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各类真人秀在“快节奏”中逐渐露出同质化的弊端,市場也出现了疲态。所以,在“限娱令”和“综N代”创新乏力的双重条件下,使得文化类综艺节目异军突起。文章从文化类节目有底蕴的节目内容、仪式感的节目形式和文化类节目的社会功能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凸显文化类节目的价值导向,以此来鼓励媒体工作者创造出更多弘扬大国之风骨的原创文化类节目。
【关键词】文化类电视节目;创作特色;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3..072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血脉,不仅包含着时间的印记,而且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是指以传播知识为宗旨,集舞蹈、音乐、戏曲、诗词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同时运用电子科技手段,对各种文艺样式所提供的文化内容进行二度创作,并以栏目化的形式予以表现的节目形态。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旨在遵循受众的审美趣味,以娱乐化的表达方式去呈现优秀传统文化。
1. 有底蕴的节目内容,奠定节目文化内涵
为了满足人们“寻根”的怀旧情结,文化类节目在诗词、汉字、故事等文化符号中构建了一种“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让观众在“诗与远方”的兼程中暂离了眼前的“苟且”。
1.1 内容垂直细分化,差异化的“小视角”折射“大文化”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更新迭代的受众,垂直细分领域的题材因能精准触达受众、以小众切口突破大众市场而获得内容生产方的青睐。在“大文化”的概念下,节目通过聚焦诗词、民歌、汉字、书信、文博等“小视角”,在文化载体扩展的同时,对内容广度进行深耕细作,实现题材多样化的探索。
文化类节目“诗词类”的如《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等,在一种紧张的竞技环境中,跨越了历史的鸿沟,赏中华古典诗词;“民歌类”的如《耳畔中国》、《喝彩中华》,以特定地区的原生态歌曲作为竞技内容,寻找金曲遗珠;“书信类”的有《见字如面》,一方圆桌,以信为镜,便实现了彼此心灵的对话;“匠心类”的有《非凡匠心》《百心百匠》,通过寻找国宝级文化传承者,感受“两句三年得”的匠心精神。
1.2 传统文化符号的传承,引领文化精神共鸣
文化类电视节目要想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无论形式和内容都必须以文化符号作为依托。这些文化符号既是文化系统中的能指形式,也有着“把对人生的感悟内化在知识中传递”的所指形式。所以,在大众文化语境下,文化符号唤醒了大众的文化认同感,成为推动文化类节目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黑龙江卫视《见字如面》用有质感的书信“遥寄锦书”,用声音演绎一段故事,传递一种精神。在灯光柔和的剧院中,嘉宾带上遥寄情思的书信走到桌前,让观众跨越了历史和现实的“鸿沟”。这些信件往往记录着真挚的情感与历史的变迁,承载着笔者对人生的感悟。蒋勤勤和徐涛深情演绎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浪漫爱情、赵立新动情朗读林觉民的《与妻书》、周迅哽咽诵读《太平洋脱险旅客家书》,以上种种,无不展现了家庭之小爱、民族之大爱以及人对生死的敬畏。节目以信件作为传播介质,唤醒了观众对历史情境的情感共鸣。
1.3 真实故事建构情境,真情实感引发共鸣
在消费主义思潮下,电视节目习惯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拼贴。然而,在这种表现形式的背后是一种聚焦社会真实生活的文化逻辑。在“互联网+”语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观众,他们能自觉与矫揉造作的节目产生距离感。这就要求文化类节目在回归文化属性的过程中,要力求“回归真实”,以文化符号为载体,通过展示历代圣贤或名人的心路历程,满足受众的情感需要和窥视欲望。
在室外文化类真人秀中,嘉宾依托服装、装饰、道具这些文化符号来展现不同历史维度的碰撞。四川卫视的原创历史体验类节目《穿越吧》,节目依托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基因,让“穿越团”嘉宾“穿越”回古代,在真实的空间情境下体验生活。在敦煌丝绸之路体验古代茶马古道的驼铃声声,南宋书院中感受古代文人墨客的畅叙幽情,在嬉笑中纵横千年历史,感知古人智慧。
2. 仪式感的节目形式,创新文化形象表达
除了对节目内容赋予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外,节目还希望通过仪式感的节目形式让高雅艺术走向通俗。有“仪式感”的文化节目不仅能让观众获得参与公共仪式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增强观众的文化认同感。
