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吉林地区的6株榆黄蘑液体菌种品比试验

来源 :天津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f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筛选出适合吉林地区栽培的榆黄蘑品种,对6株榆黄蘑(GZ1、HL1、HL2、LN1、JL1、HL3)液体菌种的发菌时间、满袋天数、菌盖直径、菌柄长度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6株榆黄蘑液体菌种中,HL2发菌所需时间较短且菌盖直径较长;同时对各菌株在2种不同栽培种培养料配方下产量及生物转化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L2的单袋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且其在以玉米芯和木屑为主的配方二中产量(328.27 g·袋-1)及生物转化效率(96.55%)均高于以玉米芯为主的配方一的产量(255.87 g·袋-1)及生物转化效率(88.23%)。综上,来自于黑龙江农科院牡丹分院的HL2适合在吉林地区进行栽培,其相对较适培养基配方为64%玉米芯、20%木屑、15%麦麸、1%石灰。
  关键词:榆黄蘑;生物学效率;品比试验
  中图分类号:S646.14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20.12.007
  Comparison Experiment of Six 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Varieties of Liquid Strain in Jilin
  QIN Ying, LIU Juan, ZHOU Xuefeng, TANG Yuqin
  (Jilin Agricult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Jilin 132101, China)
  Abstract: To select the 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varietie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Jilin, the indexes including mycelium growth time, pileus diameter and stalk length of 6 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varieties (GZ1, HL1, HL2, LN1, JL1, HL3)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L2 took the shorter time in mycelium growth and had the longer pileus diameter than the other five varieties. The yield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s of six varieties were analyzed under two different culture medium formul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the yield and biological conversion rate of HL2 varie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five varieties. The yield and biological conversion rate of HL2 variety in formula 2 basing on corn cob and sawdust were 328.27 g per bag and 96.55%, and the  two values of fomula 1 basing on corn cob were 255.87 g per bag and 88.23%, indicating that the fomula 2 was better than the fomula 1. Consequently, HL2 which is from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eony branch is most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Jilin area, and the relative suitable medium is composed of 64% corn cob, 20% sawdust, 15% wheat bran and 1% lime.
  Key words: 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biological effciency; variety comparison experiment
  榆黃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ing.)又称金顶侧耳,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1-2],其子实体色泽鲜艳、香味浓郁、质地脆嫩,且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3],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属于高营养、低热量食品,具有降血脂、抗氧化的功能[4]。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能够进行周年栽培,但由于榆黄蘑栽培历史较短,栽培范围较为局限[5-6],其市场接受度远低于其他常见食用菌。榆黄蘑育种研究缺乏,市场上优良品种较少,大多存在子实体小、菌肉薄、易碎等问题。目前大规模栽培榆黄蘑的地区较少,主要分布在山东、吉林、山西等地[7]。2016年全国榆黄蘑总产量为6 946.4 t,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149.21%,其中山东省以4 987 t的产量排在第1位,其次是吉林省以长白山区为主要栽培地,产量为1 476 t[8-9]。随着榆黄蘑需求量不断增加,其价格也在不断增加,一般是平菇的2倍以上,个别市场甚至达到3倍以上[10]。榆黄蘑的供给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榆黄蘑高品质、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显得极为迫切。   榆黄蘑的栽培方式有生料栽培、熟料栽培和发酵料栽培3种。生料栽培是指在拌料时加入适量的抗菌剂,将培养料搅拌均匀,放置2 h后,按3层接种法进行接种[11];熟料栽培是指将原料按照配方比例搅拌均匀后,进行装袋,使用灭菌锅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12];发酵料栽培是指将原料预湿,按照配方搅拌均匀后,进行堆积发酵,发酵结束后采用4层菌种3层料接种法进行装袋接种[13]。
