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机教育”再思考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fish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5月我在上海《解放日报》发表了“有机教育——孩子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文后,引起社会关注。近年来,全国不少城市邀请我主讲这一题目。2016年10月,家庭教育国际论坛在广东中山举行,主办方也邀请我做了大会发言。我对家庭教育的探索、思考一直在进行,以下是我关于“有机教育”几点新思索。
  一、“有机教育”:守天时、顺童心、合人意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给人最大的启发是,种田须“守天时”,教育则要“顺童心”“合人意”。养育孩子实际上是一个“守望”与“发现”的过程。守望靠耐心,发现靠用心。作为年轻父母要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地发现他在某一领域的兴趣、特性与天赋,才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切忌盲从,看到别的家长带孩子学英语、绘画、奥数,你不问自己孩子喜不喜欢,苦逼他跟着学,拔苗助长、超前开发是悖违儿童天性的。“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尽管人们对于它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要求人的行为必须顺天时、合人意。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曾说过,人存在个体差异,教育当然不能强求一律。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则强调,教育是帮助个人成为他自己,而非千篇一律,教育诉诸自然,不是人类学上的自然事实,教育是从自然中不断获得的东西成为其内容。为此,“有机教育”强调尊重儿童的天性,尽管这种生命成长是有差异、个别化的。大自然分布就是这样,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有的长成栋梁之才,有的长为无名小草。正因为自然界充满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才构成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人类社会也不例外,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政治家、企业家,绝大多数将成为普通人,但我们社会就是需要由不同的岗位构成。教育若培养出像工厂生产出来的统一产品,反而会过剩,最后导致被弃用。
  哈佛大学一项近期研究显示,儿童脑结构发育与其功能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最简单的例子是,孩子在0到15个月期间,属于语言、听力神经元突触密度最高期,但词汇量也只能达到5到15个词。但5岁以后,当这一区域的神经元突触的密度不断稀疏时,儿童每周学到的词汇量反而超过了一年的词汇量。这意味着儿童结构和能力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很多人都曾经看过神经元突触的发育图片,刚出生的婴儿神经元突触的密度量是非常稀疏的,但到了两岁时,神经元突触达到了一生的高峰。很多早教机构都拿那张图片作为宣传:大多数孩子说话、视力、听力区域的神经元突触密度,在1岁前就达到了最高峰,掌管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高级思维区域的神经元突触密度在2到3岁时达到最高,故常对家长说,“三岁是敏感期”,不开发,你孩子一辈子就完了。而他们却从来不向家长展示过0岁到10岁的儿童神经元突触密度量的连续完整图片。其实儿童3岁以后神经元突触的密度量就开始逐渐减少,到10岁时则呈现为一个非常稀疏的状态。
  其实儿童脑结构发育与其功能发展完全是两回事。孩子2~3岁抽象思维的神经元突触达到高峰,但此时的儿童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发育好。这就是为何七八岁儿童认知脑结构线疏朗了,其抽象思维反而明显增强。这一结果提示家长,幼儿期的家庭教育,不能对其进行以记忆、正确率为主的大脑认知强度训练。这个阶段主要应培养孩子兴趣,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与孩子多交流,耐心等待。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是花期不同,不要看到别人家孩子萌芽提前怒放了,自己家的那棵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只要是种子,你耐心守望,就一定会看到它发芽与成长。
