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剧大义 “老凤”新声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ty_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疫情防控宣传报道中,广播微(短)剧成为战“疫”宣传轻骑兵,其原因是简便、灵活、易操作,听觉的想象力优势契合疫情特殊时期的传播环境,利于生产的制作和播出,而真实素材构就的内容硬核与融媒体手段的线上线下制作、推广、传播,保证了其具有较强可听性,从而得到更多受众欢迎。
  【关键词】广播微剧 听觉优势 短音频 融媒体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庚子鼠年新春,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全国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各地广播频率主导的广播微(短)剧异军突起,成为战“疫”宣传轻骑兵,得到受众喜爱,值得总结和思考。
  近些年,虽然广播因适应直播化、移动化、互动化浪潮而再度兴起,且呈现蓬勃发展的活力,但不可否认,广播剧还是没能再现其繁盛光景,似乎已淡出受众视野。然而,在这次抗击疫情的宣传中,广播剧人以微(短)剧的形态,在短短时间里,一大批作品快速制作完成、上线播出,其中不乏精品力作。比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制作的《凡人小林》、“云听”与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在家门口过年》、苏州广播电视台的《丁丁和爸爸》等。这些作品对众志成城、科学防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起到了很好的宣传鼓动作用。
  广播微(短)剧在这次疫情防控宣传中为何异军突起,成为广播媒体轻骑兵,由此又带给我们哪些启发和思考呢?
  一、广播剧的听觉优势在疫情特殊时期彰显,简便、灵活、易操作性保证了作品的即时生产和播出
  “广播剧同一般戏剧比,具有灵活、生动,反映现实及时,诞生快,花钱少,不受场地约束等方面的优点。它是专门听的剧,虽然眼睛看不见,似有遗憾之处,但它却可以通过语言、音乐、音响这三种声音的结构、编织,唤起人们的丰富想象。”这是广播剧的特性,当这种特性遭遇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其独有的一些优势长处便被激发出来。
  首先,操作的及时、便捷、灵活。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发生,又逢春节期间,这个新病毒到底是咋回事,如何做好防控,又该如何阻击,等等,人们迫切需要主流媒体给出报道、指引,而媒体在常态报道的同时辅以剧情化、生动化的演绎,能进一步提升传播效果。很快,一批主题鲜明、生动好听的广播微(短)剧制作完成、上线播出。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与湖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联合制作的微剧《在家门口过年》、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的系列微剧《北京防疫一家人》、苏州广播电视台的防疫系列剧《丁丁和爸爸》等,或以家庭剧的形式普及防疫知识,或通过感人的剧情演绎表现医护人员战“疫”故事,对强化全民抗疫氛围、提振信心起到了很好作用。这些剧大都是各台即时创作且自导自演的,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比如,大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的7集系列广播微剧《战“疫”情》就是由大连综合广播的12位主播自编自导自演、在3天内录制完成的。
  其次,听觉特有的想象空间。“广播剧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来展示剧情、塑造人物”,“由听觉形象唤醒视觉形象”,它的“最后完成体现在听众的丰富想象里”。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是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宅在家里”就是最好的疫情防控方式,广播剧正好通过声音塑造听觉形象,把不可视、见不到或不好见、不易见的东西想象化。比如,《丁丁和爸爸》《战“疫”情》中对新冠肺炎病毒知识、商场购物防护措施的介绍,通过设定人物情景对话等方式,让视觉不太好呈现的内容通过想象得以具象化。特别是抗疫故事剧中有关救治最前线的情节和场景,广播剧却可以通过设计剧情,以语言描绘和生动表演展现出来,比如《凡人小林》和《战“疫”情》第一集的《除夕除疾》,两剧中都描写了武汉医院里医护人员紧张救治病人的场景,绘声绘色的演绎给听众搭建起了想象的空间,形成了自己的视觉意象。
  二、取材新闻报道,真实、真情成为战“疫”广播剧异军突起的硬核动力
  这次战“疫”广播劇中,除了科普和公益宣传性质的类别之外,涌现出一批主题突出、制作精良、耐听好听的微(短)故事剧,如《凡人小林》《在家门口过年》、山东德州广播电台的《一个特殊的元宵节》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也是这次战“疫”广播剧创作的共性,就是剧情大都来自抗击疫情的新闻报道或其他方式的真实记录。
  奋战在战“疫”一线的武汉市中心医院疼痛科主任蔡毅所写的悼念“林君”的文章曾在网络热传……“很多这样的小人物,在我们身边,不那么起眼;突然,没了,我们才发现,他在我们生命中,是那么重要。”编导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结合其他白衣战士的故事,于是有了“听哭了”全国千万人的广播短剧精品《凡人小林》。《在家门口过年》也是根据真实新闻素材所改编,某医院医生丽丽在万家团聚的除夕之夜,从救治病房回到家门口却不能进去,蹲在门外吃了年夜饭,然后再奔赴一线岗位。《一个特殊的元宵节》讲述的是山东德州蓝天救援队员元宵节紧急出发、志愿运送援鄂物资的感人故事。山东德州广播电台主播把这一故事用广播剧演绎完成之后,记者还连线采访了故事主人公,进一步体现了作品的真实感和纪实性。
  素材的鲜活与真实为战“疫”广播剧提供了创作的源泉,也成就了其直达人心的硬核动力;而在此基础上创作的剧情,通过声音的真情演绎,辅以音乐、音响等元素,使得广播剧生机勃发、魅力再现。
  三、广播微(短)剧融媒音视频,线下制作、线上播出,“互联网+”出新前景
  除了前面提到的素材选取与作品创作具有互联网因素外,在作品推广和播出等方面也体现出融媒体特点,而且成为了必需的呈现样态。
  在这次战“疫”广播剧制作中,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微短剧形式,单本剧最长不过十几分钟,系列剧每集大都三四分钟,这样的结构除了制作方便、周期快以外,也是打造融媒体产品、进行融媒体传播的需要和选择。疫情期间,各频率在广播剧的创作、录制以及播出过程中,都将融媒体意识和相关做法贯彻始终。许多可视化的环节都进行了图片和视频记录,以此制作海报,形成微信推文,有的还进行更精细些的视频拍摄和编辑,制作可听可看的“视频剧”,在微信公众号和相关平台、端口推送、发布,最终实现线上(互联网)线下(广播频率)两个平台、两种渠道的推广和播出。比如《凡人小林》音视频在“央视新闻”客户端推送后,吸引1000多万人次点击观看、40多万人次点赞、5万多人次转发、近2万人留言“看哭了”“听哭了”,瞬间成为网红剧。
  四、启示
  广播剧的优长特点与突发的疫情事件的传播需求相契合,题材的真实性、时效性、典型性具有内在力量,融媒体制作、推广和传播带来了叠加效应。
  这带给我们诸多启示:一是被我们淡忘的一些传播手段和形式,只要遇到合适的契机,并与时俱进地加以运用,便能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产生独有的传播力、影响力。二是无论什么样的形式与样态,最重要的是要以互联网的思维去运作,以融媒体的理念去建构,放在互联网融媒体这个新传媒时代背景上,不断融合新的技术手段和理念,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动力。微剧亦能传大义,“老凤”复鸣发新声,广播微(短)剧以互联网和广播+的思维策划、统筹、运作,从素材选取、主题确定、结构谋划到制作推广直至最后播出,充分运用广播与新媒体两个平台、两种渠道,并以融媒体的方式呈现,由此赢得了更多的受众,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三是作为主流媒体,无论采用什么传播手段和形式,关键时刻要勇于担当、守土尽责,和时代脉搏同振,与人民心愿共鸣,才能得到受众的热烈呼应。
