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培养合格的学生起着积极的作用,但目前众多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均存在许多不足,本文通过阐述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以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为样板,尝试给出高职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给出一些建议,为当前中国高职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探讨一些建设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园文化体系建构成果建议
【分类号】G711
截止2014年9月,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高职院校1327所,在校生1006.6万人,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大关,高职教育已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40%。高职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一、 校园文化及高职校园文化内涵
一般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就是指在高等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学习、生活等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趋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具有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但必须强调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因此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理想追求,应尽可能突出“职”的特点,融进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应该是: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技能培养四个方面着手。
二、 创新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正如其他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学院也同样存在一些类似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校园文化中的非主流文化和二次元文化的世俗化日益泛滥
由于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在当今的社交网络时代, 90后、00后业已成为校园主力,校园文化中的非主流文化和二次元文化的世俗化现象呈现日益泛滥的趋势。二次元文化深入渗透到了校园的诸多角落,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很多学生每日沉浸于电子竞技、动漫、游戏、小说、虚拟偶像以及周边产品当中难以自拔,每日无心上课,懒于参与各种校园活动。笔者发放的问卷调查中显示,50%的人员认为我校校园文化氛围一般,31%的人员认为缺少校园文化氛围,此两种人员所占比例高达81%。
许多高职院校,尤其是许多新创办的高职院校,迫于生源的压力,实行宽进宽出。对非主流文化和二次元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侵蚀无所作为,使得主流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难以发挥积极向上的引力。
(二)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具体持续的落地措施
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具体持续的落地措施,大多数时候流于形式。所以,近56%的被问卷人员了解一些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36%的人员不清楚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近55%的被問卷人员不了解校徽的寓意,39%的被问卷人员了解一些校徽的寓意。学院至今为止尚未有校歌,近70%的被问卷人员对于学校过去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三)校园文化建设“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严重
不仅是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也同样存在“重物质、轻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趋同现象。“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作为年轻的高职院校,创新学院崭新的高楼大厦林立,但缺乏校园浓厚的学习氛围和人文气息的营造,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缺乏系统和计划、资金和精力投入不足、内容形式单一,产生诸多问题---学生散漫懈怠,学习风气不浓;学生未养成良好的行为言语习惯,也缺乏尊重老师、礼让师长的基本礼貌和素质;校园内的横幅标语流于低俗,缺乏内涵。商业气息过浓,人文气息不足等等。
(四)校园文化的主体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
高职院校的教师、辅导员、行政、后勤和学生来自于各个学校、各个层次,他们的积极融入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调查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的师生对学院校园文化的也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近半数的师生认为创新学院并不创新,也没有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学校对师生缺乏人文关怀,导致对校园文化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大多把自己作为一名过客。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为今后校友文化的建设增添了隐形障碍,更不利于创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三、 创新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物质文化建设:外观和内涵需齐头并进
物质文化建设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载体,是以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景观,因此笔者认为学院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建设具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小品。在问卷调查中,52%师生认为校园内的景观小品中规中矩,37%认为空洞乏味。校园内的每一处景观都应是文化的载体。理想的大学校园景观,能和师生产生共鸣,有益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养成和个性塑造。打造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和校园环境,创建一个文明整洁、雅致幽静、文化气息浓厚的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和谐校园。
2.增加易辨识的校园地图和导航标识牌。在问卷调查中,58%的人员认为非常有必要增加校园导航标识牌。校园地图和导航标识牌应该直观、逻辑清晰、多语结合。这不仅能体现学院的人文关怀精神,也能校园地图和导航标识牌中融入特色的文化元素,提升学校形象和知名度。
3.增加学生活动场所,提升后勤服务保障。就创新学院而言,这几方面需要改善: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场所,学校目前急需建设一个学生礼堂和报告厅;在校园中增加户外休闲桌椅;提供校园观光车,方便家长、师生搬运行李等,通过点滴细节,彰显人文关怀,满足师生在教学和生活中的基本需求。
