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到立美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造是音乐蓬勃发展的基本动力。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能够认识到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重视音乐教育创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学生参与兴趣以及参与积极性的开发,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在较为浓郁音乐氛围下更加积极、更加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给予学生更多参与实践机会,促使学生能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造;审美;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0185-02
  【本文著录格式】赵天夏.从审美到立美——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对审美与创造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20,04(07):185-186.
  一、以审美为基础的音乐教育
  为了贯彻“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总体目标,就要深入研究其各类促成条件。首先,选择具有美感的音乐作品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什么样的作品富有美感?是否像部分观点所认为的那样,只有古典主义音乐才是高雅的,只有聆听贝多芬、莫扎特等人的作品才是有格调的呢?实际上,对于一部作品是否具有美感,首先应当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从当时的文化观念入手,探究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运用的音乐手段是否具有研究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不仅在相应的文化群落中获得认同,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化以及精神的缩影,毋庸置疑,这种作品就是美的。音乐教师应该先行对该地区及民族的社会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贴近本土文化的角度再去欣赏音乐,进而去斧正自己的审美文化观。将正确的判断美、感受美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教师通过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审美体验,这是音乐教育的重中之重。
  创设具有美感的教学环境同样是落实审美教育的一个必要环节。完备的教学设施,多样的教具种类,具有专业素养的音乐教师和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可以促进学生释放天性,开拓思维,身临其境的感受音乐之美。迥异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区域”与“学生区域”和“个人区域”与“他人区域”的泾渭分明,取消界限束缚的教学环境的积极意义不仅在生理上,更在心理上。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得以发散自己的思维,提高思想的能动性。达到“体验——感受——发散——创造”的审美全过程。具有专业素养的音乐教师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无论是音乐环境的创设、各类教具的使用还是音乐作品的挑选,都需要音乐教师的穿针引线。教师的审美倾向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要想学生有审美,首先教师要明确。只有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正确的审美导向,清晰的思想教育体系,符和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眼界,才能将审美教育思想准确的传递给学生,才能使学生对审美产生深刻认识进而了解掌握并身体力行地践行与发展。
  二、立美教育中对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是将内心体验具化为音乐音响结构的艺术实践,完全是一种新的思想、观点,承载创造者个人的情感,所有的一切都由创造者赋予其新的生命。创造作为一种广义层面的审美实践,贯穿了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的方方面面。在音乐教育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也是音乐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课标》中,以“鼓励音乐创造”作为基本教育理念之一,意在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追求‘价值’‘和‘意义’的音乐实践,去不断提高对世界各种事物的理解水平,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音乐创作从普遍意义上而言是作曲家内心听觉转化为物质行为的实践过程。这种“一次创作”的形态在丰富的技巧与审美经验的交织中往往还需要一点类似“灵感”或者说“天赋”的因素为一部音乐作品的成功诞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笔者认为,这里的灵感或者说天赋的本质与霍德华·加德纳和契克森米哈赖所谓的“大创造力”的理论是相通的。他们认为,创造力更接近一种先天的能力,并非所有人都能够经过艰苦的努力在某一领域达到与在这一领域有着基因优势的人的最终成就。正因如此,虽然像贝多芬、莫扎特那样的作曲家可以广为人知永载史册,但更多的音乐从事者却籍籍无名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这种创造力的培养并非基础教育层面能够驾驭的,也与人们的初衷大相径庭,自然不会作为教育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实际上,以面向大众为前提的音乐教育需要更加贴近现实,将音乐创造与审美体验相结合。在以审美为导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实践将内心听觉落实到实际操作,以小见大,从而达到以审美促立美的理想境界。
  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中提到:“为了创作,需要有音乐能力。每一种创造性的角色都呼唤特定的能力,而所有的能力都是可培育的。”。笔者认为,相较于大创造力的观点,雷默的看法更加贴合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情况,也更加符合《课标》对于创造力的定位。一旦创造力变得为普通大众所拥有,那么基础教育的功能随之凸显出来。“在音乐教育中,鼓励音乐创造指的是鼓励将创造融进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的全部过程”作曲中对于新的音色的探索和发现,演唱和演奏中思与行的完美结合,欣赏聆听中的意识反应,在这些过程中,创造无处不在。表演者对作品本身进行合乎时宜的“再加工”是一种创造,欣赏者在聆听过程中产生的独具个性的精神活动也是一种创造。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审美与创造的结合,两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只强调审美而忽视立美会将学生囿于“匠气”的窘境,审美教育只有落实在立美成果上才能显示其成功与否,反之审美教育将失去长久发展的生命力。与此同时,对于实践而言,没有实践就没有创造,实践经验是创造力发挥的主要源泉与动力,且创造本身也是一种实践方式。创造丰富审美体验,在音乐欣赏,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的每个环节都贯穿其中,这种能力绝不是音乐家、作曲家才能拥有的词汇,创造力属于每个人,有时即使微不足道,也绝对不容忽视。
  三、结语
  为了能够构建更加完善的音乐教育体系,不仅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学校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同样要树立现代化以及综合性评价观念,构建更加科學、更加合理教学评价体制。引导教师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教学改进活动以及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促使音乐教师与学生能够给予更加真实理解与支持,重视音乐学科,引导教师能够掌握音乐教育目标,有效了解音乐教育活动以及音乐教学方法,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逐步优化音乐教育过程,提升音乐教育有效性。制定出更加具有多样性、更加灵活音乐教育设计方案,保持音乐教育评定的合理性以及公正性,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做好教学评价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熊蕾.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于润洋.音乐美学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4]王耀华,王安国,吴斌.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6]都臣.对“以审美为核心”的认识与思考——基于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J].西南大学,2010.
