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涉农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来源 :河南教育·职成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ong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学徒制是实现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解决育人质量问题的重要途径。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的园林专业、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是国家批准的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在试行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在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实施了“双主体、双师傅、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订单班、冠名班校地合作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在园林专业实施了“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了行业、企业和学院“三方”参与构建的能力模块课程体系;等等。可以说,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提高了育人质量,推进了专业建设和内涵提升。但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和农业企业的复杂性,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责权不明、运行不畅等问题,仍需深入研究与探索更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涉农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一)利益驱动机制不健全导致校企合作不稳定
  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涉农专业出现了利益驱动机制不健全导致校企合作不稳定的问题。事实上,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校企双方的共同参与,学生不仅在学校学习,更多的时间是在企业对应岗位跟岗或顶岗。学生能否与企业岗位零距离接触,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支持力度。企业能否从产教融合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校企合作的深入程度和合作的稳定性。例如,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热情之所以越来越低,主要是因为政府承诺的现代学徒制各项奖励尚未落实到位,而学徒工的薪酬基本都要由企业支付,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在利益回报匮乏的情况下,企业就很难做到积极配合,合作也很难长久维持。
  (二)学徒岗位设定不明确导致产教融合难
  推行现代学徒制的目的是实现产教的深度融合,而实现融合的最主要途径就是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与企业岗位相对接。但目前来看,学校在试点项目上的教学还无法根据目标岗位来实施,还不能将企业目标岗位通过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职业院校的学习任务及课程,而只是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或增减;所谓的“任务”,大多还是在原来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形式上的变化,而不是来源于企业目标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与实习企业岗位不对接。
  (三)运行机制不健全导致学徒制培养方案难落实
  尽管国家在推行学徒制方面出台了诸如《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但对学徒制推行过程中校企双方的权利责任、奖惩制度等并没有明确规定。即使某些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但如果保障措施不完善,也就缺乏可操作性,同样会使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仅停留在表层,难以实现真正的校企协同育人。比如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连续出台了《现代学徒制实施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教师队伍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等文件,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产教不能深度融合、“双导师”制很难实现的情况,究其原因在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奖惩措施等方面的不完善、不健全。
  (四)多方评价难以实现导致育人质量难保障
  由于多方评价难以实现,学徒培养过程缺乏互相约束和监督,企业主体地位、校企协同育人多流于形式。多方评价比较难实现的是获得企业的有效评价。由于评价机制的不健全,企业对学徒的评价结果只是停留在“一纸证明”上,没有对学徒培养过程进行评价和考核,这样就很难保障学徒在企业岗位上实践的质量。多方评价更难实现的是获得行业或其他机构的评价,而行业评价的缺失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学徒在学校学习的课程内容与行业不对接;二是满足行业需求的培养目标很难实现,也就背离了推行学徒制育人模式的初衷。
  二、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对策
  针对学徒制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各试点专业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探索了解决办法,下面以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为例加以说明。
  (一)签好协议,明确三方职责
  通过签协议来明确界定学校、企业、学生 (家长)三方各自的职责是学徒制顺利实施的一项重要保障。学校按照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和企业用人的特点,遴选出适合与本校及本专业开展合作的企业。学校根据企业情况筛选出9家有长期合作基础的优秀企业作为现代学徒制首批联盟企业,保障了合作关系的稳定性。最重要的是,這些企业是行业的“龙头”,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有助于对学徒进行技能训练。在协议中要明确校企双主体责任和学生的责任。第一,要明确学校职责。学校要负责制订教学计划,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创新课程体系,为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施创造必要条件。第二,要明确企业职责。企业要以主体的身份担负起对学徒的培养职责,负责制订学徒在企业中的培养计划,以及传授学徒岗位知识和技能。第三,要明确学生、家长的职责。家长要参与学徒培养的全过程,支持和鼓励学生到企业参加在岗培训,对学生选择课程、择业等问题给予关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学生要严格遵守学徒有关纪律和规定,积极参与企业的实践和岗位实习锻炼。
  (二)创新课程体系,实现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课程建设应当以企业对人才、岗位、技能和知识的要求为中心,校企双方、教师和师傅双方都应积极参与设计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要基于生产过程进行构建,实施项目化、任务化的管理模式。就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来说,其课程设置应以种子生产与经营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标准,通过对种子行业、本专业毕业生、企业管理人员的调研,以及对调研结果的分析,确定该专业主要有5个不同的职业岗位,即科研(品种选育)辅助、种子繁育、种子检验、种子加工贮藏及种子营销和售后服务等。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就业岗位,结合河南种子行业现状,经过课题组分析、专家论证,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再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进一步分析,归纳出行动领域;根据职业能力要求确定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确定学习领域(使学徒获得这些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最后整合成相关课程。   (三)优势资源共享,践行校企共育
  学徒制的显著特点是以师带徒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在不同环境中,导师对学生培养的职责不同。建立高素质的“双导师”队伍是保障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的关键。“企业导师”是引导、指导学生学习、成长的师傅,主要传授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无法学到的“内隐性”知识与技能。“学校导师”是培养、指导学生的教师,工作重点是解决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外显性”问题。为了实现师资共享,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组建了“双师团队”。团队主要由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组成,按照职称、能力水平高低组建不同的团队,以满足学徒在不同时期的学习和实践需求。“一级双师团队”主要由行业专家、教授、专业(行业)带头人组成,他们主要担任“专题讲座”“专业拓展”的教学任务;二级团队主要由学校骨干教师、企业技术骨干组成,他们主要担任“专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学和实践任务;三级团队主要由学校青年教师、企业技术员组成,他们主要担任“专业基础课”和“职业素养课”的教学和实践任务。
