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蚁熊:留有余地
在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一种叫蚁熊的动物,专门食用各种各样的蚂蚁。蚁熊是大自然中最大的食蚁兽,每天吃掉的蚂蚁多达1.6万只。它的嘴长而且很尖,可以伸进大大小小的缝隙里去寻找猎物;舌头的黏性极强,每分钟伸缩数百次,被黏住的蚂蚁无处可逃;由于嗅觉极其灵敏,它能够将藏匿着的不同类型蚂蚁的气味嗅闻出来;爪子尖锐有力,撕裂树干或刨开地缝时毫不费力。
虽然蚁熊所到之处,蚁穴无一幸存,但是它从不“斩尽杀绝”。即使遇上一个有成千上万只蚂蚁的蚁穴,蚁熊也只会吃其中的一小部分,一般不超过500只。对剩下的蚂蚁,则“网开一面”,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蚁熊此举意味深长,因为它懂得,只有让蚂蚁家族生息,才能确保自己的种群生存。与蚁熊相比,我们自愧不如。可不是吗? 我们总是对征服自然的每一个“胜利”沾沾自喜,结果把难以承受的重负强加给了地球。蚁熊尚且知道留有余地的道理,我们更应该三思而行,“计划”使用好有限的宝贵资源。
急功近利害死人,既害当代也害后代。我们应当以自己的真诚、爱心、责任去换取一片蓝天、一方绿地、一汪清水,让地球清风绿荫长在,猿啼鹿鸣常闻。善待地球也是一种回归,崇尚亲情、崇尚东方文明的回归。那种无节制耗竭地球物质的文明是残缺的文明,它会毁掉我们的自然家园,也会荒芜掉我们的精神家园。
鸟类:凸现亮点
动物学家经过研究之后发现,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鸟类有着各自的特长和亮点。例如,生长于茂密树丛之中的布谷鸟和夜莺等羽毛朴实无华,却有一副悦耳的歌喉。究其原因,在于视觉讯号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显得无足轻重,而动听的鸣叫却能起到吸引异性的作用。再如,在空旷场所活动的孔雀和鹦鹉等则喜欢用鲜艳羽毛组成的美丽外形来引人注目,因为在这种生态环境中,听觉讯号不如视觉讯号。
虽然我们大家身处的环境不尽相同,但并不意味着会对各自的特长发挥有多大的影响,关键是能够像鸟类那样,依据环境的特点来发展自己的特长,凸现自己的亮点。如果坚持这样做下去,就一定可以使自己变得出类拔萃,让别人更加关注,刮目相看。当然,这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前提:我们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要记住自己是最优秀的。
海獭:争分夺秒
在阿留申群岛周围的海域中,生活着一种十分聪明的海洋哺乳动物——海獭。在鲸和海豹面前,它只能算小个子,体长不过1.5米,重量仅40公斤左右。然而在捕食方面,却高出一筹。例如,要享用到鲜美的海胆肉,海獭会先设法从水底捞起一块石头,自己平躺在水面上,再将石头放在肚皮之上;接着靠两只前爪紧紧抓住海胆,用劲往石头上猛砸,直到其坚硬的外壳被砸破为止。
海獭不但能巧妙地将石块作为砧板来用,而且还善于准确地把握捕食的时间。每一次潜水,海獭只可以持续4分钟。如果潜到50米以下的海水里捕猎的时间超过了4分钟,那么它就会溺水而死。靠着如此之短的捕猎时间而在海里存活的海獭,一旦潜入水中,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更不敢随意耽误1秒钟,而是目标准确地寻找自己的猎物。
人生苦短,但与海獭相比,我们却要宽裕得多。正因为如此,懈怠心理便会自然产生。“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多少宝贵的时间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我们不妨经常为自己加压,在有限的时间里明确自己的目标,为成功定下一个期限。唯有如此,才不会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怨天尤人的悲叹声里,将大好的机会葬送在犹豫不决的观望之中。我们要全力以赴,只争朝夕,让人生更加辉煌。
