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百年前:旧体诗是怎么失败的

来源 :读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ke111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知道鼓吹新诗的胡适,他的旧体诗有多好吗?而当鲁迅说,青年应该“少读或不读中国书”时,他自己已经埋头读了十年古书。胡适、鲁迅那一批新文学的干将们,其实旧体诗写得非常好。重新回到100年前新诗和旧体诗交战的现场,你会发现:这也许是历史给我们开的一个小小的玩笑。
  新诗的诞生
  1917年2月,胡适在 《新青年》 上发表了他回国前写成的 《文学改良刍议》 一文,这一年他26岁。
  这位26岁的青年,提出文学改良的八点建议,吹响了白话文运动的号角: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胡适观点的核心,一是用白话而弃文言,二是不要用典和对仗,反对旧体诗的心思再明白不过。
  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个传统文人都会写诗,但是在那样一个变革的时代,旧体诗已经日益难以表达新生活、新想法了。其实,在胡适之前,就已经有不少人在想这个问题了。历代不少学者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懂书面文字,都主张书面语同口语相一致。
  白话的主张由来已久,1861年,洪仁玕根据洪秀全的指示,颁布了 《戒浮文巧言谕》,提出了改革文体的方针:“不须古典之言”,“总须切实明透,使人一目了然”。这不难理解,洪秀全自己科举考试屡次失利,他内心肯定对文言文是不以为然的。又过了二三十年,资产阶级改良派为宣传变法维新、开发民智而提倡白话文。如黄遵宪(1848—1905) 引俗话入诗,宣称 “我手写我口”(《杂感》);裘廷梁认为“白话为维新之本”,发出了“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梁启超 (1873—1929) 最先向霸占文坛的桐城派古文挑战,创制了“新文体”,用的虽还是文言文,但平易畅达,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已向着白话文迈出了第一步。
  文言文遇冷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用文言文写文章实在太难了,只有那些刻苦攻读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才会学习文言文写作,这就把绝大多数人都排除在了文学的大门之外。随着国门开放,中国开始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报刊,而报纸的目标读者,一定是大众,这就要求作者要用普通人能看得懂的语言来写作。可以说,白话文革命势在必行,最后由胡适这位26岁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读博士生发起最后改革的总攻,也是顺理成章。
  要搞白话文学,必须在三个层面发力:小说、散文和诗歌。相比之下,写新诗是最难的。虽然普遍采用章回体,但是中国一直有白话小说的传统。白话散文,看起来也很容易,因为报纸上已经有新文体了,再说“散文”的“散”字,本身就意味着可以随便写,只要按照说话的方式来写文章就行了。诗歌最短,但是诗歌的革命却是最难的:新诗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你们写出来看一看?
  《新青年》 从1918年1月出版第四卷第一号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刊登一些新诗,牢牢控制了新文化运动话语权的干将们,在此进行了真正的创作实验。胡适本人,也开始写新诗了,《蝴蝶》 就成为中国最早的白话诗之一。胡适有很强的使命感,他加快创作进度,1918年底就出版了 《尝试集》,这是中国最早的新诗诗集。让我们看一下胡适的大作: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这首诗非常幼稚,现在看来只能说是打油诗。但是,胡适虽然采用了白话写诗,也没有使用典故,每一行字的字数却还是一样的。一眼看上去,这还是旧体诗。一个从小写旧体诗的人,要改写新诗,是何等艰难。相比之下,下面这首 《梦与诗》,虽然写得也不怎么样,但是却已经有新诗的模样了:
