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 新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alisa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一、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把“趣”还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重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学生的知识积累,是依靠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来实现的。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同时抓住学生的特点,运用游戏、猜谜、讲故事、设置悬念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小猫吃鱼”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产生兴趣,我把“小猫吃鱼”改为学生熟悉的“小猫过生日”。利用熟悉动听的“生日快乐”乐曲、诱人可爱的生日蛋糕和摇曳闪烁的生日蜡烛创设热烈的场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猫吃鱼的场景,让学生猜一猜小猫会吃掉几条鱼,剩下几条鱼,想一想剩下的鱼小猫会怎么处理。学生经历猜、想、说,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想像力和思维能力,还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到数学真有趣,这样,使学生在乐中学数学,从而掌握了一位数减法。
  
  二、创设民主和谐课堂,把“学”还给学生
  
  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高涨,才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轻松、活跃的氛围,把过去“一言堂”“注入式”的教学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独立探索新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10以内的数”时,过去的普遍做法是:教师把1~10这几个数字进行板书,然后教学生认、读、写。这样的学习,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现在,我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先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认识的数字告诉你的同桌,再全班汇报交流。这样通过小组及全班的交流、同学之间的相互补充说明,让学生有自我展示的机会。接着又让学生用数字卡片自由摆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个数,如:我有3枝铅笔,家里有4口人……通过想一想、说一说,使学生认识到数是在生活中产生的。这样,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感知数的意义,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教师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把“学”还给了学生。
  
  三、引导学生去探索。把“思”还给学生
  
  自主探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通过自己独立探索和发现,从而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学中,只要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以生活中事件发生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索。
  幼儿园里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幼儿园阿姨拿来一些一样大的饼,她把一块饼的3/4分给了第一个小朋友,又把另一块饼的9/12分给了第二个小朋友。这时,第一个小朋友有意见了,为什么第二个小朋友可以分9/12那么多,而他只有3/4块?阿姨这样分饼是否公平?请各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通过讨论,从幼儿园事件中得到启发,发现他们所分的饼是同样多的,再结合实物操作,得出:3/4=9/12。接着,我又提出:如果第一个小朋友分得这块饼的1/2,第二个小朋友分得2/4,第三个小朋友分得4/8,你们想想,他们分得的饼是否又一样多呢?这时,学生一致认为同样多,得出:1/2=2/4=4/8。教师再引导学生从等式的左往右看,又从右往左看,并提出:你发现了什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形成共识,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从而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四、给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把“创造”还给学生
  
  过去,教师为了学生能学到知识,采用注入式或死记硬背的方法,给学生的思维戴上了无形的“紧箍咒”,使学生想象的空间多了一道看不见的圈。这样,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阻碍了他们创新能力的发挥。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如在教学“8+9”时,教师未作任何提示,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一般的学生按照8加几的计算方法进行思考,把9分成2和7,8加2得10,10再加7得17。而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却打破“看到8,想到2”的思维定势,认为8比9小,分8比较简便,于是他们把8分成1和7,9加1得10,10再加7得17。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在教师创设探究的环境中,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不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在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我抓住时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并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有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一千米有多长”时,学习长度单位后,为了让学生对“一千米有多长”有进一步的认识,我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从家到学校的路程。讨论的情况如下:
  生1:老师,我想用卷尺可以量出家到学校的路程。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生1的方法如何?
  生2:老师,我觉得他的方法不好,根本没有几百米长的卷尺,如果要量也太麻烦了。
  生3:老师,我想用时间计算。先测量我一分钟走多远,我每天从家到学校走15分钟,就可以算出家到学校的路程。
  生4:生3的方法有问题。如果他在路上玩的话,15分钟就不准确了。
  生,(反驳):我每天上学都没有在路上玩。
  生5:生3走路有时快,有时慢如何计算呢?
  生3:我走路时速度一直都是差不多的。
  教师从学生的发言中看到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探究,这时教师提出:如果按生3的做法,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测量结果准确呢?
  生6:他走路的速度和测量时的速度必须一致,并且不在路上玩,这样算出来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通过学生的讨论,我发现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思考问题还考虑到安全问题和现实问题,可见给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他文献
油脂怎么换着吃人们经常听说,油脂要混着吃,换着吃。其实这种说法虽有道理,却不全面。
具体分析BitTorrent协议与TrackerlessDHT协议,使用CommView抓包研究Tracker协议,Trackerless协议,与Peerwire协议交互的具体内容。使用标准C语言编写基于BitTorrent协议的P2P客
插值运算作为一种标准的运算在图象处理领域,尤其是在图象的放大、旋转和卷积处理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图象的轮廓被提取出来后,插值核的选取要考虑到计算速度和数学精度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奇异值分解的水印算法。首先将置乱加密后的图像无重叠地分成32×32子块,对各个子块进行小波变换和奇异值分解后,然后选择部分奇异值进行对数运算,最后依据水印信息位进行水印的嵌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既能保证水印的不可见性又拥有抗JPEG压缩的稳健性,对恶意篡改敏感,能够有效的将JPEG压缩与恶意篡改区分开来。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教研组的老师们对解方程新旧方法孰优孰劣的话题展开了争议。   争议缘由: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单方程的教学。解方程的教学依据和老教材完全不同。老教材利用四则计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用相关运算律解方程,新教材要求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争议焦点:解方程新旧方法哪种更好。  各方观点:  支持新教材方:《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理解等式的性质,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
目前,在步态识别技术中多数描述步态特征的方法在非侧面视角下识别效果一般都不够理想,通常会明显低于侧面视角,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一种以角度特征分量特征作为步态特征的识别方法,提高步态特征的分类能力从而提高识别率。在步态检测部分文章采用基于色度坐标的混合高斯来抑制阴影和消除噪声,步态识别部分使用支持向量机对所提取的角度特征分量特征进行训练和分类,最终在保证侧面视角识别率的情况下同时提高在非侧面视角下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数学教育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实践活动是当前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展开。”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有利于引起学生对所发现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情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研究习惯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创设问题情境。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中与小学数学所学内容相联系
BACKGROUND Changes in bowel function after right-sided colectomy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compared to those associated with left-sided colectomy or rectal resect
许多消防官兵都有过这样的心路历程:当听到群众发出由衷的赞扬,看到人们热情地鼓掌时,总是深切地感受到在经历血与火的考验中,人民群众那一双双信任的目光,强烈地意识到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