(二)精神文化建设:内容和措施要落地生根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或核心,制定落地生根的具体措施,以形成一种文化加以薪火相传至关重要。 1.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突出的学院精神,并寻找落地生根的措施和时机。找准合适的时机,通过创新巧妙的方式把办学理念、学院精神、校训、校风、校徽、校歌、教风、学风、班风等精神文化落地生根。
2.丰富校园宣传设施,增添人文气息。如何形成一个学院自身的特色校园文化,是众多高职院校均在思考的问题。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丰富内容形式、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精力。对文化建设有系统地规划、重视线上线下宣传并赋予人文理念。学校增加定期不定期邀请国内外大家名师给师生进行专业知识类、传统文化类、人生规划类的专题文化讲座,尤其是健康生活类的专题文化讲座。
3.增加传统文化内容,提升技能训练内涵,做到古典与现代相结合。
当今时代礼崩乐坏、心无恭敬、时风燥动,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推行礼乐教化,实为时代所迫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可融入诸如倡导实行课堂礼、入学拜师礼、毕业谢师礼等古风礼仪,组织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人文活动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问卷调查显示,65%的人员认为學院应该补充提倡良好行为规范活动、传统美德建设、打造学院特色节日庆典活动三部分的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其次,加强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定期开展各种技能比赛,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各地的技能比赛,重奖优胜者及指导教师;安排好开学拜师礼,毕业谢礼等仪式类活动,努力将其办成学校的经典文化品牌;塑造行为文化,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在学生中倡导一种行为,如见到老师问声好。
4.关注师生的全面持续发展,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秉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尊重每一个师生、关照每一个师生的生活状态、关心师生的生命成长和个人发展。创建一个温暖、和谐的、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
(三)制度文化建设:人本和科学应多方结合
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机制建设,体现的是用制度管人管事,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经验的积累喝体现,如何在新时代下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必须注重制度层面的建设。
1.梳理完善学校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完善学校管理制度。高校的机构设置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主要由教学机构(校级、院系、教研室)、管理服务机构(校级职能部门、院系、后勤)、党群机构(党群、教代会、工会)等几个方面组成。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各种激励机制(目标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自我价值激励),部分后勤采取市场化行为,最大程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2.建立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纳入日常制度管理中,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技能操作水平,实验实训活动进行细化、测评,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量化。依照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形成学生良好的纪律观念,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60
[2]汪子为等.校园文化与创造力的培养[M] .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3]冯旭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 .职教论坛第9期,2010年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园文化体系建构成果建议
【分类号】G711
截止2014年9月,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高职院校1327所,在校生1006.6万人,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大关,高职教育已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40%。高职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一、 校园文化及高职校园文化内涵
一般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就是指在高等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学习、生活等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趋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具有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但必须强调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因此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理想追求,应尽可能突出“职”的特点,融进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应该是: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技能培养四个方面着手。
二、 创新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正如其他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学院也同样存在一些类似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校园文化中的非主流文化和二次元文化的世俗化日益泛滥
由于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在当今的社交网络时代, 90后、00后业已成为校园主力,校园文化中的非主流文化和二次元文化的世俗化现象呈现日益泛滥的趋势。二次元文化深入渗透到了校园的诸多角落,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很多学生每日沉浸于电子竞技、动漫、游戏、小说、虚拟偶像以及周边产品当中难以自拔,每日无心上课,懒于参与各种校园活动。笔者发放的问卷调查中显示,50%的人员认为我校校园文化氛围一般,31%的人员认为缺少校园文化氛围,此两种人员所占比例高达81%。
许多高职院校,尤其是许多新创办的高职院校,迫于生源的压力,实行宽进宽出。对非主流文化和二次元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侵蚀无所作为,使得主流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难以发挥积极向上的引力。
(二)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具体持续的落地措施
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具体持续的落地措施,大多数时候流于形式。所以,近56%的被问卷人员了解一些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36%的人员不清楚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近55%的被問卷人员不了解校徽的寓意,39%的被问卷人员了解一些校徽的寓意。学院至今为止尚未有校歌,近70%的被问卷人员对于学校过去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三)校园文化建设“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严重
