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日益突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就当前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对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高校 校园精神文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文化”时代。一所高水平的大学,离不开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需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培养优秀人才更需要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谓校园文化,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被广大师生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校园精神。 一般来讲,高校校园文化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层次,制度文化层次和精神文化层次。其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处于较低层次,精神文化属于较高层次。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指构建校园的物质基础,如校园环境、图书资料、科研设备、文化设施等,校园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组织机构、运行机制、校规校纪等,校园精神文化则包括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发展目标、价值观念、教学科研以及文体活动等。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受外来文化和社会各种利益冲突的影响,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出现了不少问题。
  
  1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大学校园是社会的缩影,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下面将阐述西方文化、市场经济和网络环境三方面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挑战。
  1.1西方文化对传统价值体系的挑战
  如今,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经济、政治的主导地位强行推销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开展了所谓的“文化殖民”。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民的文化传统、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深受影响。作为国民中知识群体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稳定性更是受到了挑战,但是,在他们出现了理想缺失、信仰失落和价值混乱的现象,个别学生甚至产生了崇洋媚外的心理和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
  1.2市场经济体制的消极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品经济意识和金钱至上的思想渗透到校园,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不少学生用功利化和实用化的价值趋向衡量身边的事物,出现了拜金主义、政治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另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机制广泛影响到人们的生活。高校学生从进校起就备感竞争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许多大学生难以冷静应对、积极寻找办法,心理上陷入混乱、压抑、紧张之中,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1.3网络环境发展的严峻考验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急剧增加和影响的扩大,很多主流思想以外的有害信息广泛传播。大学生长期接触网络,好奇心重,追求个性、崇尚自由,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造成道德责任感削弱、自由意识泛滥、法制观念淡薄,这直接影响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在以上三方面之外,高校扩招之后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定位转变也对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校园精神文化要适应新的培养人才的需要,结合学校学科构成的改变和学校新的发展要求重新定位。
  
  2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时代诸多挑战下,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虽然卓有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流于物质化,缺乏个性活力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离不开物质条件,但如果仅仅追求校园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和现代气息,把精力放在建设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上,就无法体现独特的教育思路和培养定位,拥有自己的个性。实际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尚未注重体现学校自身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精神文化建设千篇一律。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间频繁交流,造成校园文化发展雷同;高校遵循党和国家的有关教育政策法规,按部就班,造成高校校园文化缺乏个性;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雷同造成了校园文化雷同,校训雷同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许多学校的校训不过是从“团结”、“严谨”、“求实”、“勤奋”、“文明”、“创新”等词语中选择4个词,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而已。
  2.2流于制度化,缺乏人文关怀
  制度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保障系统。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科学性、时效性、可操作性、人文性体现不够,就不能将制度内化为校园文化精神,无法达到全校师生共建校园精神文化、共同遵守校规,共同营造良好校风的目的。
  2.3流于形式化,德育活动成效不实
  德育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很多学校德育活动看起来丰富多彩,却多以应付上级有关活动为目的,表演型、说教型偏多,针对性不强,受众不广,成效不实。
  2.4流于表面化,忽视专业教师的指导
  长期以来,谈起校园文化建设,很多人就认为是学生工作机构和学生干部的事情,活动内容也大多是娱乐的,集中在文娱体育、人文素质、社会服务实践等活动上,即使是科技活动,也主要由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的策划,专业程度不高,与专业教师关系不大。而实际上,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离不开专业教师的能力和智慧,专业教师的品德人格、文化涵养、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培养学生的质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把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教育活动排斥在外,必然会导致校园文化表面化和低层次化。
  2.5流于内部化,缺乏与校外力量的交流
  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参与人员主要是校内的学生、政工干部和极少数的专业教师,缺少校外人员如校友、企业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参与,实际上,这些校外人员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集中关注校园内的情况,极少关注现实社会,与社会脱节,最终会导致校园文化成为“空中楼阁”。
  
