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学会猜想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zh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数学教育在小学阶段教学中相对特殊。其主要教学目标除了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在一定逻辑思维的教育理念下,认识复杂数学知识的构成;让学生能够根据数学知识理念去推演计算,形成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利用猜想,根据个人在数学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经历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因此,如何在小學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猜想教学法,帮助学生全面猜想应用数学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猜想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人类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总会根据个人经验和思维来进行猜想。任何伟大的发明与发现都是科学家通过个人猜想并且努力验证的结果。可以说,猜想是人类对于未知世界探索的兴趣和动力源泉,如果缺乏猜想能力,那么人类世界科技技术水平将会停止发展。在小学阶段,学生首次接触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全新的知识领域。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能够让学生通过猜想来获得数学知识的启迪性发展,为学生打造一定的数学思维逻辑。因此,猜想是学生在接触新数学知识后,出于个人生活经验和逻辑思维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如果学生的猜想内容符合数学教学内容,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就会更加熟练。同时,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还能萌发学生的质疑精神和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数学教学内容,认识更加广阔的科学体系。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理解能力,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学习,都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猜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引导学生展开猜想,融入教学活动
  在小学教学阶段,学生年龄偏小,思维活跃,课堂学习积极性较高。但也正由于学生年龄偏小而活泼好动,课堂教学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强,在学习期间经常会由于其他事物而分散注意力;教师则需要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则拖慢了教学进度,减少了教学时间。猜想教学法,可以让学生的主观思维完全跟随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测方向,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积极地融入课堂教学,以此来增强课堂活跃度,并且减少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引导是否有效,将会直接决定一节数学课的成功与否。教师要顺利引导学生展开猜想,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思维,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展开充分的联想判断。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问题分析的热情,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完全融入教学活动。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寻找丰富有趣的数学话题来引入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猜想。通过问题一步一步地导入,促使学生全面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以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为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直接将计算方法列举给学生,学生缺少猜想过程,只能够根据教师所讲解的数学知识来被动记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改善传统教学中这一教学问题,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当前校园中有一个正方形的花坛,我们需要为正方形花坛贴上瓷砖。那么一共需要买多少瓷砖,如何来计算花坛的周长?”有的学生就会说利用卷尺来依次测量正方形的边长,随后将所有正方形边长相加,即可获得周长数值。随后教师即可向学生提出进一步的问题:“此时校园中有一个正方形花坛,但是正方形花坛中间有一道围墙将正方形花坛一分为二,此时我们只能够量取正方形其中的一条边长,此时应当如何计算正方形周长?”随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正方形边长的特征。这样,学生很快将会发现正方形边长相同,只需要测量一条边长即可获得正方形的整体边长,就会掌握正方形边长周长的计算公式为边长乘4。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逐步深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完成思维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动,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帮助学生加深思想认识
  科学知识更加强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认识数学知识时,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对教学内容进行猜想,那么就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这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学习思维和学习特点。因此,教师应当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猜想认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萌发独特的思维情绪,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例如,在展开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展示两个完整的直角三角形,学生通过量角器来测量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度数;随后通过拼接即可获得一个完整的长方形,这样学生就会发现4个直角之和为360度,所以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虽然能够全面认识到直角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但是直角三角形却不具有代表性。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猜想:“同学们,如果老师将直角三角形转换为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应当是多少度?”有的学生会认为锐角三角形由于角度变小,所以内角和小于180度,而钝角三角形由于角度变大,所以内角和将大于180度。在学生猜想后,教师让学生展开自主验证。此时,学生就会发现,无论角度如何变化,三角形内角和依然为180度。这样,通过学生自主验证,加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深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抓住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出现打盹或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猜想教学法的应用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以及提高数学教学的综合质量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当加强猜想教学法对学生的教学导入,引导学生积极猜想;要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养成独特的数学思维,通过个人合理的猜想来全面认识数学知识,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科学教育。小学科学教师担负着对学生启蒙科学教育的重要责任,一定要着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也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本文从在小学科学课堂设计开展趣味性科学实验、提倡学生质疑提问、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等途径入手,探讨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设计趣味性的科学实验  常规的科学教学方式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学科理论知识既陌
利用表格图来整理数学知识点,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数学问题的方式,这样能够让学生将实际问题中的条件以及要求的问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然后以整理成表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表格,也填寫过各种各样的表格,因此对表格并不陌生。但是,画表格图和列表不一样,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从画表格图中进行信息整理,以及分析数量关系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逐渐引入,
长大以后成为一名科学家是很多小学生的梦想,在梦想的驱使下,他们恨不得立刻将知识一股脑地全学会。教师可以以梦想为契合点,激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探索欲望和对科学的学习兴趣,然后结合小学生思维特点,展开科学教学,进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切实提高,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目的。  小学生通过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理解事物发展规律以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小学生正处在对周围事物好奇的年纪,求知欲十分旺盛。因而,小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四大课程目标: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其中,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需要我们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一、科学知识包含的人文内涵  现阶段的小学科学知识主要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三个领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人文要素渗透在各个领域中。  (一)物质科学中的人文  在教学物质科学中《
尽管排风扇“嗡嗡嗡”地转个不停,但是由于没有窗户,再加上夜晚的阴冷,这间10平方米的浴室,给警长艾斯一种非常潮湿憋闷的感觉。  浴室最里面,有一个盛满水的木质浴盆,挨着浴盆的浴帘被拉到一侧,盥洗池中堆着几件换下来的女性衣物。地面非常干燥,一点水渍都没有。  大概30分钟前,警方接到报案,女主人梅维尔在洗澡时天然气中毒晕倒,在去医院的途中离开了人世。报案的是梅维尔的母亲,而跟随警方从医院回到住所的是
期刊
根据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小学科学教材高年级设有心脏、心跳、血液的学习内容,需让学生模拟“心脏收缩时推动血液进入血管并在心脏舒张时血液从血管中流回心脏”活动。一般的模拟实验是通过反复挤压洗耳球来感受心脏的收缩和伸张,用橡胶管模拟血管,用水模拟血液的流动,普通洗耳球连接一根橡胶,管只能模拟血液在血管中的来回流动。本期介绍一款由心脏模拟器,此款心脏模拟器设有单向阀门,可以模拟血液的单向流动。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应用。针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数量过多、形式单一、内容统一而又脱缺乏实用性的现象,教师有必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多样化的、有选择性和实用性的个性化作业,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作业设计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数学作业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强化习得的技能,还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教师有的放矢地实施新的教
观察是认识世界的开始,发现始于观察。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对于其科学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观察力是诱发思维的一个很重要的触角,而观察与描述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将观察任务具体化,通过观察来探寻事物的本质,用经过思维加工后的语言表达出来。  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主要途径。小学科学低年段涉及的观察实验主要包含自然观察、短时观察、直接观察、定性观察和为提出问题而收集事实等简单的观察实验。
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活动,科学思维是科学学科最本质的特征。本文阐述了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点燃思维的情境场,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探索性课程,倡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实际出发,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素养。笔者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对如何在科学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