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如今全域旅游的大格局下,国家对旅游业越发重视,各种旅游形式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就是其中之一。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们都开始向往山青水绿的田野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乡村旅游应时而生。旅游属于新兴的第三产业,乡村旅游更是近几年来提出的新概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乡村旅游发展的潜力十分巨大。而且就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乡村旅游的发展力度还不够,形式也仅限于乡村观光式旅游,发展视野过于狭窄。旅游发展的趋势为休闲度假式旅游,乡村旅游应针对于这一方向做出与之相适应的改变。
关键词:乡村旅游;政策扶持;改革;挑战
乡村旅游最近几年被“炒”的很火热,利用乡村的现有条件来发展旅游,改变了传统农业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来源方式,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相比之前增加了收入。乡村旅游有着其他旅游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目的地距离近,参与程度高,可以体验乡村的生活方式。乡村旅游最初的发展形式就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回老家”,所以乡村旅游对于大众来说并不陌生,也更容易被接受。但在这些有利条件的背后,乡村旅游也面临着发展不规范,环境污染,旅游商品化等诸多的弊端和挑战。
1S——优势
生态旅游是旅游发展中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开发方法[1],而乡村旅游就是生态旅游的一种形式。乡村发展旅游改变了乡村的经济来源构成,带动了乡村从原来的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同时提高了乡村人员的就业率,从而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另一方面乡村发展旅游业可以减少人员的外出就业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乡村旅游业在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当地的餐饮、交通和住宿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相对其他旅游而言距离较近,游客可以选择自己邻近的地区出行,减少在交通上的花费。而且乡村旅游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并无什么门票一说,游客们还可以体验自己动手采摘和劳作的乐趣。一个家庭出行,还可以让孩子更加亲近田野,在旅游度假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和培养孩子爱护环境和自主独立的意识。
2W——劣势
旅游业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但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业会呈现出商业化的特征,导致游客的旅游体验下降,也失去了原本的乡村感觉。乡村旅游业目前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实现规范化,服务意识不够,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目前的乡村旅游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内涵深度也不够。很多人只是把乡村旅游简单的定义为农村观光旅游,没有深入挖掘乡村旅游的各种发展形式,例如特色庄园,休闲度假农场等。而且乡村旅游目前的发展与当地的文化结合不够紧密,缺乏发展特色。
3O——机会
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每年的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比例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2]。在其他类型的旅游市场近乎饱和的情况下,乡村旅游作为一种较为新兴的事物,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国家出台了各项的政策法规扶持,对于农村转型发展十分重视,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挖掘当地的旅游特色,争取让旅游业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动力。乡村旅游发展的又一强大推力就是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有寻求放松休息的需求,寻求旅游的愿望强烈。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收入也较以前来说更高,受教育水平也更高,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4W——威胁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虽然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但乡村的生态环境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当乡村旅游发展初具规模,游客进入量不断增多,但是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太多的消费活动会破坏当地的环境。游客的进入量太多会导致环境遭到破坏,自我修复能力减弱。而且我国人民的旅游素质意识较低,乱扔垃圾、乱写乱画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会对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有些破坏甚至是不可逆的,这会使乡村旅游失去其发展旅游的生态资本,最终导致乡村旅游的衰败。我国目前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无论是政策还是资金筹备上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这就导致各种旅行社和旅游景点如雨后春笋一样兴起。自从乡村旅游概念提出后,各地纷纷开展乡村旅游,雷同性很高,各地模式相近,很容易产生遮蔽效应。目前旅游业由于竞争压力大,常采取低价招徕游客,但低价又无法满足旅游开支,所以“强迫购物”等现象时有发生,容易导致恶性循环,破坏旅游行业的风气。
乡村旅游目前开发的力度不够,形式单一,市场并没有饱和,因此开发前景巨大。依托旅游发展当地经济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剂“强心针”,旅游业绿色生态,相对第一第二产业来说对土壤污染程度小,而且有利于宣扬当地特色,帮助交通堵塞地区摆脱贫困现状。但乡村旅游发展要注意与当地特色进行有机衔接,不是单纯的发展乡村观光。而且旅游业发展中后期,乡村环境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与破坏,所以在最初制定旅游发展计划时就应该考虑好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乡村旅游发展能加快建设农村资金流转,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3]。而且目前国家对于新兴的第三产业十分重视,乡村应该把握好政策和社会形式的“春风”,结合自身的特点,大力发展旅游業,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牛亚菲.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及实施方案[J].地理研究,1999,18(2):179-184.
[2]刘伟,朱玉槐.旅游学[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9-12.