2.1 突破演播室框架,在娱乐外壳下展现人文内核
如今,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喧嚣时代,娱乐化浪潮催生了文化根基的迷失,人们沉浸在狂欢中而不知。文化类节目的出现让“曲高”的传统文化绽放出“合众”的新光彩,有效缓和了浮夸和焦躁的社会风气,从而成为大众精神消费的聚焦点。
以《非凡匠心》为例,节目突破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形式,倡导于山川阡陌间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节目的形式和场景可以立体化的展现。锔瓷大师王振海让残缺一角的茶盏得以涅槃重生,木雕大师王金生使得徽州木雕和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旗袍大师江满宗在“一席华服尺绕身”中展现中国古典女性的典雅。匠心引领者不仅展现了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也让观众感知了“择一事,终一生”的匠心精神。
2.2 灵活多样的赛制设定,缓解观众审美疲劳
文学文本不同于文学作品,必须让读者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两者进行互动后才能产生文学作品。在整个互动过程中,读者利用以往的审美经验赋予文本生命,让文本成为“现实的存在”。观众会对完全符合“期待视野”的文本失去鉴赏欲望,为了保持观众对节目的持续关注,可以制造陌生化效果,即设定灵活多样的赛制,让比赛环节有起伏落差。 央视《中国成语大会》第二季较之第一季相比,其赛制也在进行改良以适应观众的审美情趣。比赛流程先后是目标计时、双音节同题、单词限猜、限时竞猜这四个环节,选手往往是以组合形式出现,一方可用释义、典故、带入情境方式进行描述,描述过程中不可以提到成语中的一字,另一方进行猜词,完成时间短的一对获胜。这样的赛制不仅可以考验选手间的默契程度,而且可以让选手间碰撞出更大的火花。
2.3 嘉宾角色化定位,多层次吸引受众
在网络舆论空间中,意见领袖的话语权被进一步放大,其对讯息的解码和传递决定着团体成员对媒介信息的选择。在媒介传播平台上,“意见领袖”往往是明星嘉宾,其本身具有自带流量的属性,在媒介传播平台拥有大量的粉丝群体,可通过群体压力进行话题营销,促进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接受。
文化类综艺节目依据节目主旨选取与节目气质相符的明星或学者嘉宾,完成文化类节目话语权的重构。《朗读者》用最纯碎的朗读回归真实的生活,用经历去感受生命的印记。“京剧第一女老生”王佩瑜用京剧唱腔朗读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举手投足间感受气吞山河之气势;用“自然电影”填补中国电影领域空白的陆川导演朗读了《藏羚羊的跪拜》,以此来献给在可可西里顽强生存的生灵们。各个领域的明星嘉宾用朗读的方式分享自己的人生阅历,抒发着真情实感,让观众感受着生命之美。
3.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启示意义
电视作为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向受众源源不断的传递讯息。所以,制作根植于文化土壤,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且格调高雅的原创类文化节目,对提升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有鲜明意义。
3.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传承民族文化
“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受众理论,认为受众对文艺作品的接受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和潜在的审美期待,从而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情感满足。这个理论突出了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正如習近平强调,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就是人民的文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朗读者》每期都设定一个主题词,分别有遇见、选择、礼物等,每期设定的主题词的选择都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节目选取的嘉宾有明星和素人,嘉宾朗读的篇章也架构于个人的生命体验之上。红丝带校长郭小平是33个艾滋病孩童的“爸爸”,他现场用沙哑的声音朗诵拉吉亚德吉普林的《如果》,祝愿33个孩子永远幸福;脑瘫女诗人余秀华朗诵了自己的诗歌《给你》,以此来献给所有来到她生命里的人。观众在这些素人嘉宾朗读的故事中,感受悲欢离合,体会人生百味。
3.2 凸显节目的价值导向,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
