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inbir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结构特性,探讨了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 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on the high-rise buildings structure character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o that it can make 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design requirements.
  Key Words: high-rise construction; transfer flo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在高层建筑结构中,有很多情况是底下的几层为大开间商场 ,而上面为小开间的公寓或住宅,这就会遇到结构转换层问题,在进行转换层施工时,上下两部分之间大多在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更多地采取设置转换层的方案实现过渡。转换层成为高层建筑中的一个关键点, 起着至关重要的连接纽带作用,因此如何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 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是关系到建筑物整体结构质量的重大问题。
  一、 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结构特性
   高层建筑设置转换层的目的是为了协调建筑上下部分之间在结构上存在的较大差异。按照转换层结构功能的不同, 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1、建筑上、 下部分之间结构类型的转换, 此类建筑上部和下部采用的结构形式不同。如: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 下部采用框架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
  2、 建筑上、 下部分之间的柱网尺寸不同, 这种建筑虽然上下部分的结构类型相同, 但通常需要通过转换层, 扩大其下部结构的柱距,以形成大柱网。
  3、 同时具备转换结构和扩大轴线尺寸的混合形式。无论哪一类形式, 高层建筑转换层作为实现内力转换的构件,都要担负建筑上部荷载在向下传递过程中, 因被迫发生改变( 因上下结构差异) 而产生的种种不利影响。因此, 转换层结构需要具备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才能胜任其任务。转换层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梁式转换层、 箱式转换层、 厚板转换层和桁架转换层等。
  二、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
  1、原材料要求
   ⑴水泥
   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等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低热或中热的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发热量270-290Kj/kg),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
   ⑵骨料
   ①粗骨料碎石和卵石均可,应采取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和控制增加水泥用量。骨料中不得含有有機杂质,其含泥量应 <1%。
   ②细骨料宜选用粗砂或中砂,含泥量应≤3%。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其粗细率以2.6-.8为宜。控制细砂以0.3mm筛孔的通过率为5%-30%;0.15mm 筛孔的通过率为 5%-10%。
   ③粉煤灰为了减少水泥用量,可掺入水泥用量10%的粉煤灰取代水泥。粉煤灰的烧失去量 应 <15%,SO3 应 <3%,SiO2 应 >40%, 并 应对水泥无不良反应。
   ④外加剂为了满足和易性和减缓水泥早期水化热发热量的要求,宜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缓凝型减水剂。
  2、 混凝土用料设计
   为寻求大体积混凝土合理的配合比,首先分析一下其产生温度裂缝的原因,众所周知,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主要是由于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 使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所致。这是由于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很慢,浇注后的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远比外部高,温差可达60℃左右,造成内胀外缩,在外表面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开裂,其次从混凝土用集料品种看,热膨胀系数大小对混凝土温度应力及结构的温度变形有很大影响,选取用热膨胀系数小的骨料可减小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提高抗裂性。再次, 从骨料的粒径看, 骨料粒径较大的混凝土,其水泥浆量较少,热膨胀系数小,可减小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提高抗裂性。通过上述分析,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明显的,在当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中通常采用如下几点措施 :
   ① 低水化热的水泥和尽量减小水泥用量;
   ② 尽量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
   ③ 合理使用混凝土外加剂;
   ④ 选用热膨胀系数小的骨料和较大的骨料粒径;
   ⑤ 预冷原材料;
   ⑥ 合理分缝、分块,减轻约束;
   ⑦ 在混凝土中预埋冷却水管;
   ⑧ 在混凝土表面绝热,调节表面温度下降速率;
   ⑨ 抛投石块。
   从上面通常采用的措施可看出,这多种措施中,除施工过程中可采取的措施外,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角度看, 主要应从①一③着手,进行配合比设计。进行配合比设计时注意:
   ①设计配合比时尽量利用混凝土60d或90d的后期强度,以满足减少水泥用量的要求。但必须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和满足施工荷载的要求。