  榆黄蘑栽培过程中,受环境温度、湿度及光照的影响巨大。榆黄蘑菌丝生长发育温度为8~33 ℃,最适温度为20~25 ℃[14];子实体分化所需最适温度为17~23 ℃,高于或低于此范围,子实体生长速度明显降低[15]。菌丝生长期间,空气湿度最适为60%~70%[16];子实体分化时期,空气湿度应维持在85%~95%[17],当空气湿度过低时,子实体生长缓慢,瘦小,甚至干枯死亡,反之,则容易出现畸形菇,菌盖水渍化,易碎等情况[18]。菌丝生长期间不需要光照,在子实体分化期间需一定的光照,若光照强度过低或没有光照,则子实体呈现浅黄色或白色[19]。此外,菌种的不同培养方式对菌种的生长影响不同,固体菌种生长需要周期长,生长缓慢,接种量较大;液体菌种生长周期短,长势快,接种栽培料后,比固体接入后生长繁殖快,所需成本比固体菌种低[20]。
  因此,本试验以6株榆黄蘑菌株为试材,使用液体菌种开展出菇试验,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筛选出适于吉林地区栽培的榆黄蘑菌种,为榆黄蘑在吉林地区的推广提供借鉴与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株
  供试榆黄蘑菌株共6个,分别为GZ1(贵州省习水县双龙乡)、LN1(辽宁省)、JL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真菌实验室)、HL1(黑龙江省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L2(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分院)及HL3榆黄蘑(黑龙江省嘉峰食药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1.2 试验仪器
  超净工作台(BJ-CD SERIEC)、高压蒸汽灭菌锅(MLS-3781L)、摇床(IS-RDS3C)、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3 培养基配方
  一级种培养基配方(PDA培养基):土豆200 g,葡萄糖20 g,琼脂18 g,水1 000 mL;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PDA培养基):土豆200 g,葡萄糖20 g,水1 000 mL;栽培种培养料配方一为84%玉米芯、15%麦麸、1%石灰,配方二为64%玉米芯、20%木屑、15%麦麸、1%石灰。
  1.4 试验方法
  1.4.1 方案设计 使用吉林地区常用的2个栽培种培养料配方,对6个榆黄蘑菌株的液体菌种进行出菇栽培试验,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每个重复30袋。
  1.4.2 母种活化培养 制作试管斜面培养基,灭菌条件设置为121 ℃、30 min;将保藏的菌种进行活化,无菌条件下进行扩繁,放入(25±1) ℃的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培养。
  1.4.3 液体菌种的培养 制作液体培养基,使用容量為300 mL的锥形瓶,每瓶装100 mL,灭菌条件设置为121 ℃、30 min;在无菌条件下,6个菌株取等量菌种接入液体培养基内,接种后将锥形瓶放入转速170 r·min-1、温度(25±1) ℃恒温摇床中培养5 d。
  1.4.4 栽培袋的制作 根据栽培种培养料配方进行加水拌料,含水量控制在60%~65%,使用17 cm×33 cm×0.04 cm的聚丙烯菌袋进行装袋,使用无棉盖体进行封口,要求松紧适宜,配方一每袋干料平均质量为0.29 kg,配方二每袋干料平均质量为0.34 kg;装袋后使用蒸汽灭菌锅105 ℃,焖至8 h。
  1.4.5 接种 栽培袋灭菌后进行冷却,栽培袋需要冷却到30 ℃以下。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每个栽培袋接种10 mL菌液。接种后将栽培袋放入发菌室进行发菌管理。
  1.4.6 发菌管理 将菌袋置于发菌架上,控制发菌室内温度在25 ℃左右,并保持适量的通风,避光发菌;期间定时检查污染情况,发现污染菌袋要及时清理;发菌期间要进行观察,记录菌丝生长情况。
  1.4.7 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栽培袋后,进行低温诱导,当有原基形成时,将菌袋放置在出菇架上进行出菇;出菇条件为温度20 ℃、湿度85%~90%,保持充足的光照以及良好的通风;出菇期间要进行观察,记录原基形成的时间,当菌盖边缘稍稍内卷,尚未平展时进行采收,分别记录第1潮和第2潮的鲜菇质量,计算30袋总鲜菇量及单袋平均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榆黄蘑性状分析
  由表1可知,GZ1、HL2的发菌时间均为2 d,HL1、HL3发菌时间为3 d,LN1、JL1发菌时间均为4 d;GZ1菌丝满袋时间为28 d,HL1、HL2菌丝满袋时间均为30 d,HL3菌丝满袋时间为31 d,LN1菌丝满袋时间为34 d,JL1菌丝满袋时间为35 d。配方一6株榆黄蘑菌种的菌盖直径表现为HL2>JL1>HL1>LN1>HL3>GZ1;菌柄长度表现为HL1>HL2>JL1>HL3>LN1>GZ1;总长度表现为HL2>LN1>HL1>HL3>JL1>GZ1。配方二6个榆黄蘑菌种的菌盖直径表现为HL2>LN1>HL3>GZ1>HL1>JL1;菌柄长度表现为HL2>HL1>HL3>LN1>JL1>GZ1;总长度表现为HL2>LN1>HL3>HL1>JL1>GZ1。6个榆黄蘑品种中,GZ1大多菌盖较小,且子实体较脆弱,易碎;HL1子实体个数较少,且菌盖易裂开,朵型不完整美观;LN1菌丝萌发所需时间较长,且菌丝长速较慢;HL2发菌时间较短且子实体菌盖直径较大。   2.2 不同榆黄蘑产量统计
  由表2可知,配方一条件下,各品种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L2、HL3、LN1、GZ1、HL1、JL1,其中HL2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最高,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由表3可知,配方二条件下,各品种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L2、LN1、HL3、GZ1、HL1、JL1,其中HL2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仍为最高,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此外,在试验过程中,JL1由于污染严重和菌丝老化,出菇阶段收获的有效子实体少,产量较低。不同配方条件下,所有菌种表现为配方二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高于配方一。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中,使用配方二栽培的榆黄蘑产量高于配方一栽培的榆黄蘑,配方一的碳源主要来自玉米芯,而配方二的碳源则由玉米芯和木屑共同提供,相比較之下,木屑比玉米芯提供的碳源更加稳定,更容易被菌丝分解,使菌丝更容易吸收养分;配方一提供的碳源为单一碳源,而配方二提供的碳源为复合碳源,更有利于榆黄蘑的生长繁殖。
  榆黄蘑在栽培中很容易出现杂菌污染,导致减产,因此,抗杂能力在品种比较中也是尤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张理堂等[21]以豆秸粉为主要培养料对长白山区的6个品种进行了筛选比较,其中2个品种菌丝生长速度快,但是杂菌污染严重,减产明显而被淘汰。本试验中,JL1抗杂能力明显很差,易污染,且菌丝容易老化,出菇质量差;而HL2抗杂能力较强,单个子实体较大,朵型完整美观,且菌丝强壮,出菇稳定。
  综合而言,榆黄蘑品种HL2发菌时间短,菇质好,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高,为最适合在吉林地区栽培的榆黄蘑品种。
  参考文献:
  [1]杨蒙.榆黄蘑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83-83,86.