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负载着特定人群特殊的“文化经验”,在传播社会文明和社会责任两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化类电视节目应该将文化内容和价值引领予以娱乐化的展现,在众生喧嚣中坚守文化自信,凸显人文关怀,展现媒体的责任意识和大国之风范。
北京卫视《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以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象为题,节目聚焦像歌剧、戏曲、昆曲、杂技等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团体,展现大美中国风。节目都是以团体形式进行表演,展现了歌舞剧《赵氏孤儿》的厚重气息、民乐演奏《十面埋伏》的凄楚宛转、空竹表演《俏花旦》的灵动活泼和古典舞之《采薇舞》的翩若惊鸿。用最纯粹的手段来让观众了解“中国意象”和其背后的文化内核,增强了观众的自我认同感。
3.3 鼓励原创,打造中国本土化节目
纵观当今的电视节目,在各种“模式引进”的喧嚣中,节目所展现创新性思维实属凤毛麟角。十九大报告中鼓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让中国经典与时代精神进行交融,立足中国特色,实现传统文化的多元传承。
央视大型原创诗词音乐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用意境隽永的古诗词搭配音乐元素,把两个文化符号进行“混搭”,充分体现了“文以载道,歌以咏志”的文化内涵。王俊凯演唱《明日歌》,用抑扬顿挫的音调劝诫人们要珍惜时光;赵照吟咏《声律启蒙》,展现中国语言韵律之美;支教老师和山区孩子演唱的《苔》,表现了平凡中的伟大。节目聚焦经典诗词、蒙学读本、时代金曲,让流动的音乐启迪观众的感知,曲终之后仍有诗词的风韵。
4. 结语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注意力也将逐渐聚焦至精神需要和文化享受。优秀的文化节目可以唤醒传统的回归,以文化之腔调,树大国之风骨。所以,这就要求广大媒体工作者要坚守文化自信,持续创造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化类节目。
参考文献:
[1]孔令顺,张思思.危机与转机:2020年的中国电视综艺[J].中国电视,2021(4):23-27.
[2]张琳.接受美学视域下短视频如何“讲好中国故事”[J].青年记者,2020(29):73-74.
[3]刘锦宏,张永薇.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引导策略研究[J].出版广角,2020(21):30-34.
作者简介: 刘琪,女,汉族,山东省德州市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影视文化与数字媒体研究。
【关键词】文化类电视节目;创作特色;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3..072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血脉,不仅包含着时间的印记,而且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是指以传播知识为宗旨,集舞蹈、音乐、戏曲、诗词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同时运用电子科技手段,对各种文艺样式所提供的文化内容进行二度创作,并以栏目化的形式予以表现的节目形态。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旨在遵循受众的审美趣味,以娱乐化的表达方式去呈现优秀传统文化。
1. 有底蕴的节目内容,奠定节目文化内涵
为了满足人们“寻根”的怀旧情结,文化类节目在诗词、汉字、故事等文化符号中构建了一种“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让观众在“诗与远方”的兼程中暂离了眼前的“苟且”。
1.1 内容垂直细分化,差异化的“小视角”折射“大文化”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更新迭代的受众,垂直细分领域的题材因能精准触达受众、以小众切口突破大众市场而获得内容生产方的青睐。在“大文化”的概念下,节目通过聚焦诗词、民歌、汉字、书信、文博等“小视角”,在文化载体扩展的同时,对内容广度进行深耕细作,实现题材多样化的探索。
文化类节目“诗词类”的如《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等,在一种紧张的竞技环境中,跨越了历史的鸿沟,赏中华古典诗词;“民歌类”的如《耳畔中国》、《喝彩中华》,以特定地区的原生态歌曲作为竞技内容,寻找金曲遗珠;“书信类”的有《见字如面》,一方圆桌,以信为镜,便实现了彼此心灵的对话;“匠心类”的有《非凡匠心》《百心百匠》,通过寻找国宝级文化传承者,感受“两句三年得”的匠心精神。
1.2 传统文化符号的传承,引领文化精神共鸣
