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如何使层流手术室的空气菌落数符合卫生部颁发的空气环境卫生学标准,也符合洁净手术部的用房等级标准,并使之减少到最低限度。方法:通过从人员、环境和运行三个方面对层流手术室实施分类管理。结果:每月每间手术室空气培养符合标准。结论:层流净化手术室的管理模式是有效的。
关键词 手术室 层流净化 管理
层流净化手术室环境的管理
因层流系统并无消毒灭菌之功效,层流手术室其“无菌”环境主要是通过空气的“过滤”、“层流”以及室内维持“正压”状态来维持的。因此,层流手术室环境的管理必须强调以下方面。
严格人流、物流管理:①严格控制人员进出。②严格着装管理要求。③保持手术室“相对密闭状态”,保证室间空气的洁净度。④严格分离洁污流线,以保证洁净手术部空气的洁净度及流程的需要。划分无菌、急诊和感染手术间。
控制手术间空气的温度:适宜的温度不仅使病人舒适,更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控制在50%~60%较为合适,不仅满足人体舒适度且又不利于室内微生物的生存。
强化卫生清洁管理:洁净手术部的一切清洁工作必须采用湿式打扫,在净化空调系统运行中进行,手术间无影灯、手术床、器械车、壁柜表面及地面应在每天手术前后用清水、消毒液各擦拭1次。每周进行彻底清扫1次,每月再进行卫生大扫1次,使用的清洁工具不宜用掉纤维的织物材料制作。对空气灰尘粒子数、噪音、温湿度进行检测1次,并将结果上报备案。
减少各种污染的机会: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在打开无菌包前进行。严禁在手术室间折叠各种布类敷料。
层流净化手术室人员管理
通过组织手术室全体护士和麻醉人员进行理论学习,明确层流净化手术室工作原理和环境要求,熟悉各级手术间手术适用情况。对手术医生也进行了层流净化手术间基本知识和操作要求的培训。严格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和各项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置严格的工作流程:设置严格工作流程,明确区分洁污流线是洁净手术室平面组合的重要原则之一。根据各班职责制定出严格的工作流程。
手术环境的调节与维持方面:由夜班护士于每日择期病人入室前30分钟开放空调机组,设定室温在22~25℃,相对湿度为50%~60%,术中由巡回护士根据手术医生和患者的需要随时调节室温;同时强调空气洁净度是必要保障条件,严格禁止在手术间抖动衣物布类,防止微粒在室间飞扬。
手术间物品的放置:我们根据手术间分类确定各专科常规手术间,再根据专科手术特点和要求常规备物,各手术间均制定物品放置标准示意图,专科手术间内物品相对固定。
手术室护工的管理首先要以人为本,提高护工的工作积极性。首先,必须重视管理对象的身心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尽量发挥卫生工人的积极性。其次应加强爱岗敬业教育,应将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采取谈心等具体形式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岗敬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再次应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学习并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制定出护工工作职责和工作质量标准。
层流净化手术间运行管理
正确使用层流间:手术床应放置在层流天花网对应处,一切操作尽量在层流天花网对应处进行,避免在回风口开启无菌包。感染手术尽量安排在设有负压层流手术间,遇特殊手术进行特殊消毒。严格执行三通道线路:层流手术室的设计有三条出入线路,即工作人员出入口、病人出入口、污物出口。
控制清洁质量:洁净层流空调系统初次使用必须连续运行24小时,空气细菌培养两次合格方可使用。每次手术之前30分钟打开层流空调系统,接台手术中间间隔15分钟,使空调系统连续运行,尽量排尽上台手术污染的尘粒,保证手术间空气质量。定期专人检测空调系统运行情况,做好维护保养工作。每日于术前术后用0.5%速消净湿式去除门、窗、无影灯、输液架、器械台、脚踏板、地面、麻醉机等的血迹及灰尘。每周应扫除1次,包括天花板、墙壁和地板,尤其是抽风,回风口很易藏尘、藏菌要拆洗清洁定期检查更换,以防其本身受到污染。初效、中效过滤器每6个月更换1次,高效过滤器1~2年更换1次。回风口每周清洁1次,以确保尘埃过滤效果。
设备维护:为了保证室间的恒温恒湿,实行空调24小时开放,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术前30分钟打开。手术间工程技术人员定期负责检查控制板上空调显示情况,负责净化空调系统的保养。每星期清洗初效过滤网1次,出风口1次,防止其本身受到污染。中效、高效过滤网的更换根据空气培养的结果,一般每2年更换1次。
讨 论
洁净手术室是一个多专业功能的综合整体,洁净手术室采用空气净化措施是将空气中的尘埃离子过滤、消毒,使细菌无载体传播。空气净化虽是主要矛盾,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手术全过程、全方位的护理质控。我们加强了对层流手术间的使用管理,使用至今仍保持良好的面貌,且每月的空气培养均达标。使用层流手术室,强化无菌观念和正规化管理仍然是医疗程安全的根本保证与要求,仍然是手术室工作之根本、之重点,只有当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是趋于完美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2000,10.
