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皆连:他成就现代拱桥中国高度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hu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79周岁的郑皆连,庞眉皓发、精神矍铄,按照传统虚岁的计法,已至80岁高龄。“我已经是80岁的人了,干不了什么事情,只能尽量发挥一些余热。”他调侃道。
  就是这位“发挥余热”的耄耋老人,带领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攻克了超500米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关键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前不久,該团队刚刚摘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牌。
  八成拱桥用了他的技术
  在郑皆连眼中,桥不仅是天堑变通途的土木工程,更是象征着跨越、突破的精神信念。郑皆连出生于四川内江一个农民家庭。1965年,24岁的他从重庆交通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广西百色公路总段工作,从此他便在广西这片土地上扎了根。3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可谁也没想到,27岁的郑皆连,乍一看还是个刚入门的新手,居然首创中国双曲拱桥无支架施工新工艺,解决了不立拱架修建拱桥的难题。传统拱桥的拱圈施工十分困难,千百年来,施工过程中一直需要应用支架,但洪水一来就很容易把支架摧毁。能否不立支架也能把桥建起来?20多岁的热血小伙儿,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干劲儿。突破难关、跨越极限,是从内心深处迸发的呐喊,一如他当初跨入这个行业的初心。随后的一千多个日夜,郑皆连只要没有任务,就在工地上转悠,也常在施工最危险处工作,目光总离不开那一座座拱架上的“半成品”。“当时年轻,对后果想得少。”郑皆连回忆说。
  终于,他琢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钢丝绳斜拉扣挂,松索合龙形成拱圈,即把传统的桥梁下方支架支撑转变为上方悬吊。后来,51岁时他又设计了升级版———千斤顶钢绞线斜拉扣挂合龙松索工艺,前者适用于100米跨径以内拱桥,后者能适用于500米跨径以内拱桥。然而,这两项“绝技”却并未被独享。彼时,有很多人对郑皆连说过类似的话:“你申请专利,我们组建一个公司,我帮你收费。”郑皆连摇摇头:“我没有兴趣。大家可以随时用,用了能省钱又安全,何乐而不为?”无支架施工成了传统拱桥与现代拱桥的分水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跨径有了质的飞跃,而作为无支架施工工艺创新中的翘楚,郑皆连的这两项技术后续被应用于国内80%—90%的现代拱桥。
  要让“科研走在前面”
  1999年,郑皆连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广西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广西唯一一位院士。
  2018年,广西平南三桥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径的拱桥。然而设计伊始,平南三桥却几易设计稿———原设计推荐悬索桥,交通部门等审查单位又提出建议建成斜拉桥。
  平南县是该桥的投资方之一,当时县内分布着近80个贫困村。郑皆连长在农村,深知钱对于老百姓的重要性。因此他在设计之初,满脑子就想着如何在保证安全、克服风险的前提下给老百姓省钱。经过多次走访调研,结合以往的造桥经验,郑皆连力排众议,向审查单位提出了拱桥方案。在当时看来,原定方案已板上钉钉,新的拱桥方案几乎没有任何希望,但郑皆连没有放弃,几度谏言。“第一,建成拱桥,刚度会比悬索桥、斜拉桥还要大。第二,拱桥造价比推荐的悬索桥少9000万元,可谓物美价廉。”郑皆连说,且拱桥维护费每年还比其他桥少100多万元,这类长期费用都要平南县买单。为此,他必须据理力争。
  后续,方案通过,郑皆连依旧十分“抠门”。为了进一步节省投资,他提出把其中一个桥台放到卵石层上,这可是拱桥设计中间的大忌。因为拱桥是超静定结构,两个桥台的不均匀沉降或位移都会产生非常大的附加应力,威胁拱桥安全。为何郑皆连执意如此?答案还是省钱。“能省2000多万元。”说起这些,郑皆连仍很激动。
  最核心的安全问题怎么办?“我们在这一问题上没用任何冒险思维,也不是为了创造奇迹,而是通过大量试验对卵石层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分析后认为可行。即便如此,我们还对卵石层进行了注浆加固,并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原位试验。”安全问题上,包括郑皆连在内的任何一位桥梁大师都不会马虎。
  字典里没有“大喜大悲”
  别看在专业问题上,郑皆连十分“较真儿”。在荣誉、赞善、地位面前,这位老人却常常木讷而寡言。当记者提及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牌时,郑皆连两度称受之有愧。在他看来,“实属运气好”,遇到了三个破世界纪录的桥。加之桥梁是中国的一张科技名片,而拱桥或成为我国从桥梁大国变为强国的突破口。然而,看似好运气的背后,往往倾注着无数人的心血。实干寡言,是郑皆连以及他带出的整个团队的真实写照。近3年来,郑皆连团队结合以往多项国内首创技术,完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跨径的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施工———跨径530米的四川合江第一长江大桥,于201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鲁班奖、詹天佑奖和世界桥梁界的“诺贝尔奖”———世界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奖;完成了世界上最大跨径的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跨径430米的拉林铁路的雅鲁藏布江桥建设难题的攻克;取得了跨径575米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广西平南三桥建造工作的重大胜利……