鳗鱼:欢迎对手
古时候,鳗鱼是日本渔民最喜欢捕的一种鱼。它肉美味鲜,能在市场上卖到一个好价钱。可是由于渔船体积小,回到岸边时,舱里的鳗鱼大部分都已窒息而死。
有一位渔民的渔船、捕鱼设备、盛鱼的船舱都和别人的没有什么区别,可每次捕获回来的鳗鱼却很鲜活,因此出售的价钱比别的渔民高出一倍。几年之后,他靠鳗鱼发了大财,成为当地有名的富翁。
后来,这位渔民不幸身染重病,无法再出海捕鱼。这时候,他把儿子叫到身边,告诉他让鳗鱼存活下来的奥秘——
“船舱里的鳗鱼之所以难以存活下来,在于它们悲观地认为,既然被捕获了,就不可能有生还的希望。结果,没过多久,他们就真的死掉了。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在盛满鳗鱼的船舱里放进了一些鲶鱼。鳗鱼和鲶鱼难以相容,在一起时会互相斗来斗去。面对鲶鱼的进攻,鳗鱼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而是被迫自卫还击。因为处在你死我活激烈‘战斗’的状态中,鳗鱼的本能得以充分的调动,所以它们就能够在船舱中活了下来。”
生活中出现一个对手、一些压力或一点磨难,的确并不是坏事。
至于俗语“蚌病生珠”,则更能说明问题。一粒沙子嵌入蚌的体内后,它将分泌出一种物质来治疗伤口。时间长了,便会逐渐形成一颗晶莹的珍珠。
你能取得多大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一个什么样的对手。如果你的对手是草包,你或许仅比草包稍好一点;倘若你的对手是一位精英,哪怕你无法成为精英,也肯定不会相差甚远。只有去欣赏和尊重对手,你才会用他们当“镜子”,照出自身的不足;把他们作为“目标”,激励你自强不息。倘若嫉妒、憎恨对手,甚至台上“握手”,台下“踢脚”,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在你的朋友中,不但需要有人把手帕递给你,帮你拭去泪水,更不能缺少敢于挑你的毛病、迫使你奋起直追的人。学会珍惜你的对手,心悦诚服地加以接纳,他们将是你一辈子的良师益友。
黑鹭:守株待兔
黑鹭是生活在非洲的一种鸟类,靠一种奇特的捕食方法来生存。它站在水中,首先让翅膀张开,围成一圈,呈“伞”的形状;然后将头蜷缩在“伞”当中,尖锐的喙等待着猎物的出现。那些小鱼小虾,爱找水浅而阴凉的地方,于是树木或高大水生植物的阴影便成为它们的最佳选择。黑鹭悄悄地等候着,一只小鱼钻进了它营造的“阴凉”之中,随即又来了一只小虾……当然,等待它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黑鹭用这种“守株待兔”的方式,等着猎物送上门来,就是巧妙地利用了鱼虾的生活习惯。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失败了,而且失败得很惨,可回过头来一看,其实并非败给了哪一个对手,而是败给了自己性格中的某种习惯倾向或者某种习惯的思维方式,因为有些习惯是可以致命的。
剪嘴鸥:勇于付出
在鸟类世界中,剪嘴鸥的喙很有特点,上边的一半要短一些,下边的一半更长。最精彩的莫过于剪嘴鸥捕鱼的镜头:它紧紧地贴着水面飞行的同时,把下边长的一半喙伸进水中,快速地一扫而过。如果看到或遇到鱼虾,便迅捷地合起上边的一半喙。整个喙就像一把“剪刀”,将猎物牢牢夹住,然后美美地饱餐一顿。
说实话,剪嘴鸥这样捕食有极大的危险性。由于飞行速度快,它下边长的一半喙如果不幸与水下的礁石或硬物相撞,常常会因为来不及收回而被折断。尽管如此,这种捕猎方式在剪嘴鸥家族中还是代代相传。
想得到就必须首先付出,这是生活的法则。我们要把一生走完,想不付出代价是不可能的。人生的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人生本来就是由一连串的挑战所组成。如何克服困难的决心全操纵在自己手里。如果成天胡思乱想,不切实际,牢骚满腹,妥协逃避的话,我们就已经注定是失败者。倘若把压力当成动力,那么我们成功的几率将会很大,应该说,这也是所有成功者的特点。