  二、“有机教育”与“工匠精神”
  “有机教育”认为孩子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重要的是要从小培养孩子好奇心、专注力、持久性,而慢、专、精则是“工匠精神”的关键所在。就这个意义说,“有机教育”与“工匠精神”之间是款曲相通的。“工匠精神”核心是坚持“慢工细活”,推崇“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第一个特征“慢”而细致。比如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直至1880年才宣告完工,耗时600年,打造了一座完美的哥特式教堂,令人叹为观止。“工匠精神”第二特征“专注”。德国拥有370万家企业,95%都是家族企业。像“螺丝大王”伍尔特,1954年创业才几个员工,至今已扩展至5万多员工。它的成功在于,自始至终坚持“专一”,其产品“螺丝”闻名全球。工匠精神第三个特征“匠心”,即精益求精,不浮不躁,将“百年老店”品牌维护得非常好。在瑞士日内瓦,无论是制表人,还是手工巧克力店主,他们的想法不是市场占有率,将公司上市可以得多少身家,去海外开多少家连锁店,而是想怎么样可以使本店保持百年长盛不衰,这决不是件简单的活。
  教育同样如此,切忌太急功近利,需“慢工出细活”。每一个孩子特质决定了其自身成长逻辑,需慢慢打磨培养。常识告诉我们:站在一棵幼苗面前,可以看出它旺盛的长势,却感觉不到它的成长,只有隔一段时间才会发现它的变化。同样,农业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农田里的秧苗需通过选种、培土、浇水、施肥、除草等一系列田间管理以及耐心等待,幼苗才能茁壮成长直至结出成熟的果实。这些都说明,秧苗虽小,但有它自己的成长规律和季节,次序还不能被随意打乱。如果光为了追求速度,不但会破坏它的生长周期,影响灌浆、拔穗、成熟,甚至影响收成。
  反观时下我们的教育,快餐式、太重事功,故较难培养出“工匠精神”。有人会说现在是“快销品时代”,“工匠精神”已不符合当代人即刻消费、即刻扔掉的生活方式。但与此同时,为何时下人们又越来越珍视文物、手工藝品?为何瑞士一块手表可以几万、几十万?这就是慢工出细活——“工匠精神”“百年老店”稀缺价值、独特魅力之所在。
  三、有机教育:维持社会共生,保护儿童多样性
  在漫长的地球生命演化进程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精细、复杂,往往出现需要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现象,这种现象统称为共生。如大海里小鱼为鲨鱼口腔清除寄生虫的共生关系,鲨鱼不吞吃小鱼,小鱼清除寄生虫,而不咬吃鲨鱼的口腔组织,它们相互之间以依存、帮助作为共生共存之前提。植物界也存在类似“共生”关系,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帮助。如我国长白山地区,由乔木、灌木、草木构成,形成了和谐共生的生态圈、植物链。再像美国加州,时常发生的山火却是有利于森林植被始终保持在疏密有致、合理分布的生态平衡。当代人类对耐阴植物人为破坏太多,反而会导致原始森林由于气候过于干旱,容易引发连绵山火,酿致不可收拾的结果。   同理,为了适于生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大脑保存下了无数的规则与分类,以快速有效地指导当下的行为。有个日常生活中现象能说明问题:现在汽车普及了,但为何人坐汽车会晕车?这是因为现代人对运动的大脑感知,依然停留于早期人类对身体运动速度的适应水平,这就是高铁、观光电梯会加装减速玻璃之缘故。传统社会是一个变化缓慢的社会,许多人一辈子不用换工作。而工业社会则是一个竞争社会,影响到人的行动和组织方式。如今我们开始步入后工业化社会、信息社会,高度的复杂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是后工业化、信息社会之“两个面向”。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种种不确定、风险以及更细分工给人带来压力,使得人与人合作意愿重新增强。可以说当代社会一个人离开了合作,几乎是寸步难行。
  “有机教育”提倡社会共生论,旨在建立一种新的教育哲学。社会类似大自然生物圈,需要不同成员相互间合作、共生共存。在当下个体化的城市社会里,已很难说哪个岗位重要,哪个岗位不重要。今天热门职业,明日说不定就遭淘汰。尤其是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职业细分将导致人的等级、身份趋于淡化。未来我们还将进入“斜杠时代”(跨界合作、多身
  份、共享经济时代),人与人之共生关系的互补性将超过竞争性。
  为此,“有机教育”反对千篇一律、整齐划一,提倡保持社会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大自然中,一棵大树上的绿叶不可能长得一模一样。在社会中,一个团队需要各种性格的人组成。正由于成长允许多样性,这个世界才色彩斑斓、丰富多样。
  四、“有机教育”:松紧有度,把握好教育“节奏”