   ②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使用的材料通过试配确定。水灰比应≤0.6。砂率应控制在0.33 -0.37(泵送时宜为0.4-0.45)。坍落度应根据配合比要求严加控制。当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时,坍落度的增加应通过调整砂率和掺用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解决,严禁在现场随意加水以增加坍落度,并应将坍落度控制在10-14cm为宜。
  3、施工准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除按一般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的物质准备、机具准备、技术准备和现场准备外,应根据其施工的特殊性, 做好附属材料和辅助设备的准备工作,如冰、冰水箱(池)、真空吸水设备、水泵、测温设备等。尤其要做好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施工方案编制的重点,应该是:
   ① 根据减少约束的要求,确定分层分块的尺寸及层间、块间的结合措施。
   ② 通过热工计算,确定混凝土入模温度以及对材料加热或降温的措施。
   ③ 确定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的方案。
   ④ 制定混凝土的保温方案。
   ⑤ 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施工和消防措施的制订。
  4、 施工要点
   ⑴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一般宜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即最高温度延30℃时为宜。气温大于30℃时,应采取相应的降低温差的减少温度应力的措施。
   ⑵混凝土的配制,应严格掌握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内起到卸料止,一般应不少于1.5-2min。雨季施工期间, 应勤测粗细骨料的含水量,并随时调整用水量和粗细骨料用量。
   ⑶搅拌后的混凝土,应及时运至浇筑地点入模浇筑。在运送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灰浆流失、 坍落度变化等现象。 如发生离析现象,必须进行人工二次拌合后方可入模。
  5、 混凝土浇筑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根据整体连续浇筑的要求,结合结构尺寸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条件等具体情况,选用以下三种方法:
   ⑴全面分层。即将整个结构浇筑层分为数层浇筑,当已浇筑的下层混凝土尚未初凝时,即开始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完成。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物的平面尺寸不太大的工程,施工时宜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也可分为两段,从中间向两端,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
   ⑵分段(块)分层。适用于厚度较薄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施工时从底层一端开始浇筑混凝土,进行到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
   ⑶斜面分层。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三倍的工程,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底层开始,逐渐上移,此时向前推荐的浇筑混凝土摊铺坡度应小于1:3,以保证分层混凝土之间的施工质量。
   分层的厚度决定于振捣器的棒长和振动力的大小,也要考虑混凝土的供应量大小和可能浇筑量的大小,一般为20-30cm。插入式振捣器应伸入下层 50cm 为宜。
   分层浇筑时,上层钢筋的绑扎应在下层混凝土经一定养护其强度达到1.2N/mm2, 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混凝土浇筑后达到稳定时的室外温度之差在 25℃以下时进行。
   分层浇筑间隔的时间,应以混凝土表面温度降至大气平均温度为好,即水化热温升的峰值以后,一般为3-5d,因此间隔时间以大于5d为宜。
   期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混凝土内部的实际温度,具体的措施可以有以下几种:
   ① 降低混凝土入模浇筑温度—如拌合水中掺入冰屑、使用冷却水作拌合用水、砂石采取遮阳措施和喷冷水降温等 ;
   ② 骨料中掺入适量毛石 ;
   ③ 掺入适量的粉煤灰。
   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振捣棒的操作应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每点振捣时间以20-30s 为宜,但还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 不再出现气泡、 表面泛出灰浆为准。分层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 振捣时要防止振动模板,并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预埋件等。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铁锹摊平拍实。
  6、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拌和物浇筑成型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的目的是为混凝土正常硬化创造必要的温度、湿度条件,防止收缩开裂,保证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具体要求是,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礦渣水泥、 火山灰质水泥、大坝水泥、矿渣大坝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21d。养护方法分为降温法和保温法两种。降温法即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用蓄水、撒水或喷水养护;保温法是在混凝土成型后,使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如塑料薄膜、草袋等)及薄膜养生液养护,可视具体条件选用。
  参考文献:
  [1] 吕浩, 赵振河, 汪波. 高层建筑中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J]. 陕西建筑与建材, 2004, (04)
  [2] 张占辉, 冯素华, 李鍠恭. 某高层住宅楼转换层施工案例分析[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2004,(01)
  [3] 胡川. 转换层模板支撑的技术改进[J]. 施工技术, 2002,(02)