在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一种叫蚁熊的动物,专门食用各种各样的蚂蚁。蚁熊是大自然中最大的食蚁兽,每天吃掉的蚂蚁多达1.6万只。它的嘴长而且很尖,可以伸进大大小小的缝隙里去寻找猎物;舌头的黏性极强,每分钟伸缩数百次,被黏住的蚂蚁无处可逃;由于嗅觉极其灵敏,它能够将藏匿着的不同类型蚂蚁的气味嗅闻出来;爪子尖锐有力,撕裂树干或刨开地缝时毫不费力。
虽然蚁熊所到之处,蚁穴无一幸存,但是它从不“斩尽杀绝”。即使遇上一个有成千上万只蚂蚁的蚁穴,蚁熊也只会吃其中的一小部分,一般不超过500只。对剩下的蚂蚁,则“网开一面”,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蚁熊此举意味深长,因为它懂得,只有让蚂蚁家族生息,才能确保自己的种群生存。与蚁熊相比,我们自愧不如。可不是吗? 我们总是对征服自然的每一个“胜利”沾沾自喜,结果把难以承受的重负强加给了地球。蚁熊尚且知道留有余地的道理,我们更应该三思而行,“计划”使用好有限的宝贵资源。
急功近利害死人,既害当代也害后代。我们应当以自己的真诚、爱心、责任去换取一片蓝天、一方绿地、一汪清水,让地球清风绿荫长在,猿啼鹿鸣常闻。善待地球也是一种回归,崇尚亲情、崇尚东方文明的回归。那种无节制耗竭地球物质的文明是残缺的文明,它会毁掉我们的自然家园,也会荒芜掉我们的精神家园。
鸟类:凸现亮点
动物学家经过研究之后发现,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鸟类有着各自的特长和亮点。例如,生长于茂密树丛之中的布谷鸟和夜莺等羽毛朴实无华,却有一副悦耳的歌喉。究其原因,在于视觉讯号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显得无足轻重,而动听的鸣叫却能起到吸引异性的作用。再如,在空旷场所活动的孔雀和鹦鹉等则喜欢用鲜艳羽毛组成的美丽外形来引人注目,因为在这种生态环境中,听觉讯号不如视觉讯号。
虽然我们大家身处的环境不尽相同,但并不意味着会对各自的特长发挥有多大的影响,关键是能够像鸟类那样,依据环境的特点来发展自己的特长,凸现自己的亮点。如果坚持这样做下去,就一定可以使自己变得出类拔萃,让别人更加关注,刮目相看。当然,这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前提:我们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要记住自己是最优秀的。
海獭:争分夺秒
在阿留申群岛周围的海域中,生活着一种十分聪明的海洋哺乳动物——海獭。在鲸和海豹面前,它只能算小个子,体长不过1.5米,重量仅40公斤左右。然而在捕食方面,却高出一筹。例如,要享用到鲜美的海胆肉,海獭会先设法从水底捞起一块石头,自己平躺在水面上,再将石头放在肚皮之上;接着靠两只前爪紧紧抓住海胆,用劲往石头上猛砸,直到其坚硬的外壳被砸破为止。
海獭不但能巧妙地将石块作为砧板来用,而且还善于准确地把握捕食的时间。每一次潜水,海獭只可以持续4分钟。如果潜到50米以下的海水里捕猎的时间超过了4分钟,那么它就会溺水而死。靠着如此之短的捕猎时间而在海里存活的海獭,一旦潜入水中,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更不敢随意耽误1秒钟,而是目标准确地寻找自己的猎物。
人生苦短,但与海獭相比,我们却要宽裕得多。正因为如此,懈怠心理便会自然产生。“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多少宝贵的时间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我们不妨经常为自己加压,在有限的时间里明确自己的目标,为成功定下一个期限。唯有如此,才不会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怨天尤人的悲叹声里,将大好的机会葬送在犹豫不决的观望之中。我们要全力以赴,只争朝夕,让人生更加辉煌。
