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joy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认真研究跨文化教学,探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适应未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极其重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3-0290-02
  1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同。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和思维方式来理解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错误的理解,从而产生冲突和矛盾。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在于使交际双方能够充分表达出自己文化的声音,又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以獲得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仅仅是获得目的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深入了解目的语文化,更重要的是实现两种语言和文化价值系统之间的互动作用。
  外语教学的核心是语言。语言是实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工具。而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语言与人进行交流。但如果只懂得某种语言的词汇、语法和句子结构,是无法真正达到交流的目的的。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要学习使用此种语言国家的文化。一方面是由于语言的使用离不开文化,语言的学习会因为文化作为背景而变得更加有意思;另一方面文化背景有助于语言的学习,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把重点放在词汇、语法以及阅读上面,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具备良好的语言基本功,拥有大量的词汇,文章句子结构清晰完整,也能够阅读一些外文资料。但这种教学模式没有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文化认知机会,因此,即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基本技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很多麻烦。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学习外语更是为了跨文化交际,如果所学语言不能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甚至影响交流,那么语言的学习就失去其本来意义。事实上,现在很多学生学习外语已经丧失了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这也是为什么多年学习英语却学成了哑巴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
  基于此种原因,我们应该看到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还应包含文化教学,以便真正实现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并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2语言学习过程中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
  2.1地域文化差异
  特定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不同地域文化有时差异较大,反映在语言上,必然使语言产生明显差异,富有浓厚民族色彩。如“东风夜放花千树”“东方风来满眼春”中国人喜爱东风,认为它象征温暖的春天。这种翻译对于西方人来说却是难以理解的。因为英国的地理纬度不同,其东风来自于欧洲大陆北部代表寒冷的冬天,因而英国人讨厌东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中“O,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提到的正是西风给他们带来的春天的温暖。文化交际中缺少这类地域文化知识就会产生交流障碍,甚至引发矛盾和冲突。
  2.2思维方式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例如,有这样一则笑话:一名政府官员和他的妻子一起在机场欢迎国外参观者时发生的事,访问者下了飞机,见他朋友的妻子很漂亮,便有礼貌地对他说“你的妻子很漂亮!”这位官员听了心里很高兴,但却谦虚地说“哪里!哪里!”。翻译人员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就将“哪里!哪里!”翻译成了“Where? Where?”。外国人被他的翻译惊呆了,哑口无言。但为了不冷场,便对着那位官员说“Your wife’s body is very beautiful!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2.3风俗习惯差异
  风俗习惯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会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中国人认为龙是象征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却认为dragon是邪恶的代表,是怪兽,是恶魔的化身;中国人结婚喜欢用红色,显得喜庆;而西方人则是用白色象征圣洁。在餐饮习俗上这种差异显得更为明显,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主人习惯讲几句客套话,有时还会为客人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以尽地主之谊。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2.4价值观的差异
  东方人和西方人在交流中因价值观不同造成很大差异。中国人在交谈尤其是在将对问题作出某种决定时,会更多地试图顺从对方的意见,从而避免矛盾的发生。比如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商量去哪里共进午餐,中国人常常说随便你,而美国人往往反感这种回答,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意愿。因为中国文化历来十分重视“统一”,而反感“分裂”。即使在最具包容精神的唐朝,中国文化也是在异中求同,追求大一统的极致。这便是中国人在交流中尽力回避矛盾和分歧的历史原因之一。而美国文化不具备这样的历史背景,它是欧洲文化的移植,有着推崇鲜明法律传统和强调个人意愿的传统。因此美国人会更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2.5历史文化差异
  不同的民族由于各自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而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中西方文化在各自的发展进程中,既具有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共性,也有各自的独立性,因而两种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英汉很多比喻性词语都源于各自的文化作品、神话传说等。如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是贪婪、残忍的守财奴的化身;中国的《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象征着智慧。再如若将汉语中指多次登门、诚恳拜访某人的“三顾茅庐”翻译为“go to the cottage three thnes”就完全曲解了该典故的喻义。这些典故都深深植根于两种语言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只有熟知两种语言的历史文化背景,才能克服所遇到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2.6宗教文化差異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宗教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佛教“三教”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长期共存,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给人们的心理打上了烙印。西方人多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生物和事情部是上帝创造和安排的,惊讶时常说“Jesus”,遇到困难、危险时说“God save me”;而中国许多人受佛教影响较深,习惯说“菩萨保佑”等。由于中西宗教信仰的差异,要求语言学习者要了解两种特定的宗教文化背景,切不可望文生义。
