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结合当前国民图书阅读率和读者阅读倾向的变化,阐述了书评的导读功能。大众阅读方式的改变,指明了构建阅读社会应从书评开始,而建立网络书评、手机书评、车载电视书评等是信息时代建设数字化书评导读的方向。做好数字化书评的建设,对于推动大众阅读、提高国民阅读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大众阅读;书评;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0-0033-03
为了解全体国民阅读倾向发展趋势与文化消费现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先后进行了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表一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从1999年始连续六年持续下降。为此,2006 年“世界读书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倡议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这项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2007~2008年,国民图书阅读率略有回升。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但是,从调查数据来看,我国国民阅读总体状况并不乐观。如何阻止阅读率的下降,使生活在快节奏中的现代人多读一些有利于提高个人素质的经典名著、精品图书,笔者认为,除政府倡导、社会参与、媒体推动等多层次的努力外,书评也能发挥重要作用。要实现构建阅读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就需要大力发展书评事业,尤其要注重书评的传播工作。
一、书评的导读功能
书评是图书与评论的合称,就是评论或介绍书籍的文章,是以“书”为对象,实事求是地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其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在读者购书过程中,影响购书因素中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图书内容简介”,占50.6%;其次是“熟人推荐”,占25.4%;“价格”因素排在第四位,占19.5%。而在近年的读者选书信息渠道中,“报纸杂志上的书评与推荐”一直位居前列。所以,书评是在作者、读者和出版商之间构建的信息交流渠道,书评能引导读者选择阅读图书。
书评的导读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书评能宣传新书,向读者推荐有价值的新书,节省读者选书的时间。二是书评能为读者选书提供佐证。好的书评,是具有时代气息、具有一定思想性和文艺价值的文学作品,能够揭示所评书籍的新观点、新思维,准确反映所评书籍的内容,使读者阅读书评后,激发出对原书的阅读愿望。三是引导读者阅读。书评对所评书籍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进行客观的分析与介绍,提示书籍的内在价值和阅读时需要注意的内容,读者阅读书评后,能够用正确的观点去阅读原书,理解书籍的思想内涵和学术理念,合理吸收原书精华。因此,书评对大众阅读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现代,出版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手段的日益丰富,使图书的出版、制作、流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单位时间内出版的图书成百倍、千倍地增加,一本书从选题策划到编辑加工再到进入市场的时间大大缩短。在这种情况下,书评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新出版的图书推介给读者,同时在浩瀚的图书中分出良莠、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因而,书评是与大众阅读息息相关的一种存在,与时俱进的书评系统工程将会促进大众阅读新局面的形成。
二、大众阅读方式的改变
信息时代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网络阅读平台、电子书、手机报等新型阅读方式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大众阅读方式,引起了阅读方式的根本性变化。从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阅读传统图书的人数总体趋势在下降,而阅读新媒体特别是网络阅读人数总体在增长。
表二
这一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国民阅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互联网阅读率大幅攀升,纸质阅读率持续下降,以网络为主的屏幕阅读呈上升趋势。从调查来看,大众阅读方式随着新媒体的介入和发展已经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变革趋势。从目前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来看,海量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将有增无减,人们因此产生的信息选择困难会进一步加大。所以,阅读大众在信息和媒介多样化的传播环境下,除了自身掌握各种媒介的使用技巧之外,将会更多地依赖于导读功能,导读将成为必须,也将成为传播媒介的重要使命。而在这一大背景下,一向以纸质媒体为主要依托平台的书评导读也必须发生变化。
三、数字化书评的构建
2009年4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发布的《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成年人各类数字媒介阅读率为24.5%,全国约有2.8%的成年人只阅读各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在我国,包括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式阅读器阅读等方式的数字图书阅读开始普及。数字图书阅读的异军突起,拓宽了读者(尤其是青年人)的阅读范围与选择空间,数字书评导读必将逐渐成为热点,数字书评必将成为书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根据读者的需求,有目的、有步骤地对数字书评资源加以合理组织,并形成一个引导读者获取所需信息的引导系统,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满意的结果。这一做法也必将促进大众阅读。
