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扩大和规范化,越来越多的管理措施和风险控制得以运用。机器设备、备件、原材料等物资是构成工厂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做到安全、经济保供,逐步减少采购成本在工厂成本构成中的比例,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减少各环节的漏洞,尤为重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重视物资供应工作,本文将就物资供应过程中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物资供应;风险;管理
1 物资供应中存在的风险
为适应规模化经济和现代采购物流发展的需要,企业越来越需要抛弃以前落后的供应管理模式,以前的供应管理模式使得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因为缺乏一定的采购规模而失去与供应商讨价还价、有效降低成本,减少物资供应中的风险,不利于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1.1 成本
大多数的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只关注采购的商品的价格,而忽视了物资的性价比(就是在满足企业对物资性能要求的基础上,追求适合的性能和合理的价格,既要防止物资质量与功能过剩,又要防止忽视物资质量、片面追求过低的采购价格)。因此,在企业的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采购人员素质不高,与供应商的关系不稳定,频繁更换供应商导致成本增加、增加供应风险等。
1.2 市场信息
企业物资采购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包括采购物资未来价格情况,市场对企业物资的供求状况等等,不少企业由于信息系统与技术手段落后,没有及时了解、掌握相关方面的市场信息和市场波动,没有掌握物资采购的有利时机,导致采购风险增加。
1.3 监督问题
采购业务的精力主要放在了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和事后分析、控制中,缺乏事前对供应商的遴选和对市场供求、价格成本构成的分析和对采购过程的事中监控。对物资采购的监控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相互监督机制,采购过程监控力度有待加强。
2 物资供应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齐鲁分公司是中石化的一个二级单位,高度集约化、技术密集,产品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料。控制物资供应风险是企业稳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
2.1 完善制度,计划准确
要继续狠抓规章制度、业务流程、绩效考核、物料编码等标准化工作,正确认识物资安全供应、及时供应和经济供应是为了更好地降本增效,从生产经营全局和更长远、可持续的角度给企业带来更大、更长期的效益的保障。要把科学理性采购理念落实到具体采购业务中,为企业生产建设提供更优质的物资保障。
2.2 掌控价格,优化完善
掌握供应市场行情和产品成本构成,充分竞争,努力降低采购价格,达到性价比最优。在现有体制机制的基础上整改完善。针对物资采购管理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自查自评,并进行整改、注重
实效。结合中石化各二级单位的实际情况,优化物资采购业务流程、提升物资采购业务运行效率和效果,不断提高物资采购管理水平。
2.3 结合实际,规范合同
与公司生产经营情况相适应。作为石油石化类企业,安全稳定生产和效益提升尤为重要。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的生产经营涉及领域多、地域覆盖范围广、对物资需求专业性强。而物资供应管理是公司进行生产经营的重要的环节,要规范定货合同管理,合同内容要完整,避免经济纠纷和经济损失。
2.4 科学分析,控制进度和质量
及时跟踪制造进度,重要设备、材料实施质量监造、按要求进行检验验收,物资按时交付、质量满足要求,满足生产经营和工程建设需要。深入推进物资成本构成分析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场分析研究工作。加强供应市场研究,加大对供应商生产负荷情况的研究,掌握其动态和生产变化情况。大力培育战略供应商和主力供应商群体,加强与工程、设计单位和相关企业的沟通协调,构建科学合理的集中储备体系。
2.5 先进管理,减少物流储备风险
制订科学的物流方案,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将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引入物资供应管理模式中,结合电子商务,提高效率、堵塞漏洞。此外,公司还应积极的发展第三方物流,并建立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公司物资供应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进一步强化物资储备管理,以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营效率。加快推进采购标准化,所有技术文件格式、商务文件格式、设备材料选型的标准化均要以正式文件形式印发。
2.6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物资供应风险控制关键在人,要将供应风险降到最低,人的因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职业道德风险、责任意识风险、业务素质风险教育、专业物资供应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的物资供应管理知识水平,提升业务员综合业务能力,加强对标准化采购工作的监督考核,更大程度的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和责任感。
3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传统的物资供应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市场条件,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需要企业及时采用科学的物资供应,减轻物资供应的风险,所以现代企业一定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内控建设,完善物资供应系统,减少供应风险,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利润,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敬悦.石化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供应风险控制与资源管理研究[J].企业导报,2012(10):41-42,271.
[2]安杨杰.基于风险控制的企业物资采购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3(19):343-344.
