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1993年12月20日,一座像高6米的毛泽东全身铜像在湖南韶山落成,江泽民总书记亲自揭下了铜像上的红绸……
从此,韶山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从1991年11月湘潭市委、市政府作出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前建造一尊毛泽东铜像的决定起,到1993年12月20日毛泽东铜像揭幕,在这700多个日日夜夜里,人们出于对毛泽东的怀念和爱戴,在南京,在安徽,在江西,在湖南,在韶山,到处流传着许多神奇、美丽而又动人的传说……
不管这些传说真实与否,可以说,它代表了人们的一种强烈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对毛泽东的尊敬、爱戴和怀念。而且,在铸造、运送毛泽东铜像的整个过程中,也的确有过许多动人的故事。
(三)1993年,是毛泽东百周年诞辰纪念,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湘潭市委、市政府主持,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前修建毛泽东铜像和铜像广场,以表达对这位开国领袖的永恒缅怀。
1991年初,为纪念毛泽东100周年诞辰,中共湘潭市委、市政府向中共湖南省委呈送了修建毛泽东铜像的报告。湖南省委接到报告后,立即召集有关部门开会,研究在韶山建立毛泽东铜像和铜像广场的相关事宜,并决定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向中央写出专题报告。同时,还详细研究了建造铜像的经费和选址等问题。
1991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34号文件批复:中央同意在韶山塑建一尊毛泽东同志铜像,并于1993年12月26日揭幕,以纪念毛泽东同志100周年诞辰。
(四)接到中央的批复后,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湘潭市委、市政府立即把这个项目列为纪念毛泽东100周年诞辰的重点项目。1991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98周年诞辰纪念日,当时的湖南省党政军领导熊清泉、陈邦柱、孙文盛、杨正午、万达、刘正、董志文、沈瑞庭、肖求如等同志提前一天到了韶山,参加毛泽东同志98周年诞辰的纪念活动,并主要研究毛泽东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的具体事宜。塑建毛泽东铜像和铜像广场是重要内容。
会议最后敲定:塑建毛泽东铜像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整个塑建工作的目标是:坚持一个原则:科学论证、精心设计、庄重朴实、勤俭办事;做到两个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后代负责;实现三个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达到四个一流:设计一流、工艺一流、铜材一流、质量一流。铜像按主席在开国大典的形象设计,像高6米,基座高6.26米(后修改为4.1米),全高12.26米(后改为10.1米)。
(五)中共湖南省委成立了韶山毛泽东同志铜像塑建工作小组,具体主抓这件事。工作小组成立后,立即排定了工作进程的倒计时表:
1992年2月,请雕塑家、建筑师现场观察定址,进行环境工程设计,编制经费概算。
6月,雕塑家拿出石膏小样,请省市领导和毛泽东同志亲属审稿;环境工程设计在月底拿出具体方案,审批后落实承建单位,秋季开始施工。
8月,拿出石膏最后定稿小样,送省市领导和毛泽东同志的亲属最后定稿,制成6米高的石膏像;10月交付铸造厂投入生产。
1993年10月前,主席铜像运抵韶山,11月进行安装。
(六)为争得毛泽东铜像的敬制权,南京晨光机器厂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两上北京,三下湖南,四处游说,终于如愿以偿……
南京晨光机器厂是一家老字号厂,建于1865年,有着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工作经验,而且已经为周恩来、董必武、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制造过铜像。1991年底,晨光厂的厂领导亲自带队,组团到湘潭韶山,并带去了各种资料和样本。
次年1月初,晨光厂又派出有关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二下湖南,与韶山毛泽东同志铜像塑建工作小组领导面谈有关事宜。
