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让心灵去旅游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ta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学生一般都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属于过渡阶段,心理状态不够稳定。这些年来,受音乐、卡通片、电视、漫画书、电脑游戏、社会风气等的影响,使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甚至是恶化。这就需要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不光要传授知识和技法,更重要的是要挖掘美术的心理教育功能。美术教育最能直接从感官上起刺激作用,更能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艺术的感染。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利用美术教学的审美导向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
  1、培养进步的、健康的审美观。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培养高尚的情感和美德。从正面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美好的情感,如人们的真诚理解、忠厚善良、友谊团结,正直坦荡、谦虚谨慎、勤劳朴实等,这些情感和美德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最丰富的内容;从大自然母体中吸取审美的营养。大自然是我们赖于生存的环境,同进也是人类精神和情感的发祥地。大自然的美是无私的、奉献的、和谐的。
  2、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向上的人格。艺道以人品为先。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体现着作者其人的品格。人如其画,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教师在指导学生在欣赏名人作品时,要欣赏作者高尚的人格,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做人的道理。众多的艺术家都是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荷兰画家凡高在阿尔的狂风与烈日中面对自然,用蓝和金黄的混合与对比创造着神秘颤动的色调,终成一代名师。名家大师往往具有正直的人格。齐白石老人在被日军抄了字画后,他毫不畏惧,寄愤怒于书画,在一幅《水墨螃蟹》上题诗“处处草泥乡,行到何处好,昨日见君多,今年见君少”,辛辣讽刺了日本侵略者,体现了刚正不阿的人格。达到了内在人格和外在作品形象的交融统一。这些大师的崇高的理想、正直的人格及敬业的态度,深深印在了学生的心里。
  二、通过美术教育活动调节学生心理。
  学生通过美术教育,逐渐积累美感,对美有所认识,并根据各人对美的需要和评价产生情绪的体验,这些情绪也调节着人的心理过程,抒发着各人情感。当手中流淌出斑斓的色彩和栩栩如生的造型,他们怎会不欢呼雀跃,这样也就产生了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美感也从他们的内心涌现出来。美育不但培养出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这种美感和人的道德感、理智感又密切相连。通常人们所说的艺德一致,就是强调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艺术修养的统一,只有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才能产生真正美的艺术。而美感的感召力也调节和平衡了人的心理过程,形成人的健全心理。
  美术教育活动也是学生表达自己自的情感和宣泄不良情绪的有效途径。在一份教育杂志上我看到这么一个案例:有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学校不爱学习,上课不遵守纪律,是一个让每个老师都头疼的问题学生。可是她十分喜欢上美术课,选美术课代表的时候,她非常积极。虽然她对待美术课代表工作并不是十分认真负责,但是她非常喜欢画画。她在画画时非常认真,很投入。虽然画的并不是十分完美,但是看得出来,她是在用心去画,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她无关。她是在那画笔表达内心的情感。后来她的老师就以画画为突破口,逐渐帮助这个学生走出了自卑的心理。
  美术学习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是意志耐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体现,也与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关。因为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要通过视觉的观察判断,运用形象思维并要动手去解决问题,最后产生视觉艺术形式。这一过程需要有学习的意志和情感的调动,才能维系好学习的兴趣,同时美术学习的过程更能显露出学生的性格气质、行为习惯和文化修养,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这些品质,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美术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心理治疗
  美术课中往往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在轻松和谐的小组合作中,学生们的灵感随时闪现,创作的激情特别高涨。在合作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是潜移默化的,课堂上不刻意追求学生创作的成功与否,只要学生愉悦地参与,情感得到释放,身心得到发展,这就是合作的成功。同时,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合作活动中,有意识在引导学生相互沟通,关心帮助他人,活动中可以让动手能力较弱的同学与其他同学合作,同学之间最易接近,让他们懂得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小组的成功就是个人的成功,在每个参与的人中都会留下难忘的记忆。在这样的小组运作过程中,其作用体现在:
  1、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得到小组的情感支持,感觉到自己被他人接受和容纳,从而产生产生归属感,树立了信心和希望。
  2、小组成员的相互学习供给资料和交换学习经验、模仿适应行为。小组成员不仅可以交换认知的经验,还可以直接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举止,试探现实的界限与反应。
  3.小组的正性体验:享受群体团聚性。对于没有体验过完整家庭温暖或亲密的亲友关系,对人际交往持负性态度的学生,很需要尝试正性的群体体验。
  4.观察群体行为,了解群体结构和领导关系,体会小组的“系统”性质。即小组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整体,个体之间相互影响,而一个良性的整体需要个体协作以获得平衡。
  5.支持体验“情感矫正经验”:感情矫正经验认为单靠认知上的领悟不能改善问题,还必须加以情感上的矫正。让学生重复面对遭遇的心理创伤或面对处理的问题,在教师和小组的保护下重复处理,以便抛弃和纠正遗留的不良情感。