  [2]ZHAO R L, LI G J, S?NCHEZ-RAM?REZ S, et al. A six-gene phylogenetic overview of Basidiomycota and allied phyla with estimated divergence times of higher taxa and a phyloproteomics perspective[J]. Fungal diversity, 2017, 84(1): 43-74.
  [3]谢福泉,羿红,兰家细,等.金顶侧耳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J].食用菌学报,2007,14(2):81-85.
  [4]郑超楠,金在久,施溯筠. 榆黄蘑饮料对小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降脂作用[J].食品工业科技, 2012,(5):369-371.
  [5]张姝.金顶侧耳品种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3.
  [6]李守勉,李明,田景花.榆黄蘑杂交子代优良菌株的筛选[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7):251-254.
  [7]图力古尔,李玉.我国侧耳属真菌的种类资源及其生态地理分布[J].中国食用菌,2001,20(5):8-10.
  [8]张妍,邬向丽,黄晨阳,等.金顶侧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鉴定及农艺性状评价[J].北方园艺,2018(11):151-157.
  [9]张影.金顶侧耳化学成分的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03.
  [10]王伟.榆黄蘑液体发酵工艺技术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3.
  [11]刘成荣.榆黄蘑生料栽培关键技术研究[J].广东化工,2019,46(20):21-22.
  [12]杨立城.榆黄蘑高产栽培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2015(2):42,36.
  [13]李守勉,李明,田景花,等.榆黄蘑高效栽培配方筛选[J].北方园艺,2019(7):148-153.
  [14]曹德宾,武桂兰.榆黄蘑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科技,2002(8):10-11.
  [15]沈海川,邱树功.榆黄蘑的人工栽培[J].林业科技,1982(2):22-23.
  [16]潘静,颜丹红,李赋腾.台州地区榆黄蘑袋料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21):94-97.
  [17]杨琳.榆黄蘑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17,46(3):45-46.
  [18]林启惠.榆黄蘑工厂化栽培技术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9.
  [19]阮晓东,阮周禧,阮时珍,等.榆黄蘑高产袋栽技术[J].食药用菌,2014,22(5):290-291.
  [20]高凡慧.榆黄蘑液体菌种制备及其袋料栽培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6.
  [21]张理堂,肖兴云,黄瑞贤,等.长白山区金顶侧耳栽培品种(系)比较试验[J].吉林蔬菜,2018(4):43-44.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常规治疗方案对肥胖与非肥胖哮喘患儿疗效的差异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科就诊的肥胖(BMI≥25)与非肥胖(BMI<25)哮喘息儿各60例,分别为
老子的治世哲学及启示李怀《老子》作为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系统地阐述了道家的自然观、社会伦理观等学说,其中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和人生哲学思想,特别是其治世哲学,兴许对今天仍
在宜春市古树名木第三次普查和充分了解宜春市古树名木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宜春市古树名木的分布特点,针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摘要 测土配方施肥是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的重要措施。总结了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分析了当前数字化施肥技術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为农民科学施肥、农村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数字化施肥;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应用现状;对策;江苏扬州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242-02  2005年
土壤养分是指由土壤提供的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能被植物直接或者转化后吸收。选取13个评价因子,针对安义县的土壤进行分值计算,分析并评价安义县土壤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良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是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大港地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现状分析,总结出其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
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开发研制的GPS软件的构成,并对MapGPS在制图过程中通常使用的输入子系统、图形整饰系统、输出子系统三个模块进行了介绍。
摘要 2010年以来,牛山街道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一直承担着农业部“粮油绿色高产高效万亩示范片”项目的实施。本着高产、高效、节本、增效的原则,通过对牛山街道的曹林、汤庄、牛山、张庄、郇圩等村连片720 hm2的小麦—玉米万亩示范片进行达标创建,取得了小麦平均产量8 430 kg/hm2、玉米平均产量9 870 kg/hm2、平均增效3 090元/hm2的良好效果。据统计,该项目累计实现农民增收1
在高速公路的运营过程中,需要重视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确保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保证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但是在进行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常
对筛选出的12个夏谷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有6个品种产量较对照‘衡谷36’增产,增产幅度为3.86%~36.05%,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保谷935’、‘保谷22’、‘豫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