[3]王娟,李学宾.浅析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用[J].浙江旅游学报~2006,2,:50,54.
作者简介:崔文倩(1997.11.11~),女,山东潍坊,烟台南山学院商学院,在读本科。
邢明非(1979.10.24~),男,烟台芝罘区,烟台南山学院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校企合作。
关键词:乡村旅游;政策扶持;改革;挑战
乡村旅游最近几年被“炒”的很火热,利用乡村的现有条件来发展旅游,改变了传统农业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来源方式,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相比之前增加了收入。乡村旅游有着其他旅游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目的地距离近,参与程度高,可以体验乡村的生活方式。乡村旅游最初的发展形式就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回老家”,所以乡村旅游对于大众来说并不陌生,也更容易被接受。但在这些有利条件的背后,乡村旅游也面临着发展不规范,环境污染,旅游商品化等诸多的弊端和挑战。
1S——优势
生态旅游是旅游发展中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开发方法[1],而乡村旅游就是生态旅游的一种形式。乡村发展旅游改变了乡村的经济来源构成,带动了乡村从原来的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同时提高了乡村人员的就业率,从而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另一方面乡村发展旅游业可以减少人员的外出就业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乡村旅游业在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当地的餐饮、交通和住宿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相对其他旅游而言距离较近,游客可以选择自己邻近的地区出行,减少在交通上的花费。而且乡村旅游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并无什么门票一说,游客们还可以体验自己动手采摘和劳作的乐趣。一个家庭出行,还可以让孩子更加亲近田野,在旅游度假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和培养孩子爱护环境和自主独立的意识。
2W——劣势
旅游业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但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业会呈现出商业化的特征,导致游客的旅游体验下降,也失去了原本的乡村感觉。乡村旅游业目前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实现规范化,服务意识不够,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目前的乡村旅游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内涵深度也不够。很多人只是把乡村旅游简单的定义为农村观光旅游,没有深入挖掘乡村旅游的各种发展形式,例如特色庄园,休闲度假农场等。而且乡村旅游目前的发展与当地的文化结合不够紧密,缺乏发展特色。
3O——机会
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每年的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比例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2]。在其他类型的旅游市场近乎饱和的情况下,乡村旅游作为一种较为新兴的事物,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国家出台了各项的政策法规扶持,对于农村转型发展十分重视,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挖掘当地的旅游特色,争取让旅游业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动力。乡村旅游发展的又一强大推力就是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有寻求放松休息的需求,寻求旅游的愿望强烈。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收入也较以前来说更高,受教育水平也更高,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4W——威胁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虽然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但乡村的生态环境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当乡村旅游发展初具规模,游客进入量不断增多,但是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太多的消费活动会破坏当地的环境。游客的进入量太多会导致环境遭到破坏,自我修复能力减弱。而且我国人民的旅游素质意识较低,乱扔垃圾、乱写乱画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会对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有些破坏甚至是不可逆的,这会使乡村旅游失去其发展旅游的生态资本,最终导致乡村旅游的衰败。我国目前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无论是政策还是资金筹备上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这就导致各种旅行社和旅游景点如雨后春笋一样兴起。自从乡村旅游概念提出后,各地纷纷开展乡村旅游,雷同性很高,各地模式相近,很容易产生遮蔽效应。目前旅游业由于竞争压力大,常采取低价招徕游客,但低价又无法满足旅游开支,所以“强迫购物”等现象时有发生,容易导致恶性循环,破坏旅游行业的风气。
乡村旅游目前开发的力度不够,形式单一,市场并没有饱和,因此开发前景巨大。依托旅游发展当地经济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剂“强心针”,旅游业绿色生态,相对第一第二产业来说对土壤污染程度小,而且有利于宣扬当地特色,帮助交通堵塞地区摆脱贫困现状。但乡村旅游发展要注意与当地特色进行有机衔接,不是单纯的发展乡村观光。而且旅游业发展中后期,乡村环境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与破坏,所以在最初制定旅游发展计划时就应该考虑好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乡村旅游发展能加快建设农村资金流转,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3]。而且目前国家对于新兴的第三产业十分重视,乡村应该把握好政策和社会形式的“春风”,结合自身的特点,大力发展旅游業,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牛亚菲.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及实施方案[J].地理研究,1999,18(2):179-184.
[2]刘伟,朱玉槐.旅游学[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9-12.
[3]王娟,李学宾.浅析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用[J].浙江旅游学报~2006,2,:50,54.
作者简介:崔文倩(1997.11.11~),女,山东潍坊,烟台南山学院商学院,在读本科。
邢明非(1979.10.24~),男,烟台芝罘区,烟台南山学院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