这一次,晨光厂与韶山毛泽东铜像塑造工作小组达成口头协议。
晨光厂在到湖南争取项目的同时,又派人上北京找负责铜像雕塑的专家,以争得专家的认可和支持。
早在1991年底,韶山毛泽东铜像塑造工作小组就派专人到北京,请中国美术馆馆长刘开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的著名雕塑家程允贤担任铜像的设计师。两位大师欣然应允。
这时,刘开渠先生年事已高,大量的、主要的工作落在了程允贤肩上。晨光厂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到北京后,找到了程允贤大师,表达了他们想得到承担毛泽东铜像制造任务的意愿。
“伟人形象的铸造,技术难度大。在制造过程中是一点不允许变形的。你们有把握吗?”雕塑家心直口快,一点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程老师,请您放心,也请您相信我厂的技术力量。为了证明我们厂的制造水平,请先用石膏雕塑两个毛主席的头像,您留一个,我们用一个,铸成后,再由您检验定夺。”厂长慨慷激昂,胸有成竹,也回答得干干脆脆。
程允贤一惊,暗暗佩服晨光厂的眼光和能力。同时他也清楚,这个要求对厂家和雕塑家有双重监督效力,没有高超的工艺水平的厂家是不敢出此招的。
“好,我相信晨光厂的实力,你们一定会成功的!”程允贤沉思了一会儿就爽快地作出回答。
1992年8月17日,晨光厂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第三次到湖南,同中共湘潭市委、市政府和韶山毛泽东同志铜像塑建工作小组商谈铸造毛主席铜像的具体事宜。
10月17日,“敬制韶山毛泽东同志铜像协议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时任中共湘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郭果夫代表韶山毛泽东同志铜像塑建工作小组与江苏南京晨光机器厂的领导签订了承制韶山毛泽东铜像合同。
(七)为了高质量、高标准地做好铜像的造型,晨光厂投入了最强的技术力量。厂级领导分工负责,亲自把关,从造砂箱、浇铸到焊接、着色等,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各个工序逐一检查,责任到人。与此同时,他们还派出有关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到北京,向雕塑专家请教一些具体细节的造型问题。 1993年8月14日,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毛泽东铜像铸造工程完成所有的前期工作,正式开始浇灌。装载铜水罐的行车缓缓地移动,铜罐口对准了浇口杯。随着杨厂长的一声“启动”,最佳温度的铜水缓缓流入到铸箱中。
一次,二次,三次……5吨多铜水流进到4个大型的砂箱中。
(八)1993年10月21日上午10时许,当着色工人在这座铜像上完成了着色的最后一笔后,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毛泽东那气宇轩昂、朴实凝重的光辉形象:身着中山装,右胸前别有“主席”二字的红飘带,双手紧握文稿,面带着亲切的微笑,目光炯炯,神采奕奕,深情地注视着前方。
这就是开国时毛泽东主席“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和“一唱雄鸡天下白”意境的再现。
(九)运送“毛泽东铜像车队”准时出发,晨光厂万名员工含泪相送,表达对领袖的深切怀念之情……
1993年11月27日,中共湘潭市委组成的以时任中共湘潭市委副书记罗德文为队长的“毛主席铜像车队”,从湘潭起程,到南京迎接毛主席和他的6位亲人的铜像回韶山。。
车队日夜兼程,于11月30日到达南京晨光机器厂。
12月2日清晨,天还刚蒙蒙亮,晨光厂的一万多名员工就早早起了床,赶在早晨7时前到达厂内的广场上,欢送“毛主席铜像车队”起程。7时正,罗德文同志代表铜像接送小组,与晨光厂领导在敬放铜像的草坪上,举行了简短而又隆重的交接仪式。
7时15分,长长的车队在雷鸣般的掌声和鞭炮声中缓缓起程。晨光厂万多名职工,怀着敬仰和留恋的目光,目送铜像车队驶出厂门。
这一天,南京的天气格外地好,立在东风牌汽车上的“晨光机器厂敬制运送毛主席铜像车队”的大红牌子特别醒目。此刻的南京市区,尽管车辆拥挤,人流如织,但车队所至,十字路口是一路绿灯,来往的车辆主动停靠两侧,骑自行车的纷纷下车,行人驻足,向车队行注目礼;所有的军人、公安干警和武警战士都举起右手,庄严地向车队行军礼,直到车队驶出很远,很远……
(十)晨光厂派出的专门负责铜像送达任务的运输处干部张春喜曾动情地回忆说:沿途人民都以各种方式来表达对毛主席的缅怀之情,其场面可真是一幕比一幕动人啊!
