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职业母亲坚持纯母乳喂养的挑战

来源 :国际护理科学(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peng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南非职业女性在休完产假后返回职场时坚持纯母乳喂养的体验.方法 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从南非西北省勒斯滕堡市2所初级保健诊所中有目地的选取8名哺乳期母亲进行访谈.对数据进行编码、分类,并使用Giorgi现象学分析提炼主题.在研究过程中遵循伦理原则,并实施确保可信度的措施.结果 共获得3个主题,包括职业母亲希望继续坚持纯母乳喂养、工作场所对纯母乳喂养的支持及不适合纯母乳喂养的工作环境.并提炼出一系列子主题,包括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回到工作岗位、坚持纯母乳喂养的心理反应、缺乏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工作场所缺乏或部分执行母乳喂养政策、工作场所不具备母乳吸出和存储母乳的条件.结论 根据研究结果,南非的政府部门应重新审视就业政策,以支持休完产假后需要继续纯母乳喂养的职业母亲.“,”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gain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experience of South African working mothers in the adherence to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when returning from maternity leave.Methods:The data of the study was collected using face-to-fac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Eight breastfeeding mothers were purposefully selected from two primary health care clinics in Rustenburg,North West Province,South Africa.The data were coded,categorized,and clustered into themes using Giorgi's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Ethical considerations and measures of trustworthiness were adhered to throughout the study.Results:The findings revealed three themes:a desire for working mothers to continue the adherence to exclusive breastfeeding,workplace support for breastfeeding mothers in the adherence to exclusive breastfeeding,and an unsuitable workplace environment for the adherence to exclusive breastfeeding.Six sub-themes were identified:the need to return to the workplace soon after baby's birth,psycho-logical responses in the adherence to exclusive breastfeeding,lack of support from employers and co-workers in the adherence to exclusive breastfeeding,lack of or partial implementation of breastfeed-ing policies in the workplace,the workplace not being supportive for mothers' having to express and the workplace not being supportive for mothers' having to store breastmilk.Conclusion:Based on the findings,South African government should revisit employment policies to support working mothers who need to continue with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after returning from maternity leave.
其他文献
目的 确定情绪反思和工作-生活整合的关系受到道德勇气机制的影响,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的重要性,使护士能够在工作-生活整合方面制订更好的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执法规范化明显提升,执法保障显著增强。当前,综合执法改革步入深水区,在新形势、新要求下,需要统筹推进、协同解决各类改革中重点、难点问题。一是深化综合执法改革,推动形成“大执法”格局;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专项,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三是聚焦转方式提效能,提升执法智能化水平;四是开展排污许可执法,推动构建固定源监督执法新体系。
为深入了解渭南市街区道路环境颗粒物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利用车载颗粒物传感器于2019年3月1日—5月31日对渭南市道路环境空气中PM2.5和PM10浓度开展在线走航测量,分析了影响渭南市道路环境颗粒物污染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①渭南市区内所有道路PM2.5平均浓度范围为37.7~51.9μg/m3,浓度较高路段位于高新区东部和主城区;PM2.5~10(粗颗粒物)平均浓度范围为65.8~119
为探究污水处理效率提升方法,选取覆盖山东省所有地级市的105座污水处理厂2018年污水处理数据为样本,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基础上,通过SBM-Undesirable模型将部分产出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进行对比,分析山东省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及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①山东省2018年污水处理效率平均值为0.64,其中技术效率值为0.67,规模效率值为0.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62、0.62、0.96),技术效率是影响山东省污水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②设置非期望产出后的效率值低
由于腐殖质的氧化还原活性官能团可以在连续的缺氧和有氧交替中将电子从微生物可持续地传递到氧气,土地利用方式可以影响土壤腐殖质的电子转移能力,但土地利用方式是否会影响土壤腐殖质作为胞外电子穿梭体的持续能力尚不明晰.选取水稻地、葡萄园和杨梅园的土壤,采用微生物还原和氧气氧化的循环周期试验,评估土壤中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作为胞外电子穿梭体的持续能力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腐殖质作为胞外电子穿梭体的持续能力在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和Shewanella p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和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方法,其前提是水质安全保障.城市污水中近年来不断检出新兴微量有机污染物(trace organic contaminants,TOrCs),如抗生素、全氟化合物、雌激素等,是再生水水质安全的重要威胁.针对城市污水再生深度处理需明确新兴TOrCs控制目标和处理技术的需求,系统比较了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再生水利用先行国家和地区在TOrCs控制目标、指南、规范、技术与工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进展.结果表明,由于TOrCs浓度低且种类多,TOrCs被
在村镇建设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植物配置对区域生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会产生一定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外来植物容易产生的入侵风险和危害. 为掌握贵州省赤水河流域村镇建设中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随着全国碳市场交易筹备工作进入到最关键阶段,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法治化体系亟待完善。2021年3月1日,《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排污许可制度体系建设进入法治化发展的新阶段。本文在分析排污许可制度法治化路径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及排污许可制度的政策制定和立法进展,提出借鉴《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内容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条例相关制度的建议,以期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行政法规的出台提供参考。
2013年6月18日,我国碳市场首单交易在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启动仪式上达成,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广东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和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各售出1万吨碳排放配额。自此,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拉开序幕。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无论是在立法建设层面,还是在实务操作层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旨在通过梳理碳排放权交易立法沿革、总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归纳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以期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有所裨益。
为助推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我刊诚邀段茂盛教授针对在我国提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后,全国碳市场建设和运行机制调整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在此刊发以飨读者。段茂盛教授指出,碳市场能够以比较低的成本实现既定的减排目标,在我国提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后,全国碳市场设计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尽快设立清晰的绝对排放总量,并明确体系的排放总量将逐步收紧,给市场以更加强有力的减排信号,更加有效促进企业的长期低碳投资。其次,要尽快引入拍卖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