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学与创新同行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b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在素质教育不断开展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所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当前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高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成为了目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下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看法。
  一、给每个学生营造创新的机会
  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实验、猜想、验证、引导学生寻求正确方法,围绕该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然后教师组织同层次的学生展开讨论,同时巡回分类指导,教师有选择地参与各组讨论。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进行观察、分析、探究和尝试,引发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了学生实验、观察、动手、动脑、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鼓励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即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仅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培养,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可见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是何等重要,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学生生命整体的体验和发展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有多种感官的参与,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促进建立暂时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手、口、脑等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发展探索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将牙膏盒的面剪下来比较;有的学生在纸上描出长方体的各个面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直尺量长方体的棱长……学生通过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初步了解长方体各个面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直观感受长方体的各个面、棱之间的特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充分体验生活问题的生动性和解决方法的多样性,促进了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素质,又能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本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三、在知识应用中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通过课堂的练习,理解和掌握了新知识,形成了基本技能和技巧,初步具有了解决问题的意识。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还可以引导知识迁移,或者留给学生创造性作业,或者给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例如,学生掌握了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础性质后,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比的基本性质;学生学习了行程问题应用题后,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解答工程问题应用题等等。这样引导知识迁移,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从一个情境迁移到另一个情境中去,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他们获得许多有益的启发,并借以解决自己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又如,提供一些数据让学生自己设计各种不同的问题;联系生活实例,由学生自己编拟数学问题,自己解答;提供一些已知条件,让学生选择条件组合成各种问题;进行一些答案不是唯一的练习等等。这样留给学生创造性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探究与思考的习惯。
  再如,学生学习了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后,让他们到实地去计算一些不规范平面图形的面积;学生学习了圆柱体的表面积、体积以及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后,让他们放学回到家里去计算有关物体的表面积或体积等等。这样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任何习惯的培养一样,在培养过程中它都会自始至终地受到一些习惯势力的抗衡。为了较好地消除培养过程中的消极因素,教师应练好“内功”,不断的充实自己,有创新意识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作者单位:泗洪县城头实验学校 江苏】
其他文献
一、创设教学情境不能照本宣科,要因势利导  “体育情境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通过设置相关的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感氛围,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情趣,从而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发展学生体育兴趣的一种教学形式。创设情景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课堂中师生互动,给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较好的达到教学目的。一般教了几年书的人,对于所任教的学科内容已是烂熟于胸。美其名曰上课
现代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的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实现,更需要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去体验与感悟,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学习。
一、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普遍感觉到,当合作学习以“一帮一”的“互助小组”形式出现时,效果比较好,而当学习小组扩展到三人或三人以上以解决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其他学生很容易依赖小组中学习成绩最为突出的核心人物,使得“共同解
我们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优势,把网络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这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网络课件的图、文、声、像等表现形式,对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进行刺激,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彻底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结构,减少了学生学习的枯燥感和空间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低年级学生天性好动,对一些直观性的东西比较感兴趣。他们常被色彩鲜明或自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
绿色,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绿色是生命力的象征。她象征着文明、民主、科学、公平、关心、尊重、包容、安全,象征着和平、人际关系和谐,象征着可持续发展。“绿色教育”就是以优秀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陶冶学生,在学生和教师共同得到发展的基础上达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和谐发展的教育生态。  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渗透“绿色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
现代快速生活的节奏下,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自卑感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长期的自卑是导致学生各种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在你的身上潜伏着成功的种子,一旦结束冬眠,采取行动,就能助你攀上连自己也不敢想的高峰。”现在小学生身上缺乏的就是唤醒种子的力量,自卑把成功的种子禁镏了,只有教师们用“爱”才能重新唤醒种子的力量,帮助学生走出自卑的泥潭。  第一、用“爱”指引学生寻找原因,走出自卑的阴影
对于许多农村儿童来说,写作文是一件头疼的事,他们常常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好的文章来,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知道学生的这种反映是真实的。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儿童将对习作的抵触情
如何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创新能力一直在科学教学存在较大的争议。有的科学老师可能对这方面重视不够,主观认为实验教学只需要学生按照活动注意事项进行照搬操作,没有必要在质疑方面予以太多关注,而有的科学老师甚至以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分组实验,表面上看,课堂简化了,实验结论也来得容易得多,似乎学生学得轻松、老师省事。结果却是学生对科学现象、实验实证中的整个过程缺乏必要的体验、感受与认知,如此,学生的
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都是主角,要想拥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二者的共同努力。如今的课堂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变得愈发灵动起来,老师们会喋喋不休的讲述知识并不断的进行提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