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学的过程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认知的投入,而且也是情感的积极参与。但是,如何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取得情感上的协调一致,实现理想的师生心理位置互换,还未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教师常常碰到这样尴尬的局面:当你兴冲冲揣着教案准备授课时,学生却由于前一堂是活动课而大汗淋漓、身心疲惫地趴在桌上,或因考试刚结束而情绪亢奋不能自抑,甚而对课题不感兴趣而无精打采……面对这一切,正需要教学者互换心理位置,然而往往有“别扭”现象,“流水不畅”。这也表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把学生看成只是被动纳物的书橱,低估或无视他们的能动作用,无视他们的理解力。课上准备教给学生的知识,大部分是已经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仍要掰开揉碎地说,学生总难获得一种感情上的共鸣和满足,教师的思维流程与学生的情感活动的轨迹,完全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作文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习作写评语,是师生心理交流的一种形式,教师也要与学生心理位置互换。然而有些教师常会出现一些尖刻的批评,作文指导成了批发教师思想感情、材料的“中转站”,学生的作文成了代销品,有人把这称作“教师定音,学生弹琴;教师铸模,学生成文”。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在教学中对教育对象缺乏移情性理解,没有注意心理位置的互换。
所谓心理位置互换,是指教育者设想处在教育对象的现实境地、心理位置上,从受教育者方面推测自己教育教学方法的可行性,激发学生产生类似的行为反应,达到设身处地、以心换心的叠加渐进的效益,简言之,就是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心理位置互换,具有一般教育教学方法所不易比拟的优势,能激发教师与学生间的“忧乐与共”,引起“共振”。其意义在于:
第一,心理位置互换,体现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有利于获得教育的整体效益。
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心理位置互换,就要求教师着眼于每个学生所认知的内容,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构,把他们当作完整的人来看待。换句话说,教师同学生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相处、彼此尊重、推心置腹、心心相印的关系。语文教育专家徐振维的教学生动地体现了她教学艺术的人格化。她说:“教学艺术除了对教学效果至臻完美的追求,还包含教师对学生的挚爱。”据《名师授课录》介绍,有一次,她在外地上课,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卡壳了,整整两分钟,课堂里出现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徐老师没有请他坐下,而是说:“我们大家等他一会儿吧。你再讲一句,就胜利了。”又说:“你生我的气了吗?”全班哄笑起来,气氛趋向缓和,这个学生终于说话了。这是技巧?是机智?是的,又不全是。课后说课,徐老师说:“我当时心里很着急——不是我的课会因此而砸锅,我着急的是学生思维有了障碍。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或方法,比如表扬、批评、鼓励等,要始终为学生着想,这才有可能达到艺术的境界。”这种教学艺术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教师能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去体验、理解学生的感受。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一旦真诚,对个人的尊重,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等态度出现时,激动人心的事情就发生了。所得的报偿不仅仅在像分数和阅读成绩一类事情方面,而且也在较难捉摸的品质上,诸如更强的自信心,与日俱增的创造性,对他人更大的喜爱。”这位心理学家十分明确地指出了心理位置互换这种教育艺术所产生的“整体效应”。
第二,语文教学中的心理位置互换,有利于找到与学生精神沟通的渠道,创设民主的教学气氛。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知觉与投射两种心理机制。语文教学中的心理位置互换,同知觉、投射这两种心理机制往往是结伴而行的。著名教师钱梦龙“总是着眼于学生思考力的发展,去点拨学生寻根究脉、探索思路;总是根据自己学习中的精神需要,去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总是根据自己求知中的情绪体验,去导引学生的情绪体验”。这种不自觉的心理位置互换,帮助他找到了与学生精神沟通的渠道,从学生的举止神态和课堂氛围中,触摸真实心态,因人因时因境随机调整,达到“引而不发,跃如也”的境界。曾听过一位特级教师上《林黛玉进贾府》,在介绍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后作了如此铺垫:“《红楼梦》第九十八回里,女主人公林黛玉终于熄灭了生命的火焰,不知多少读者的感情,都要在这里突然像一道流水跌入万丈深崖似的激荡回旋起来,泪水流动在眼眶的边缘,她使多少人失去了平静啊!是什么使人们对这个敏感、孤傲得让人感到有些难以接近的少女这样动情和无法忘怀呢?”学生答:“是悲剧的爱情!”老师又提出:“不错,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薛宝钗的爱情也是一种悲剧,又有谁为其流下一滴眼泪呢?”实际上,这是教师设置的一个巧妙的心理换位切入点,学生先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不一会儿,“铁骑突出刀枪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课堂上形成了“高潮”。“她是一个黑暗世界的叛逆者!”“不错,这也是值得同情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白素贞等人比她更坚强更猛烈地反抗黑暗势力,为什么对她不如对林的印象深呢?”同学们最后明确:是因为她的这个用爱情、用反抗、也用她的眼泪和痛苦以及她所特有的敏感多疑等所有机化合而成的性格。正因注意了心理位置互换,在课堂上就能左右逢源,深入浅出,启迪智慧,使学生有如坐春风的感觉,我们则能做课堂上的“弄潮儿”。
