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板是北大、清华,新三板是中戏、电影学院
现在很多声音说新三板会在2011年两会前后推出来。我们当然希望如此,但能不能实现是另外一件事情。不过,即便两会前后推不出来,国庆前后推出来也未尝不可。好在,新三板的大局已经确定,而且要搞做市商制度,这个是确定性事件。大多数人都在关注创业板,在我看来,新三板的影响将超过创业板。新三板的定位就是创新,不仅仅是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也在其中。新三板将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产生重大意义。新三板就是创新板。
我不认为创业板、中小板是比新三板更高级的板块。他们的区别是做市商估值还是投资者自由博弈。对于创新型企业,估值很难,做市商是最好的办法。传统产业、非创新业务,不太需要做市商估值,公司价值相对容易评估,直接撮合交易。千万不要认为新三板是低层次的,千万不要认为转板是升板。主板是北大、清华,我们新三板不是北大附中清华附中,而是中戏、电影学院。上北大、清华你要考试,将来当经济学家、科学家、企业家,但中戏是培养表演艺术家,你不能说我学表演不如你学经济学。这个社会需要不同的行业和公司。
证券市场怎样才会有更大的影响力?每年只有200家左右公司上市,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就会很有限。如果现在有1万家上市公司而不是2000家,你想想资本市场影响力有多大。很可惜,我们的证券市场搞了20年,才2000家上市公司。印度盂买都6000多家了,台湾也有2000多家,台湾大概每1万个人就有1家上市公司,按照这个比例,我们应该有14万家上市公司。当然,考虑到我们人均GDP只有台湾的1/7,我们应该有2万家上市公司,再打5折,那也是1万家啊。
我们本来应该让更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合理融资,现在是少量企业融了过多的资金。新三板的推出有助于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建议新三板容量1万家,当达到1万家的时候,每年上市1000家,每年淘汰1000家。关键是节奏要快。主管部门必须把握企业的质量,但是你不要控制上市企业的数量、上市节奏。只要上市公司数量足够大了,股民即使投资错了也不会怪政府,因为政府给你提供了很多选择。
实际上,很多人对“上市条件”这个词的理解是错的。这里的“上市”不应该是一个动词,而是动名词,上市门槛不是上市时的门槛,而是保持上市资格的条件,不符合这个条件你应该退。上市环节的条件应该是很低的,只要企业愿意上市,基本上就可以来,关键是你上市以后股价的表现,如果达不到最低要求就应该立即退市。
做市商必须对估值负责
刚才已经说了,新三板区别于创业板的最大不同在于做市商制度。新三板引进做市商制度是已经定了。但是这是一个技术特别强的制度,如果制度的细节设计不到位,那么只能是名义上叫做市商,却没有发挥其核心作用。
做市商应该是什么角色?现在有分歧。为什么需要做市商?我们认为是因为需要估值,更多的人认为是需要流动性,我们不敢苟同。功能定位不一样,则制度设计不一样。如果只是为了流动性,只需要做市商同时买卖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合理、如实地向市场披露公司估值的结果。这个情况下,做市商只需要活跃市场就可以了,我认为这并没有真正反映做市商的核心作用。
实际上,如果只是为了流动性,那么只要拆细交易单位、向个人开放就够了。不仅不需要做市商,甚至竞价交易都可以不要。这样的话,做市商制度有可能推不出来,至少在当前上市公司极其匮乏、老百姓投资渠道非常匮乏的情况下,只要向个人投资者开放、拆细交易单位比如1000股一手,新三板一定可以活跃起来。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将做市商的定位主要放在流动性上,那做市商即便推出来,也很可能仅仅是多了一个庄,中国证券市场的庄多得很,还需要做市商吗?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我认为核心是做市商持仓量的上下限,以及到了上下限的时候处理的问题。新加坡市场香港市场没有搞做市商,失败了;台湾搞了做市商制度,但也有问题,台湾的问题在于具体制度设计。台湾做市商持仓量上限是上市公司股份的10%,下限是2000股。我们认为2000股太低,做市商几乎没有压力,做市商即使把股价故意砸得很低也没有风险。这个时候别人把股票买走了,可是做市商只要留2000股就够了,他明明知道股票价值10块,他照样可以砸到3块。