表三
数字化的书评导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建立网络书评
从目前的现状看, 网络书评这一体式实际已经诞生并在蓬勃发展。具体来看,当下的网络书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纸质书评媒体的网络版,通常以转载的形式发布传统纸质书评媒体信息;二是虚拟社区中的读者书评,具有代表性的有天涯虚拟社区的“闲闲书话”等虚拟社区;三是用于网络书店的网络书评。书评由传统形式向网络方向发展,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对于网络书评的构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可以开发建立书评数据库。书评数据库能为读者提供更详细的相关图书信息,帮助他们选择借阅或购买图书,又能为研究人员提供系统的资料,有助于他们的学术 研究。
其次,建立书评网络导航。网络的出现,使获得信息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但遇到“垃圾信息”的几率也随之增加,书评网络导航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书评信息源。书评网络导航能发挥信息整合方面的优势,对海量的网络书评信息资源进行搜索和甄别,再通过网络导航,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书评信息源。
第三,建立博客论书平台。在博客这种新型的阅读方式中,读者与作者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读者是作者,作者也是读者,博客与博客之间、博客与作者之间、博客与读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管博客的作者发表信息的目的何在,博客都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信息传播媒介。所以,可在一些有影响力的网站上设立博客论书平台,即博客书评平台。博客论书平台既方便了读者交流读书心得,还能随时看到读者评论,可谓指导性和趣味性兼备。不仅提高了网站对读者的吸引力,书评导读效应自然也会随之发挥 。
(二)建立手机书评
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问及“不读书的原因”时,47.53%的人选择“工作太忙,没时间读书”,所以,在生活节奏加速和生活压力巨增的今天,应该鼓励和发展人们使用各种方式、利用各种“碎片时间”进行阅读。而手机这一阅读媒介由于其方便、快捷、移动、贴身等特点,恰好是对传统阅读方式的一个补充。首先,我国已经有近5亿的手机用户,而且数量正在快速的增长中。普及手机阅读,有助于将国民综合阅读率基数大大提升。其次,手机阅读的各种软技术,都已经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应用。如国内知名的南京掌富科技,就根据近5亿手机用户的需求,开发出了支持所有图书格式的手机阅读工具——百阅(www.byread.com)。尤其在其3.84版本中,应用了支持任何编码格式的TXT文件阅读技术。除此之外,它还提供电子书格式精细分类、搜索、下载等功能,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手机阅读需求。再次,手机具有移动性、私秘性、快捷性、贴身性等特点,等车时、公车上、地铁里、出差旅途中,一切“碎片时间”都可以被整理利用。因此,手机屏幕虽小,但是在书评的表现力上却有着极大的张力。手机书评带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一个“随心所欲”、“见缝插针”般的了解书籍的方式,随着手机书评阅读的大力推广以及人们手机阅读行为的不断普及,国民阅读率的基数将会得到很大提升。
(三)建立车载电视书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众汽车普及率的逐步提高,车载电视书评将会是一个很广阔的发展空间。旅途中看电视、听音乐会活跃气氛,长途大巴车载电视除播放一些娱乐节目外,可以适当播放一些书评。出版集团可以根据自己每年、每月的出版情况制作一些书评光盘,然后通过长途公共汽车管理处将这些书评光盘免费提供给长途大巴播放。长期以往,有利于国民阅读率的提高。而对于一级城市来说,每个城市约有1万台公交车,现在公交车的车载电视播放的基本是广告,广告内容不是吃饭、旅游就是美容、看病。出版机构应该与图书馆界联合,积极加强与公交公司的联系,灵活地使用公交车载电视播放书评,制造出把坐公交车的顾客有效转化为书店顾客和图书馆读者的契机。通过图书馆界、出版界与公交公司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利于拓展各自的业务工作,还有利于提升阅读风气和国民素质。当然,随着地面信号的覆盖情况、终端产品的成熟程度以及所提供的服务内容等,未来的车载电视书评也会更远地拓展到火车、飞机上。随着清新、文明、健康的乘车环境以及出版、推荐、阅读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完善,国民阅读率的上升指日可待。
在信息化不断加快、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今天,阅读能力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公民素质的标尺。倡导全民阅读既是发扬中华民族读书的优良传统,更是打造学习型社会、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举措。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阅读媒介的发展,也直接导致“阅读媒介多元化时代”的出现。新兴阅读媒介的兴起,必将改变以传统阅读方式为主获取图书的格局。所以,探索、适应形势变化的新路子,加强管理,切实保障有效的数字化书评建设,引导好读者充分利用数字化书评资源,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真正使阅读成为大众的一种自觉行为。而随着我国国民阅读率的提高,一个“书香中国”必将实现。
[参考文献]
[1]沈颐.建阅读社会,从书评开始[J].图书馆论坛,2006,(1).
[2]谢宏.图书评论与文化生态[J].中国图书评论,2007,(9).
[3]齐峰.书评:科学出版的助推器[J].编辑之友,2008 ,(2).
[4]王潇潇.豆瓣网反书托小组对注水书评开火[N].中国青年报,2008.