第三,语文教学中的心理位置互换,可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在认知上产生共振,加深双方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从而追求一致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须注重用教师的情感去引导、牵动学生的情思。学生既然有了情,也就有了趣,产生了能与作家、教师共鸣的“情趣”,也就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什么有的教案形式十分完整,内容头头是道,在教学实践中却不能收到理想效果?原因就在于缺乏叩响学生心理这根弦。为什么有的教学设计、教学节奏似行云流水,行乎其所当行,止乎其所当止,课堂上时时透出一股活水来?得力全在于师生思维流程的吻合,教师完成了心理位置的互换。
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要善于敏感地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以此来判断学生在一定情境下的思想和遇到的问题。这一切,为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统一,为创设课堂教学中的“共振”情景,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心理依据。如一位教师在分析《群英会蒋干中计》时,对蒋干一时慌乱矢口否认自己“为曹氏作说客”的使命,极力在周瑜面前洗刷自己“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的表白分析道:“自命不凡的蒋干与周瑜初一交手,就自己堵上了自己的嘴巴,显出了他的愚蠢之至。”此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蒋干的回答确实如你所说的是愚蠢之至,但请问你认为他怎样回答才圆满之至呢?”“疑者,觉悟之机也”,教师就在“群疑并起”的情况下,在学生咄咄逼人的挑战面前,敏感地把握了学生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他因势利导,顺势下推,微笑着说:“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我并不比蒋干聪明,所以一时也回答不上来,假如在座的各位是蒋干,请想想如何应对才能恰到好处?——我相信大家比蒋干更聪明。”避开正面回答,把学生旁逸斜出的思想引到理解课文的总目标上来,于是引出了一个个“蒋干”聪明机智的回答,真可谓“一树之花,千朵千样;一花之瓣,瓣瓣不同”。这位教师由于把握了学生的心态,成功地把问题抛给学生,与学生互换了心理位置,调动学生参与“角色”创造,学生就在一环扣一环、环环往前牵的诱导下,兴趣盎然,注意力始终处于高涨的状态。
综上所述,就语文教学的科学性来说,心理位置互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有一种微妙的魔力,会产生理解功能、迁移功能、动力功能等,有助于教学的优化、深化,它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开拓了新的途径。由于教改的着眼点是学生,最终目的也是学生,并且要落实在学生“会学”上,这就必须把研究学生的心理放在首位,把学生心理的研究作为语文教改的基本点。心理位置互换就是这基本点中的一个支点。
教师常常碰到这样尴尬的局面:当你兴冲冲揣着教案准备授课时,学生却由于前一堂是活动课而大汗淋漓、身心疲惫地趴在桌上,或因考试刚结束而情绪亢奋不能自抑,甚而对课题不感兴趣而无精打采……面对这一切,正需要教学者互换心理位置,然而往往有“别扭”现象,“流水不畅”。这也表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把学生看成只是被动纳物的书橱,低估或无视他们的能动作用,无视他们的理解力。课上准备教给学生的知识,大部分是已经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仍要掰开揉碎地说,学生总难获得一种感情上的共鸣和满足,教师的思维流程与学生的情感活动的轨迹,完全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作文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习作写评语,是师生心理交流的一种形式,教师也要与学生心理位置互换。然而有些教师常会出现一些尖刻的批评,作文指导成了批发教师思想感情、材料的“中转站”,学生的作文成了代销品,有人把这称作“教师定音,学生弹琴;教师铸模,学生成文”。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在教学中对教育对象缺乏移情性理解,没有注意心理位置的互换。
所谓心理位置互换,是指教育者设想处在教育对象的现实境地、心理位置上,从受教育者方面推测自己教育教学方法的可行性,激发学生产生类似的行为反应,达到设身处地、以心换心的叠加渐进的效益,简言之,就是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心理位置互换,具有一般教育教学方法所不易比拟的优势,能激发教师与学生间的“忧乐与共”,引起“共振”。其意义在于:
第一,心理位置互换,体现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有利于获得教育的整体效益。
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心理位置互换,就要求教师着眼于每个学生所认知的内容,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构,把他们当作完整的人来看待。换句话说,教师同学生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相处、彼此尊重、推心置腹、心心相印的关系。语文教育专家徐振维的教学生动地体现了她教学艺术的人格化。她说:“教学艺术除了对教学效果至臻完美的追求,还包含教师对学生的挚爱。”据《名师授课录》介绍,有一次,她在外地上课,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卡壳了,整整两分钟,课堂里出现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徐老师没有请他坐下,而是说:“我们大家等他一会儿吧。你再讲一句,就胜利了。”又说:“你生我的气了吗?”全班哄笑起来,气氛趋向缓和,这个学生终于说话了。这是技巧?是机智?是的,又不全是。课后说课,徐老师说:“我当时心里很着急——不是我的课会因此而砸锅,我着急的是学生思维有了障碍。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或方法,比如表扬、批评、鼓励等,要始终为学生着想,这才有可能达到艺术的境界。”这种教学艺术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教师能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去体验、理解学生的感受。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一旦真诚,对个人的尊重,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等态度出现时,激动人心的事情就发生了。所得的报偿不仅仅在像分数和阅读成绩一类事情方面,而且也在较难捉摸的品质上,诸如更强的自信心,与日俱增的创造性,对他人更大的喜爱。”这位心理学家十分明确地指出了心理位置互换这种教育艺术所产生的“整体效应”。
