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满纸绘秋声,秋思遥深寄秋情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ll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景为情生”,写景散文之景是寄托情感的媒介。从不同的角度,调动各种手段描绘景物,选词用语,就是为了让所绘之景“有声有色”,所寄之情“有韵有味”。《秋声赋》作者为让“秋声”更“凄厉”,所抒“秋情”更“悲戚”,巧妙地把自然风物与社会世情相融合,在绘自然之景中抒发人生的感喟。
  关键词:绘景寄情;层层蓄势;多重对比;因声求气
  “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古文观止》对欧阳修的《秋声赋》给予的评价为:“用语浅易,却点出文章的精到之所在。”《秋声赋》是欧阳修在长期的政治斗争中感受到世事复杂、仕途归于顺境之时写的一篇赋体散文。经过宦海沉浮,欧阳修已看淡功名;而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又适逢深秋时节,自然之秋与人生之秋相叠加,由“不平则鸣”催生出来的“独抒性灵”之作就具有了别样况味。
  “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是中国文学反映世情、剖析人性、抒发人生感喟的母题之一。欧阳修的《秋声赋》就是以赋文的体式书写的一篇融情于景的精致之作。从行文思路和谋篇布局看,文章由四个自然段组成,分别从不同层面描写“秋声”,以抒发“悲情”。“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写夜读听到秋声,并从不同角度具体描绘;对秋状的描绘及对秋气的议论;由感慨自然而叹人生,百感交集,黯然神伤,点明主旨;从冥想回归现实,借秋虫和鸣以衬托悲凉的心境。虽然作品承袭了描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其抒写的人事忧劳的主题让文章的立意上升到新的高度。从全文写景寄情采取的方式看,这种突破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层层蓄势绘秋声
  “言有所指,文有所托”,写作是作者“不平则鸣”思想情感外化的方式。不论是叙事写景,还是抒情议论,它们都是作者“独抒性灵”的情感宣泄。《秋声赋》以赋体写成,以“秋声”贯穿全文。文章借秋声摹写自然界的秋天,用以烘托人心理上和人生旅途上的秋天,进而抒发“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之情。也就是说,作者描写自然的秋声是抒情的入笔点。而从文章运思布局的逻辑关系看,对“秋声”的描写不是平面化的和盘托出,而是层层蓄势、步步推进。首段直接从秋声的质与量两个角度描写:从“淅沥萧飒”的细雨到“奔腾而砰湃”的波涛,再到“鏦鏦铮铮,金铁皆鸣”的相互撞击的金铁,这些使原本抽象的秋声具有了质感;时而细微,时而巨大,时而显,如风雨夜惊,时而隐,似战士衔枚疾走,通过量的大小微显的变化,营造一种变化莫测的意境。有了质的实感与量的存在,让人感到秋声盈耳,秋意无边。
  “写物而不滞于物”,经过第一层直接描写秋声之后,“此为秋声也,胡为而来哉”一句承上启下,从秋声之形转入对秋声之神的描绘。文章对秋神的描摹,以“秋之状也”领起,从秋色——其色惨淡,烟霏云敛——轻烟飘飞不绝,薄云虽少未尽,色调惨淡;秋容——其容清明,天高日晶——晴天日光照耀,凄清明朗,云薄而天高,天高则空旷寥廓;秋气——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寒气刺入肌骨浸入心脾;秋意——其意萧条,山川寂寥——萧条寂寥,万物生意已尽,山川神态黯然四个层面描写秋状。从内容上看,这些似乎与秋声关联性不大,实则以烘云托月的技法,转换角度,从色、容、气、意四个方面,把秋天到来之后万物呈现的风貌和秋天的内在气质描绘得具体可感,其颜色容貌如在眼前,其栗冽之气直刺肌肤,萧条之意围裹全身。“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一句,既是总结,又是描写角度的变化,从秋状转入秋声。继之,开始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对秋声展开剖析论述。“夫秋,刑官也,……夷则为七月之律。”刑官古名秋官;秋天乃用兵之季,带有肃杀之气;五音中的商音与秋相对,商,伤也,因秋声而生感伤,夷,在声律中与凉秋七月相配,有杀戮义,正与物盛则衰、草茂当杀的自然规律相应。万物逢秋而衰悲,万物之灵的人类更是如此。自然秋状与社会秋心相映照,萧杀和悲凉成为主色调。这种鲜明的主观情感体验的获得源于秋声变化对情感的撩拨,而与社会联系起来,让秋声更富人文气息。“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在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正面与侧面结合、自然与社会关联,层层蓄势,让秋声有形有色、有情有味。
  二、多重对比明秋心
  自然物语,自然以自己的方式呈现存在的状态。当其进入人的视野,经过目之所及、耳之所闻的感官过滤之后,就被烙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同样是夕阳西下,王勃看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李商隐唱出的则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马致远品出的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景为情生”,景色风物只是客观存在,在抒情主体的摹写中之所以表现出不同的韵致,皆源自其即时性的心境。而情感的寄托与抒写除了“直奔对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描写,有时候还会移入与之相关的其他对象,构成二维时空,要么是相似性类比,要么是相异性对比,在相似或相异的比照中,突出要表现对象的特征,使要抒发的情感更为真切深刻。
  《秋聲赋》除了直接对“秋声”层层铺垫加以描摹外,还灵活选取比照的对象,构成对比。从布局看,全文的基本结构框架是把“有声之秋”和“无声之秋”“自然之秋”和“社会之秋”对举。文章从凄切悲凉的秋声(有声的、自然的)起笔,为下面的描写蓄势;然后由草木经过秋风而摧败零落,继而写到因人事忧劳而使身心受到戕残,由自然写到社会人生。通过对比,不仅让行文表现出层次性的变化之美,文章的思想内容也逐步加深,表达的情感更加鲜明。正是以两相对比为基础,得出“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的主旨才更为深刻。继宏观上把两种“秋声”对照之后,在细微处也多处使用对比,以突出描写对象的特质。对自然秋声的描写,有远近、强弱、缓急的对比;描写草木,有荣枯消长的对比;尽管都是自然风物,但是通过“以我观物”,都已“著我之色”。
