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农村学生普遍阅历与见识较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爱上语文,使他们的语文知识丰富,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要求、大发展的时代,急切盼望综合素养的人才。在我们的身边不难发现这样的情景:读书时,有人习惯随意;交谈时,有人表达结结巴巴;写作时,有人语言干瘪……怎样才能具有高品位的素养呢?究其本源,语文素养是综合素养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一个逐渐养成和持续作用的过程。
一、我心中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人文素养等。根据我八年的语文实际教学经验,我觉得农村中学生最缺少的应该是语文知识积累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二、“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面对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差的现状,语文教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途径多种多样,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合自身的语文教育教学实际,我认为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激活课堂教学,培养中学生语文素养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发展学生个体能动性的主阵地。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升语文素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
1.以读为主,感悟全文。
教学中,可朗读、跳读、分角色朗读、浏览等多种朗读方式,培养学生语文语感。(1)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整体感悟。书是靠学生自己读懂的。学生自读课文,做到:①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②长句子多读几遍,通顺了再往下读。③不懂的地方做记号。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感悟文章整体和独立思考能力。(2)再读课文,可以采用跳读或者浏览的方式抓住课文的重点去阅读。抓住关键语句,仔细揣摩人物心理和感受。采用身临其境的方法,让自己融入文本中。
2.质疑探究,主动参与。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方法。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提问,归类整理后留下主要问题。接着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包含在课文叙述的故事里,我们一起来找答案,好吗?”一下子就把学生推上了学习的舞台。然后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很快就解决了前两个相对简单的问题。顿时,他们的成就感倍增,满怀信心要准备攻克第三个问题了。课堂真正成了学生自己的课堂,他们在这里活跃思维,放飞心灵,展示自我,演绎风采,学生的主动性获得了释放,绽放出一片姹紫嫣红。
3.合作学习,自主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方式,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展示各自的思维方法和内心体验,在交流中倾听、比较、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丰富、全面。学生在轻松自然中相互表达、吸收,教师则来往于学生之中,作随机点拨、评价,学生自主意识大大加强。如我在讲授《记承天寺夜游》中,关于苏轼的情感,有的学生挖掘不够深入,全面。我就让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作者的情感。
4.拓展开放,延伸全文。
语文课堂是开放的,不能过于死板,要充分把握课文内容,还得借助课后查阅资料。教师应引导他们课后去查资料,上网搜索。通过这些必须依靠语文实践活动才能完成的任务,激发学生语文学习潜能。
(二)让中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不仅在课内,课外活动也是十分必要的。课外活动包括:课外阅读、写作活动、书法活动、综合性学习活动等。下面我就简单谈谈:
1.课外阅读。
课外的知识也很精彩,教师在讲授课内文本的同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与之相关的课外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化学习内容。例如学习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朝花夕拾》中其他几篇文章,课上指导检查阅读情况。还可以教会学生阅读课外文本的技巧,不能让课外阅读过于随意,要让课外阅读有目的。如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唐雎和安陵君的对话描写,塑造他们的人物形象,进而突出文章的中心。
2.写作活动。
写作是中考的重头戏,也能培养学生用发现美的眼睛看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我对学生写作活动的训练主要采用:周记和片段写作。写作不能让学生“信口开河”,随意批改。教师对学生的课外写作应该有指导与讲评,帮助学生修改,使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充实,情感更丰富,亮点更鲜明。
3.书法活动。
农村中学硬件条件差,根本没有专门的书法老师。语文老师应该指导学生练习书法,将书法练习放在课内还远远不够,课下必须下足了功夫,每天让学生写一篇大楷,大楷内容均是中考考查的古诗词背诵,教师指导学生用笔、间架结构,章法布局等。
4.综合性学习活動。
农村山清水秀,在这蓬勃向上、广阔的天地里,农民已不再是单纯地务农,有的兴办企业、有的经商,有的外出打工,这些都为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可利用节假日走向社会,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乡镇企业的厂长,种田大户,下岗职工,小商小贩,残疾人等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调查中,收获颇丰。最大的收获是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他人的极大热情,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以上是我对语文素养内涵和中学生语文素养现状以及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的一些粗浅认识和思考,希望能对“语文素养”的研探有所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山林.语文素养辩[J].语文建设,2004(Z1).