第二,语文教学中的心理位置互换,有利于找到与学生精神沟通的渠道,创设民主的教学气氛。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知觉与投射两种心理机制。语文教学中的心理位置互换,同知觉、投射这两种心理机制往往是结伴而行的。著名教师钱梦龙“总是着眼于学生思考力的发展,去点拨学生寻根究脉、探索思路;总是根据自己学习中的精神需要,去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总是根据自己求知中的情绪体验,去导引学生的情绪体验”。这种不自觉的心理位置互换,帮助他找到了与学生精神沟通的渠道,从学生的举止神态和课堂氛围中,触摸真实心态,因人因时因境随机调整,达到“引而不发,跃如也”的境界。曾听过一位特级教师上《林黛玉进贾府》,在介绍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后作了如此铺垫:“《红楼梦》第九十八回里,女主人公林黛玉终于熄灭了生命的火焰,不知多少读者的感情,都要在这里突然像一道流水跌入万丈深崖似的激荡回旋起来,泪水流动在眼眶的边缘,她使多少人失去了平静啊!是什么使人们对这个敏感、孤傲得让人感到有些难以接近的少女这样动情和无法忘怀呢?”学生答:“是悲剧的爱情!”老师又提出:“不错,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薛宝钗的爱情也是一种悲剧,又有谁为其流下一滴眼泪呢?”实际上,这是教师设置的一个巧妙的心理换位切入点,学生先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不一会儿,“铁骑突出刀枪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课堂上形成了“高潮”。“她是一个黑暗世界的叛逆者!”“不错,这也是值得同情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白素贞等人比她更坚强更猛烈地反抗黑暗势力,为什么对她不如对林的印象深呢?”同学们最后明确:是因为她的这个用爱情、用反抗、也用她的眼泪和痛苦以及她所特有的敏感多疑等所有机化合而成的性格。正因注意了心理位置互换,在课堂上就能左右逢源,深入浅出,启迪智慧,使学生有如坐春风的感觉,我们则能做课堂上的“弄潮儿”。
第三,语文教学中的心理位置互换,可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在认知上产生共振,加深双方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从而追求一致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须注重用教师的情感去引导、牵动学生的情思。学生既然有了情,也就有了趣,产生了能与作家、教师共鸣的“情趣”,也就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什么有的教案形式十分完整,内容头头是道,在教学实践中却不能收到理想效果?原因就在于缺乏叩响学生心理这根弦。为什么有的教学设计、教学节奏似行云流水,行乎其所当行,止乎其所当止,课堂上时时透出一股活水来?得力全在于师生思维流程的吻合,教师完成了心理位置的互换。
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要善于敏感地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以此来判断学生在一定情境下的思想和遇到的问题。这一切,为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统一,为创设课堂教学中的“共振”情景,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心理依据。如一位教师在分析《群英会蒋干中计》时,对蒋干一时慌乱矢口否认自己“为曹氏作说客”的使命,极力在周瑜面前洗刷自己“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的表白分析道:“自命不凡的蒋干与周瑜初一交手,就自己堵上了自己的嘴巴,显出了他的愚蠢之至。”此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蒋干的回答确实如你所说的是愚蠢之至,但请问你认为他怎样回答才圆满之至呢?”“疑者,觉悟之机也”,教师就在“群疑并起”的情况下,在学生咄咄逼人的挑战面前,敏感地把握了学生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他因势利导,顺势下推,微笑着说:“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我并不比蒋干聪明,所以一时也回答不上来,假如在座的各位是蒋干,请想想如何应对才能恰到好处?——我相信大家比蒋干更聪明。”避开正面回答,把学生旁逸斜出的思想引到理解课文的总目标上来,于是引出了一个个“蒋干”聪明机智的回答,真可谓“一树之花,千朵千样;一花之瓣,瓣瓣不同”。这位教师由于把握了学生的心态,成功地把问题抛给学生,与学生互换了心理位置,调动学生参与“角色”创造,学生就在一环扣一环、环环往前牵的诱导下,兴趣盎然,注意力始终处于高涨的状态。
综上所述,就语文教学的科学性来说,心理位置互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有一种微妙的魔力,会产生理解功能、迁移功能、动力功能等,有助于教学的优化、深化,它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开拓了新的途径。由于教改的着眼点是学生,最终目的也是学生,并且要落实在学生“会学”上,这就必须把研究学生的心理放在首位,把学生心理的研究作为语文教改的基本点。心理位置互换就是这基本点中的一个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