  (四)构建评价体系,实施多方考核评价制度
  考核评价体系是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保障。学校根据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学徒培养标准,构建了“多方参与、全学程跟踪”的考核评价模式。“多方参与”是指对学徒的评价主体除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学生外,还聘请了行业协会、学生家长等团体和个人,在学徒学程的不同时期,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全学程跟踪”是指对整个培养过程中的主客体全部进行跟踪评价,不但包括课程体系评价、教学方式评价、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学徒种子生产与经营技能评价、师傅(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还包括用人单位评价、学校(企业)管理质量评价等多个方面。
  (五)健全各种机制,保障培养方案落实
  一是健全保障機制。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统筹各行业的力量,建立推动现代学徒制健康发展的法律体系,确保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中顺利施行,如尽快出台《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条例》《现代学徒制工作条例》等,规范各方面的职责和权利;同时,要在税收优惠、资金补贴及贴息贷款等方面,给予积极参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企业以优惠,以及制定企业师傅的经费保障等措施。二是健全管理机制。学校和企业要制定学徒培养的有关管理办法,如《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双导师”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学生管理办法》等,明确双方责任,重视过程管理,确保学徒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责编  李光远)
其他文献
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而大数据技术更是大力推动了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据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调查分析,我国在未来5~10年内将会有500万~1000万人从事大数据专业相关的职业和岗位,大数据人才的需求量巨大。教育部在2016年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增设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为市场急需的大数据专业人才创建了良好的培养环境。2017年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规
期刊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教育基本的办学模式之一,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是落实十九大关于“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精神,办好中职教育的关键所在。市场经济“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特点,推动了中职校企合作形式、内涵的创新发展,其合作形式灵活多样,呈现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合作共生、合作共赢”的鲜明特色。近年来,辉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把
期刊
幼儿文学是服务幼儿的文学,它直接关系着幼儿的精神生长和民族未来。作为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幼儿文学课程,不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幼儿文学修养,而且还肩负着让幼儿亲近文学,让文学深入幼儿心灵的重要使命。   一、教学目标的再认识   在一次“国培”课堂上,重庆渝中区实验幼儿园的一位教师谈到了他们在招聘新教师时遇到的困境。考官给入围面试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把你最拿手的一项技
期刊
编者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谱写教书育人新篇。10月8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寻找李芳式的好老师”大型宣传推介活动,遴选确定100名“李芳式的好老师”。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发现和挖掘全省教育系统的典型事迹,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进一步贯彻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工作要求,展示我省师德师风典型人物,本刊结合《师德师风》栏目,陆续报道我省师德高尚的先进人物。
期刊
11月22日至24日,第四届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能力大赛在全省13个赛点举办。  为全面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素养和基本素质,省教育厅提出“关注每一个孩子一生的成长”,举办了第四届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能力大赛。大赛由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承办,共有来自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的 2524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针对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基础能力,本次大赛设置基础类、实用英语类、计
期刊
近年来,教育部要求全国各高职院校每年均开展办学状态数据填报工作,填报的基础数据经过汇总分析后形成各项数据指标,可以全面反映学校当年的办学情况。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集,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东西部区域内高职院校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办学水平存在差异,有针对性地缩短东西部办学水平差距是推进高职教育平衡发展的必要途径。我们选择东西部职业教育较有代表性的江苏省与四川省,
期刊
近年来,河南省新闻出版学校紧紧围绕河南省品牌示范和特色学校及专业建设要求,依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思路、“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加强骨干专业内涵建设,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改革。针对行业办学的特性,学校坚持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先后对平面媒体印制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桌面排版方向和图文信息处理方向)、美术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专业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并对平面媒体印制技术订
期刊
检查完画室的颜料摆放,随手把玉雕机房的门窗关紧,等到学生宿舍的灯火渐次熄灭,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安然入睡,镇平县工艺美术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镇平工艺美校)校长秦英翔才结束自己的巡察工作,踏着皎洁的月色回家。今天的校园巡察,发现了不少问题—玉雕班的电灯有点暗,必须赶紧换了,要不然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学前教育专业这两年报考人数增加,钢琴室、形体室需要增添一些器材,耽误不得……镇平的日升月落,学子的来来去去
期刊
为推动河南省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河南省教育厅自2009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全省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10年来,以大赛为引领的幼师人才培养机制,已成为我省幼师类职业教育改革的风向标与助推器,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持续深入。  为适应幼师职教发展新常态,实现“合格+特长”的幼师人才培养目标,南阳幼儿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南阳幼师)以组织师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为契机
期刊
9月23日,是我国首届农民丰收节。灵宝市寺河山乡火山关村53岁的建档立卡户赵成刚吃过早饭,便推着独轮车,载着刚采摘的满满两筐红富士苹果,哼着小调,赶往镇上参加当地丰收节庆祝活动。  当日,河南省“首届农民丰收节西部分会场·灵宝苹果采摘季”活动开幕式,在这个风景秀美、具有“亚洲第一高山果园”美誉的苹果小镇隆重举行。许多当地果农纷纷赶来庆丰收、晒成果,与参会的电商攀谈,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赵成刚一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