  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科教学,而且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和机会。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教学工作的自然状态中得以实现,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比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更为经济有效,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美术教育作为学校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心理健康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把学生的心理和美术教育结合起来研究,使美术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有力助手,成为启迪心智、培养身心健康学生的园地。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加大了对素质教育的力度,开始逐渐改变在人才培养方面只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忽视素质培养的状况。音乐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
艺术教育是幼儿园中的重要内容,它的特殊教育功能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早在两千多前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得就认为:艺术教育是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核心。艺术教育不仅是进行美育的有效手段,而且负担着教育的一部分智能,也是实施道德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从现实的角度看,艺术素养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整体素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因素,一个不会审美的人是一个不完全的人。从纲要中可以看出,艺术是以陶冶人的情感为主要特征,借
期刊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进行体育教学与常规体育课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认为按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教学符合科学的教学原则和规律。对增强学生体质有显著效果,证明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教学是可行的,因此要实现学校体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进行教学会取得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即青春发育期。第一,由于体内新陈代谢旺
现今在很多学生的眼中,仍有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其实这种只教唱歌的音乐课,确实一直延续了许多年,在课堂上教师只注重了音乐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今音乐欣赏,即感受与鉴赏,作为现今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领域,已越来越被音乐教师所重视,它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那么,如
新课程教学改革更加注重素质教育,体育教学改革也不断加快,新的体育教学目标更加注重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学生是由教师来引导的,教师是整个体育课堂的规划者和引导者,教师自身体育专业素质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所以,体育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角色与身份进行重新定位,不断适应新课改背景下新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加强自身课程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进体育教学。  一、积极培养课程意识  小学体育教师作为
素描课程是我们高中美术班的基础课程,在美术常规教学实践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一切绘画的基础,同时它也被看作一门独立的艺术,因为一件好的素描作品本身就是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它要求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就是艺术。高中美术特长班担负着为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学员的任务,学生的专业辅导课就是我们的阵地。因为学习绘画,提高学生的造型水平并不是凭空创造,而是要学生能将自然形体转变为艺术形体,
快攻是由防守转入进攻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在对方尚未部署好防守之前,创造人数上、位置上的优势,果断而合理地进行攻击的一种速决战的进攻战术。快攻是篮球进攻战术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攻战术中最锐利的武器,由于快攻发动突然、攻击迅速,所以它是一种速决战术。实践证明,由防守转入进攻时,积极创造快攻战机,充分发挥快攻的威力,能给防守很大压力,并能争取进攻的主动权,达到较好的进攻效果。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
期刊
政府采购又称为公共采购。本文主要对政府采购的效益进行了研究,目的是建立一套较为全面的、科学的政府采购效益分析体系。  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是概括介绍了政府采购
为了进一步证实不同制冷工质对换热性能的影响,这里用两根不同的管子 ——管A与管B,分别用制冷剂R22与R134a进行了水平单管外池沸腾换热实验.采用Wilson热阻分离法,得到制冷
对数学应用题的研究关系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其中包括应用题的命题、应用题教学解答、培养学生思维等一系列过程,综合起来主要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情境指导法  在应用题的面前很多学生都有一种害怕的心理,觉得这种题型难度太高无法解决,面对这一问题,首先应解决这种畏惧的心理。要做到这一点,要求在日常教学当中,教师对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进行详细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应用题的解答,只要遵循一定的解题思路,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