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情境体验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y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表扬有时像道紧箍咒 金屹红    凯凯是个很乖的孩子,每次教师组织活动时,他都是第一个坐好,挺着胸,抬着头端端正正的,从来不做小动作,不和小朋友说话。因此,教师经常表扬他,把他树为小朋友的学习榜样。可最近一连几天,凯凯每天要求妈妈中午接他回家,或找出各种理由不来幼儿园。这是为什么呢?我很纳闷。在一次家访中,我才了解到这都是表扬惹的祸。  其实,凯凯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他喜欢和同伴游戏,喜欢放松地活
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越是动作敏捷的孩子越不容易摔跤,即使不小心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拍拍土也就没事了,而那些动作不灵敏的孩子却很容易摔伤。这充分说明,孩子是需要锻炼的,只有适当放手让他们面对危险,挑战危险,他们才能学会应对危险,回避危险。  因此,在组织幼儿玩滑梯时,教师可在合理控制人数的前提下允许幼儿自由玩。教师则平静且全神贯注地守在滑梯旁观察,在必要时才给以保护。也可以根据幼儿动作发展水平让他们
设计意图:  3~6岁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总体上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但个别差异也相当显著,并受到家庭、幼儿园、同伴等多方面的影响。作为教师,有责任给幼儿积极的影响,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从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绘本《各种各样的人》,它通过立体翻页的表现形式,让人读起来觉得饶有趣味。书里介绍了各种各样的人,这些人都很平凡
朋友生日聚会,同事带着5岁的女儿晴晴参加,数小时的相聚中,米妮气球成了孩子最亲密的小伙伴,一直被她抱在怀里。回去的路上,考虑到孩子的安全,朋友们商量着不把气球带上车,并讨论着用点儿糖果什么的把气球“哄出来”,或者用“不听话就不喜欢你了”的“适当严厉”。同事决定不采用哄骗“策略”,也不采用厉声“威胁”,而是坚持要直接跟孩子对话解决。  “宝贝儿,咱不能把气球拿上车。”同事很直接地开场。“为什么,妈妈
在领导眼里她是一个富有激情的干将,在下属眼里她是一个专心幼教事业、富有爱心的人,在女儿眼里她是爱园如家、从不把抱怨带回家的快乐老妈。她最信奉的格言是“工作着是美丽的”,她最敬佩的人是“劳动者”,她感到最幸福的事是“和孩子们在一起”,她最大的愿望是“教育与孩子的天性和谐一体”,她最大的梦想是“办最好的幼儿园”。她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幼教集团总园长王芳。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个同
我们正在远离只关注孩子物质营养的时代,对孩子心理的认识与理解、回应与疏导,成为家长和教师的必修课程。  试图将自己从成人身份中抽离出来,像儿童那样去观察、感受和思考,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乐桃桃玩穿越》丛书的作者刘鸿雁另辟蹊径,把“儿童心理客座导师”的身份让位于一个叫作乐桃桃的小家伙,在7本书共14个故事里,这个一高兴就喜欢转圈的乐桃桃演绎和诉说的都是普遍的心思和烦恼——恐惧、沮丧、生气、得意、怯
国际社会为什么重视普及学前教育    从一定意义上说,普及学前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1990年联合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强调“为所有儿童,无论其背景和性别。提供教育机会”。“让儿童在一个支持性的、培养性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长大成人”。这个《宣言》,无疑为学前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理论性和政策性的根据。  从国际上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他们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都比较
我园是一所公办涉外幼儿园,设有12个境内班和8个境外班,近500名中外幼儿在这个大家庭里一起生活、学习,其中境外班的孩子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境内班的孩子虽属本地户籍,但也有1/3来自“海归”家庭。面对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孩子及其家长,我园在培养幼儿归属感的实践中,本着“文化自尊”和“文化尊重”的原则,以“文化浸润”的方式让幼儿充分感知、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幼儿的“中国心”“世界情”。 
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委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明确全市教育系统将把“四史”学习教育贯穿学校立德树人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融入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构建常态化教育機制。天津市基础教育阶段将立足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历史等课程教学,围绕课程目标,将有关内容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各学校将重点挖掘校史、校训
摘 要 乡村教师一方面承担着传承乡村伦理的重任,一方面又处于乡村伦理的现实挤压中。通过对H老师的叙事研究,探讨在内归因机制下,义务论伦理学和目的论伦理学的冲突对农村教师带来的道德纠葛,有助于我们考察当代乡村社会的伦理变迁和道德现状。  关 键 词 农村德育;乡村教师;内归因;目的论;义务论;道德身份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7-0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