  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分子,花草树木、风云雷电因季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展演方式,没有因为外在的改变而影响生命的程式;而人面对风物变迁时,往往会把它们与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自然就有了不同的感喟抒发。无情草木随季节的变化完成代际接续,而最富感情、最有灵性的人面对风花雪月、云卷云舒时,“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产生“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也就不足为怪了。于是,就有了童子与作者的对比:面对萧杀的秋声,童子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淡然,而作者却“悚然”;面对秋夜“虫声唧唧”,童子“垂头而睡”,而“我”却倍感悲凉。通过对比,用童子的单纯无忧衬出主人因“秋声”所引发的复杂的“秋怀”“秋心”:百般的忧虑和万事的操劳必然损伤人的身心,内心受到刺激和痛苦,必然损耗精力,朱颜易老,乌发变白。以此强化作者自己的彷徨寂寞。
其他文献
摘要:2021年江苏省考生由江苏卷作文写作转向全国新高考卷作文写作,写作思路发生转变。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探讨新高考作文写作的突破,借助任务驱动型写作的方法,实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新高考;作文;坚守;突破  2021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江苏省高考语文采用的是全国新高考Ⅰ卷,考生由江苏卷的样态进入全国卷的思维面临作文写作思路的转变。尽管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仍然采用传统的材料作文形式,但全
摘要:将“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顾”理解为“拜访”是误读,更是抹黑诸葛亮;把成语“三顾茅庐”之“顾”理解为“拜访”或“探望”,是华而不实的空泛的理解。前者的语义受语境的控制,只能解释为“枉顾”“垂顾”;后者的意义不可一概而论,不同的语境传递出不同的情感。  关键词:顾;拜访;垂顾;寻访  诸多文献资料或工具书中都把《出师表》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与成语“三顾茅庐”的“顾”,翻译或解释为“访问、拜访
摘要:文言文在初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分值逐年递增。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知识才能打开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教师需要分析研究历年中考试题,从中考文言文命題的趋向和特点上发现规律,从而据此开展有效的文言文教学。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中考文言文试题  一、2019年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梳理  二、2019年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文言
13岁的女孩孟宋林原本有着一个充满爱与欢乐的家:身体健康的爷爷,勤劳恩爱的爸爸妈妈,活泼可爱的妹妹。可在2009年,上帝却跟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那年,爸爸随亲戚到内蒙古矿井打工,爸爸临走时,她还牵着妹妹,一脸天真地拉着爸爸的衣角说:“爸爸,内蒙古是有大草原吗?等你回来了给我们讲讲美丽的大草原好不好?”爸爸满心欣喜地答应着宝贝女儿。谁也想不到,十几天后,她等来的不是爸爸带回来的草原故事,而是爸爸被矿
近年来,痛风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痛风是尿酸产生过多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血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中引起的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等,具有一定的致残性。很多痛风患者以为不痛了就可以不用服药了,事实上这种观点是不对的。痛风也要长期服药,否则会引起痛风反复发作,造成器官损伤。   减少痛风发作
QQ交流群:229224638、145255948或登录本刊官方网站“初中E站”(http://cy.forsee.com.cn/Ask.aspx)提问交流。  走进性格内向者的世界  如果你有话想说:  我是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我不喜欢人多的地方,所以除了上课的时候和大家在一起,其他时间我几乎都是一个人。很多同学都说我性格古怪、不好相处,看起来冷冷的,其实我不是这样的。有很多次我都试着融入到大家
老师常感叹:“现在的学生啊,说起吃不是‘肯德基’就是‘麦当劳’;说起穿那就是“耐克”;说起过节不是‘圣诞节’就是‘情人节’,再不济也是‘愚人节’。”中国就没有能够吸引自己炎黄子孙的传统事物了吗?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呢?作为“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在这种状况下,就要起到改变灵魂的作用。特别是语文教师,更是责无旁贷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
天安门是国家的标志性建筑,深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它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儿时记忆,也培养了“我”的爱国之心。它穿越历史,雄壮地屹立在人们的心里。文中,作者既回忆了童年往事,又引用茅盾的文章,使爱国情怀鲜明而突出。  地处滇西北与西藏、缅甸交界处的峡谷深处的独龙江,密布着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是我国独龙族的唯一聚居地。这里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远,有115公里边境线。  上世纪60年代,战士张卜得了急性
韩寒出生在上海乡下,在那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韩寒”本来是父亲韩仁均的笔名,而当儿子出生后便以之为名。有人问过韩寒,你喜欢父亲给你起的这个名字吗?他说自己很喜欢,这个名字好记又好读,关键两个字在字典里是挨着的。“韩是一个很难取名字的姓氏,如果爸爸叫韩寒,我叫韩仁均,那我还挺羡慕妒忌的。”  当年,父亲早早把韩寒送到幼儿园,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甚至演绎了现代版的“孟母三迁”。其实,韩寒的家
摘要:古人常以“长啸”“高歌”述志、抒怀,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记述自己“偃仰啸歌”,既暗示了自己求取功名重振家业的使命感,也暗示了功名难成的郁愤。他的使命感源于归氏的家族渊源;他的郁愤源于对前途的渺茫、对祖母的亏欠、对家族分崩离析的无奈。“啸”“歌”二字,看似不露痕迹,实则寄予深远。  关键词:“啸、歌”;述志抒怀;使命感;郁愤感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项脊轩志》)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