  孔子曰,过犹不及。种庄稼同样如此,不除草,任其疯长,庄稼长不好;过度施肥,超过了度,庄稼吸收不了,反而不利。教育孩子同样需要松紧有度,教育的艺术就似拧自来水龙头“开关”,太松太紧都不合适,关键是把好松与紧这个“度”。教育哲学家怀特海认为,自然是活的,生命在本质上是周期性的,四季交替、劳逸结合,都是这种周期性的反映。教育必须根据这种周期性、阶段性把握节奏与规律。浪漫阶段是开始领悟的阶段,覆盖儿童生活最初的12年。这一时期,尚处于直接认识事实的阶段,人的知识也不具有条理性。精确阶段包含了青少年在中等学校受教育的整个时期。综合运用阶段,则是进入大学后、踏入社会的人生展开时期。儿童不同发展阶段,教育节奏、内容都应有所区别,不能搞反了。比如在童年阶段,由于孩子抽象思维尚未充分发展,应更多运用基于“事实”的教育。在这方面,中西方教育理念差异还是很明显。
  如在德国幼儿园的室外活动,基本都是自由活动的形式,孩子们爱玩啥玩啥,老师只在一旁观察鼓励和启发孩子,确保孩子的安全以及维持游戏秩序。维持秩序的意思是指在孩子们发生如争抢玩具等矛盾时,如果孩子无法和平解决而欲诉诸武力时,老师会出面制止和调和纷争;如果有孩子不遵守规则排队,老师也会出面明确地告诉不可以插队。有人纳闷,德国幼儿园那么自由散漫,没有老师的严厉管教,出来的孩子能懂得遵守规则和自律吗?可德国人恰恰是世界上比较遵守规则的。而我们的教育,则强调整齐划一和纪律训练。在早晨幼儿园操场,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师喊着“一二一”口令,带领两条队伍的小朋友整齐踏步走到操场。孩子们到了室外开始情不自禁地叽叽喳喳、说话嬉闹。老师忙活了半天就只干了一件事,整顿纪律,让孩子们按照她的要求站好队。
  那么,“守纪律”教育好,还是“守规则”教育好?有人说规则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让每个人都生活在公平安全的社会里。在一个规则健全、人人遵守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是规则的受益者。而纪律的制定通常是为了让一方绝对服从另一方,不能质疑,更不能挑战。纪律与规则的区别,纪律的本质是规训与害怕,规则的本质是认同与内化。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仅仅是遵守纪律而已,那么一旦脱离那个令他害怕的权威环境,比如回到家,孩子害怕的因子消除了,也就感到没有必要继续遵守纪律了。这种教育模式下,容易培养不健全人格。相反地,如果孩子學到的是规则,在互相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认同人人都应遵守的规则,那么无论他走到哪里,无论有没有人监督他,他都会自觉地去遵守规则,主动去维护公平和正义。
  在笔者看来,纪律与规则,也不完全是割裂、对立的,两者对童年期孩子训练都是必须的。关键是要教会孩子区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责任与义务、个人自由与社群秩序的关系,并通过“情境教育”让孩子体验与内化。如德国幼儿园通过“餐桌规则”“收纳整理规则”“先来后到和轮流玩规则”“喝水规则”“午睡规则”等“自然后果法”的实施,让孩子们懂得遵守或者违反规则会受到什么奖惩,分得清、记得牢,这对我们依据青少年思维特点、分层递进开展行为习惯训练是有启发的。
  五、有机教育:无须“完美”,但求“完整”成长
  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象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播种下去后,需要肥料、阳光、水土,还需要“田间管理”。就像教育哲学家怀特海强调的,对儿童“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源于现代哲学之精神与躯体、思想与行动之二元对立的现代教育却割裂了三者的内在联系,或是把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对立起来,或是把两者与人文教育对立起来,导致了狭隘的专门化,是一种“最糟糕的教育”。而缺少文化、完整人格训练,没有良知,即便掌握“完美”知识也是野蛮的。用有机教育观点表述,儿童成长无须追求满分、事事完美,而是应更多关注其人格完整、身心健康。
  所谓“完美”教育,看似追求卓越,但到头来,还是追求事功与学业成绩。时下不少家长要求孩子考试容不得半点失误,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在笔者看来,倘若一个学生从小到大、门门功课100分,很容易导致知识掌握上“高均值、低标准差”;人格养成上“低均值、高标准差”现象。典型表现为那些面临中考、高考的学生,为了拿到高分,只得不停地“刷题”。这绝对不是教育的正常现象,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进入21世纪机器人越来越普及之信息社会,知识观也已发生重大改变。由于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无论是在速度和正确性上远不如电脑程序、机器人,人的优势在于“弹性”,故现在家长应该拿出未来的眼光,着重培养孩子的“人类能力”,千万别跟机器人抢饭碗。这就是为何“有机教育”格外强调“完整”教育的理由所在。什么是“完整”教育?往简单里说,就是将孩子引向有“厚度”、成为心智成熟、人格完整的现代人,正如印度克里希那穆提指出“教育的最大任务在于产生一个完整的人,能将生活加以整体地处理”。除了知识之外,实在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学习。总之,“有机教育”不是主张播种后放手不管,任其自由成长,而强调要做好“田间管理”,该施肥时得施肥、该除虫时得除虫。这种“田间管理”,要抓根本、抓关键。有机教育不期望收获是统整与“完美”,只是希望果实是无污染、非速成、成熟“完整”的,尽管形状各异。