(编辑:郭恒)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要求、大发展的时代,急切盼望综合素养的人才。在我们的身边不难发现这样的情景:读书时,有人习惯随意;交谈时,有人表达结结巴巴;写作时,有人语言干瘪……怎样才能具有高品位的素养呢?究其本源,语文素养是综合素养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一个逐渐养成和持续作用的过程。
一、我心中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人文素养等。根据我八年的语文实际教学经验,我觉得农村中学生最缺少的应该是语文知识积累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二、“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面对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差的现状,语文教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途径多种多样,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合自身的语文教育教学实际,我认为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激活课堂教学,培养中学生语文素养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发展学生个体能动性的主阵地。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升语文素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
1.以读为主,感悟全文。
教学中,可朗读、跳读、分角色朗读、浏览等多种朗读方式,培养学生语文语感。(1)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整体感悟。书是靠学生自己读懂的。学生自读课文,做到:①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②长句子多读几遍,通顺了再往下读。③不懂的地方做记号。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感悟文章整体和独立思考能力。(2)再读课文,可以采用跳读或者浏览的方式抓住课文的重点去阅读。抓住关键语句,仔细揣摩人物心理和感受。采用身临其境的方法,让自己融入文本中。
2.质疑探究,主动参与。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方法。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提问,归类整理后留下主要问题。接着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包含在课文叙述的故事里,我们一起来找答案,好吗?”一下子就把学生推上了学习的舞台。然后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很快就解决了前两个相对简单的问题。顿时,他们的成就感倍增,满怀信心要准备攻克第三个问题了。课堂真正成了学生自己的课堂,他们在这里活跃思维,放飞心灵,展示自我,演绎风采,学生的主动性获得了释放,绽放出一片姹紫嫣红。
3.合作学习,自主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方式,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展示各自的思维方法和内心体验,在交流中倾听、比较、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丰富、全面。学生在轻松自然中相互表达、吸收,教师则来往于学生之中,作随机点拨、评价,学生自主意识大大加强。如我在讲授《记承天寺夜游》中,关于苏轼的情感,有的学生挖掘不够深入,全面。我就让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作者的情感。
4.拓展开放,延伸全文。
语文课堂是开放的,不能过于死板,要充分把握课文内容,还得借助课后查阅资料。教师应引导他们课后去查资料,上网搜索。通过这些必须依靠语文实践活动才能完成的任务,激发学生语文学习潜能。
(二)让中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不仅在课内,课外活动也是十分必要的。课外活动包括:课外阅读、写作活动、书法活动、综合性学习活动等。下面我就简单谈谈:
1.课外阅读。
课外的知识也很精彩,教师在讲授课内文本的同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与之相关的课外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化学习内容。例如学习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朝花夕拾》中其他几篇文章,课上指导检查阅读情况。还可以教会学生阅读课外文本的技巧,不能让课外阅读过于随意,要让课外阅读有目的。如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唐雎和安陵君的对话描写,塑造他们的人物形象,进而突出文章的中心。
2.写作活动。
写作是中考的重头戏,也能培养学生用发现美的眼睛看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我对学生写作活动的训练主要采用:周记和片段写作。写作不能让学生“信口开河”,随意批改。教师对学生的课外写作应该有指导与讲评,帮助学生修改,使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充实,情感更丰富,亮点更鲜明。
3.书法活动。
农村中学硬件条件差,根本没有专门的书法老师。语文老师应该指导学生练习书法,将书法练习放在课内还远远不够,课下必须下足了功夫,每天让学生写一篇大楷,大楷内容均是中考考查的古诗词背诵,教师指导学生用笔、间架结构,章法布局等。
4.综合性学习活動。
农村山清水秀,在这蓬勃向上、广阔的天地里,农民已不再是单纯地务农,有的兴办企业、有的经商,有的外出打工,这些都为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可利用节假日走向社会,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乡镇企业的厂长,种田大户,下岗职工,小商小贩,残疾人等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调查中,收获颇丰。最大的收获是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他人的极大热情,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以上是我对语文素养内涵和中学生语文素养现状以及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的一些粗浅认识和思考,希望能对“语文素养”的研探有所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山林.语文素养辩[J].语文建设,2004(Z1).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