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各伯:一位三栖艺术家的多彩人生

来源 :大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各伯:广东雷州人,画家、书法家、雕塑家、文艺评论家、诗人,鲁迅文艺奖获得者、广东省文史馆国画院副院长、广东省文联艺术馆首任馆长。早年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受业于黎雄才、杨之光、陈金章、王肇民、恽圻苍、刘济荣等书画名家。毕业后曾问艺于关山月、娄师白、王学仲、王子武等前辈。现为《书画评鉴》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市国画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
  “丰富的人生阅历成就了今天的我,让我对生活有更为真切的感悟,源于生活的艺术创作无疑是最真实的。面对生活,我们要有顺境中不自满,逆境中不自弃的精神。”莫各伯如是说。
  少年时代  艰辛求学
  作为一位诗书画三个领域均精通的艺术家,莫各伯的从艺之路,可谓充满艰辛,就如他自己所言:“复杂的人生经历,成就了我对多方面的涉猎。”
  据莫各伯回忆,他的繪画生涯从读初中时真正开启。当时,勤奋好学的莫各伯经常出入美术老师的画室,一次,他看到一张老师临摹国画艺术大师黄胄为《红旗谱》绘的插图《春兰》,整张画摹得非常逼真生动,惟妙惟肖,这令年少的莫各伯肃然起敬。此后,在这间画室里,莫各伯陆续发现了齐白石名作的印刷品和其他画家的作品,这进一步激发了莫各伯对国画的好奇与喜爱,高昂的兴趣油然而生。
  之后,天资聪颖的莫各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创作了人生的第一幅作品《采树种》,这幅画还被选送到海康县文化馆参展,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讲,实属难得,自此之后,莫各伯对国画的喜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1966年,莫各伯所读的湛江市第一中学一度停课,但生性勤奋、求知若渴的他从未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学校不开课,他就一个人自学。“那会儿我就在一间无人的课室自学高二高三的课程,这期间也学习了语言大师王力的《诗词格律》、刘逸生的《唐诗小札》、袁枚的《随园诗话》等人的著作,临摹了《芥子园》《三希堂法帖》等国画和书法字帖。”小小的一方天地,莫各伯如获至宝,在这里,他饱汲艺术养分,在知识的海洋里驰骋遨游。
  高中毕业后,莫各伯回到自己的家乡海康县当了一名回乡知青,凭借着扎实的书法、绘画与数理化功底,他先后在村里从事文艺宣传工作、担任民办教师和纪家公社报道组记者。
  当记者期间,一次偶然的经历,为莫各伯走进广州美术学院提供了难得的契机。“1972年,中央特批凡是艺术类专业,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特长来招生,当时广东人民艺术学院(现广州美术学院)来海康县招生的老师下到我们公社,正好跟我住一个宿舍,他看到我挂在房间里的那些画,就建议我去考美术专业,之后,他就将我的画带去了湛江美术招生组那里,美术老师看到作品后很认可我,特意到海康文化馆安排我去考试,最后,我就如愿进入美术学院。”
  1972年,莫各伯离开家乡来到广东人民艺术学院,开启了他新的求学生涯。在广州美院那段悠然难忘的时光里,他认识了黎雄才、杨之光、陈金章、王肇民、恽圻苍、刘济荣、陈章绩、麦华三等书画名家,在这些前辈们系统的教授与指导下,莫各伯的书法和国画创作都跨越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职业生涯  春风得意
  1975年,莫各伯大学毕业后回到湛江,先后任职于湛江博物馆、湛江地区文化局、湛江市群众艺术馆。
  系统专业的美术基础,使他一度成为湛江市第一位科班出身的国画家,也是湛江市国画、书法的早期开拓者。他曾多次带领当地画家前往各地写生采风,更加深入系统、真切地认识整个雷州半岛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
  然而,在那个年代,湛江美术界的宠儿是版画,国画并不吃香,如何在湛江地区为国画的发展开辟一片天地呢?