  《梦与诗》
  都是平常经验,
  都是平常影像,
  偶然涌到梦中来,
  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
  ……
  醉过才知酒浓,
  爱过才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诗,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直到徐志摩出现之前,中国的新诗不但难以赢得读者,即便是这些诗人自己,也都比较尴尬,在新文学的几种样式中,新诗的进步是最慢的。胡适很有先见之明地把自己的诗集命名为 《尝试集》,是很有道理的。一直到上世纪40年代,新诗都处于尝试之中,但是在这种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大家倒是达成了共识:旧体诗自己写写玩儿吧,就别拿出来发表了,那样对新文学的发展可不利呢。
  “敌人们”
  和胡适们比起来,他们的“敌人”分量一点儿都不轻。
  “新文化”的敌人们,首推林纾 (林琴南)。其实,这个林纾一点都不守旧,他虽然不懂外语,但是在当时却是“翻译”外国文学最多的人。他一生翻译了170多部外国文学著作,最著名的要数小仲马的 《巴黎茶花女遗事》 (《茶花女》)、斯托夫人的 《黑奴吁天录》 (《汤姆叔叔的小屋》)。其实,林纾是不懂外语的,他要请那些外语好的人,先看一下原著,然后把故事讲给他听,他再用文言把故事重新写一遍。但他的文笔非常好,他翻译的《茶花女》 很多人看得痛哭失声。
  1917年1月,胡适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的一个月后,林纾发表 《论古文之不宜废》,予以回应。在文章中,林纾提出“文无所谓古也”,认为“亦特如欧人之不废腊丁 (今译为拉丁文) 耳。知腊丁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亦自有其不宜废者”。这本是寻常的文艺争论,却遭到新派学人轮番嘲讽。
  刘半农、胡适在 《新青年》反复嘲讽林纾误译,林纾的翻译确实不够忠实原文,随意删改。傅斯年则撰文称,林纾“怕白话文风行了,他那古文的小说卖不动了,因而发生饭碗问题,断不至于发恨拼此残年,反对白话”。轮番轰炸下,林纾终于把持不住,掉入了对手圈套,先后写了《荆生》 《妖梦》,對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钱玄同进行人身攻击,把这场争论降低到了互骂的水平。   除了林纾外,另外一个反对新文化的就是辜鸿铭。辜鸿铭的祖籍是福建,他出生在马来西亚,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让他自幼就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据辜鸿铭自己说,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先后读过英国爱丁堡大学和德国莱比锡大学的他,有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他嘲笑英国人,讽刺美国人没文化。在众人皆呼“打倒传统文化”之际,他成了异类,逆潮流而动,高调宣称“大海对岸那边有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的破产,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等着我们来超拔他们”。他在北大讲课,教英国文学,学生嘲笑他留着辫子,他说:“剪掉头上的辫子很容易,剪掉心中的辫子却很难。”
  第三位反对新文化的干将是林亚泉,他是蔡元培的铁哥们。林亚泉16岁中秀才,21岁肄业于崇文书院。光绪二十四年 (1898) 年,应蔡元培之聘任绍兴中西学堂数学教员。1900年秋到上海,创办中国近代首家私立科技大学——亚泉学馆,培养科技人才。本来醉心于西方文化,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被现实惊醒,于是重新审视中国固有之文化,提出用中国传统文化弥补西方文化之不足。1918年4月,林亚泉在 《东方杂志》 发表 《迷乱的现代人心》 一文,批评那些认为要救济中国,必须依靠西洋文明的人。
