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在战火淬炼下成长的“陆战之王”

来源 :科学24小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武器的诞生往往伴随着残酷的战争。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崭露头角的武器,譬如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等,虽然加快了战争的进程,但真正彻底改变战争样式的,还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诞生并大放异彩的武器——坦克。

萌芽启发


  在古代战争中,就有可运载粮草和军需物品的战车,它也被应用于冲破敌军的防御阵形。这与现代战争中坦克的作战应用十分相似,可以说古代的战车是现代坦克的最初设计雏形。
  1770年,英国人理查德·洛弗尔·埃奇沃思兰设计出了履带,这使得大型的战车在松软和坑洼不平的地形中移动和作战成为可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蒸汽机技术、内燃机技术、装甲和履带推进技术及火炮技术等都已基本成熟,这些技术为坦克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1903年,法国人研发出“沙龙”轮式装甲车,它是由汽车、装甲和枪炮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坦克的问世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06年,英国人制造出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履带式拖拉机,这也是最早改制成坦克的拖拉机。可以说,坦克的出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但促使坦克诞生的却是近代战争的要求。

初露锋芒


  说起坦克,大家脑海里可能浮现出长管的火炮,厚重的装甲,滚滚前进的履带,能够如风一般驰骋的陆战重武器。但是,坦克从问世之初如铁箱子一般的外形,发展成为如今陆战兵器中的“高富帅”,经历了无数战火的淬炼。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法国和比利时边界形成了一条长700千米,由堑壕、铁丝网和机枪组成的坚固防线。交战双方都使用的堑壕战使战争陷于僵持状态,攻守双方都在寻求一种兼具机动、火力和防护的新式武器,当作开路先锋突破敌军防线。
  战争的需求牵引着坦克的诞生。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提出了用履带式拖拉机加装钢板来抵抗机枪火力的构想,欲借此破解僵局。1915年2月20日,丘吉尔在英国海军部秘密成立了“陆地战舰委员会”。同年12月,陆地战舰委员会完成了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小游民”坦克——的建造。该坦克全重仅18吨多点,装甲厚度为6毫米,火力包括1门40毫米火炮和几挺7.7毫米机枪。
  1916年9月15日凌晨,在法国北部的索姆河畔,英军的18辆坦克驶向德军阵地。这种名为“马克”I型的坦克是“小游民”坦克的改进型。它刀枪不入,两侧还装备有机枪和火炮,把以往不可逾越的堑壕和铁丝网碾压在履带之下,英军突破了德军防线,向纵深推进了约4千米。
  一战期间,英国在马克I型坦克基础上,改进生产出Ⅱ至V型坦克,还研制生产了“赛犬”中型坦克和C型中型坦克等。法国是继英国之后第二个生产坦克的国家,先后研制了“施纳德”坦克、“圣沙蒙”突击坦克、“雷诺”FT-17轻型坦克和2C重型坦克。其中“雷诺”FT-17轻型坦克,是世界上首款拥有360度旋转炮塔的坦克,而且它的动力舱后置和车体前设驾驶席的设计沿用到了现代。
  为应对英军坦克,1917年德国制造出“A7V”坦克,该型坦克乘员人数18人,是世界上乘员人数最多的坦克。“A7V”坦克火力较猛,能够击穿当时英法两国所有的坦克装甲,它自身装甲最厚处达30毫米。1918年4月,在法国亚眠地区的圣康坦战斗中,爆发了史上第一次坦克交战,德国的“A7V”坦克对战英国当时最先进的“马克”IV型坦克,结果显示“A7V”坦克在火力和防护等性能上都更胜一筹。
  虽然一战期间的这些坦克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因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其火力、机动性、防护性和可靠性都比较差,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坦克主要是为了配合步兵协同作战,不能向纵深扩张战果。

茁壮成长


  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虽然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而不能进行大规模的武器研发和军队组建,但德国表面上按兵不动,暗地里却与苏联联合开展坦克的研发活动。1932年,德国以英国的“劳爱德4”型坦克为原型,设计了“装甲战车1型”坦克(简称“Pz1”型),其装甲厚度为6~13毫米。1935年,德国又对该型坦克进行了改进,乘员增加到3人,重量增加到9吨,武器是一门2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机枪。
  德国将研发的坦克以农用拖拉机的名义进行大量生產并将其配备到军队之中。1935年,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装甲兵司令部,组建了3个装甲师。这时,德国已经蓄谋发动一场有大量坦克参战的侵略战争。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在这场战争中,苏联提供给西班牙共和军的数百辆“T-26”坦克与德国提供给西班牙叛军的200辆“Pz1”型、“Pz2”型坦克进行了同台竞技。“T-26”坦克于1931年正式定型,它也是以英国坦克为基础设计的,但它装备有37毫米口径主炮,火力大大高于“Pz1”型坦克,甚至超过了“Pz2”型坦克。
  德国在经历了这次战争后,根据“Pz1”型、“Pz2”型坦克的基础经验以及从苏联“T-26”坦克所获得的启示,加厚了防护装甲,研发了“Pz3”型、“Pz4”型坦克,它们就是德国发动二战的陆战宠儿和主角。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坦克战术与技术发展思想的探索和实验时期,各国研制装备了多种类型的坦克。与一战时期的坦克相比,这个时期的坦克战术技术性能都有了明显提高,它们的战斗全重一般在9-28吨之间,最大行驶速度达到20~43千米/小时,最大装甲厚度为25~90毫米,火炮口径多为37~47毫米。但此时坦克依然性能有限,没有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光学观察瞄准仪器,行驶颠簸、速度缓慢,并且机械故障频发。