  1984年,足智多谋的莫各伯发起成立了湛江国画研究会并任首届会长,并策划组织了夏季画展,夏季画展可谓当时湛江地区学术性最强的画展,在这个展览上,莫各伯创作的《红土系列》问世,并被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选为星河展个展作品。《红土系列》展示了雷州半岛浓郁的风土人情,绝大部分为大写意人物画,也有少数花鸟、山水画,受八五水墨新潮的影响,其融合传统版画的创作技术,又借鉴了齐派花鸟画的笔墨趣味,以黑红白三色为主,构图现代感强,传统与现代巧妙融为一体。
  可想而知,这样一批作品构思巧妙、风格独特,一经展出,就在广东画坛引起了巨大反响和高度评价。“当时广州三大主流报刊、电视台都争相报道,广州美术学院还专门组织老师和研究生来参观研究。”《红土系列》的成功展出,使得莫各伯在广东一时间名声大噪,也为他今后走向广州奠定了基础。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其而立之年,莫各伯离开湛江来到广州,进入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工作。谈及这段经历,他不无感慨道:“那会儿要从湛江调到广州,是非常不容易的,我恰好遇到一个好机会,当时广东书法家协会需要人,我原先在湛江市书法家协会担任秘书长和副主席,创作技能和工作能力他们都很认可,就顺利地来到书协工作。”
  莫各伯坦言,无论从事哪一行,作为管理者,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而后才能要求别人。因而,在书法家协会任职的十几年时间里,他不断加强对书法的练习与研修,促使书法创作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位行家对莫各伯的作品这样评述:“各伯老师的书法作品可谓极具特色,其隶书兼融汉简及行草笔意,化入祖师爷齐白石方篆构形之法,自成一格。作品古朴大气,自由豪放,雍容大度,格调不凡,有大家气派;行草具有融会贯通,奇正互用、疏密有致,自然安祥的艺术风格;小楷取法文征明、倪瓒等,清奇俊逸,劲挺优雅……”
  之后,莫各伯被调任到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论部,在《粤海风》杂志兼任美术编辑。这期间,他创办了《书画评鉴》杂志,举办了《岭南新状态》国画观摩研讨会以及各种学术交流和展览活动,将杂志运营得有声有色。
  2008年,广东省文联成立艺术馆。成立之初,各项工作需要卓有远见和富有能力的领导来打理,莫各伯多年来的书画创作经历、媒体运营经验,无疑使其成为十分合适的人选。   担任艺术馆首任馆长期间,莫各伯精心运营、筹措资源,对艺术馆倾注了大量心血。“进入艺术馆后,如何把它办得有特色呢?除了定期举办展览外,我们还策划举办各种形式、具有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在莫各伯多年的运营管理下,广东省文联艺术馆先后举办了《陈金章、陈永锵作品研讨会》《山·冶—广东省山水画邀请展》《南粤先贤画像暨题咏作品展》等一系列大展和学术活动,这些活动在业界美誉度高、社会影响力广泛,成为莫各伯退休前交出的又一份满意答卷。
  艺术创作  传承创新
  回顾莫各伯的国画创作之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广州美院毕业后,他主要从事花鸟画创作,《新绿》《红荔》等作品都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八十年代初创作了《屈原》《千古高风》(陈毅肖像)《浩气篇》(闻一多肖像)《白石老人》《看看祖国》等写实人物画。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莫各伯又以没骨画法创作了大量的人物画,如《李清照》《邀月图》《杜甫》等人物作品。1999年后,莫各伯将绘画重心转移到山水画上,并在国内外多地举办个人画展,大获成功。
  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的努力,除了对国画的痴迷和热爱外,还与莫各伯与时俱进、传承创新的创作精神息息相关。“国画的发展注重传承与创新,但必须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创新必须在一定的传承基础上进行,抛开传承谈中国画的创新,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对这一话题的深刻理解与认知,在莫各伯创作的五彩竹中可见一斑。
  “自古竹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是文人墨客对高雅精神的追求与寄托,国画中竹子的表现形式一直以墨竹为主,这最早可追溯到五代时期的李夫人,有天晚上,月亮将院里的竹子投射到窗纸上,她就顺着投射的影子将竹子画出来。北宋时期,大文豪苏轼利用朱砂创造了朱竹,这些都说明艺术不仅来源于生活,更是高于生活,随着艺术家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可发生相应的改变,之后,我就借鉴西洋画的特点,融合国画的精髓,创作了五彩竹。”
  莫各伯的五彩竹并没有一味遵循国画一贯的黑墨色用笔,而是结合西洋画中色彩、明暗的对比,将竹子画成五颜六色,既保留了国画以往的创作技法,又在光色上吸收西洋画的特点,色彩浓淡相宜、构图独特清雅。之后,莫各伯还将五彩色用于其他植物的创作,如荷叶等。
  虽年过花甲,但莫各伯并未瞬息停下创作的脚步,他在领悟、解读生活的过程中对书法与国画不断思考着、探索着、研究着。一如他对本刊记者所言:“艺术创作漫漫长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谢这位老师陪我走过人生的诸多难忘岁月,她将带着我在艺术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走得更远,更高。”
  名家点评:
  莫各伯是一位综合能力全面,集诗书画印、琴棋歌舞于一身的大艺术家。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莫各伯刻苦钻研传统艺术,反复研究李成、龚贤、范宽、石涛等诸家山水大作,笔法苍劲雄渾,滋润细腻,深得古贤妙法,新从旧出,风格独特,自成一家,书法更直追唐、宋、元、明、清诸家,作品获得中国书法界前辈盛赞。
  三十多岁,其个人艺术成就已誉满雷州半岛,后调入广州工作,接触艺术前辈交流机会增多,待人真诚、谦和聪慧的莫各伯进步飞快,特别是书法与绘画创作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乃至六十岁退休后的艺术创新之路,佳作接二连三地出现。让艺术界人士、收藏家们惊喜赞誉之余,莫老师却微笑地说,“我的探索之路还很长很远,我还在路上,不值大家如此重视和鼓励”。是的,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其胸怀与洞察力肯定与普通人不一样,这一点,我在莫老师身上得到了印证。
  ——何俊华
其他文献
