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对慢性应激大鼠脑内5-羟色胺及微管蛋白的影响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way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音乐治疗对慢性轻度不可预测性应激(CUMS)大鼠脑内前额叶、海马、下丘脑等脑区5-羟色胺及微管蛋白的水平及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随机将24只SD雄性大鼠分为音乐治疗应激组(n=8)、应激组(n=8)和正常对照组(n=8)。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测性应激(CUMS)模型连续刺激大鼠21 d,音乐治疗应激组在应激的同时给予音乐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每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然后处死大鼠,检测下丘脑、海马和前额叶皮质中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和微管蛋白的表达。

结果

旷场试验的中央格停留时间比较,应激组大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音乐治疗应激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应激组相比,对照组和音乐治疗应激组的海马、前额叶中5-HT及5-HIA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但三组下丘脑中5-HT及5-HIA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应激组相比,对照组和音乐治疗应激组的海马中乙酰化微管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酪氨酸化微管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但三组的前额叶和下丘脑中乙酰化微管蛋白、酪氨酸化微管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音乐治疗能改善应激所致的前额叶、海马5-羟色胺水平的低下和海马微管蛋白的降低。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比研究微创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术后早期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外科完成的308例单纯
期刊
@@
目的 探讨转染miR-885-5p 48 h后对人心肌成纤维细胞(HEH2)增殖的调控作用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和特异性蛋白1(SP1)基因的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研究提供研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哮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治疗,观察
期刊
@@
期刊
@@
角膜皮样瘤为先天性迷芽瘤,约占儿童外眼肿瘤的20%,常发生于角膜缘颞下侧,为灰白色或黄色半圆形隆起的小肿物,增大时可发展至角膜中央甚至整个角膜[1],我院见一病例同时并发
目的分析肌酸磷酸激酶(CK)慢性升高患儿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慢性CK升高3个月以上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有32例诊断明确,诊断准确率为64%,诊断为dystrophin相关肌肉营养
目的在体电刺激蓝斑核,探讨抑郁样行为模型大鼠下丘脑内的去甲肾上腺素(NE)释放调控机制。方法应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结合孤养建立抑郁样行为大鼠模型,通过行为学检测观察造模是否成功。在体电刺激两组大鼠蓝斑核,应用碳纤维电极测量技术记录下丘脑内NE的释放量,分析两组大鼠NE释放信号的峰值、达峰时间和半衰期三个指标。结果行为学检测表明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263.9±16.4)g]、旷场实验得分[(1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