  (作者单位: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本文编辑:林秀)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多数国内音乐广播的内容和模式相对单一、同质化严重,这是人均收听时长有所下降的原因之一。本文使用“传联”这一概念,提出音乐广播应当基于用户需求,适时进行产品的升级迭代和创新,通过跨地联动和产业融合最终实现价值共生。  【关键词】传联 音乐广播 用户需求 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广播的收听率和市场占有率都受到了极大冲击,虽然有车一族
期刊
主题策划:本刊编辑部  栏目主持:吕晓虹 林 秀  编者按:媒体融合发展到今天,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成就,特别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在2020年底已基本实现在全国全覆盖,已有近30个省区实现了省区“一张网”的云平台建设,做到了规模级以上的整合。2020年11月,“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正式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作为打通主流媒体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做好主流媒体基层舆论
期刊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在讲话和论述中强调创新。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的确,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没有创新,就会落后,就没有发展。国内的广播电视媒体近些年一直把创新当
期刊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传统媒体开始试水直播带货。本文以湖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事业部、“长江云”电波兄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实践为例,重点论述了直播带货当前状况和面临困境,通过对传统媒体自身属性、直播带货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找出传统媒体转型直播带货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传统媒体 直播带货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一、直播带货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传统媒体从来
期刊
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80周年纪念日前夕,第五届中国广播创新发展高端论坛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广播专业委员会2020 年会12月19日在重庆召开,论坛主题是“回顾与展望:百年广播新征程”。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广播电视台、安徽广播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台、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中科网联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阿基米德(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期刊
支庭荣,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媒体融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马工程”教材编写专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等奖励。  编者按:“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已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媒体融合发展到今天,媒体的格局和生
期刊
【摘要】广播媒体应特别强调广告作为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人员作为内容管理者的定位。本文以湖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推出的10集原创广播节目《其实武汉很动听》为例,分析其在创作过程中的品牌策略、内容生产、新技术应用等。  【关键词】广播广告 品牌 经营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融媒体时代,广播媒体应当发挥怎样的优势、利用哪些传播手段来实现内容影响力和广告效果的最大化呢?湖北广播
期刊
【摘要】扬州广播“千人网红计划”活动因其操作简单、可复制性强在全国多个电台被不同程度地复制,本文总结了活动的流程、特点、亮点和不足,并且分析了如何利用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来提升活动效果。  【关键词】网红 广播 千人网红计划 活动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扬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总台)“千人网红计划”活动从2020年开始举办了三季,带来了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
期刊
【摘要】全媒体时代,为了应对不断被重构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时政新闻报道的产品形态及传播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全国两会报道是检验主流媒体报道能力和实力的重要时刻,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全国两会报道为案例,就全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好时政新闻报道做相关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全媒体 四全媒体 时政新闻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的革命
期刊
【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媒体变革,跨界融合下的新闻生产催生出更多产品形态。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的出现,打破了媒体传统访谈模式,以更立体、更拟真、更沉浸的效果呈现为异地采访找到新的路径。本文通过对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技术的研究与剖析,阐释媒体采编生态的创新变革,提出媒体革新布局的重点及创新方向,为传统媒体的融合创新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云采编 全息技术 异地同屏 跨界融合 人工智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