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微课在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某年级三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9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9人和对照组48人。将微课运用到实验组学生教学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比较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微课应用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知识理解掌握、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知识记忆效果,促进自主学习、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结论 微课在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中应用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
【关键词】 微课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教学
“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简称为“微课”,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的知识点( 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 或教学环节( 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 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1]。其核心理念是在课程中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2]。微课自提出以来,引起众多高校教育者的重视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 其主要包括X线成像、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放射性核素成像以及光学成像设备的物理基础、成像过程、成像原理、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图像重建方法以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知识比较抽象[3]。如何在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教学中利用微课将课程抽象的知识讲清楚、讲明白,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校某年级三年制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专业学生97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学生49人,男生12人,女生37人,年龄(19.8±0.76)岁;对照组学生48人,男生11人,女生37人,年龄(19.9±0.88)岁。比较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对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实验组在教学前,教师将课程重难点章节或内容微课视频发布于学校网络学习平台,学生自行观看学习;课中,涉及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在课堂播放微课视频;课后学生可以继续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微课视频学习。对照组学生按照常规教学方式,教师课堂结合多媒体课件讲授和演示进行教学。
1.2.2 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课程结束采用闭卷考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课程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同时,对实验组学生发放教学效果评价问卷。
1.2.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学生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核成绩 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83.89±3.81)高于对照组成绩(72.18±7.53),t值10.9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49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49份。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帮助知识理解掌握,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传统教学授课任务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在课上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由于个体差异,学生理解能力有所不同,对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实验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已经将章节教学内容、重难点内容等相关微课视频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观看、學习。在教师课堂讲解时,学生根据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利于知识的更好理解。同时,由于微课其视频化的形式,教师可以在视频中运用更多地直观化、形象化手段,例如影像设备射线产生的3D动画、射线防护的现场演示等,将抽象知识直观化,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学习效果。调查也显示,有91.8%的学生认为微课的使用帮助其对知识的理解掌握,87.8%的学生认为利用微课进行的课程教学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3.2 有效利用时间,提高记忆效果 微课内容主要是对单个知识点的讲解,将知识点以精短的视频形式呈现出来,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4]。微课视频一般时间5-8分钟左右,时间相对较短,学生可以使用较短的片段化时间进行视频观看学习,并且可以通过学习平台重复播放、重复观看,直至学会、弄懂。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是围绕具体知识点进行的教学全过程[5-6]。由于微课受时长限制,在知识内容教学活动中,尽量避免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无用表达,学生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知识信息,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了学习记忆效果。学生调查情况显示,有81.6%的学生认为利用微课学习能够提高知识记忆效果,91.8%的学生认可通过在网络学习平台中进行微课学习有效利用了其碎片化时间。
3.3 促进自主学习,改变学习方式 调查显示,学生中有81.6%的认为微课的使用有利提高发挥学习主动性,95.9%认为其有效改变了学习习惯。传统教学方式重视教师课堂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课堂教学效果较差[7]。实验组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其不但能在课前对知识进行先期学习,而且可以在课后再观看微课视频进行深入学习思考,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微课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教学空间,学生的学习也不在只拘泥于课堂,可以利用微课随时随地学习,从而逐渐改变其原有的被动学习方式和习惯转变为自主性学习。
3.4 存在问题 调查显示,有95.9%的学生认可微课对学习的实用性效果,但同时有40.8%的学生认为微课在教学中的使用增加了学习负担。经后期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与学生长期以来的固有学习习惯有关。学生习惯于灌输式被动学习,对教师课堂讲授依赖性强,而微课的使用,在一定条件下,需要其利用时间主动进行学习,这就改变了学生固有学习习惯,需自行做出合理的习惯调整,让其感觉到改变的压力,因此部分学生出现了不适应。
4 结语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或案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案、课件、音频、练习测试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使微课在简短的时间里,达到甚至超过常规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8]。但由于微课时长的限制,其主要是集中围绕某一具体知识点进行讲解,不能过多展开知识点[9],割裂了各知识点之间联系,不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教学实践中,可以将微课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使用,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2] 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65-69.
[3] 许海兵,沈孝翠,张益兰.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6,35(06):651-655.
[4] 翟继,葛欢欢.微课在医学类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0(04):426-428.
[5] 孙小斐,邹颖.大数据背景下微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02):47-48.
[6] 陈颖,路强.“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29(11):54-57.
[7] 侯文娜.高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校内实训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9(04):66-67.
[8] 张灵芝.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70-72.
[9] 朱宝安,尹丽.微课在医学高专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05):544-546.