  如今,重新审视这一批反对者,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并不是什么守旧的人,他们了解西方世界。像辜鸿铭对西方文学的了解,远在胡适等改革派之上,而林亚泉对西方文化不足的观察,在今天看来也很有意义。林纾反对的是白话,林亚泉反对的是西化,而辜鸿铭对西方文明的批判,一战期间在德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可以说,这一场争论,是不折不扣的混战,与现在人们在网上的骂战很像,站队比“站对”重要,其实真正有耐心看对方在说什么的并不多。
  其实新人也没有那么新
  胡适4岁读古诗,6岁上私塾就开始背古文,到了9岁的时候读了三年古文,就能看古典小说了。当时能够看古典小说的人语文程度已经很高了。两年之内,他偷偷地看完三、四十本古典小说。一辈子作文的基础就这样奠定了。到11岁的时候,他的老师就正式教他读古书。教师教给他的第一本书叫 《资治通鉴》,他11岁就读完了。到13岁,《左传》 也读完了。
  胡适的记忆力很好,英语也学得很快。所以19岁考公费留学,20岁去了美国。到了27岁,在哥伦比亚大学写博士论文,主题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并写了一本书叫做 《中国哲学史》。胡适去演讲,引经据典,不要带书的,从来不会错误。因为他至少会背一千首诗词。
  作为对照,让我们看一下胡适的旧体诗水平。下面两首诗都写于留学美国期间,用今天的网络语言说,“人家还是个孩子啊”。
  《岁末杂感一律》
  客里残年尽,严寒透画簾。
  霜浓欺日淡,裘敝苦风尖。
  壮志随年逝,乡思逐岁添。
  不堪频看镜,颔下已鬑鬑。
  下面是留学日记中的一首赠别诗:
  旧雨半零落,犹余郑子珍。
  灌夫宜忤俗,鲍叔自怜贫。
  往事都陈迹,新图妙入神。
  无因一惆怅,送汝大江滨。
  年轻的胡适,不但用典用得好,格局也不错。这就是他所受到的旧体诗训练,他能写很好的旧体诗,但是为了“文学革命”的前途,却不得不写那种幼稚的新诗。
  新文化运动在创作上的高峰当然是鲁迅了。如果没有鲁迅,新文化运动的最初10年,简直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鲁迅说过,不建议年轻人读中国书,就更不用说写旧体诗了。但是,不管鲁迅还是胡适,对传统经典都是热爱得要命,他们甚至收藏了很多古书,胡适甚至专门跑到大英博物馆去看中国古籍。在我们后人看来,简直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你们自己的古文功底那么好,却不让我们学。
  鲁迅也写过一首新诗,叫 《我的失恋》: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他这首诗是讽刺徐志摩那样的抒情诗人的。鲁迅对徐志摩等人经常冷嘲热讽,但是他对新诗却从来没有打压过。他自己写不好新诗,但是从支持“进步”的角度,他仍然支持新诗的创作。现在我们知道,鲁迅的旧体诗写得非常好: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就这样的诗来看,他的战友们对旧体诗的攻击是多么站不住脚啊。至少在他们那一代,中国人仍然能写出很好的“旧体诗”。新诗的百年,放在中国三千年诗歌史中,实在太短暂了。我们重回当初的辩论现场,发现革命家没那么新,而反对派也没那么旧。新诗的胜利,只是在国家、民族陷于危难的时候,知识分子们一种激进做法而已,而如今的传统诗词热,未尝不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回調”。
  (选自《看历史》2017年第5期)
其他文献
近读蔡锷系列传记,读到一段鮮为人知的史实:蔡锷在留日回国、任职广西期间,曾遭人密集诬告。为达到把蔡锷赶出广西之目的,诬告者组织严密、策划缜密、用心狠毒。时年28岁、正踌躇满志要干一番大事业的蔡锷,瞬间坠入深文罗织的险恶深渊。  诬告,人性之极恶,往往为满足一己之欲,含沙射影,血口喷人,被诬告者,常常落个遍体鳞伤,心力交瘁。面对诬告,有人两股战战,从此不敢做事,消沉遁世;也有人受伤之余,同流合污,以
父亲沈仲章与陈寅恪先生长年为友。1927年,两人都去钢和泰家求教梵文。1928年,寅恪先生到北京大学授课两学期,沈仲章从头到尾一课不缺。抗战前期,父亲为居延汉简的转移保护事项在香港近四年,与寅恪先生全家都不见外。据学者估测,寅恪先生在香港沦陷之初函寄“沈锡馨”呼救,赴欧美治眼无效返国之始信托“仲章兄”办事,可为研究陈寅恪生平填空。  儿时,我爱看父亲对镜刮脸—— 神刀披靡之处,白沫速退,肤色立显—