达到上下限之后,是不许买卖、豁免买卖还是当天必须继续买卖,这个是关键。我们认为当然应该要继续买卖。当做市商持仓量达到上下限之后你还必须继续买卖,但是第二天做市商必须回到要求的持仓量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做市商价格报太高,其他人将股票都卖给做市商,做市商持仓超过上限,第二天必须强行平仓,这就是惩罚。如果到了上下限不许做市商买卖,那就不存在惩罚了,台湾就这么做的。这个不对。
说白了,就是做市商要对估值负责。做市商把价格拉高,大家就卖给做市商;做市商敢砸低,大家都买走。可是做市商第二天必须平仓、回到持仓量范围,这样逼得他今天不敢瞎报价。
美国纳斯达克干了几十年,是成功的。我们需要向纳斯达克学习。做市商怎么估值是自己研究队伍的事,但是你必须通过报价表达你真实的估值结果。
没有想象空间才转板
很多人都认为转板制度很重要。我的观点是第一没必要,第二出不来,第三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第一没必要,其实刚才已经讲了,新三板是中戏、电影学院,没必要非转到北大、清华。
第二,出不采。转板前提是你觉得上创业板、中小板时间太长,能不能通过也有风险,所以先来新三板,成熟就去转板。但是如果市场整体发行的节奏不加速,你通过新三板来转的节奏能加快吗,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每年就批200家左右公司新上市,你通过新三板转板能加速?如果你新三板转板不受限制,直接IPO却受到限制,这可能吗?所以,直接转板制度不可能。
第三,转板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如果转板机制真的存在,新三板每年上1000家,其中800家转到创业板,那最终结果可能是新三板本身的发行节奏受影响。所以,我始终反对转板的提法。
陈红现在是制片人,从演员到制片人这叫转板。她当年在上戏读书,这就是上新三板,本来是演戏,但现在不怎么演戏了,转行当制片人了,而制片人的主要工作是选剧本、找资金、找导演、找演员,跟企业家、项目经理差不多,她就该去北大、清华这些“主板”读个MBA,应该转板。
当一个企业的增长不是靠创新,而是传统的营销、成本控制等等的时候,当一个企业的业绩走向平稳的时候,他不需要做市商给他估值了,他可以转板。
说得夸张点,一个企业处于青春期的时候毛病最多,他需要一个人生导师那就是做市商。当他过了生命中最勃发的时候、没有想象空间了,他就可以转板了。一个人20岁的时候,没钱,可是有青春和未来啊。到了40岁,有房有车有钱,可没有想象空间了。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现在很多声音说新三板会在2011年两会前后推出来。我们当然希望如此,但能不能实现是另外一件事情。不过,即便两会前后推不出来,国庆前后推出来也未尝不可。好在,新三板的大局已经确定,而且要搞做市商制度,这个是确定性事件。大多数人都在关注创业板,在我看来,新三板的影响将超过创业板。新三板的定位就是创新,不仅仅是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也在其中。新三板将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产生重大意义。新三板就是创新板。
我不认为创业板、中小板是比新三板更高级的板块。他们的区别是做市商估值还是投资者自由博弈。对于创新型企业,估值很难,做市商是最好的办法。传统产业、非创新业务,不太需要做市商估值,公司价值相对容易评估,直接撮合交易。千万不要认为新三板是低层次的,千万不要认为转板是升板。主板是北大、清华,我们新三板不是北大附中清华附中,而是中戏、电影学院。上北大、清华你要考试,将来当经济学家、科学家、企业家,但中戏是培养表演艺术家,你不能说我学表演不如你学经济学。这个社会需要不同的行业和公司。
证券市场怎样才会有更大的影响力?每年只有200家左右公司上市,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就会很有限。如果现在有1万家上市公司而不是2000家,你想想资本市场影响力有多大。很可惜,我们的证券市场搞了20年,才2000家上市公司。印度盂买都6000多家了,台湾也有2000多家,台湾大概每1万个人就有1家上市公司,按照这个比例,我们应该有14万家上市公司。当然,考虑到我们人均GDP只有台湾的1/7,我们应该有2万家上市公司,再打5折,那也是1万家啊。
我们本来应该让更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合理融资,现在是少量企业融了过多的资金。新三板的推出有助于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建议新三板容量1万家,当达到1万家的时候,每年上市1000家,每年淘汰1000家。关键是节奏要快。主管部门必须把握企业的质量,但是你不要控制上市企业的数量、上市节奏。只要上市公司数量足够大了,股民即使投资错了也不会怪政府,因为政府给你提供了很多选择。
