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冬天很冷,下班路上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天气这么冷,外婆还好吗?”当时年事已高的外婆轮流在两个舅舅和我家住,这是家庭会议讨论的结果。没两天接到电话,得知隐隐有预兆的结果:外婆过世。问我是不是回去,我当然要回去。
外婆1924年出生,85岁高龄,终究没熬过那个寒冬。等我带着女友回到老家的大院子,灵棚已搭起来了,到处是青纱和柏芽,外婆的黑白画像挂在最中央。画面中外婆笑容慈祥,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们。紧邻院子的乡村公路上停满一大排汽车,多是赶来送老人最后一程的孙辈从各地开回来的。
这个院子安静了太久,年轻人大多外出谋生路,老人们一个个凋零。我小时候可不是这样,住着好几十口人,人丁兴旺,逢年过节更热闹。我在这里不用担心大人的呵斥,只有外婆满满的疼爱。常常玩得正高兴,外婆把我叫进里屋,从箱子底变戏法似地捧出一把糖果来,都是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稀罕物。有外婆陪伴的童年是福,至今回想起来我都深有体会。
外婆这一辈子不容易,李家外公病故后留下4个未成年子女,还不包括腹中尚未出世的妈妈。那年头一个农村寡妇拖着大群子女的辛酸艰难没人可以想象。数年后改嫁,当时还很小的妈妈跟着外婆一起来到张家,后来又有了两个舅舅。张家外公从不过问家事,外婆操持着整个大家庭,大到子女们读书、当兵、学手艺、出嫁、娶亲,小到繁重琐碎的家务。李家几个年纪稍大的子女住得不远,没读过书的外婆井井有条分配着有限的精力和物资,小心翼翼把两头都照顾好。谁也没想到,正是这样的经历为后来的纷争埋下了伏笔。
简单的老人赡养问题因各种人为原因变得复杂。说外婆太偏心,对某个舅舅特别好,这个舅舅偏偏又脾气暴躁,曾为老人赡养问题把所有哥哥姐姐告上法庭;还说外婆改嫁,没尽到对子女的抚养责任。外婆一生为子女操够了心,却有口难辩,倔强的她失望地收拾行李,回到居住大半辈子的老院子。
没有人确切知道外婆那段艰难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
此前一年春节我去看望外婆,她老年痴呆已非常严重,竟然没认出她的外孙。问吃饭了没有,说吃过了,灶台上却是冷锅冷灶,只在柜子找到一碗不知放了多少天的剩饭。等老人明白是外孙回来看望自己时,很高兴地翻出一袋东西硬要递给我吃,细眼一看:天哪!竟是洗衣粉!老眼昏花的外婆大概把它当成了某个远房后辈看望自己送的豆奶粉之类的东西,小心翼翼收藏起来,要和多年前一样留给她的孙辈。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明白现状再也不能自欺欺人地维持下去了。
我约了从小一起长大的表哥谈这件事,一致认为所有的借口都不是理由,真正的道理只有一个:老人迫切需要儿女照料。我俩拎着礼物一家一家拜访各位舅舅和姨妈,结果让人失望,那些重复很多次的理由再次摆在两个晚辈面前。本以为表哥至少可以做通自己家的工作,谁想大舅把他春节带回的3000块钱直接砸到他脸上:拿起你的臭钱自己滚!表哥一番孝心却触及到这个大家庭最深的伤疤,他让人同情地退缩了。没人看好我發起的这次家庭会议,很多长辈表态自己不会来。
那年春节的正月初八,我一大早来到了外婆居住的老院子开始张罗。比我还早的妈妈生火准备午饭,一位早已出嫁的表姐和表姐夫帮忙打扫阳尘,另一位原本说不来的大表哥夜不能寐,凌晨驱车几百公里从外地赶了回来。感动之余,也让人更加笃定:我们正在做一件本来早就该做的事情。中午时分,老院子里终于喧闹起来,到处站满人,长辈也该来的都来了,我不知道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挣扎而改变了决定。午饭摆满整整三桌,外婆端坐在上席,因为大脑思维功能紊乱,全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觉得人这么多,很是高兴。
老成持重的大表哥主持饭后的家庭会议,说我们无权批评任何一位长辈,也不准备追溯任何一段各执一词的过往,只请愿意解决外婆眼下困难的人一起心平气和讨论如何办?并率先给出一笔数额不小的钱表明态度。在几位舅舅和父母的响应下,终究有了一个差强人意的解决。多年后的今天,我仍觉得那是最有意义的一笔钱,并为自己当时刚大学毕业不久无所积蓄没能做得更多而多少有些愧怍。
两年后,外婆的葬礼最后一次把所有人召集到那个老院子。