民谚云:“当家人,恶水缸。”“当家三年狗也嫌!”意思不外是说,大家族中的“当家人”是最不讨好的,族中人多嘴杂、各怀心思。有一点私利受侵、不合己意的地方,人们往往把怒火发泄到当家人身上。当家人就如同一口泔水缸,不知要收纳多少污水!常年当家,矛盾积累日深,就是家中的狗也要朝你吠几声!  不过在贾府当家人凤姐跟前,还没人敢公然表达不满。一来凤姐深受贾母的宠爱与信任,背后又有姑母兼婆母王夫人撑腰;二来凤姐
王个簃晚年捐书画及个人收藏于故里,当地政府于文峰塔辟艺术馆对外展示。余最感兴趣者为王个簃文房笔墨,盖工具所示与画家艺术追求关系最为直接。余观个簃所用毛笔多硬毫,且多秃笔,故能藏其锋锐以钝厚示人。  南京赏石界有两派,一派以雨花石为主,雨花石体形小,以水浸之,莹亮绚烂,极合案头观赏;另一派主要对象是灵璧石,又分室内清供及庭院陈设二种。前一派多群众,玩者遍布金陵,声势尤大。忆明珠老人告曰,昔亦好雨花石
一  1936年12月,我父亲正在徐州担任卫戍司令。(此处卫道然先生的回忆不准确,1936年6月,卫担任的职务是徐海绥靖分区司令官。他是从蚌埠出发坐火车到西安的,而不是徐州) 一天,蒋介石给他发电报,叫他带上参谋班子到西安开会。他是坐火车去的。到了西安,时间还早,铁路局长盛情挽留他在车站吃饭,我父亲就答应了。当时铁路是跟英国商人合资经营,餐车上准备的是西餐,很讲究。  这个时候郭寄峤 (郭寄峤[1
现在的驾照是考出来的,在民国领驾照需不需要经过考试呢?同样需要。只是民国时代四分五裂,政令不一,自始至终没有搞过统一的驾照考试。  以上海為例,在上世纪30年代以前,这座城市有三个衙门可以颁发驾照:一、公共租界工部局,二、法租界工部局,三、上海市政府公安局。想拿英美驾照,去公共租界工部局考试;想拿法国驾照,去法租界工部局参加考试;想拿中国驾照,去上海公安局参加考试。好在这三种驾照都能通用。  但是
对新文化运动的矛盾心态  林语堂1916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俨然一个洋派十足的青年,能说一流英语,浸染西方知识。毕业后,林语堂上北京任清华大学英语教员。清华当时还是赴美留学生的预科学校,由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而兴建,亦逐渐成为提倡西学的中心。1916年至1919年清华任教期间,林语堂经历了一次“文化反差”,反省自己的西学背景,探寻自己作为中国学人的文化根源,使自己的教会西学背景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爱国卫生运动成了一个高频词,人们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力加油。  爱国卫生运动至今已持续了68年,早已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但很多人对爱国卫生运动既熟悉又陌生。比如,“卫生”前面为何冠以崇高的“爱国”二字?又为何以声势浩大的“运动”方式展开工作?  翻开尘封的史料,我们发现,从家喻户晓的运动,到习以为常的习惯,爱国卫生运动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提高
1938年,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陆军大学奉命从湖南桃源县迁往贵州遵义。代校长蒋百里(蒋方震,字百里) 本来就有心脏病,为抗日、迁校积劳成疾。从衡山出发时他的心率已经超过一百。到桂林后由于不断受邀演讲、接待来访,身体感觉不好。到柳州后开始夜间出冷汗,随后胸口疼痛、大汗不止。勉强到达宜山县后,11月4日夜9点50分,夫人左梅发现蒋百里失去知觉,经抢救无效,因心脏麻痹症逝世。时年57岁,抗日壮志未酬。 
背叛与宽容:凌叔华与陈西滢  徐志摩曾赞美凌叔华的小说集 《花之寺》,有“最恬静最耐人寻味的幽雅,一种七弦琴的余韵,一种素兰在黄昏人静时微透的清芬”。凌叔华的作品确实像是温室里的幽兰,萧闲淡雅、清芬微微。而沈从文、苏雪林等作家,更是把她和英国近代女作家曼殊斐儿相比,在凌叔华写小说最勤的岁月里,对她艺术趣味影响最深最直接的身边友伴,诸如徐志摩、陈西滢皆迷于曼殊斐儿,加之曼殊斐儿擅写殷富人家妇女在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