  (作者单位: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
其他文献
根据当前工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全面分析了实验技能不受重视的原因,系统地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阐述了提高工科专业学生实验技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根本上提出了提高其实验技能的具
藏文历史公文与其他应用文一样,有自己独有的和较为完整统一的一套公文程式.即:标题、正文以及公文独有的抬头制度三部分.作为公文组成成分的重要内容——藏文历史公文档案的
<正>征稿《广东党史》是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广东中共党史学会协办的一家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3570;国内统一刊号:CN44- 1365/K;是中国期
期刊
研究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降低安全隐患,还能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保证信息安全。因而,本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措施
由于汉地书院与藏区寺院都是中国古代区域教育的主要场所,因而其藏书具有不少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相似的教育文化功能、相似的客观条件和社会背景、相似的藏书来源、相似的宗
本文根据GEM建立的创业环境指标体系,围绕资源依附理论,从区域角度对地区创业环境.的要素构成进行分析,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13个主要地区进行实证研究。
当今的语文课已不再一板一眼去抓段落大意,似乎不存在概括的训练。但事实上,概括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也是必要的语文素养。美国心理学家贾德认为,概括是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学习者只有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获得了一般原理,才能实现从一个学习情景到另一个学习情景的迁移,才能“举一反三”“闻一而知十”。所以,我们需要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抓词  关键词是课文里概括需要的“粮草”
今天,在邓发同志诞辰97周年的时候,<邓发纪念文集>隆重出版了,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总工会在这里举行<邓发纪念文集>首发式,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令人欣喜的事情.
创造性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也是构成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美术是一种文明的象征,更是学生的一种活生生的创造性活动,通过美术绘画教学来培育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品质,是当前美术绘画课程教学的核心价值。但由于长期受过去落后教育体制机制的压缩和制约,当前的小学美术绘画学习经常被当作学生主科学完后的邂逅活动,教师往往在引导学生生硬地学完绘画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后,就仓促地将时间交给学
现行的中央对民族地区的财政体制存在如下问题亟待完善:1.事权与支出责任不统一;2.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制度尚需完善;3.区域性财税优惠政策难见实效;4.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