称雄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使它从最初支援步兵进攻的配角,毫无争议地成为了主宰战场的主角,赢得了“陆战之王”的赞誉。
  1939年9月1日,德军发动波兰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开始。这场德国发起的举世闻名的“闪电战”,通过集中使用坦克,以猛打猛冲的闪击战术,只用了十几天时间,就击败了波兰。此后,德国坦克纵横整个欧洲战场,所到之处,几乎是攻无不克:两个小时拿下丹麦,23天征服挪威,5天占领荷兰,18天解决比利时,39天击败法国。其实,无论在坦克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德国坦克和英法等国家都无法相提并论。但德国利用坦克发动的闪电战让世人惊醒:坦克原来应该这么使用!坦克原来这么强大!坦克才是陆战之王!
  1943年7月5日,苏德两军在库尔斯克共出动了8056辆坦克,创下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在这次坦克会战中,德军首次投入了“虎”式重型坦克,它的主炮有88毫米,击毁了大量的敌军坦克和其他装备。苏军用的是“T-34”坦克,虽然它性能不错、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制造方便,但是在战斗打响后,苏军发现,德军坦克在1500米的距离上就能开火并击毁己方坦克,而自己的“T-34”坦克必须冲到距敌500米以内才有可能击毁“虎式”坦克。虽然苏军最后赢得了战略层面的胜利,但却付出了惊人的代价,参战坦克有将近一半被击毁,损失是德军的3倍。
  战争的推动与需求使得二战期间成为坦克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其中,比较著名的坦克有苏联的“T-34”,德国的“黑豹”和“虎式”坦克,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英国的“丘吉尔”步兵坦克和“克伦威尔”巡洋坦克,日本的“97式”坦克等。坦克已经成了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结构上已经趋于成熟。在火力上,中型坦克火炮口径普遍为75~85毫米,重型坦克则采用88~122毫米的长身管坦克炮,远超战前47毫米口径以下的火炮。在机动能力上,发动机功率加大、行程储备增加。在防护能力上,中型坦克前部装甲厚度增加到45~100毫米。此外,还出现了火炮高低向稳定器,并开始采用望远式和潜望式光学观察瞄准仪器。

飞跃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开始将本国的中型坦克向机动力、火力和防御力达到最佳平衡的目标发展,形成了一种具有现代特征的战斗坦克,即主战坦克。主战坦克根据出现时期与型式,可将其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3种主战坦克。
左:第二代,蘇联“T_62”坦克
其他文献
本篇文章重点探讨了不同离析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对其带来的危害做出了细致分析,最后结合问题整理出了相关的防范方法,避免了沥青混合料离析现象发生,从而增强整个公路工程建设
鼎是中国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的器物,也是传统礼制的物质表征。作为良渚文化中最主要、最典型的陶器器型之一,鼎多为日常生活中的炊具——类似于带灶台的锅。许多遗址中常见底部
希瓦氏菌(Shewanella)隶属于弧菌科(Vibrionaceae),于1985年被正式命名。希瓦氏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目前已发现的菌种数达50多种。该属中的一些成员,如奥奈达希瓦氏菌(Shew
长安古乐学术研究已经历了50多年的历史,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使其研究逐渐步入科学化、专业化的道路。目前,长安古乐研究全面借鉴和吸收了音乐学以及下属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
本文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判断矩阵的自修正、自协调,求得一致性矩阵的特征向量,从而获取因素权重。减少了求矩阵特征值及其一致性检验过程,使层次分析法得到了大大简化,在
磷酸盐缓冲液(PBS)核因子-κB(NF-κB)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期刊
最近一项新研究发现,过量摄入食盐可能导致过敏性皮炎。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人体T细胞在氯化钠的作用下会转化成辅助性T细胞中的Th2细胞。T细胞是免疫系统与病毒等作战的主力,能帮助人体抵御感染,但当转化成Th2细胞后,则会诱发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不过研究发现,这一过程是可逆的,当盐度降低时,Th2细胞还可以重新变回T细胞。不过目前还未查明氯化钠是如何从体内转移到皮肤表面的,因此還不能完全断
美国宇航局近期宣布,将向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发射四旋翼无人机探测器。这个代号为"蜻蜓"的探测器将在土卫六上空飞翔,并间歇性着陆以进行科学测量,在研究其神秘的大气与地形的同时,在这个太阳系除地球以外唯一表面有液体流动的星球上寻找生命迹象。"蜻蜓"计划于2026年发射,预计将在2034年抵达土卫六。
文章简要介绍了溪洛渡水电站右岸竖井高压电缆敷设,着重介绍了电缆敷设布场,敷设方法及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制作等过程。
针对基于机器视觉的轨道状态检测系统中轨距点定位问题,图像处理中采用了提取分离的策略、差影计算的方法、动态二值化、膨胀及细化方法获得钢轨轮廓线,并提出了轨距点快速定位的定标模型,利用棋盘格定标板实现了定标,并通过实验定量分析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对实际测量中获得的轨道钢轨外形轮廓图像进行校正,定性展示了校正前后的效果。现场试验表明,文章提出的图像处理和定标模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定位精度达到0.14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