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前思考】
初识“群文阅读”,心是忐忑的,似曾相识又几近陌生,内心满是困惑、犹豫和彷徨。
面对一个概念,我习惯于问自己三个问题: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所以,面对这样一个新生事物,我问了自己:“群文阅读”是什么?“群文阅读教学”要怎样教?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查了“群文阅读”的资料,我首先明确了概念。“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它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组文章,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和思考力。那么,我的疑惑来了,这个阅读力是抽象的,应该如何界定?“群文阅读”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恰逢工作室的老师上了一节六年级的“群文阅读”课,其议题是“故事中的冲突”。该老师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这些文章中有什么冲突,属于什么冲突?文学作品中的矛盾冲突本是孩子们到中学以后才会接触的,那么我们上这节课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讲故事中的冲突呢?是不是就是想让孩子们明白,故事中只有设置了冲突才更有意思和可读性,那么孩子们以后自己写故事就会有意识地去设置一些冲突。我觉得这个好像应该是这节“群文阅读”课的重点。我的教学思路开始清晰起来。
后来我拿“群文阅读”和“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这两个概念对比,“阅读教学”不管是培养学生理解力还是思考力,它的终极目的,就是要通过学习文本来学习写作。那“群文阅读教学”,所读的文章多了,终极目标是不是也应该如此呢?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觉得“群文阅读”的目的可以有两个指向,一个是阅读策略,另一个则是写作。
于是,我设计了这个以“聚焦儿童诗”为议题的教学设计。这个议题不是按照题材组织的,而是按照体裁选文的,旨在让孩子们通过儿童诗这种文学表现形式,了解儿童诗,感受儿童诗的特点,从而自己尝试创作儿童诗。现将具体内容呈现如下。
【教学内容】
《捉迷藏》《慢一点》《夏日的风》《不睡觉的小雨点》
【学生情况】
中年级的孩子对诗并不陌生,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诗。虽然儿童诗也读过不少,在以前的学习中也有过练习仿写小诗的经历,但是并没有系统而集中地去感受过儿童诗的乐趣,了解儿童诗的主要特点。所以,这课的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儿童诗的语言优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丰富其想象力,学习语言和发展语言。
【教学目标】
1.感受儿童诗之美。
2.领悟儿童诗之妙。
3.创写儿童诗之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悟儿童诗的
特点。
教学难点:创写儿童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明确儿童诗概念
1.(板书:儿童诗)你们读过儿童诗吗?那么,什么是儿童诗,是不是只有儿童写的才是儿童诗?谈谈你的理解。
2.小结:儿童诗是指专门给儿童看、适合儿童听、适合儿童欣赏、适合儿童诵读、适合儿童阅读的诗歌。它既包括成人为儿童写的诗,也包括儿童自己创作的诗。今天,就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一起走进儿童诗的世界。(板书:聚焦)
二、初读,感受儿童诗之美
1.自由阅读四首儿童诗。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最感兴趣的一首诗展示读。
3.指名谈对儿童诗的整体感受。
4.小结:真有意思,把小动物、花儿、草儿当成人,让它们有人的想法,和人一样会喊痛,和人一样会说话。如果咱们能像爱人一样去爱它们,相信它们会告诉我们更多童诗的乐趣。那么,儿童诗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三、解读,把握儿童诗特征
1.各组以选择的那首儿童诗为例讨论,并完成工作纸。
2.全班交流讨论,明确儿童诗的特点,完成板书。
浅显的句子
拟人
美
儿童诗的特点 A.节奏美
B.声韵美
C.反复的手法
情感
四、赏析,领悟儿童诗精妙构思
1.小组讨论,完成工作纸。
2.交流分享,领略儿童诗精妙构思。
第二课时
一、学写儿童诗
要求:
1.分小节。
2.想象要丰富、大胆、合理。
3.有节奏感。
4.押韵(根据个人情况)。
二、小组交流,互相提意见,自行修改
三、集体交流、评议
附:阅读材料
捉迷藏
丁云
冬娃娃最爱捉迷藏,
只要他一露面,
西北风就到处宣告:
快藏好,快藏好,
千万别被他找到。
青蛙、蚂蚁藏好了,
小草、树叶藏好了。
只有腊梅忍不住,
一下子从枝头冒了出来,
对着冬娃娃哈哈大笑。
慢一点
丁云
小弟弟,
慢一点跑。
小妹妹,
轻一点跳。
你看,你看,
草地上的
小草小花都在揉着腰。
夏日的风
雪野
风儿
打小草身边走过
摸摸小草的头
你,热吗
小草摇摇头
小草摇摇腰
风儿
便把手
插进裤兜兜
悄悄地走远了。
不睡觉的小雨点
(中国台湾)林焕彰
小雨点,滴哩哩,
滴哩哩,滴……
下来就下来嘛,
怎会有那么多话?