文化类电视节目要想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无论形式和内容都必须以文化符号作为依托。这些文化符号既是文化系统中的能指形式,也有着“把对人生的感悟内化在知识中传递”的所指形式。所以,在大众文化语境下,文化符号唤醒了大众的文化认同感,成为推动文化类节目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黑龙江卫视《见字如面》用有质感的书信“遥寄锦书”,用声音演绎一段故事,传递一种精神。在灯光柔和的剧院中,嘉宾带上遥寄情思的书信走到桌前,让观众跨越了历史和现实的“鸿沟”。这些信件往往记录着真挚的情感与历史的变迁,承载着笔者对人生的感悟。蒋勤勤和徐涛深情演绎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浪漫爱情、赵立新动情朗读林觉民的《与妻书》、周迅哽咽诵读《太平洋脱险旅客家书》,以上种种,无不展现了家庭之小爱、民族之大爱以及人对生死的敬畏。节目以信件作为传播介质,唤醒了观众对历史情境的情感共鸣。
1.3 真实故事建构情境,真情实感引发共鸣
在消费主义思潮下,电视节目习惯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拼贴。然而,在这种表现形式的背后是一种聚焦社会真实生活的文化逻辑。在“互联网+”语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观众,他们能自觉与矫揉造作的节目产生距离感。这就要求文化类节目在回归文化属性的过程中,要力求“回归真实”,以文化符号为载体,通过展示历代圣贤或名人的心路历程,满足受众的情感需要和窥视欲望。
在室外文化类真人秀中,嘉宾依托服装、装饰、道具这些文化符号来展现不同历史维度的碰撞。四川卫视的原创历史体验类节目《穿越吧》,节目依托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基因,让“穿越团”嘉宾“穿越”回古代,在真实的空间情境下体验生活。在敦煌丝绸之路体验古代茶马古道的驼铃声声,南宋书院中感受古代文人墨客的畅叙幽情,在嬉笑中纵横千年历史,感知古人智慧。
2. 仪式感的节目形式,创新文化形象表达
除了对节目内容赋予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外,节目还希望通过仪式感的节目形式让高雅艺术走向通俗。有“仪式感”的文化节目不仅能让观众获得参与公共仪式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增强观众的文化认同感。
2.1 突破演播室框架,在娱乐外壳下展现人文内核
如今,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喧嚣时代,娱乐化浪潮催生了文化根基的迷失,人们沉浸在狂欢中而不知。文化类节目的出现让“曲高”的传统文化绽放出“合众”的新光彩,有效缓和了浮夸和焦躁的社会风气,从而成为大众精神消费的聚焦点。
以《非凡匠心》为例,节目突破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形式,倡导于山川阡陌间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节目的形式和场景可以立体化的展现。锔瓷大师王振海让残缺一角的茶盏得以涅槃重生,木雕大师王金生使得徽州木雕和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旗袍大师江满宗在“一席华服尺绕身”中展现中国古典女性的典雅。匠心引领者不仅展现了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也让观众感知了“择一事,终一生”的匠心精神。
2.2 灵活多样的赛制设定,缓解观众审美疲劳
文学文本不同于文学作品,必须让读者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两者进行互动后才能产生文学作品。在整个互动过程中,读者利用以往的审美经验赋予文本生命,让文本成为“现实的存在”。观众会对完全符合“期待视野”的文本失去鉴赏欲望,为了保持观众对节目的持续关注,可以制造陌生化效果,即设定灵活多样的赛制,让比赛环节有起伏落差。 央视《中国成语大会》第二季较之第一季相比,其赛制也在进行改良以适应观众的审美情趣。比赛流程先后是目标计时、双音节同题、单词限猜、限时竞猜这四个环节,选手往往是以组合形式出现,一方可用释义、典故、带入情境方式进行描述,描述过程中不可以提到成语中的一字,另一方进行猜词,完成时间短的一对获胜。这样的赛制不仅可以考验选手间的默契程度,而且可以让选手间碰撞出更大的火花。
2.3 嘉宾角色化定位,多层次吸引受众
在网络舆论空间中,意见领袖的话语权被进一步放大,其对讯息的解码和传递决定着团体成员对媒介信息的选择。在媒介传播平台上,“意见领袖”往往是明星嘉宾,其本身具有自带流量的属性,在媒介传播平台拥有大量的粉丝群体,可通过群体压力进行话题营销,促进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接受。
文化类综艺节目依据节目主旨选取与节目气质相符的明星或学者嘉宾,完成文化类节目话语权的重构。《朗读者》用最纯碎的朗读回归真实的生活,用经历去感受生命的印记。“京剧第一女老生”王佩瑜用京剧唱腔朗读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举手投足间感受气吞山河之气势;用“自然电影”填补中国电影领域空白的陆川导演朗读了《藏羚羊的跪拜》,以此来献给在可可西里顽强生存的生灵们。各个领域的明星嘉宾用朗读的方式分享自己的人生阅历,抒发着真情实感,让观众感受着生命之美。