  1998年1月,他患癌症在北京做手术时,医生对他说:“你要吃安眠药,第二天要做手术,睡不好可不行。”事实上,郑皆连根本不需要安眠药,那晚他一觉睡到天亮。熟悉他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字典里似乎就没有“大喜大悲”。
  如今,他身体硬朗,还调侃自己在“执行老年人的作息生活”。早晨一般6点前起床,晚上11点睡觉。早晚各散步20分钟左右,周末亦如此。
  邢大军据《科技日报》于紫月/文整理
其他文献
川藏公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全长2000多公里,平均海拔近3500米,因高寒缺氧且泥石流、滚石和暴风雪等险情频发,素有“西部奇路”之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公路之一。这条高原天路,以往都是男兵驾驶员的战场。  60多年来,随着道路、装备、食宿等条件不断改善,川藏兵站部打破常规,以新兵为主培养了一支能驰骋雪域高原的女子运输分队。  这群“95后”女兵,80%以上有大学学历,她们通过严格的训练和层层
期刊
中国当代散文家、戏剧家……这些都是别人送给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头衔。他的很多作品都拥有风俗画般的意境,清新又亲切。  写美食、写风土人情,汪曾祺总是手到擒来,写作领域相当宽泛。他懂生活、会生活,写的许多食物看上去很平常,但却总是令人馋涎欲滴。无论美食还是美文,读者喜欢汪曾祺,根源可能还是其中流露出的积极生活态度。他写过一首诗,其中一句是“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很多世间美好却琐碎到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期刊
上小学时由于生源太多,学校教室不够,结果采用二部制。一个班上午上课,另一个班下午上。一周轮一次。因为是半天,母亲就带我去她工作的学校。她去教书,我就在办公室写作业,写完作业便溜出去玩儿。  母亲办公桌的对面是一位年轻又漂亮的阿姨,听说她是华侨,从穿衣打扮上能看出来。  这位阿姨永远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我却没有叫过她阿姨,总觉得她太年轻了,更像大姐姐。这位张老师刚毕业入职,也就二十多岁。其实刚入
期刊
为了助力湖北经济发展,央视开启了“跨次元”带货模式。前段时间“国家级段子手朱广权垣人间唢呐李佳琦”的“小朱配琦”热度还未散尽,又来了“祖蓝夏丹”。  直播一开始,欧阳夏丹就玩起名字谐音梗,“夏丹喊你下单啦”!复又感慨:“寻寻觅觅几十年,原来最适合当带货官。”让不少人看到后,都纷纷表示:“太可爱了。”一场不到两个小时的直播,“祖蓝夏丹”组合,一共为胡北买出了6100万的商品。  记得以前看过报道:欧
期刊
敏的学校就在竹林里。一片竹海,风吹竹林,竹叶发出的簌簌声。每天匆匆路过,敏从未有过驻足观赏的心思。  三年前,敏申请来“小西藏”支教,就很少回城里那个家了。一上午,她给学生们讲梁晓声写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由于认识不足,大家的发言五花八门。有的说,爱情这东西很荒唐,比如里面的主人公“我”因为妹妹未婚流产而打她的時候,副指导员李晓燕出于保护同性的角度挺身而出,狠狠地扇了“我”俩耳光,而“我”从此
期刊
陆游和唐婉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耳熟能详了吧。  陆游不愧是个大文豪,也太能说会道了。明明他在这段感情中,表现得十分不负责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渣”,却仅凭着一首词(《钗头凤》、两首诗(《沈园二首》),就给洗白了。  世人都以为陆游很爱唐婉,与唐婉分手,是迫于母命,情非得已。而要我说,还是爱得不够,他對她真要爱得足够深的话,怎么可能就因为母亲的几句话,便把她给休了?  因为孝?未必。不然,你既
期刊
日前,著名作家贾平凹又出长篇小说新作《暂坐》。“在我七十岁前,《暂坐》可能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贾平凹说。  生活智慧靠自己悟  写《暂坐》,贾平凹用了两年,写了四遍,比以往的任何一部书都写得慢。其实,他写的是熟悉的城。在西安已经生活了四十多年,像熟悉自己的家一样熟悉这座城。书中那个茶庄,十多年来,贾平凹差不多每日都去喝茶闲聊,所写庄主和她的一帮朋友,再熟悉不过。  《暂坐》没有传奇的故事情节,写
期刊
吴敏霞先后参加过4届奥运会,共夺得了5金1银1铜。另外,她还夺得过8枚世界游泳锦标赛的金牌。她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丈夫张效诚也是普通人。她曾说过:“是亲情与爱情一直陪我在战斗。”  吴敏霞,1985年出生于上海市徐汇区,父亲吴钰明在电器公司上班,母亲朱金妹在莫干山景区就职。吴敏霞小时候,活泼可爱,胆子也特别大,身体的协调性明显优于一般孩子。5岁时,徐汇区体校的跳水教练袁连英来幼儿园选苗子,一眼就看上
期刊
“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天,要奔向各自的世界……”在小虎队风靡内地但是还没有推出这首《放心去飞》的时候,我们却终于走到了这一天。  一段有点虐心的情感终于让我和她都感到了无力,可是,曾经的美好总是叫人留恋,也让人不愿死心,毕竟,当初是两情相悦。于是,悄悄地给她留了一张字条:实在不舍这份情,如果还愿意继续,我们黄昏后在广场上见;如果不愿意再继续了,就把我们一起去草原,你那张在夕阳下的照片送给我当个纪念吧
期刊
人过三十,对不少运动员来说,职业生涯已经要开始进入“忆当年”的环节。田径选手也是这样———博尔特正是在31岁的年纪宣布退役。对苏炳添来说,今年8月就将年满31岁的他,既到了“年纪”,也有足够的资本来回忆当年。  不要活在纪录里  2018年6月23日,苏炳添完成了在他整个职业生涯、甚至亚洲田径史上都不可绕过的一场比赛。那年的国际田联马德里挑战赛,那时还“只有”28岁的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决赛中,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