不仅是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也同样存在“重物质、轻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趋同现象。“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作为年轻的高职院校,创新学院崭新的高楼大厦林立,但缺乏校园浓厚的学习氛围和人文气息的营造,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缺乏系统和计划、资金和精力投入不足、内容形式单一,产生诸多问题---学生散漫懈怠,学习风气不浓;学生未养成良好的行为言语习惯,也缺乏尊重老师、礼让师长的基本礼貌和素质;校园内的横幅标语流于低俗,缺乏内涵。商业气息过浓,人文气息不足等等。
(四)校园文化的主体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
高职院校的教师、辅导员、行政、后勤和学生来自于各个学校、各个层次,他们的积极融入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调查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的师生对学院校园文化的也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近半数的师生认为创新学院并不创新,也没有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学校对师生缺乏人文关怀,导致对校园文化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大多把自己作为一名过客。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为今后校友文化的建设增添了隐形障碍,更不利于创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三、 创新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物质文化建设:外观和内涵需齐头并进
物质文化建设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载体,是以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景观,因此笔者认为学院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建设具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小品。在问卷调查中,52%师生认为校园内的景观小品中规中矩,37%认为空洞乏味。校园内的每一处景观都应是文化的载体。理想的大学校园景观,能和师生产生共鸣,有益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养成和个性塑造。打造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和校园环境,创建一个文明整洁、雅致幽静、文化气息浓厚的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和谐校园。
2.增加易辨识的校园地图和导航标识牌。在问卷调查中,58%的人员认为非常有必要增加校园导航标识牌。校园地图和导航标识牌应该直观、逻辑清晰、多语结合。这不仅能体现学院的人文关怀精神,也能校园地图和导航标识牌中融入特色的文化元素,提升学校形象和知名度。
3.增加学生活动场所,提升后勤服务保障。就创新学院而言,这几方面需要改善: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场所,学校目前急需建设一个学生礼堂和报告厅;在校园中增加户外休闲桌椅;提供校园观光车,方便家长、师生搬运行李等,通过点滴细节,彰显人文关怀,满足师生在教学和生活中的基本需求。
(二)精神文化建设:内容和措施要落地生根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或核心,制定落地生根的具体措施,以形成一种文化加以薪火相传至关重要。 1.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突出的学院精神,并寻找落地生根的措施和时机。找准合适的时机,通过创新巧妙的方式把办学理念、学院精神、校训、校风、校徽、校歌、教风、学风、班风等精神文化落地生根。
2.丰富校园宣传设施,增添人文气息。如何形成一个学院自身的特色校园文化,是众多高职院校均在思考的问题。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丰富内容形式、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精力。对文化建设有系统地规划、重视线上线下宣传并赋予人文理念。学校增加定期不定期邀请国内外大家名师给师生进行专业知识类、传统文化类、人生规划类的专题文化讲座,尤其是健康生活类的专题文化讲座。
3.增加传统文化内容,提升技能训练内涵,做到古典与现代相结合。
当今时代礼崩乐坏、心无恭敬、时风燥动,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推行礼乐教化,实为时代所迫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可融入诸如倡导实行课堂礼、入学拜师礼、毕业谢师礼等古风礼仪,组织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人文活动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问卷调查显示,65%的人员认为學院应该补充提倡良好行为规范活动、传统美德建设、打造学院特色节日庆典活动三部分的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其次,加强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定期开展各种技能比赛,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各地的技能比赛,重奖优胜者及指导教师;安排好开学拜师礼,毕业谢礼等仪式类活动,努力将其办成学校的经典文化品牌;塑造行为文化,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在学生中倡导一种行为,如见到老师问声好。
4.关注师生的全面持续发展,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秉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尊重每一个师生、关照每一个师生的生活状态、关心师生的生命成长和个人发展。创建一个温暖、和谐的、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
(三)制度文化建设:人本和科学应多方结合
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机制建设,体现的是用制度管人管事,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经验的积累喝体现,如何在新时代下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必须注重制度层面的建设。
1.梳理完善学校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完善学校管理制度。高校的机构设置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主要由教学机构(校级、院系、教研室)、管理服务机构(校级职能部门、院系、后勤)、党群机构(党群、教代会、工会)等几个方面组成。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各种激励机制(目标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自我价值激励),部分后勤采取市场化行为,最大程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2.建立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纳入日常制度管理中,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技能操作水平,实验实训活动进行细化、测评,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量化。依照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形成学生良好的纪律观念,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60
[2]汪子为等.校园文化与创造力的培养[M] .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3]冯旭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 .职教论坛第9期,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