整夜都在屋顶上,
滴哩哩,滴哩哩,
不停地说话,不停地
弹上又跳下。
滴哩哩,滴哩哩,
好讨厌的
不睡觉的小雨点呀!
【教后反思】
教学设计写完后,我又有了新的疑惑:关于群文阅读的选材,网上有很多案例。有按照作品风格组材的,有按照写作对象组材的,有按照写作技巧组材的,也有按照突出特点组材的,等等。群文阅读的选材和组材,现在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好像完全是按照教师个人的喜好来确定的。如此分类选择,究竟是否科学?是不是随意性太强了?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商榷求得真知,切磋方成良玉。期待着和各位同行继续不断地交流、研习、协作,在“群文阅读”的路上继续前行。
任何一种改革都是在实践中慢慢完善的。我们应该做到不人云亦云,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不管什么名家,不管何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我们要学的不是形式,而是要思考这种形式背后的理念是什么,是什么理念在支持他们这样做。那么,把这种理念借鉴过来,结合我们自身的经验、结合我们的学生、结合我们的教材和教学实际进行嫁接,就是一种新的理念,就是我们自己的教学思想。用我们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我们的教学方式,继而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教与学”的方式应该才是最适合我们一线教师的。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初识“群文阅读”,心是忐忑的,似曾相识又几近陌生,内心满是困惑、犹豫和彷徨。
面对一个概念,我习惯于问自己三个问题: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所以,面对这样一个新生事物,我问了自己:“群文阅读”是什么?“群文阅读教学”要怎样教?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查了“群文阅读”的资料,我首先明确了概念。“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它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组文章,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和思考力。那么,我的疑惑来了,这个阅读力是抽象的,应该如何界定?“群文阅读”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恰逢工作室的老师上了一节六年级的“群文阅读”课,其议题是“故事中的冲突”。该老师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这些文章中有什么冲突,属于什么冲突?文学作品中的矛盾冲突本是孩子们到中学以后才会接触的,那么我们上这节课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讲故事中的冲突呢?是不是就是想让孩子们明白,故事中只有设置了冲突才更有意思和可读性,那么孩子们以后自己写故事就会有意识地去设置一些冲突。我觉得这个好像应该是这节“群文阅读”课的重点。我的教学思路开始清晰起来。
后来我拿“群文阅读”和“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这两个概念对比,“阅读教学”不管是培养学生理解力还是思考力,它的终极目的,就是要通过学习文本来学习写作。那“群文阅读教学”,所读的文章多了,终极目标是不是也应该如此呢?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觉得“群文阅读”的目的可以有两个指向,一个是阅读策略,另一个则是写作。
于是,我设计了这个以“聚焦儿童诗”为议题的教学设计。这个议题不是按照题材组织的,而是按照体裁选文的,旨在让孩子们通过儿童诗这种文学表现形式,了解儿童诗,感受儿童诗的特点,从而自己尝试创作儿童诗。现将具体内容呈现如下。
【教学内容】
《捉迷藏》《慢一点》《夏日的风》《不睡觉的小雨点》
【学生情况】