有些当时言行让人无法理解的长辈在葬礼全程中忙前忙后很是出力,我不太明白他们是不是在以一种迟到的方式表达愧疚。外婆终于走完了自己漫长而艰辛的一生,如今静静地躺在一旁,此后这个院子里所有的纷扰、这个世间所有的冷暖不再和她有任何关系。
外婆1924年出生,85岁高龄,终究没熬过那个寒冬。等我带着女友回到老家的大院子,灵棚已搭起来了,到处是青纱和柏芽,外婆的黑白画像挂在最中央。画面中外婆笑容慈祥,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们。紧邻院子的乡村公路上停满一大排汽车,多是赶来送老人最后一程的孙辈从各地开回来的。
这个院子安静了太久,年轻人大多外出谋生路,老人们一个个凋零。我小时候可不是这样,住着好几十口人,人丁兴旺,逢年过节更热闹。我在这里不用担心大人的呵斥,只有外婆满满的疼爱。常常玩得正高兴,外婆把我叫进里屋,从箱子底变戏法似地捧出一把糖果来,都是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稀罕物。有外婆陪伴的童年是福,至今回想起来我都深有体会。
外婆这一辈子不容易,李家外公病故后留下4个未成年子女,还不包括腹中尚未出世的妈妈。那年头一个农村寡妇拖着大群子女的辛酸艰难没人可以想象。数年后改嫁,当时还很小的妈妈跟着外婆一起来到张家,后来又有了两个舅舅。张家外公从不过问家事,外婆操持着整个大家庭,大到子女们读书、当兵、学手艺、出嫁、娶亲,小到繁重琐碎的家务。李家几个年纪稍大的子女住得不远,没读过书的外婆井井有条分配着有限的精力和物资,小心翼翼把两头都照顾好。谁也没想到,正是这样的经历为后来的纷争埋下了伏笔。
简单的老人赡养问题因各种人为原因变得复杂。说外婆太偏心,对某个舅舅特别好,这个舅舅偏偏又脾气暴躁,曾为老人赡养问题把所有哥哥姐姐告上法庭;还说外婆改嫁,没尽到对子女的抚养责任。外婆一生为子女操够了心,却有口难辩,倔强的她失望地收拾行李,回到居住大半辈子的老院子。
没有人确切知道外婆那段艰难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
此前一年春节我去看望外婆,她老年痴呆已非常严重,竟然没认出她的外孙。问吃饭了没有,说吃过了,灶台上却是冷锅冷灶,只在柜子找到一碗不知放了多少天的剩饭。等老人明白是外孙回来看望自己时,很高兴地翻出一袋东西硬要递给我吃,细眼一看:天哪!竟是洗衣粉!老眼昏花的外婆大概把它当成了某个远房后辈看望自己送的豆奶粉之类的东西,小心翼翼收藏起来,要和多年前一样留给她的孙辈。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明白现状再也不能自欺欺人地维持下去了。
我约了从小一起长大的表哥谈这件事,一致认为所有的借口都不是理由,真正的道理只有一个:老人迫切需要儿女照料。我俩拎着礼物一家一家拜访各位舅舅和姨妈,结果让人失望,那些重复很多次的理由再次摆在两个晚辈面前。本以为表哥至少可以做通自己家的工作,谁想大舅把他春节带回的3000块钱直接砸到他脸上:拿起你的臭钱自己滚!表哥一番孝心却触及到这个大家庭最深的伤疤,他让人同情地退缩了。没人看好我發起的这次家庭会议,很多长辈表态自己不会来。
那年春节的正月初八,我一大早来到了外婆居住的老院子开始张罗。比我还早的妈妈生火准备午饭,一位早已出嫁的表姐和表姐夫帮忙打扫阳尘,另一位原本说不来的大表哥夜不能寐,凌晨驱车几百公里从外地赶了回来。感动之余,也让人更加笃定:我们正在做一件本来早就该做的事情。中午时分,老院子里终于喧闹起来,到处站满人,长辈也该来的都来了,我不知道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挣扎而改变了决定。午饭摆满整整三桌,外婆端坐在上席,因为大脑思维功能紊乱,全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觉得人这么多,很是高兴。
老成持重的大表哥主持饭后的家庭会议,说我们无权批评任何一位长辈,也不准备追溯任何一段各执一词的过往,只请愿意解决外婆眼下困难的人一起心平气和讨论如何办?并率先给出一笔数额不小的钱表明态度。在几位舅舅和父母的响应下,终究有了一个差强人意的解决。多年后的今天,我仍觉得那是最有意义的一笔钱,并为自己当时刚大学毕业不久无所积蓄没能做得更多而多少有些愧怍。
两年后,外婆的葬礼最后一次把所有人召集到那个老院子。
有些当时言行让人无法理解的长辈在葬礼全程中忙前忙后很是出力,我不太明白他们是不是在以一种迟到的方式表达愧疚。外婆终于走完了自己漫长而艰辛的一生,如今静静地躺在一旁,此后这个院子里所有的纷扰、这个世间所有的冷暖不再和她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