2 于荔梅,郑惠俊,主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56.
3 阎惠中,著.现代护理管理与质量检查.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53.
关键词 手术室 层流净化 管理
层流净化手术室环境的管理
因层流系统并无消毒灭菌之功效,层流手术室其“无菌”环境主要是通过空气的“过滤”、“层流”以及室内维持“正压”状态来维持的。因此,层流手术室环境的管理必须强调以下方面。
严格人流、物流管理:①严格控制人员进出。②严格着装管理要求。③保持手术室“相对密闭状态”,保证室间空气的洁净度。④严格分离洁污流线,以保证洁净手术部空气的洁净度及流程的需要。划分无菌、急诊和感染手术间。
控制手术间空气的温度:适宜的温度不仅使病人舒适,更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控制在50%~60%较为合适,不仅满足人体舒适度且又不利于室内微生物的生存。
强化卫生清洁管理:洁净手术部的一切清洁工作必须采用湿式打扫,在净化空调系统运行中进行,手术间无影灯、手术床、器械车、壁柜表面及地面应在每天手术前后用清水、消毒液各擦拭1次。每周进行彻底清扫1次,每月再进行卫生大扫1次,使用的清洁工具不宜用掉纤维的织物材料制作。对空气灰尘粒子数、噪音、温湿度进行检测1次,并将结果上报备案。
减少各种污染的机会: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在打开无菌包前进行。严禁在手术室间折叠各种布类敷料。
层流净化手术室人员管理
通过组织手术室全体护士和麻醉人员进行理论学习,明确层流净化手术室工作原理和环境要求,熟悉各级手术间手术适用情况。对手术医生也进行了层流净化手术间基本知识和操作要求的培训。严格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和各项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置严格的工作流程:设置严格工作流程,明确区分洁污流线是洁净手术室平面组合的重要原则之一。根据各班职责制定出严格的工作流程。
手术环境的调节与维持方面:由夜班护士于每日择期病人入室前30分钟开放空调机组,设定室温在22~25℃,相对湿度为50%~60%,术中由巡回护士根据手术医生和患者的需要随时调节室温;同时强调空气洁净度是必要保障条件,严格禁止在手术间抖动衣物布类,防止微粒在室间飞扬。
手术间物品的放置:我们根据手术间分类确定各专科常规手术间,再根据专科手术特点和要求常规备物,各手术间均制定物品放置标准示意图,专科手术间内物品相对固定。
手术室护工的管理首先要以人为本,提高护工的工作积极性。首先,必须重视管理对象的身心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尽量发挥卫生工人的积极性。其次应加强爱岗敬业教育,应将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采取谈心等具体形式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岗敬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再次应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学习并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制定出护工工作职责和工作质量标准。
层流净化手术间运行管理
正确使用层流间:手术床应放置在层流天花网对应处,一切操作尽量在层流天花网对应处进行,避免在回风口开启无菌包。感染手术尽量安排在设有负压层流手术间,遇特殊手术进行特殊消毒。严格执行三通道线路:层流手术室的设计有三条出入线路,即工作人员出入口、病人出入口、污物出口。
控制清洁质量:洁净层流空调系统初次使用必须连续运行24小时,空气细菌培养两次合格方可使用。每次手术之前30分钟打开层流空调系统,接台手术中间间隔15分钟,使空调系统连续运行,尽量排尽上台手术污染的尘粒,保证手术间空气质量。定期专人检测空调系统运行情况,做好维护保养工作。每日于术前术后用0.5%速消净湿式去除门、窗、无影灯、输液架、器械台、脚踏板、地面、麻醉机等的血迹及灰尘。每周应扫除1次,包括天花板、墙壁和地板,尤其是抽风,回风口很易藏尘、藏菌要拆洗清洁定期检查更换,以防其本身受到污染。初效、中效过滤器每6个月更换1次,高效过滤器1~2年更换1次。回风口每周清洁1次,以确保尘埃过滤效果。
设备维护:为了保证室间的恒温恒湿,实行空调24小时开放,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术前30分钟打开。手术间工程技术人员定期负责检查控制板上空调显示情况,负责净化空调系统的保养。每星期清洗初效过滤网1次,出风口1次,防止其本身受到污染。中效、高效过滤网的更换根据空气培养的结果,一般每2年更换1次。
讨 论
洁净手术室是一个多专业功能的综合整体,洁净手术室采用空气净化措施是将空气中的尘埃离子过滤、消毒,使细菌无载体传播。空气净化虽是主要矛盾,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手术全过程、全方位的护理质控。我们加强了对层流手术间的使用管理,使用至今仍保持良好的面貌,且每月的空气培养均达标。使用层流手术室,强化无菌观念和正规化管理仍然是医疗程安全的根本保证与要求,仍然是手术室工作之根本、之重点,只有当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是趋于完美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2000,10.
2 于荔梅,郑惠俊,主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56.
3 阎惠中,著.现代护理管理与质量检查.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