中年级的孩子对诗并不陌生,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诗。虽然儿童诗也读过不少,在以前的学习中也有过练习仿写小诗的经历,但是并没有系统而集中地去感受过儿童诗的乐趣,了解儿童诗的主要特点。所以,这课的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儿童诗的语言优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丰富其想象力,学习语言和发展语言。
【教学目标】
1.感受儿童诗之美。
2.领悟儿童诗之妙。
3.创写儿童诗之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悟儿童诗的
特点。
教学难点:创写儿童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明确儿童诗概念
1.(板书:儿童诗)你们读过儿童诗吗?那么,什么是儿童诗,是不是只有儿童写的才是儿童诗?谈谈你的理解。
2.小结:儿童诗是指专门给儿童看、适合儿童听、适合儿童欣赏、适合儿童诵读、适合儿童阅读的诗歌。它既包括成人为儿童写的诗,也包括儿童自己创作的诗。今天,就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一起走进儿童诗的世界。(板书:聚焦)
二、初读,感受儿童诗之美
1.自由阅读四首儿童诗。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最感兴趣的一首诗展示读。
3.指名谈对儿童诗的整体感受。
4.小结:真有意思,把小动物、花儿、草儿当成人,让它们有人的想法,和人一样会喊痛,和人一样会说话。如果咱们能像爱人一样去爱它们,相信它们会告诉我们更多童诗的乐趣。那么,儿童诗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三、解读,把握儿童诗特征
1.各组以选择的那首儿童诗为例讨论,并完成工作纸。
2.全班交流讨论,明确儿童诗的特点,完成板书。
浅显的句子
拟人
美
儿童诗的特点 A.节奏美
B.声韵美
C.反复的手法
情感
四、赏析,领悟儿童诗精妙构思
1.小组讨论,完成工作纸。
2.交流分享,领略儿童诗精妙构思。
第二课时
一、学写儿童诗
要求:
1.分小节。
2.想象要丰富、大胆、合理。
3.有节奏感。
4.押韵(根据个人情况)。
二、小组交流,互相提意见,自行修改
三、集体交流、评议
附:阅读材料
捉迷藏
丁云
冬娃娃最爱捉迷藏,
只要他一露面,
西北风就到处宣告:
快藏好,快藏好,
千万别被他找到。
青蛙、蚂蚁藏好了,
小草、树叶藏好了。
只有腊梅忍不住,
一下子从枝头冒了出来,
对着冬娃娃哈哈大笑。
慢一点
丁云
小弟弟,
慢一点跑。
小妹妹,
轻一点跳。
你看,你看,
草地上的
小草小花都在揉着腰。
夏日的风
雪野
风儿
打小草身边走过
摸摸小草的头
你,热吗
小草摇摇头
小草摇摇腰
风儿
便把手
插进裤兜兜
悄悄地走远了。
不睡觉的小雨点
(中国台湾)林焕彰
小雨点,滴哩哩,
滴哩哩,滴……
下来就下来嘛,
怎会有那么多话?
整夜都在屋顶上,
滴哩哩,滴哩哩,
不停地说话,不停地
弹上又跳下。
滴哩哩,滴哩哩,
好讨厌的
不睡觉的小雨点呀!
【教后反思】
教学设计写完后,我又有了新的疑惑:关于群文阅读的选材,网上有很多案例。有按照作品风格组材的,有按照写作对象组材的,有按照写作技巧组材的,也有按照突出特点组材的,等等。群文阅读的选材和组材,现在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好像完全是按照教师个人的喜好来确定的。如此分类选择,究竟是否科学?是不是随意性太强了?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商榷求得真知,切磋方成良玉。期待着和各位同行继续不断地交流、研习、协作,在“群文阅读”的路上继续前行。
任何一种改革都是在实践中慢慢完善的。我们应该做到不人云亦云,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不管什么名家,不管何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我们要学的不是形式,而是要思考这种形式背后的理念是什么,是什么理念在支持他们这样做。那么,把这种理念借鉴过来,结合我们自身的经验、结合我们的学生、结合我们的教材和教学实际进行嫁接,就是一种新的理念,就是我们自己的教学思想。用我们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我们的教学方式,继而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教与学”的方式应该才是最适合我们一线教师的。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