  [4] 徐杏华, 肖孟, 刘江华, 刘幸. 转换梁位置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影响的分析[J]. 建筑技术开发, 2010,(10) [5] 朱昌宏, 刘宏涛, 张俊辉, 陈传铭.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的应用[J].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04,(1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我们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阐述了污水管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及安全的控制。  [关键词]:顶管,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方法  [Abstract] :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China, the acceleration of u
期刊
中图分类号:F40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本人从事冶金行业暖通专业设计已有五年。在此期间也曾深入施工现场从事设计服务及施工管理工作。在此,就本人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感悟与大家进行交流,希望能对向我一样初入职场或即将步入职场同学们有所启发。  实际工程设计理论来源于大学课程  很多人大学毕业几年后会有一种很消极的感慨:怎么大学课程里学到的设计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多大的用处,我的
期刊
摘要:本文是笔者结合某工程实例,主要针对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相关阐述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is combined with an engineering case, mainly for road asphalt pave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were elabora
期刊
[摘要]:建筑节能是近年来世界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也是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生长点。文章简单介绍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含义和住宅节能与住宅建筑设计的关系,提出了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节能措施和住宅单体设计的节能措施。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节能措施  [Abstract] :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of the building is the world in
期刊
【摘要】老东山隧道作为云南广昆铁路重难点工程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多次遇到初期支护发生变形、开裂和局部坍塌,本文着重讲述了现场施工过程中摸索出来的初期支护辅助措施,这些辅助措施对加强初期支护的整体性、有效控制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开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今后面对隧道穿越特殊地质段提供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铁路隧道,变形开裂,研究分析,控制技术  【 Abstract 】 Old Dongsh
期刊
摘要:位于我国南部的广东省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每年有较长的多雨季节。由于受工期制约,许多工程的雨季施工是不可避免的。进入夏季多雨季节后,广东的大部地区呈现气温高,雨水多,长时间雨热同期的状况。连绵的阴雨也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了诸多困难。为了保证雨季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如何合理的安排建筑工程的雨季施工变得尤为重要。  Abstract: Located in the so
期刊
中图分类号: U443.1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1、某桥梁位于广东某新建路上,中心桩号为K0+250.499,与道路中心斜交角度为30度,最大纵坡3.3%。   2、桥梁结构形式:结构均采用2×25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部结构为薄壁式桥台、桩柱式桥墩、冲孔灌注桩基础。  桥梁上部箱梁分中梁和边梁两种,其中中梁箱顶宽2.4m,底宽1m,悬臂0.367m,箱梁高1.4m。桥
期刊
摘要:从原料选定,混凝土配比,混凝土浇筑、养护、模板拆除,裂缝控制等方面介绍船闸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 船闸;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技术  Abstract: from the raw material selection, concrete ratio, concrete pouring and curing, form dismantled, the crack contr
期刊
摘要:水泥砼路面的突出优点是:强度高,使用周期长,正常维护费用低; 其突出缺点是:一次性投资大,对损坏难以修复。  关键词:早期裂缝;沉降裂缝;干缩裂缝;温度裂缝;微裂缝  Abstract: cement concrete road surface of prominent advantage: high strength, use cycle is long, the normal maint
期刊
摘要:在建筑工程领域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不断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全面推进施工企业技术进步, 促进建筑技术整体水平提高的唯一的途径就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 将科学的管理和大量技术上先进、 质量可靠的科技成果广泛地应用到工程中去, 应用到建筑业的各个领域。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发展概况,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  Abstract: in t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