  3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对策
  
  通过对当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面临挑战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不难看出,目前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3.1明确办学理念,确立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主题
  辦学理念是高校校园学校文化的灵魂,是校长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应源于学校传统,与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培养需求相融合。校训是办学理念的概括反映,应成为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主题。已有明确校训的不十分必要不应更换,可以赋予传统校训崭新的时代意义;暂时没有校训的,要从学校办学历史中挖掘,从时代精神中选择,从办学实践中概括,形成简明精练、催人奋发的校训。
  3.2围绕办学特色,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校园精神文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不断加强,高校之间学生生源结构差距逐渐缩小,每个高校所包含的学科大同小异,高校间容易产生共性的、无特色的校园文化。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特色的形成必须充分考虑到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理念、价值、精神、风格和未来的构想,体现出继承性和前瞻性,并与自身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特色、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相适应,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3.3完善学校制度,建立以人为本、平等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
  (1)是制度文化,让所有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的管理手段相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体系。从传统僵化的管人体制迈向唤醒人、激励人、发展人、保障人的现代体制,使师生在好的制度下有更大发展,促使学校全面、自由、协调地运转。
  (2)是教师文化。在优化校园物质环境,为教师提供良好工作条件的同时突出精神环境的建设,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不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的个性,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舒展。
  (3)是学生文化。没有学生参与的文化,不能称其为学校文化。建设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关系到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格”。在学生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应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使学生做到人格上自尊,积极向上求进步;学习上自主,主动参与和探究;生活上自立,主动自理与服务;行为上自律,主动约束与反省。
  
  4 结合专业教学,建设高层次的校园文化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健康向上的娱乐项目,它表面上轰轰烈烈,实质上却收效甚微。尽管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具有不同社会阅历的学生,但他们的需要、兴趣和爱好都具有较高层次。层次较低的娱乐活动既起不到导向作用,也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应该超越低层次的娱乐性校园文化,结合专业教学,以科研、学术为中心内容,创建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这就需要做到专业教师主动指导,學生积极参与,结合专业知识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开展富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活动。将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与学术领域求索相结合,会令现今的校园文化结构和内容发生重大变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自由参与活动,有利于开阔视野,强化专业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又能够促进教学改革,带动科研,为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保证。
  
  5 紧扣时代脉搏,创建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使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也从传统的文化技能教育向创新和素质教育转变,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要站在中国新世纪的变革、高等学校适应社会竞争、社会主义主旋律文化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高度,使其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校园精神文化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的过程中,校园文化活动将吸引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广大学生参加,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吸收校友、企业以及政府等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推动校园文化与社会的广泛接触,达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2] 李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趋势.理工高教研究,2004(4).
  [3] 盛宏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原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际化的不断推进,英语越来越走入国人的生活中.英语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语言,但是它和汉语差别很大,中国人要想学好英语,需要勤学苦练,留意生活中的
初中思想品德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综合能力,更要重视学生的个人情感、个别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落实人文关怀.本文阐述了通过热
摘要在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图书馆在当今社会的职能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本文在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明确论述了其转变的原因和本质,并总结了当代图书馆工作者职责的转变。  关键词图书馆职能图书馆员职责  中图分类号:G250.9文献标识码:A    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机构,对人类社会文明的贡献是巨大的。早在17世纪德国的莱布尼茨就将它归为人类的“百科全书”,甚至称誉它是“人类灵魂
网络与女性的关系问题时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本文试图考察网络媒介中的女性频道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群体带来了什么。文章首先阐明考察的原因目的,其次提供了考察的理
摘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尊重为核心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的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创新教育师生关系建议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创新人格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和基本价值取向的素质教育。而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
思想品德课真正的价值在于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自悟其渔.要防止学生在某一固定程式下,生搬硬套,课堂上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仅仅是知识储备的容器,应该让思品课成为学生展
元认知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节,并为有效组织学习活动而采取策略性行动的知识和能力.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可以借助元认知策略来计划、监控、评估自己的学习过
文章结合高职中文速录教学中学生存在的依赖、自卑、厌烦、紧张、胆怯、逆反等心理问题,探究解决方法,为提高中文速录教学水平做了有益的探索.
摘要学校教研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研究课题。在现阶段中,确立教研组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内容是学校和老师们共同面对和必须明白的问题。教研组建设,必须抓好日常管理工作,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团队意识,促进团队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与积极性,走协调、持续发展的教研之路。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体育教研组是学
深入开展以无经济案件、无刑事案件、无违规违纪、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为内容的“四无”创建活动,是农发行有效防控案件,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