[3]许英,吴厚全.基于源头风险控制的物流安全体系建设[J].中国化工贸易,2014(2):387-387.
关键词:物资供应;风险;管理
1 物资供应中存在的风险
为适应规模化经济和现代采购物流发展的需要,企业越来越需要抛弃以前落后的供应管理模式,以前的供应管理模式使得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因为缺乏一定的采购规模而失去与供应商讨价还价、有效降低成本,减少物资供应中的风险,不利于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1.1 成本
大多数的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只关注采购的商品的价格,而忽视了物资的性价比(就是在满足企业对物资性能要求的基础上,追求适合的性能和合理的价格,既要防止物资质量与功能过剩,又要防止忽视物资质量、片面追求过低的采购价格)。因此,在企业的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采购人员素质不高,与供应商的关系不稳定,频繁更换供应商导致成本增加、增加供应风险等。
1.2 市场信息
企业物资采购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包括采购物资未来价格情况,市场对企业物资的供求状况等等,不少企业由于信息系统与技术手段落后,没有及时了解、掌握相关方面的市场信息和市场波动,没有掌握物资采购的有利时机,导致采购风险增加。
1.3 监督问题
采购业务的精力主要放在了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和事后分析、控制中,缺乏事前对供应商的遴选和对市场供求、价格成本构成的分析和对采购过程的事中监控。对物资采购的监控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相互监督机制,采购过程监控力度有待加强。
2 物资供应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齐鲁分公司是中石化的一个二级单位,高度集约化、技术密集,产品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料。控制物资供应风险是企业稳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
2.1 完善制度,计划准确
要继续狠抓规章制度、业务流程、绩效考核、物料编码等标准化工作,正确认识物资安全供应、及时供应和经济供应是为了更好地降本增效,从生产经营全局和更长远、可持续的角度给企业带来更大、更长期的效益的保障。要把科学理性采购理念落实到具体采购业务中,为企业生产建设提供更优质的物资保障。
2.2 掌控价格,优化完善
掌握供应市场行情和产品成本构成,充分竞争,努力降低采购价格,达到性价比最优。在现有体制机制的基础上整改完善。针对物资采购管理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自查自评,并进行整改、注重
实效。结合中石化各二级单位的实际情况,优化物资采购业务流程、提升物资采购业务运行效率和效果,不断提高物资采购管理水平。
2.3 结合实际,规范合同
与公司生产经营情况相适应。作为石油石化类企业,安全稳定生产和效益提升尤为重要。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的生产经营涉及领域多、地域覆盖范围广、对物资需求专业性强。而物资供应管理是公司进行生产经营的重要的环节,要规范定货合同管理,合同内容要完整,避免经济纠纷和经济损失。
2.4 科学分析,控制进度和质量
及时跟踪制造进度,重要设备、材料实施质量监造、按要求进行检验验收,物资按时交付、质量满足要求,满足生产经营和工程建设需要。深入推进物资成本构成分析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场分析研究工作。加强供应市场研究,加大对供应商生产负荷情况的研究,掌握其动态和生产变化情况。大力培育战略供应商和主力供应商群体,加强与工程、设计单位和相关企业的沟通协调,构建科学合理的集中储备体系。
2.5 先进管理,减少物流储备风险
制订科学的物流方案,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将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引入物资供应管理模式中,结合电子商务,提高效率、堵塞漏洞。此外,公司还应积极的发展第三方物流,并建立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公司物资供应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进一步强化物资储备管理,以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营效率。加快推进采购标准化,所有技术文件格式、商务文件格式、设备材料选型的标准化均要以正式文件形式印发。
2.6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物资供应风险控制关键在人,要将供应风险降到最低,人的因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职业道德风险、责任意识风险、业务素质风险教育、专业物资供应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的物资供应管理知识水平,提升业务员综合业务能力,加强对标准化采购工作的监督考核,更大程度的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和责任感。
3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传统的物资供应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市场条件,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需要企业及时采用科学的物资供应,减轻物资供应的风险,所以现代企业一定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内控建设,完善物资供应系统,减少供应风险,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利润,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敬悦.石化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供应风险控制与资源管理研究[J].企业导报,2012(10):41-42,271.
[2]安杨杰.基于风险控制的企业物资采购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3(19):343-344.
[3]许英,吴厚全.基于源头风险控制的物流安全体系建设[J].中国化工贸易,2014(2):387-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