实际上,很多人对“上市条件”这个词的理解是错的。这里的“上市”不应该是一个动词,而是动名词,上市门槛不是上市时的门槛,而是保持上市资格的条件,不符合这个条件你应该退。上市环节的条件应该是很低的,只要企业愿意上市,基本上就可以来,关键是你上市以后股价的表现,如果达不到最低要求就应该立即退市。
做市商必须对估值负责
刚才已经说了,新三板区别于创业板的最大不同在于做市商制度。新三板引进做市商制度是已经定了。但是这是一个技术特别强的制度,如果制度的细节设计不到位,那么只能是名义上叫做市商,却没有发挥其核心作用。
做市商应该是什么角色?现在有分歧。为什么需要做市商?我们认为是因为需要估值,更多的人认为是需要流动性,我们不敢苟同。功能定位不一样,则制度设计不一样。如果只是为了流动性,只需要做市商同时买卖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合理、如实地向市场披露公司估值的结果。这个情况下,做市商只需要活跃市场就可以了,我认为这并没有真正反映做市商的核心作用。
实际上,如果只是为了流动性,那么只要拆细交易单位、向个人开放就够了。不仅不需要做市商,甚至竞价交易都可以不要。这样的话,做市商制度有可能推不出来,至少在当前上市公司极其匮乏、老百姓投资渠道非常匮乏的情况下,只要向个人投资者开放、拆细交易单位比如1000股一手,新三板一定可以活跃起来。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将做市商的定位主要放在流动性上,那做市商即便推出来,也很可能仅仅是多了一个庄,中国证券市场的庄多得很,还需要做市商吗?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我认为核心是做市商持仓量的上下限,以及到了上下限的时候处理的问题。新加坡市场香港市场没有搞做市商,失败了;台湾搞了做市商制度,但也有问题,台湾的问题在于具体制度设计。台湾做市商持仓量上限是上市公司股份的10%,下限是2000股。我们认为2000股太低,做市商几乎没有压力,做市商即使把股价故意砸得很低也没有风险。这个时候别人把股票买走了,可是做市商只要留2000股就够了,他明明知道股票价值10块,他照样可以砸到3块。
达到上下限之后,是不许买卖、豁免买卖还是当天必须继续买卖,这个是关键。我们认为当然应该要继续买卖。当做市商持仓量达到上下限之后你还必须继续买卖,但是第二天做市商必须回到要求的持仓量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做市商价格报太高,其他人将股票都卖给做市商,做市商持仓超过上限,第二天必须强行平仓,这就是惩罚。如果到了上下限不许做市商买卖,那就不存在惩罚了,台湾就这么做的。这个不对。
说白了,就是做市商要对估值负责。做市商把价格拉高,大家就卖给做市商;做市商敢砸低,大家都买走。可是做市商第二天必须平仓、回到持仓量范围,这样逼得他今天不敢瞎报价。
美国纳斯达克干了几十年,是成功的。我们需要向纳斯达克学习。做市商怎么估值是自己研究队伍的事,但是你必须通过报价表达你真实的估值结果。
没有想象空间才转板
很多人都认为转板制度很重要。我的观点是第一没必要,第二出不来,第三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第一没必要,其实刚才已经讲了,新三板是中戏、电影学院,没必要非转到北大、清华。
第二,出不采。转板前提是你觉得上创业板、中小板时间太长,能不能通过也有风险,所以先来新三板,成熟就去转板。但是如果市场整体发行的节奏不加速,你通过新三板来转的节奏能加快吗,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每年就批200家左右公司新上市,你通过新三板转板能加速?如果你新三板转板不受限制,直接IPO却受到限制,这可能吗?所以,直接转板制度不可能。
第三,转板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如果转板机制真的存在,新三板每年上1000家,其中800家转到创业板,那最终结果可能是新三板本身的发行节奏受影响。所以,我始终反对转板的提法。
陈红现在是制片人,从演员到制片人这叫转板。她当年在上戏读书,这就是上新三板,本来是演戏,但现在不怎么演戏了,转行当制片人了,而制片人的主要工作是选剧本、找资金、找导演、找演员,跟企业家、项目经理差不多,她就该去北大、清华这些“主板”读个MBA,应该转板。
当一个企业的增长不是靠创新,而是传统的营销、成本控制等等的时候,当一个企业的业绩走向平稳的时候,他不需要做市商给他估值了,他可以转板。
说得夸张点,一个企业处于青春期的时候毛病最多,他需要一个人生导师那就是做市商。当他过了生命中最勃发的时候、没有想象空间了,他就可以转板了。一个人20岁的时候,没钱,可是有青春和未来啊。到了40岁,有房有车有钱,可没有想象空间了。就这么简单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