maxweell. Maltz博士说:“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就能成为怎样的人;你认为你能做什么事,你就能做什么事。”这话虽然讲得绝对了些,但是,将其反过来说却是正确的:“不敢想做什么,那么,你必然注定做不成什么。”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主要倾向不是太狂了,而是太缺少自信。不管在什么时候,对自己所做的事都有怀疑,典型的是发言不主动,声音小,作业做完要和别的同学对答案等。据我对本校45个班级的问卷调查显示,其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差距和学生本身对英语这一学科就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占其主要原因,再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和教学方法,使“师道尊严”在学生头脑中逐渐形成,也难以适应新的素质教学方法,学生“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挫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对学生明确预习的要求和方法,自己则针对性地去备课,课后给他们指出复习巩固的途径,更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把自信心还给学生。我依据新课程采用了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讲课过程中,我经常和学生合作,站在他们中间,用表情和手势去鼓励他们大胆设想,敢说敢问积极思考,发现点滴进步就竖起大母子,面带微笑说:“Verygood ”,学生渐渐地由空间距离的缩小转变成心理距离的拉近。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不再有开学初时的那种畏惧感,听课也不再成为一种负担,一天天活泼起来,对一切充满了信心。
良好的体态语是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处于学生视线的“焦点”,学生无时无刻不在观察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他们明亮的眼睛,敏锐的目光,就像灵敏度极高的摄像机,老师优美的体态语言就像细细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县第四中学
一、增进情感,提高教学效果
情感,是打开学生智力渠道的钥匙。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 ,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师生的情感交流中,教师的体态语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特殊的作用。学生可以从教师的举止里感受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同时教师的情感也会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他们会爱老师,又会从爱老师进而延伸到爱听老师的课,欣然接受老师的要求和教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如大家所熟知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和夏可布森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他们对那些被实验的学生根本不认识,对其情况一无所知,而对老师说“这些学生是未来的花朵,最有发展前途”。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在态度,表情,语调等方面无法不流露出对这些学生的特有感情,因为那是权威们所列的名单。几个月后,这些被指定为具有发展前途的学生——不管原来是优秀的还是很差的,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个典型实验证明的科学道理,说明情感能促进认知的发展。但同时也说明了教师的体态语言对激发学生的动机,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会在学生中对教师作一书面调查,在“为什么喜欢这位老师”一栏中,绝大部分学生写“理解学生,幽默风趣,没有距离感,如同伙伴”等字样,其实这就是教师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正如有人说:“无声的笑是人嘴角上的一朵花儿,它是团结人的链条!”。
二、激发兴趣,开发学生潜能
兴趣是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细心了解学生的兴趣,巧妙地引导、激发和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讲授的热情和兴奋,固然可以为学生所接受,更多的则是通过教师的举止、神态来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的目光分布,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经实验证明,经常被老师目光给予激励和注意的学生,其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高于不被注意的学生,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直接反映着教师的好恶,学生正是通过这扇窗户窥视教师的心理,引起相应的心理效应,产生或亲近或疏远、或敬重或反感的情绪体验,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反映。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因受老师重视而敬仰老师的学生,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必然高于不被重视的学生,其学习效果也有所不同。
教师的面部表情影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课堂上,教师的表情和蔼可亲,则学生的积极性高、思维比较活跃大胆:反之,教师表情呆板,甚至摆出“师道尊严”的冷峻严厉,学生则普遍拘谨胆小。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判断其心理的“晴雨表”,他无疑会使学生受到鼓舞与暗示。如果学生对老师存有疑惧或产生误解,必然会阻碍、压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教学中,不论我那天的身体状况怎样,只要走进教室我都会非常阳光,精神饱满,尤其是上午的第四节和下午的第一节课,学生处于身心疲惫和打瞌睡的状态,这是老师的面部表情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三、帮助理解,培养综合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渠道让学生理解并熟记纯语言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保持口授的同时,恰当地使用生动的表情,形象的手势等体态语作用于学生的感官系统,这就较之单一运用有声语言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器官的作用要大得多。它不僅扩大了教学信息的发射量,也扩大了对学生感觉器官的刺激,容易引起和激发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从而使课堂教学由静到动,克服单纯口授造成系统的摄取能力,从而达到了课堂教学的预期目的。
记得在去年的一次公开课上,当我讲到“Share_with _ ”的用法时,我边口授:“S1is SharingthedeskwithS2now”,边做动作,把S1的课桌挪开,让他与S2共用一张课桌。(我们学校都是一生一张单人课桌。)并板书“Share…with…”让学生跟读,接下来指着一位非常瘦的男生说:“Look, boysandgirls,S3isverythin , I guessS3maysharethebedwithhisbrother , becauseS3maysharethebedwithhisbrotherIknowhisbrotherisveryfat” 听罢,学生和听课老师在我略带夸张的表情和手势下都笑了。在巩固练习时,连基础较差的学生都能用词举一反三,在这个教学环境中,我没有用一句汉语提示,学生通过观察不仅理解了词的意思以及用法,而且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四、树立自信,克服胆怯心理
树立自信:“我就行!”Maxweell. Maltz博士说:“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就能成为怎样的人;你认为你能做什么事,你就能做什么事。”这话虽然讲得绝对了些,但是,将其反过来说却是正确的:“不敢想做什么,那么,你必然注定做不成什么。”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主要倾向不是太狂了,而是太缺少自信。不管在什么时候,对自己所做的事都有怀疑,典型的是发言不主动,声音小,作业做完要和别的同学对答案等。据我对本校45个班级的问卷调查显示,其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差距和学生本身对英语这一学科就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占其主要原因,再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和教学方法,使“师道尊严”在学生头脑中逐渐形成,也难以适应新的素质教学方法,学生“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挫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对学生明确预习的要求和方法,自己则针对性地去备课,课后给他们指出复习巩固的途径,更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把自信心还给学生。我依据新课程采用了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讲课过程中,我经常和学生合作,站在他们中间,用表情和手势去鼓励他们大胆设想,敢说敢问积极思考,发现点滴进步就竖起大母子,面带微笑说:“Verygood ”,学生渐渐地由空间距离的缩小转变成心理距离的拉近。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不再有开学初时的那种畏惧感,听课也不再成为一种负担,一天天活泼起来,对一切充满了信心。
良好的体态语是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处于学生视线的“焦点”,学生无时无刻不在观察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他们明亮的眼睛,敏锐的目光,就像灵敏度极高的摄像机,老师优美的体态语言就像细细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