当时,随车队担任保卫任务的武警部队湘潭支队政治处干部聂建军也不止一次地说:铜像途径江苏、安徽、湖北、江西和湖南,共5个省,22个县,行程1300公里,每经过一个城市时,都畅通无阻,秩序井然。军人、警察立正敬礼,行人止步以目相送。在皖、鄂、赣、湘留宿的晚上,当地的公安、武警及联防队员不顾寒冷,通宵达旦地守卫在毛主席铜像旁。
12月3日,“毛主席铜像车队”驶抵安徽境内。
安徽省委、省政府早已派出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迎候在江苏与安徽的交界处。
简单的交接仪式后,车队向安徽桐城进发。
车队翻过一座山,来到国道边的一个小山村。村口一家代销店的老大爷见运送毛主席铜像的车队远远驶来,赶忙从店里拿出一挂鞭炮燃放,迎接主席铜像车队。
醴陵地处湖南和江西交界之处,是毛泽东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车队经过醴陵市区时,24响礼炮回荡长空,场面十分壮观。
12月6日,铜像车队到达韶山银田寺,数万人纷纷从田间、学校、工厂和机关,赶到铜像车队经过的地方,欢迎自己的亲人回家。
韶山100多名个体户,听说主席这天“回家”,自发地驾驶各式各样的摩托车,到银田寺迎接主席铜像车队,并跟在车队的两侧护卫。
车队一进入铜像广场,一幕奇特的自然景观出现在人们面前:东西两边的天空上,同时出现了一轮灿烂的太阳和一弯皎洁的下弦月。人们还惊奇地发现,靠近铜像广场后面山上,杜鹃花在寒冬季节里竟灼灼绽放。
(十一)韶山毛主席铜像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共湖南省委和湘潭市委主持修建的纪念毛主席百周年诞辰重点献礼工程,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
1993年12月20日,毛泽东主席100周年诞辰前夕,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在韶山举行了盛大的毛泽东铜像揭幕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专程从北京到韶山参加揭幕仪式,为毛泽东铜像揭幕。中共中央批准修建、党的总书记亲自揭幕,这在全国来说,韶山毛泽东铜像应该是第一尊,而且是仅有的一尊。何况这尊铜像又是在主席100周年诞辰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上修建,地点在主席的故乡韶山。特别是这尊铜像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象征着“10·1”国庆,更象征着毛主席是新中国的缔造者。铜像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毛泽东同志”5个贴金大字。所有这些,足以说明韶山毛主席铜像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是无法估量的。
(十二)韶山毛主席铜像设计者为中国著名的雕塑大师刘开渠、程允贤。
刘开渠,新中国雕塑事业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曾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开渠的雕塑在西洋写实雕塑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雕塑简练、单纯及线画的表现方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程允贤,在5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主要从事肖像雕塑与纪念碑雕塑的创作与研究,其肖像雕塑作品以鲜明的形体语言和严谨的造型手法,探索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思想性格,并注重对艺术形式的探求。他创作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像作品100多件,用青铜白石铸成了一部部革命史诗,用雕塑语言写就了一篇篇时代乐章。
韶山毛泽东铜像作为刘开渠大师的封笔之作和程允贤大师的扛鼎之作,倾注了两位雕塑大师的全部心血。现在,两位大师都已驾鹤仙去,韶山毛泽东铜像的艺术价值就愈显珍贵。
从此,韶山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从1991年11月湘潭市委、市政府作出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前建造一尊毛泽东铜像的决定起,到1993年12月20日毛泽东铜像揭幕,在这700多个日日夜夜里,人们出于对毛泽东的怀念和爱戴,在南京,在安徽,在江西,在湖南,在韶山,到处流传着许多神奇、美丽而又动人的传说……
不管这些传说真实与否,可以说,它代表了人们的一种强烈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对毛泽东的尊敬、爱戴和怀念。而且,在铸造、运送毛泽东铜像的整个过程中,也的确有过许多动人的故事。
(三)1993年,是毛泽东百周年诞辰纪念,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湘潭市委、市政府主持,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前修建毛泽东铜像和铜像广场,以表达对这位开国领袖的永恒缅怀。
1991年初,为纪念毛泽东100周年诞辰,中共湘潭市委、市政府向中共湖南省委呈送了修建毛泽东铜像的报告。湖南省委接到报告后,立即召集有关部门开会,研究在韶山建立毛泽东铜像和铜像广场的相关事宜,并决定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向中央写出专题报告。同时,还详细研究了建造铜像的经费和选址等问题。
1991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34号文件批复:中央同意在韶山塑建一尊毛泽东同志铜像,并于1993年12月26日揭幕,以纪念毛泽东同志100周年诞辰。
(四)接到中央的批复后,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湘潭市委、市政府立即把这个项目列为纪念毛泽东100周年诞辰的重点项目。1991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98周年诞辰纪念日,当时的湖南省党政军领导熊清泉、陈邦柱、孙文盛、杨正午、万达、刘正、董志文、沈瑞庭、肖求如等同志提前一天到了韶山,参加毛泽东同志98周年诞辰的纪念活动,并主要研究毛泽东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的具体事宜。塑建毛泽东铜像和铜像广场是重要内容。