鳗鱼:欢迎对手
古时候,鳗鱼是日本渔民最喜欢捕的一种鱼。它肉美味鲜,能在市场上卖到一个好价钱。可是由于渔船体积小,回到岸边时,舱里的鳗鱼大部分都已窒息而死。
有一位渔民的渔船、捕鱼设备、盛鱼的船舱都和别人的没有什么区别,可每次捕获回来的鳗鱼却很鲜活,因此出售的价钱比别的渔民高出一倍。几年之后,他靠鳗鱼发了大财,成为当地有名的富翁。
后来,这位渔民不幸身染重病,无法再出海捕鱼。这时候,他把儿子叫到身边,告诉他让鳗鱼存活下来的奥秘——
“船舱里的鳗鱼之所以难以存活下来,在于它们悲观地认为,既然被捕获了,就不可能有生还的希望。结果,没过多久,他们就真的死掉了。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在盛满鳗鱼的船舱里放进了一些鲶鱼。鳗鱼和鲶鱼难以相容,在一起时会互相斗来斗去。面对鲶鱼的进攻,鳗鱼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而是被迫自卫还击。因为处在你死我活激烈‘战斗’的状态中,鳗鱼的本能得以充分的调动,所以它们就能够在船舱中活了下来。”
生活中出现一个对手、一些压力或一点磨难,的确并不是坏事。
至于俗语“蚌病生珠”,则更能说明问题。一粒沙子嵌入蚌的体内后,它将分泌出一种物质来治疗伤口。时间长了,便会逐渐形成一颗晶莹的珍珠。
你能取得多大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一个什么样的对手。如果你的对手是草包,你或许仅比草包稍好一点;倘若你的对手是一位精英,哪怕你无法成为精英,也肯定不会相差甚远。只有去欣赏和尊重对手,你才会用他们当“镜子”,照出自身的不足;把他们作为“目标”,激励你自强不息。倘若嫉妒、憎恨对手,甚至台上“握手”,台下“踢脚”,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在你的朋友中,不但需要有人把手帕递给你,帮你拭去泪水,更不能缺少敢于挑你的毛病、迫使你奋起直追的人。学会珍惜你的对手,心悦诚服地加以接纳,他们将是你一辈子的良师益友。
黑鹭:守株待兔
黑鹭是生活在非洲的一种鸟类,靠一种奇特的捕食方法来生存。它站在水中,首先让翅膀张开,围成一圈,呈“伞”的形状;然后将头蜷缩在“伞”当中,尖锐的喙等待着猎物的出现。那些小鱼小虾,爱找水浅而阴凉的地方,于是树木或高大水生植物的阴影便成为它们的最佳选择。黑鹭悄悄地等候着,一只小鱼钻进了它营造的“阴凉”之中,随即又来了一只小虾……当然,等待它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黑鹭用这种“守株待兔”的方式,等着猎物送上门来,就是巧妙地利用了鱼虾的生活习惯。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失败了,而且失败得很惨,可回过头来一看,其实并非败给了哪一个对手,而是败给了自己性格中的某种习惯倾向或者某种习惯的思维方式,因为有些习惯是可以致命的。
剪嘴鸥:勇于付出
在鸟类世界中,剪嘴鸥的喙很有特点,上边的一半要短一些,下边的一半更长。最精彩的莫过于剪嘴鸥捕鱼的镜头:它紧紧地贴着水面飞行的同时,把下边长的一半喙伸进水中,快速地一扫而过。如果看到或遇到鱼虾,便迅捷地合起上边的一半喙。整个喙就像一把“剪刀”,将猎物牢牢夹住,然后美美地饱餐一顿。
说实话,剪嘴鸥这样捕食有极大的危险性。由于飞行速度快,它下边长的一半喙如果不幸与水下的礁石或硬物相撞,常常会因为来不及收回而被折断。尽管如此,这种捕猎方式在剪嘴鸥家族中还是代代相传。
想得到就必须首先付出,这是生活的法则。我们要把一生走完,想不付出代价是不可能的。人生的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人生本来就是由一连串的挑战所组成。如何克服困难的决心全操纵在自己手里。如果成天胡思乱想,不切实际,牢骚满腹,妥协逃避的话,我们就已经注定是失败者。倘若把压力当成动力,那么我们成功的几率将会很大,应该说,这也是所有成功者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