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法初探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ersonv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课程标准指出: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那如何教学识字呢?课程标准有要求:识字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教师就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和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结合教学实际,创设恰当、丰富、有效的识字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的识字情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现依次介绍如下:
  
  一、巧设游戏,在玩中识字
  
  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根据学生这一特点,结合教材实际,我创设了拼字、组词、造句、找朋友、当小老师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识字。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4)一课,其中,“蜻、蜓、蝴、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这些生字都有“虫”字旁,根据这个特点,可以做一个转盘,把“虫”字旁写在小转盘上,把“青、廷、胡、丘、引、马、义、科、斗、知、朱”写在大转盘上。上课时,像魔方那样一转动,认读就完成了。再如教学《柳树醒了》一课,学生认读“醒、雷、澡、枝、软、梳、梢、耍”这些生字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达到巩固的目的,我把这些生字拆成两部分,然后把字的部件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把字的两部分拼在一起,学生们一边拍着手一边唱着:“找呀找呀找朋友,看谁找到了好朋友”的儿歌,很快把字拼好了,紧接着,拼字的学生再组一个词,领大家说一遍,就这样在玩中巩固识字,进行扩词练习。有时我还让学生做“换偏旁变字”游戏,学生也很有兴趣。这样从分到合,从合到分,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既有趣味,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二、拟写字谜,在编中识字
  
  认清字形,记忆字形是儿童识字的难点和关键。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编字谜来学生字,让学生把握字形结构、笔顺、笔画的特点,特别是加强对生字的观察、分析,并在完成这些思维活动之后,通过联想的方法使学生回忆起熟字、熟部件或者某个具体的事物、情景,提高学习兴趣,促进求知欲。如,教学“坐”这个字,我编成字谜:“一个人,两个人,并肩坐在土堆上。”这个谜语既提示了字形,又提示了字音、字义,学生很快就学会了这个字。在教学“鹅”这个字时,我鼓励学生编字谜:“谁能根据这个‘鹅’字的样子和读音来编一个谜语?”很快,就有学生编出了字谜:“我是一种鸟,名字就叫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个谜语很有意思,集字音、字义、字形于一体,而且还巧妙地和学过的古诗联系在一起,恰到好处。再如学“告”字时,学生编了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等等。通过编字谜教学生识字,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汉字音、形、义的感知和理解,也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想象和记忆;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认知、迁移和创造能力。
  
  三、结合体态,在看中识字
  
  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如果教师能运用自己的体态语,创设恰当的动作、表情,让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有“渴、喝”两个生字,我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动作、表情:舔着嘴唇,咧着嘴,无精打采的样子。此时,让学生说说老师这时怎样?(很渴)渴了需要什么?(水)我把“渴”字中的“氵”描红。然后拿起茶杯喝水,让学生说说老师喝水用什么喝?(口)我把“喝”字的“口”描红。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动作、神情,分清了“渴”和“喝”的意思,后来学生用“渴”和“喝”写词语和句子时均没有发生混淆。
  
  四、运用联想,在想中识字
  
  汉字是联想的产物,学习汉字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有专家说:“中国的汉字是沿着逻辑的轨迹演变出来的,能掌握它的内涵和外延,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在识字过程中,通过对字的音、形、义的分析,找出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大胆的联想,能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联想的情境,让学生在想中识字。如,课堂上学习生字,我经常问学生,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学生有时编儿歌,有时讲故事,有时把头脑中的画面描述出来,一个个兴致勃勃。有一次,学“沿”字,有个学生就编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人走了很长的路,他口渴了,很想喝水。他就在周围找来找去,找到一口井,他站在井边,往井里一看有水,他很高兴,心想:可有水喝了。还有的学生把头脑中的画面描绘了出来:“沿”字的“几”是井上边的轱辘,“口”是一口井,“氵”是井里有水。通过让学生在联想的情境中识字,既有效地认识了生字的音、形、义,又在编故事、编儿歌或描述画面中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教师如果能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且适用有效的识字教学情境,识字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就会乐于学习,从而在兴趣盎然的识字过程中开发智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已经无法用先前学习到的知识应对现在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社会要求人们运用新的方法去适应社会,为了让学生尽早在学校中接受这一现实并适应社会发展,学校必须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去应对严峻的、变幻多彩的世界。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采用小组讨论式的学习,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即课堂探究
期刊
人教版四年制初三教材下册有一篇梁实秋的散文《孩子》,讲述的是现代社会父母与孩子的“新型”关系,即孩子是一家之主,父母都要孝顺他。这篇课文很有时代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很贴近,我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学,自编教案,然后选代表上讲台授课,那堂课的效果比我所预料的更好,因此,我深受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经常鼓励我的学生走上讲台,师生互动,亦师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的一点做
期刊
【摘要】数学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个误解,认为数学的学习不需要记忆,只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就能学好数学,能灵活运用知识解题,但如建房没有砖瓦工匠、没有工具一样,没有知识的积累与记忆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数学需要记忆,怎么去记呢?是否如文科学习一样拿起来念、拿起来背呢?数学是一种工具性语言知识,从整个学科来说,首先要对它进行了解,并理解它的用途,然后通过运用,去解决问题来加深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从学科本身
期刊
提高教育质量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从哪些方面寻求最合适的方式或途径来推进改革和提高质量,是各国教育界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实践的。在教育领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教育管理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行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深刻变革。长期以来,我国学校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
期刊
战国时期荀况说过这样意思的话:赠给他人美言,比金石珠玉还珍贵;用好的语言示人,比衣服上华美的花纹更美好;让别人听从善言,比听钟鼓琴瑟还快乐。由此可见,语言的作用有多大。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讲究语言艺术。低年级语文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    一、语言最好直观性    低年级学生,受身体生长发育和知识的限制,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尽管课本有了比较直观的图片,但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辅之以直观
期刊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最具有时代特征的主题,它给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带来了新的活力,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阵地。  语文是思想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训练,忽视了语文内容的思想性,为了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就必须改变这种落后的教育现状,重视和强化情思教育,把情思教育与语文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情思教育
期刊
马克思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还通过自学,掌握了一门外语。而如今的许多中小学生们在学英语过程中却倍感吃力。经常有学生问:“老师,我的确是在努力学英语,可为什么还学不好呢?”的确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将怎样提高学英语的效率的几点想法写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一、充分自信    要相信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给自己制定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并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实现这个目标。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凡是有点
期刊
“开展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有力的口号。在解题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师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心理学指出,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它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逆向思维的联结。逆向思维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向,它与通常由已知条件推向结论的正向思维相反,是从结论、从侧面等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
期刊
在一般人看来,做班主任是极简单而又容易的事情,其实不然,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系统的艺术工程,你在这里的角色既是工程师、设计师,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建设者;你既是学生尊敬、崇拜的偶像,又是他们的知己、贴心的朋友。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我的体会是:    一、要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    1、“严”与“爱”的关系  “严格要求”“严加管理”是管好一个班级的重要保障和前提,为此,要针对本班级学生思想特点,制
期刊
太极拳既是祖国绚烂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又是聚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光耀夺目的武术宝库中的明珠;它犹如昆仑山上的一棵灵芝,既是壮丽山河的一个点缀,又是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长出来的一枝武林奇葩。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有着醇厚的传统文化气息,显现出高贵的文化气质。  太极拳,殆技而近乎道者也。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不矜才,不使气,雍容大雅。行所无事而应敌制胜,莫测端倪,不可思议。其行拳若行云流水,飘举欲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