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调查及分析

来源 :临床输血与检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_program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分析输注不同血液成分时不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特点。方法 收集来自中国输血协会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开展血液安全监测的哨点单位报告的急性输血不良反应985例,分析其报告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的特征。结果 急性输血不良反应中,输注血小板类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6.60‰)远高于输注红细胞类(1.64‰)和血浆类(1.25‰),所有血液成分的过敏反应报告发生率(1.24‰)高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0.63‰)和其他反应。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呈现偏态分布、前高后低的特点,输注红细胞时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散分布在前140min,占79.56%,输注180min后仍有较多输血不良反应发生;输注血浆时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集中在前60min,占56.92%;而输注血小板时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20 min~100 min,占80.33%,在不同时段发生反应的例数波动较大。过敏反应发生比较急骤,输注30min~60min其发生数量相对最高;FNHTR发生相对较缓,输注部分血液成分时发生反应的数量有在不同时间段出现高峰的现象。结论 输注不同血液成分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差异,发生时间各有其特点。掌握发生时间的规律可以指导临床输血实践,充分保障受血者安全。
其他文献
<正>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看图写话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加强对看图写话教学方式的研究,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创新看图写话题目,图画要有积极正能量的表达,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细致观察图画,明确图中的人物特点或事物特性。每一道看图写话题往往都会配有一段文字,看图写话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写话自信。
期刊
<正>介绍了“砖头加水泥”式的零售模式和在线销售模式,说明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认为传统的零售方式虽然物流体系相对完善,但其固定资产投资巨大。而在线零售方式却与此相反,它需要相对少得多的固定资产投资,但其整个物流体系却非常欠缺。通过综合对此两种销售模式后发现,无论是传统的零售模
会议
学位
论文以战争题材口述历史纪录片为研究对象。战争题材口述历史纪录片作为新的社会记忆载体,基于个体口述和视觉图像真实再现了战场细节、社会风貌、人群画像等记忆影像,在构建社会记忆的实践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具有创作和研究价值。首先,论文在梳理战争题材口述历史纪录片和社会记忆的概念内涵基础上,结合媒介技术进步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影像与社会记忆之间的共性,指出战争题材口述历史纪录片已经成为当代集文字、纪念仪式、场景
学位
<正> 汉语的词语中,有关“海”字的词语可谓多矣!文章中出现的,以至北方人,特别是北京老百姓的口语中频频地使用,它的实用率,可为同类词语(指和地理有关的词语)之冠。(“山”字有关的词语数目也多,但在北方人的口语中却不太多。)歌颂封建统治阶级有关的文学作品经常会出现像四海升平、四海之内莫非正土、六王毕、四海一等这样的词语;文人学士们的作品中像沧海横流、沧海一粟、海阔天空、排山倒海、人山人海、宦海、林
会议
面对现代主义风格的蔓延与全球化所来的负效应,建筑类型学从历史传统中寻求建筑的“本源”,使建筑设计有据可循的主张,对于反思现代主义忽视地域特征,过于强调现代技术的设计理念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建筑类型学的发展背景及意义的梳理及研究,运用类型学思想,提取类型学设计方法,结合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项目的实践案例,探寻在历史文化街区环境中恰当处理建筑与场所环境、历史记忆以及红色建筑本
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新时代学校教师发展工作的使命。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通过塑造“求进学者”教师形象,开展教师分类工程建设,以项目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和学科育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