  3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3.1教学中增加文化知识层面的介绍
  教师可以在对词汇文章进行讲解的同时,对其文化背景进行一些介绍,例如有关风土人情、宗教、价值观等内容,在阅读的同时渗透进西方文化的点点滴滴,对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在进行口语训练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日常英语,指出中西方口语中的差异,避免学生在真实的交流中出现尴尬甚至误解。对于学生出现的典型“中国式英语”要及时纠正,并配合一定的场景练习。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相关的中英两种文化融于其中,而不是单纯地讲解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或只是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要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相反,如果教师没有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忽视了两种文化的对应,翻译也就很有可能变得干涩无味了。另外在教学中还可以安排一些介绍英美文化背景的专题。结合这些来介绍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形成一个较系统的认识。
  3.2根据具体场景组织讨论
  一般来讲,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都已有所了解,但了解的范围、深度不一,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很大,有的学生了解的多一点,有的学生了解的少一点。让他们在课堂讨论中获得尽可能完整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组织学生就西方餐桌礼仪和西方圣诞节的习俗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踊跃发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轻松的气氛有助于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讨论教学给学生提供了集体活动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促进他们在相互学习中获得知识,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英语的表达能力,对跨文化交际的学习起到了良好作用。
  3.3利用网络媒介,普及跨文化交际知识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媒介,向学生普及跨文化交际知识,引导他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可以在网上通过结交外国朋友、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精彩的中外电影录像、欣赏格调高雅的中外文歌曲等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以及中西方的历史风貌、风土人情、交际礼仪等,掌握中外优秀文化的内涵,从而加强他们的中西文化修养。
  3.4发挥第二课堂的平台作用
  由于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和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素质,它包涵许许多多因素,除了语言能力,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实践,还有一些适用于任何不同的文化之间交际的习惯和技巧。因此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创造和利用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投身于跨文化交际的现实中,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接触、交往,观察和体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的敏感性,学习和运用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师要积极利用课外时间和社会实践机会,适当、合理、有序地组织一些生动、活泼的课外跨文化交际活动,如:观看录像、听外语广播、听报告、讲座、上网阅读外语报刊、小说、参加外语演讲比赛,开展外语角活动。搞好第二课堂建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合作精神。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英语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只要教师能够大胆地打破传统模式,将文化引入语言教学课堂,充分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化认知力,那么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就一定会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宝虹.交际化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认知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2]张白杨,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J].考试周刊,2007.
  [3]金慧康,跨文化交际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4]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为了探究变频器在煤矿斜井绞车设备中的基本运用方案,对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性能进行分析,对变频器在煤矿斜井绞车设备中的运用措施进行研讨,研究结果表明,该运用方案具有
针对一种PVA纤维双卧轴搅拌器,利用Fluent软件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在梯形搅拌叶片作用下搅拌器内流场的湍流强度以及速度分布情况,对比分析了不同搅拌转速对流场
2009年4月,孟宪实著《敦煌民间结社研究》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以地沟油为原料,测定了地沟油中水分和酸价,研究了助溶剂对催化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影响,考察了助溶剂的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制备生物柴油的影响。结果表
期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驻扎在宣威市虎头村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为民办事的热心人”。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红河县创新约束机制,增强党员意识。全县21个党委、130个党总支、9268名党员参加了活动,要求所有党员时刻佩戴党徽,把身份亮出来,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海南东环铁路工程第Ⅲ标立领双线特大桥位于海南省万宁市山根乡境内,全桥共有钻孔灌注桩基础328根。根据设计要求,在本桥35#桥墩左侧4.0m处进行钻孔灌注桩静载试验,对单桩竖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城中村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保障、组织协调、科学规划与市场引导缺一不可。武汉市积极引入社会力量,采用政策引导、均衡利益分配等措施,充分调动村民和社会各界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5009601
以某600MW亚临界的机组为基础,介绍了直接能量平衡DEB协调控制系统的特点,并分析了协调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方式和控制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