作者简介:葛欢欢(1992—),女,汉族,河南郸城县人,助教,硕士,单位: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医学影像。
【关键词】 微课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教学
“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简称为“微课”,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的知识点( 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 或教学环节( 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 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1]。其核心理念是在课程中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2]。微课自提出以来,引起众多高校教育者的重视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 其主要包括X线成像、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放射性核素成像以及光学成像设备的物理基础、成像过程、成像原理、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图像重建方法以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知识比较抽象[3]。如何在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教学中利用微课将课程抽象的知识讲清楚、讲明白,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校某年级三年制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专业学生97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学生49人,男生12人,女生37人,年龄(19.8±0.76)岁;对照组学生48人,男生11人,女生37人,年龄(19.9±0.88)岁。比较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对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实验组在教学前,教师将课程重难点章节或内容微课视频发布于学校网络学习平台,学生自行观看学习;课中,涉及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在课堂播放微课视频;课后学生可以继续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微课视频学习。对照组学生按照常规教学方式,教师课堂结合多媒体课件讲授和演示进行教学。
1.2.2 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课程结束采用闭卷考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课程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同时,对实验组学生发放教学效果评价问卷。
1.2.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学生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核成绩 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83.89±3.81)高于对照组成绩(72.18±7.53),t值10.9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49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49份。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帮助知识理解掌握,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传统教学授课任务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在课上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由于个体差异,学生理解能力有所不同,对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实验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已经将章节教学内容、重难点内容等相关微课视频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观看、學习。在教师课堂讲解时,学生根据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利于知识的更好理解。同时,由于微课其视频化的形式,教师可以在视频中运用更多地直观化、形象化手段,例如影像设备射线产生的3D动画、射线防护的现场演示等,将抽象知识直观化,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学习效果。调查也显示,有91.8%的学生认为微课的使用帮助其对知识的理解掌握,87.8%的学生认为利用微课进行的课程教学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3.2 有效利用时间,提高记忆效果 微课内容主要是对单个知识点的讲解,将知识点以精短的视频形式呈现出来,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4]。微课视频一般时间5-8分钟左右,时间相对较短,学生可以使用较短的片段化时间进行视频观看学习,并且可以通过学习平台重复播放、重复观看,直至学会、弄懂。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是围绕具体知识点进行的教学全过程[5-6]。由于微课受时长限制,在知识内容教学活动中,尽量避免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无用表达,学生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知识信息,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了学习记忆效果。学生调查情况显示,有81.6%的学生认为利用微课学习能够提高知识记忆效果,91.8%的学生认可通过在网络学习平台中进行微课学习有效利用了其碎片化时间。
3.3 促进自主学习,改变学习方式 调查显示,学生中有81.6%的认为微课的使用有利提高发挥学习主动性,95.9%认为其有效改变了学习习惯。传统教学方式重视教师课堂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课堂教学效果较差[7]。实验组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其不但能在课前对知识进行先期学习,而且可以在课后再观看微课视频进行深入学习思考,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微课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教学空间,学生的学习也不在只拘泥于课堂,可以利用微课随时随地学习,从而逐渐改变其原有的被动学习方式和习惯转变为自主性学习。
3.4 存在问题 调查显示,有95.9%的学生认可微课对学习的实用性效果,但同时有40.8%的学生认为微课在教学中的使用增加了学习负担。经后期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与学生长期以来的固有学习习惯有关。学生习惯于灌输式被动学习,对教师课堂讲授依赖性强,而微课的使用,在一定条件下,需要其利用时间主动进行学习,这就改变了学生固有学习习惯,需自行做出合理的习惯调整,让其感觉到改变的压力,因此部分学生出现了不适应。
4 结语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或案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案、课件、音频、练习测试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使微课在简短的时间里,达到甚至超过常规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8]。但由于微课时长的限制,其主要是集中围绕某一具体知识点进行讲解,不能过多展开知识点[9],割裂了各知识点之间联系,不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教学实践中,可以将微课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使用,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2] 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65-69.
[3] 许海兵,沈孝翠,张益兰.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6,35(06):651-655.
[4] 翟继,葛欢欢.微课在医学类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0(04):426-428.
[5] 孙小斐,邹颖.大数据背景下微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02):47-48.
[6] 陈颖,路强.“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29(11):54-57.
[7] 侯文娜.高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校内实训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9(04):66-67.
[8] 张灵芝.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70-72.
[9] 朱宝安,尹丽.微课在医学高专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05):544-546.
作者简介:葛欢欢(1992—),女,汉族,河南郸城县人,助教,硕士,单位: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医学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