3.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启示意义
电视作为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向受众源源不断的传递讯息。所以,制作根植于文化土壤,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且格调高雅的原创类文化节目,对提升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有鲜明意义。
3.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传承民族文化
“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受众理论,认为受众对文艺作品的接受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和潜在的审美期待,从而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情感满足。这个理论突出了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正如習近平强调,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就是人民的文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朗读者》每期都设定一个主题词,分别有遇见、选择、礼物等,每期设定的主题词的选择都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节目选取的嘉宾有明星和素人,嘉宾朗读的篇章也架构于个人的生命体验之上。红丝带校长郭小平是33个艾滋病孩童的“爸爸”,他现场用沙哑的声音朗诵拉吉亚德吉普林的《如果》,祝愿33个孩子永远幸福;脑瘫女诗人余秀华朗诵了自己的诗歌《给你》,以此来献给所有来到她生命里的人。观众在这些素人嘉宾朗读的故事中,感受悲欢离合,体会人生百味。
3.2 凸显节目的价值导向,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
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负载着特定人群特殊的“文化经验”,在传播社会文明和社会责任两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化类电视节目应该将文化内容和价值引领予以娱乐化的展现,在众生喧嚣中坚守文化自信,凸显人文关怀,展现媒体的责任意识和大国之风范。
北京卫视《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以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象为题,节目聚焦像歌剧、戏曲、昆曲、杂技等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团体,展现大美中国风。节目都是以团体形式进行表演,展现了歌舞剧《赵氏孤儿》的厚重气息、民乐演奏《十面埋伏》的凄楚宛转、空竹表演《俏花旦》的灵动活泼和古典舞之《采薇舞》的翩若惊鸿。用最纯粹的手段来让观众了解“中国意象”和其背后的文化内核,增强了观众的自我认同感。
3.3 鼓励原创,打造中国本土化节目
纵观当今的电视节目,在各种“模式引进”的喧嚣中,节目所展现创新性思维实属凤毛麟角。十九大报告中鼓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让中国经典与时代精神进行交融,立足中国特色,实现传统文化的多元传承。
央视大型原创诗词音乐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用意境隽永的古诗词搭配音乐元素,把两个文化符号进行“混搭”,充分体现了“文以载道,歌以咏志”的文化内涵。王俊凯演唱《明日歌》,用抑扬顿挫的音调劝诫人们要珍惜时光;赵照吟咏《声律启蒙》,展现中国语言韵律之美;支教老师和山区孩子演唱的《苔》,表现了平凡中的伟大。节目聚焦经典诗词、蒙学读本、时代金曲,让流动的音乐启迪观众的感知,曲终之后仍有诗词的风韵。
4. 结语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注意力也将逐渐聚焦至精神需要和文化享受。优秀的文化节目可以唤醒传统的回归,以文化之腔调,树大国之风骨。所以,这就要求广大媒体工作者要坚守文化自信,持续创造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化类节目。
参考文献:
[1]孔令顺,张思思.危机与转机:2020年的中国电视综艺[J].中国电视,2021(4):23-27.
[2]张琳.接受美学视域下短视频如何“讲好中国故事”[J].青年记者,2020(29):73-74.
[3]刘锦宏,张永薇.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引导策略研究[J].出版广角,2020(21):30-34.
作者简介: 刘琪,女,汉族,山东省德州市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影视文化与数字媒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