会议最后敲定:塑建毛泽东铜像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整个塑建工作的目标是:坚持一个原则:科学论证、精心设计、庄重朴实、勤俭办事;做到两个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后代负责;实现三个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达到四个一流:设计一流、工艺一流、铜材一流、质量一流。铜像按主席在开国大典的形象设计,像高6米,基座高6.26米(后修改为4.1米),全高12.26米(后改为10.1米)。
(五)中共湖南省委成立了韶山毛泽东同志铜像塑建工作小组,具体主抓这件事。工作小组成立后,立即排定了工作进程的倒计时表:
1992年2月,请雕塑家、建筑师现场观察定址,进行环境工程设计,编制经费概算。
6月,雕塑家拿出石膏小样,请省市领导和毛泽东同志亲属审稿;环境工程设计在月底拿出具体方案,审批后落实承建单位,秋季开始施工。
8月,拿出石膏最后定稿小样,送省市领导和毛泽东同志的亲属最后定稿,制成6米高的石膏像;10月交付铸造厂投入生产。
1993年10月前,主席铜像运抵韶山,11月进行安装。
(六)为争得毛泽东铜像的敬制权,南京晨光机器厂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两上北京,三下湖南,四处游说,终于如愿以偿……
南京晨光机器厂是一家老字号厂,建于1865年,有着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工作经验,而且已经为周恩来、董必武、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制造过铜像。1991年底,晨光厂的厂领导亲自带队,组团到湘潭韶山,并带去了各种资料和样本。
次年1月初,晨光厂又派出有关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二下湖南,与韶山毛泽东同志铜像塑建工作小组领导面谈有关事宜。
这一次,晨光厂与韶山毛泽东铜像塑造工作小组达成口头协议。
晨光厂在到湖南争取项目的同时,又派人上北京找负责铜像雕塑的专家,以争得专家的认可和支持。
早在1991年底,韶山毛泽东铜像塑造工作小组就派专人到北京,请中国美术馆馆长刘开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的著名雕塑家程允贤担任铜像的设计师。两位大师欣然应允。
这时,刘开渠先生年事已高,大量的、主要的工作落在了程允贤肩上。晨光厂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到北京后,找到了程允贤大师,表达了他们想得到承担毛泽东铜像制造任务的意愿。
“伟人形象的铸造,技术难度大。在制造过程中是一点不允许变形的。你们有把握吗?”雕塑家心直口快,一点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程老师,请您放心,也请您相信我厂的技术力量。为了证明我们厂的制造水平,请先用石膏雕塑两个毛主席的头像,您留一个,我们用一个,铸成后,再由您检验定夺。”厂长慨慷激昂,胸有成竹,也回答得干干脆脆。
程允贤一惊,暗暗佩服晨光厂的眼光和能力。同时他也清楚,这个要求对厂家和雕塑家有双重监督效力,没有高超的工艺水平的厂家是不敢出此招的。
“好,我相信晨光厂的实力,你们一定会成功的!”程允贤沉思了一会儿就爽快地作出回答。
1992年8月17日,晨光厂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第三次到湖南,同中共湘潭市委、市政府和韶山毛泽东同志铜像塑建工作小组商谈铸造毛主席铜像的具体事宜。
10月17日,“敬制韶山毛泽东同志铜像协议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时任中共湘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郭果夫代表韶山毛泽东同志铜像塑建工作小组与江苏南京晨光机器厂的领导签订了承制韶山毛泽东铜像合同。
(七)为了高质量、高标准地做好铜像的造型,晨光厂投入了最强的技术力量。厂级领导分工负责,亲自把关,从造砂箱、浇铸到焊接、着色等,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各个工序逐一检查,责任到人。与此同时,他们还派出有关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到北京,向雕塑专家请教一些具体细节的造型问题。 1993年8月14日,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毛泽东铜像铸造工程完成所有的前期工作,正式开始浇灌。装载铜水罐的行车缓缓地移动,铜罐口对准了浇口杯。随着杨厂长的一声“启动”,最佳温度的铜水缓缓流入到铸箱中。
一次,二次,三次……5吨多铜水流进到4个大型的砂箱中。
(八)1993年10月21日上午10时许,当着色工人在这座铜像上完成了着色的最后一笔后,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毛泽东那气宇轩昂、朴实凝重的光辉形象:身着中山装,右胸前别有“主席”二字的红飘带,双手紧握文稿,面带着亲切的微笑,目光炯炯,神采奕奕,深情地注视着前方。
这就是开国时毛泽东主席“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和“一唱雄鸡天下白”意境的再现。
(九)运送“毛泽东铜像车队”准时出发,晨光厂万名员工含泪相送,表达对领袖的深切怀念之情……
1993年11月27日,中共湘潭市委组成的以时任中共湘潭市委副书记罗德文为队长的“毛主席铜像车队”,从湘潭起程,到南京迎接毛主席和他的6位亲人的铜像回韶山。。
车队日夜兼程,于11月30日到达南京晨光机器厂。
12月2日清晨,天还刚蒙蒙亮,晨光厂的一万多名员工就早早起了床,赶在早晨7时前到达厂内的广场上,欢送“毛主席铜像车队”起程。7时正,罗德文同志代表铜像接送小组,与晨光厂领导在敬放铜像的草坪上,举行了简短而又隆重的交接仪式。
7时15分,长长的车队在雷鸣般的掌声和鞭炮声中缓缓起程。晨光厂万多名职工,怀着敬仰和留恋的目光,目送铜像车队驶出厂门。
这一天,南京的天气格外地好,立在东风牌汽车上的“晨光机器厂敬制运送毛主席铜像车队”的大红牌子特别醒目。此刻的南京市区,尽管车辆拥挤,人流如织,但车队所至,十字路口是一路绿灯,来往的车辆主动停靠两侧,骑自行车的纷纷下车,行人驻足,向车队行注目礼;所有的军人、公安干警和武警战士都举起右手,庄严地向车队行军礼,直到车队驶出很远,很远……
(十)晨光厂派出的专门负责铜像送达任务的运输处干部张春喜曾动情地回忆说:沿途人民都以各种方式来表达对毛主席的缅怀之情,其场面可真是一幕比一幕动人啊!
