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的困惑和我们的关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已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集体备课作为我校校本教研中开展有效教学的必须环节,很多教师在集体备课中也尝到了甜头。集体备课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同时我校强调二次复备,更显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通过集体备课不仅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方法的改良,使个人钻研和集体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校多年实施集体备课,在创建有效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困惑。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集体备课有以下现象:
  一、不易成为教案的整理
  教研组将新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同年级的各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交给备课组长,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的整理",在电子备课时,集体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教师为减轻集体备课的负担,实现"自我解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由各位任课教师分头"在线查找",并谓之"资源共享"。他们将教育网页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案进行"成功下载",装订成册后谓之"集体备课"。
  二、不易成为"个人独角戏"
  学校根据年级和学科分成集体备课组,每组挑选一位骨干教师充当组长。由于组长在教师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地位,所以,在集体备课中,研讨往往由组长说了算,成了组长唱"独角戏"的场所。集体备课成了一个模子: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话;一样的讨论,一样的题;一样的过程,一样的调。每位老师经过了集体备课,他们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教室而不根据本班学生情况,照本宣科。
  三、不易成为统一教案
  有些教师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集体备课就是教师坐在一起,对教材、教法、教学思路等作一番讨论交流,最后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形成一个所谓的最佳方案,然后人人拿着这个同一的教案走进自己的课堂,实施这个教案,这就是集体备课的过程、结果和目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年轻教师或教材不熟的学科教师,更渴望得到这样一份教案,因为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快的熟悉教材、学会运用教法,但是对其他教师来说,却并非如此,相反在教学个性的发挥上会形成束缚,制约教师教改的积极性。因此,不能把形成一套可执行的课案作为集体备课的追求目标。
  四、不易流于形式、不重过程
  人人都懂得集体力量大,集体智慧是无穷的,人人都明白搞好集体备课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落实到行动中,有的老师不愿意参加集体备课,即便在学校干预下勉强参与也属于应付,教师集体备课所形成的教学案与实际授课的教案不符就证实了这一点。有些教师只是走过场,其实根本就没有发挥教师自己的作为备课小组一个成员的作用。
  集体备课中往往就是分配到任务的老师把课备好,其他成员人手一份,然后在一个固定的时间进行"讨论",经过几十分钟的"讨论",有时候甚至更短,这样我们的集体备课就完成了。还有的一些小组根本就没有讨论,而是在一起拉家常,说闲话,因而根本就没有达到集体备课的真正目的。这样的备课,对教师自己根本就没有丝毫的益处,反而容易养成一种懒散的习惯。这样的"集体备课",真正受害的其实不是我们老师,而是我们的学生,因为在备课的时候没有认真的参与讨论,当然我们有些教师也不可能认真参与,以为有一些没有任务的教师平时又没有认真的去钻研教材,到上课的时候只是拿着别人的教案在课堂上依样画葫芦,上课的流程也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这样的上课,我们的学生能得到什么,不要说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或许连最基础的知识的掌握也是很成问题的。教师在集体备课以前自己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积极的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要善于争辩,在争辩中求同存异,达到真正的集体备课的效果。
  五、集体备课缺乏教研意识
  我们知道,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另一个就是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两者缺一不可。当然,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教师还必须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当前,我们的集体备课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备课的过程中,没有丝毫教学科研的影子,我们的集体备课还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的分析和钻研上,对学生的分析也是少之又少了。这样的集体备课必然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的后果是使我们的教师只能成为教书匠,因而我们的集体备课必须改变不良的备课状况,在每次备课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认真分析钻研教材,分析学生,每次备课还必须有第二个主题,即我们的科研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当前我们学科的热门问题,也可以是我们自己所立的学科课题,也可以是我们平时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所看到的自己有一定触发的问题和一些理论。
  六、不易没有反思行为
  反思有这样很好的一个定义"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工作的教师,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这里的"思考"主要指"反思",即对自己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当然,我们同时要明确,我们所说的反思,决不是简单的想想,而是要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而目前我们的集体备课恰恰就是缺少反思,也许更确切的说是根本就没有反思。我们的备课是对下个星期要教学的课进行讨论,而对刚刚完成的教学任务丝毫没有涉及,这样我们对存在的问题就一无所知,也就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对我们以后的教学就没有提高。所以,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前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在反思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基础。
  总之,我们的集体备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一定的问题,我们只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方法,真正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那样我们的集体备课也真正落实到实处。最后,我认为集体备课应是一种常态化的教研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都会遇到问题,如果能随时进行交流和探讨,那么这种非正式的集体研讨对教师会更有实效。因此要突破时空界限,让集体备课常态化。集体备课应该在教师有需求的情况下随时进行。
其他文献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觉到,许多后进生并不是智力低下,天生后进,大多是在学习中由于某个阶段一部分知识的疏漏和缺失,常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与指责而逐渐变得自卑,畏缩,对学习丧失信心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后进的,我们知道无论做什么事信心都是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我觉得转变后进生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用爱心去慰藉他们自卑的心灵,捕捉机会,唤起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学法指导,使他们满怀
期刊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地处甘肃中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条件落后,苦甲天下。近年来劳务输出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一大渠道。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为一大难题,本课题组针对这一现象对实验小学、紫来学校、种和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家庭生活等进行了摸底、走访座谈、问卷调查。总结了一些教育方法,积累了一些教育经验,探讨一些存在的问题。  一、 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  1. 由于经济条件的落后,大
期刊
摘要:社区学院是西方国家在二战后高等教育平民化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组织。近年来,在我国社区学院也从无到有,日渐增多。然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成为社会主流经济形态,终身学习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社区学院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只有通过对社区学院的功能重新定位,建立以社区学院为核心的社区智能教育体系,才是有效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捷径  关键词:社区学院 终身学习 学习型社会 再
期刊
【摘要】差生是有思想、有自尊、有主见、相对独立的学生。他们渴望受人尊重,被人理解,被人关心,渴望能融入集体之中。如果我们班主任想办法满足他们的正当需求,触动他们的心灵,唤起他们的共鸣,用正确的思想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差生的学习兴趣,严格要求,通过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技能、方法,不断鼓励,增强差生的学习自信,并时刻做好差生问题的教育预防工作,从而达到我们
该课题旨在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医疗科室成本研究方法,探索提高医疗科室经济效益的可行途径和措施.课题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现有的医疗科室成本和收入核心算方法应用于
摘要:当今社会我们的发展速度很快,幼儿接触的东西也很多,科学活动在他们的生活中也慢慢的渗入了进去,像各类玩具,蜡烛为什么会有火苗等一些问题,幼儿都会表现的很好奇,在幼儿园开展各类关于科学的活动,幼儿在老师提供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操作,运用老师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材料去探索,去接触科学知识,从而喜欢科学。  关键词:操作 观察 探究 想象  一、 放手操作,让幼儿在活动中解题。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的
期刊
摘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要着眼于转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观念,抓好备课透析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课外辅导教育的巩固,规范班级管理和教学经验的及时总结等方面。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方式 转变  随着新课程教育的不断深入,各种教育的方式方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观
随着我国对高校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河海大学在学生工作中紧跟步伐,运用了水电智能管理系统.此系统集分配,监督,控制为一体;配以强大的数据库,采用智能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