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新华日报》报道,南通市举办各类“最美家庭”讲好家训活动已近2600场次,群众提炼好家风、好家训5400余条,形成了“最美家庭”众知众乐、众评众议、众宣众学、众爱众创的生动局面,“最美家风”吹遍江海大地。(江苏网2月23日)
重视家风建设是时代的需要。习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家教、家风。他本人不仅以好家风示人,而且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修身养性、家风传承和家国情怀的递进关系。家风建设不仅是一家一户的事,对社会来说,有好家风,才有好民风;对官场来说,有好家风,才有好政风。家风关系作风,作风影响党风。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和归宿,良好家风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从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来看,不少都带有“全家腐”、“家族腐”的特征。苏荣全家齐上阵,一人当官,全家捞钱,家风不正,导致全家沦陷。
家教、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中最为朴素的文化沉淀,也是沿袭家谱、传递薪火的命脉。好的家教是最具生命力的文明因子,其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修身、齐家发挥着传承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好家教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风是一种综合的家教力量,它是集思想、情感、身传、生活习惯、为人处世等多种元素于一身的綜合体。有没有好的家教家规,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也直接影响到后辈的成长成才。中国老百姓喜欢用“有家教”或“没家教”来评价一个人的素养,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门风,有什么样的门风,就有什么样的子孙。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的意识,他写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吸取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后,因受祖上荫庇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后“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他教子有方,他的子女不仗父势,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之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义”,家风和音乐一样,是流动的思维,一个人的气质需要三代人的培养,是一代一代的雕凿和传承。“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创始人张謇,也是重视家风、家教的先驱者。他亲笔书录的《家诫》上了中纪委网站的首页头条,成为“最美家风”的典范。在他看来“爱之而欲勉之”,真正爱你的孩子,就要管教他,勉励他,时时提醒他;“以进德而继业”,有德行才有出息,“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也”,仁者乐,仁者福,乐施好善、积德行善者,才是有福之人。他用诸葛亮的《诫子书》告诫后人诫勉后代不要浮躁,不要懈怠,要严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才能宁静致远。他特别诫勉后辈要勤奋好学、苦读圣贤,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既指明方向,又教会方法。这种教育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是无声的,也是有声的,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着人们的心灵,塑造着人的世界观、道德修养、为人处世。好的家诫家规,不仅承载着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也承载着传承社会文明的重任。
文明教育从家教开始,文明建设从家风开始。让最美家风真的美起来,是个细活、长活,不是搞几场演讲、几次评比就一挥而就的,长期坚持,才能久久为功。“讲好家训”活动已经开了好头,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的加入,必将开启文明建设一代新风。
重视家风建设是时代的需要。习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家教、家风。他本人不仅以好家风示人,而且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修身养性、家风传承和家国情怀的递进关系。家风建设不仅是一家一户的事,对社会来说,有好家风,才有好民风;对官场来说,有好家风,才有好政风。家风关系作风,作风影响党风。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和归宿,良好家风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从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来看,不少都带有“全家腐”、“家族腐”的特征。苏荣全家齐上阵,一人当官,全家捞钱,家风不正,导致全家沦陷。
家教、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中最为朴素的文化沉淀,也是沿袭家谱、传递薪火的命脉。好的家教是最具生命力的文明因子,其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修身、齐家发挥着传承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好家教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风是一种综合的家教力量,它是集思想、情感、身传、生活习惯、为人处世等多种元素于一身的綜合体。有没有好的家教家规,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也直接影响到后辈的成长成才。中国老百姓喜欢用“有家教”或“没家教”来评价一个人的素养,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门风,有什么样的门风,就有什么样的子孙。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的意识,他写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吸取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后,因受祖上荫庇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后“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他教子有方,他的子女不仗父势,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之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义”,家风和音乐一样,是流动的思维,一个人的气质需要三代人的培养,是一代一代的雕凿和传承。“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创始人张謇,也是重视家风、家教的先驱者。他亲笔书录的《家诫》上了中纪委网站的首页头条,成为“最美家风”的典范。在他看来“爱之而欲勉之”,真正爱你的孩子,就要管教他,勉励他,时时提醒他;“以进德而继业”,有德行才有出息,“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也”,仁者乐,仁者福,乐施好善、积德行善者,才是有福之人。他用诸葛亮的《诫子书》告诫后人诫勉后代不要浮躁,不要懈怠,要严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才能宁静致远。他特别诫勉后辈要勤奋好学、苦读圣贤,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既指明方向,又教会方法。这种教育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是无声的,也是有声的,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着人们的心灵,塑造着人的世界观、道德修养、为人处世。好的家诫家规,不仅承载着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也承载着传承社会文明的重任。
文明教育从家教开始,文明建设从家风开始。让最美家风真的美起来,是个细活、长活,不是搞几场演讲、几次评比就一挥而就的,长期坚持,才能久久为功。“讲好家训”活动已经开了好头,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的加入,必将开启文明建设一代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