当时,随车队担任保卫任务的武警部队湘潭支队政治处干部聂建军也不止一次地说:铜像途径江苏、安徽、湖北、江西和湖南,共5个省,22个县,行程1300公里,每经过一个城市时,都畅通无阻,秩序井然。军人、警察立正敬礼,行人止步以目相送。在皖、鄂、赣、湘留宿的晚上,当地的公安、武警及联防队员不顾寒冷,通宵达旦地守卫在毛主席铜像旁。
12月3日,“毛主席铜像车队”驶抵安徽境内。
安徽省委、省政府早已派出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迎候在江苏与安徽的交界处。
简单的交接仪式后,车队向安徽桐城进发。
车队翻过一座山,来到国道边的一个小山村。村口一家代销店的老大爷见运送毛主席铜像的车队远远驶来,赶忙从店里拿出一挂鞭炮燃放,迎接主席铜像车队。
醴陵地处湖南和江西交界之处,是毛泽东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车队经过醴陵市区时,24响礼炮回荡长空,场面十分壮观。
12月6日,铜像车队到达韶山银田寺,数万人纷纷从田间、学校、工厂和机关,赶到铜像车队经过的地方,欢迎自己的亲人回家。
韶山100多名个体户,听说主席这天“回家”,自发地驾驶各式各样的摩托车,到银田寺迎接主席铜像车队,并跟在车队的两侧护卫。
车队一进入铜像广场,一幕奇特的自然景观出现在人们面前:东西两边的天空上,同时出现了一轮灿烂的太阳和一弯皎洁的下弦月。人们还惊奇地发现,靠近铜像广场后面山上,杜鹃花在寒冬季节里竟灼灼绽放。
(十一)韶山毛主席铜像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共湖南省委和湘潭市委主持修建的纪念毛主席百周年诞辰重点献礼工程,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
1993年12月20日,毛泽东主席100周年诞辰前夕,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在韶山举行了盛大的毛泽东铜像揭幕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专程从北京到韶山参加揭幕仪式,为毛泽东铜像揭幕。中共中央批准修建、党的总书记亲自揭幕,这在全国来说,韶山毛泽东铜像应该是第一尊,而且是仅有的一尊。何况这尊铜像又是在主席100周年诞辰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上修建,地点在主席的故乡韶山。特别是这尊铜像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象征着“10·1”国庆,更象征着毛主席是新中国的缔造者。铜像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毛泽东同志”5个贴金大字。所有这些,足以说明韶山毛主席铜像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是无法估量的。
(十二)韶山毛主席铜像设计者为中国著名的雕塑大师刘开渠、程允贤。
刘开渠,新中国雕塑事业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曾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开渠的雕塑在西洋写实雕塑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雕塑简练、单纯及线画的表现方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程允贤,在5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主要从事肖像雕塑与纪念碑雕塑的创作与研究,其肖像雕塑作品以鲜明的形体语言和严谨的造型手法,探索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思想性格,并注重对艺术形式的探求。他创作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像作品100多件,用青铜白石铸成了一部部革命史诗,用雕塑语言写就了一篇篇时代乐章。
韶山毛泽东铜像作为刘开渠大师的封笔之作和程允贤大师的扛鼎之作,倾注了两位雕塑大师的全部心血。现在,两位大师都已驾鹤仙去,韶山毛泽东铜像的艺术价值就愈显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