  [7]齐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观念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2011.
  [8]朱淼.更新与坚守——《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中译本)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4.
  [9]闾鹏.从美国主流音乐教育哲学观思考我国音乐课程标准的制定[D].重庆师范大学,2016.
  [10]吕琳.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D].上海音乐学院,2010.
  作者简介:赵天夏(1996—),女,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沈阳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理论硕士研究生在读。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叮叮当》为例,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归纳整理与社会实践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起源、歌词、曲式、旋律、咬字与为切入点,浅析温州民歌特色,让演唱者对温州民歌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撞歌;叮叮当;温州方言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0031-01  【本文著录格式】袁洋洋,李
期刊
【摘要】土家族母语民歌是土家族民歌的核心部分。本文从母语特点和音乐特点进行阐释,再从音地关系的角度深入研究,认为一种音乐的产生与当地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且呈现出“地理环境→人→音乐”的过程。  【关键词】土家族母语;迎客歌;音乐特征;音地关系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0024-02  【本文著
期刊
【摘要】晋剧青衣唱腔应该借鉴科学的发声方法,尤其是借鉴民族唱法的科学发声技巧。使青衣这个行当在不失去晋剧独有韵味风格的前提下,调整发声方法,减少真声的比例,充分利用共鸣腔体,从而使戏曲演唱者的艺术生命力更持久。  【关键词】青衣;借鉴;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0041-02  【
期刊
【摘 要】瞿希贤是我国少有的多产女作曲家,她的阅历之丰富直接反映在音乐创作中。在她创作的二百余首声乐作品中,不仅包含多种歌唱形式,还充分地刻画出色彩斑斓的民族风韵,更体现出她对不同民族间音乐灵魂的深层领悟。新疆音乐的傳承也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瞿希贤;艺术歌曲;民族性;新疆音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音乐本属于美育学科范畴,不仅肩负着教给学生基础乐理知识的责任,也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审美能力、激发小学生音乐兴趣的责任。小学音乐课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艺术的熏陶与鉴赏,通过创设有效的情景,能够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鉴赏水平,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情感体验,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热爱学习的美好品质。许多心理学家曾在研究中指出,小学生正处于心里好奇的阶段,教师要结合小学生这一身心发展规律,增强音乐教学过程中
期刊
【摘要】适逢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建立20周年之际,中央音乐学院“素质型音乐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于2019年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主办,邀请了全国各大专业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系)院长(系主任)、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院院长与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交流并参与讨论。  【关键词】中央音乐学院;素质型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期刊
【摘要】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器乐教学对于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器乐教学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琴童;音乐课堂;歌唱能力;音乐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
期刊
【摘要】本文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学生管乐团为研究对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教育理念、管理制度、评价体系、因材施教、创新教学与排练方法、打造精品校园文化项目几个方面对管乐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发展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学校美育教育质量。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管乐团;创新发展;美育教育;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五线谱地板教学法”(“floor staff method”)是卡拉博科恩(Carabo-Cone)1953年在《怎样帮助儿童学习音乐》(“How to Help Children Learn Music”)一书中提出的音乐教学法。本文通过对“五线谱地板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教学实践的实验研究,探讨小学一年级五线谱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五线谱教学;地板教学法;小学音乐教
期刊
【摘要】《落霞集》是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指挥金承志先生的创作,最早完成于2016年。2019年6月30日,正式出版。本篇论文是笔者在听罢之后所写的感悟。  【关键词】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落霞集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0184-01  【本文著录格式】高悦斌.落霞与孤鹜齐飞——对上海彩虹室内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