11月13日,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以下简称总会)各地办事处主任及《大社会》杂志通讯站站长2019年工作会议在中山市召开。  河源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河源市社会组织总会副秘书长(兼)陈凯,汕尾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林泰羽,湛江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办公室科员、《大社会》杂志通讯站湛江市站长林诗君,总会专职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大社会》杂志社长汤涓,总会专职常务副秘书长、《大社会》杂志主编、广东省社会
期刊
为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10月21日,廣州市委书记张硕辅到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部署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张硕辅在会上强调,社会组织是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认真落实广州市第二批主题教育工作安排,下大力气
期刊
一、社会救助  二、基层治理  2018年1月,在全国率先开展寻亲送返专项行动,截至2019年10月15日,共帮助5388名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成功寻亲。  三、区划地名  广东省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与香港、澳门相隔。  2018年,广东省地名普查成果数据通过了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全面审核和入库验收。  根据国务院地名普查办“边普查、边转化” 的工作要求,全省
期刊
11月20日下午,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督促指导工作会议在廣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六楼会议室举行。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党委书记王长胜、副书记汤涓、副书记谢泓,总会党委委员、总会党委下辖党支部书记、总会党建指导员指导的党支部书记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王长胜主持。  会上,汤涓传达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她表示,四中全会展示了“中国之治”成就,描绘了“中国之治”愿景、彰显了“中国
期刊
10月6日,记者从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获悉,协会于近日成立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将制定相关团体标准,减少行业风险及不良事件,促进技术创新。  此次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成立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正是为了治理乱象,发挥行业自治作用。新成立的标准化委员会聘请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房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王平为顾问,44位专家为专家委员,26家单位为单位委员。中国质量标准化研究院将为中国整形协会提供技术支撑,协
期刊
巴山蜀水,人杰地灵。迎着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春风,一批又一批川商逐梦南粤,奋力拼搏,形成了一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川商力量。  一支竹篙难度汪洋海,众人开桨开动大帆船。  2003年3月28日,南粤川商合力抱团,打造了现代商帮巨舰——广东四川商会(以下简称“商会”)。它是一个依托原川籍在粤投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川籍驻粤企事业单位、或有突出贡献和影响的,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川渝籍人士发展起来的广东省首家省
期刊
一、办理事项  经省级(含省级)以上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  二、受理方式及时间  经省级(含省级)以上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以下简称省级非营利组织),凡符合规定条件的,提供本指引第六条规定的相关材料,向其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递交免税资格申请。主管税务机关接到企业提交的免税资格申请后应按照要求及时受理,并向省税务局逐级传递纳税人申请资料,由省财政厅
期刊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新兴”)成立于1997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应用,重点聚焦车联网、公安执法规范化及智慧城市服务与产品集成三大业务版块,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全球1000+客户,并为全国各省市的公安、交警等部门及铁路、银行、运营商等多领域提供产品和服务。高新兴秉承“更安全 更智慧 更美好”的企业使命,致力于成为全
期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协会正不断发挥自身积极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标志着我国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将改变过去由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逐步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协同的治理格局。若把治理视为一个由国家治理、社会治理、行业
期刊
广东新协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协力”)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佛山市顺德区,是一家集汽车流通服务、城市交通服务和精密机械制造为一体、呈多元化发展态势的现代民营企业集团,也是广东省汽车流通协会的副会长单位。新协力拥有物业90多万平方米,营业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主营汽车销售、汽车维修、二手车交易、汽车租赁、驾驶培训、出租车运营、城市交通服务、精密机械制造等业务。  经过二十多年的稳健发展,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