[关键词]大众阅读;书评;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0-0033-03
为了解全体国民阅读倾向发展趋势与文化消费现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先后进行了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表一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从1999年始连续六年持续下降。为此,2006 年“世界读书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倡议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这项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2007~2008年,国民图书阅读率略有回升。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但是,从调查数据来看,我国国民阅读总体状况并不乐观。如何阻止阅读率的下降,使生活在快节奏中的现代人多读一些有利于提高个人素质的经典名著、精品图书,笔者认为,除政府倡导、社会参与、媒体推动等多层次的努力外,书评也能发挥重要作用。要实现构建阅读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就需要大力发展书评事业,尤其要注重书评的传播工作。
一、书评的导读功能
书评是图书与评论的合称,就是评论或介绍书籍的文章,是以“书”为对象,实事求是地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其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在读者购书过程中,影响购书因素中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图书内容简介”,占50.6%;其次是“熟人推荐”,占25.4%;“价格”因素排在第四位,占19.5%。而在近年的读者选书信息渠道中,“报纸杂志上的书评与推荐”一直位居前列。所以,书评是在作者、读者和出版商之间构建的信息交流渠道,书评能引导读者选择阅读图书。
书评的导读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书评能宣传新书,向读者推荐有价值的新书,节省读者选书的时间。二是书评能为读者选书提供佐证。好的书评,是具有时代气息、具有一定思想性和文艺价值的文学作品,能够揭示所评书籍的新观点、新思维,准确反映所评书籍的内容,使读者阅读书评后,激发出对原书的阅读愿望。三是引导读者阅读。书评对所评书籍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进行客观的分析与介绍,提示书籍的内在价值和阅读时需要注意的内容,读者阅读书评后,能够用正确的观点去阅读原书,理解书籍的思想内涵和学术理念,合理吸收原书精华。因此,书评对大众阅读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现代,出版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手段的日益丰富,使图书的出版、制作、流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单位时间内出版的图书成百倍、千倍地增加,一本书从选题策划到编辑加工再到进入市场的时间大大缩短。在这种情况下,书评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新出版的图书推介给读者,同时在浩瀚的图书中分出良莠、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因而,书评是与大众阅读息息相关的一种存在,与时俱进的书评系统工程将会促进大众阅读新局面的形成。
二、大众阅读方式的改变
信息时代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网络阅读平台、电子书、手机报等新型阅读方式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大众阅读方式,引起了阅读方式的根本性变化。从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阅读传统图书的人数总体趋势在下降,而阅读新媒体特别是网络阅读人数总体在增长。
表二
这一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国民阅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互联网阅读率大幅攀升,纸质阅读率持续下降,以网络为主的屏幕阅读呈上升趋势。从调查来看,大众阅读方式随着新媒体的介入和发展已经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变革趋势。从目前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来看,海量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将有增无减,人们因此产生的信息选择困难会进一步加大。所以,阅读大众在信息和媒介多样化的传播环境下,除了自身掌握各种媒介的使用技巧之外,将会更多地依赖于导读功能,导读将成为必须,也将成为传播媒介的重要使命。而在这一大背景下,一向以纸质媒体为主要依托平台的书评导读也必须发生变化。
三、数字化书评的构建
2009年4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发布的《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成年人各类数字媒介阅读率为24.5%,全国约有2.8%的成年人只阅读各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在我国,包括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式阅读器阅读等方式的数字图书阅读开始普及。数字图书阅读的异军突起,拓宽了读者(尤其是青年人)的阅读范围与选择空间,数字书评导读必将逐渐成为热点,数字书评必将成为书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根据读者的需求,有目的、有步骤地对数字书评资源加以合理组织,并形成一个引导读者获取所需信息的引导系统,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满意的结果。这一做法也必将促进大众阅读。
表三
数字化的书评导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建立网络书评
从目前的现状看, 网络书评这一体式实际已经诞生并在蓬勃发展。具体来看,当下的网络书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纸质书评媒体的网络版,通常以转载的形式发布传统纸质书评媒体信息;二是虚拟社区中的读者书评,具有代表性的有天涯虚拟社区的“闲闲书话”等虚拟社区;三是用于网络书店的网络书评。书评由传统形式向网络方向发展,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对于网络书评的构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可以开发建立书评数据库。书评数据库能为读者提供更详细的相关图书信息,帮助他们选择借阅或购买图书,又能为研究人员提供系统的资料,有助于他们的学术 研究。
其次,建立书评网络导航。网络的出现,使获得信息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但遇到“垃圾信息”的几率也随之增加,书评网络导航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书评信息源。书评网络导航能发挥信息整合方面的优势,对海量的网络书评信息资源进行搜索和甄别,再通过网络导航,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书评信息源。
第三,建立博客论书平台。在博客这种新型的阅读方式中,读者与作者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读者是作者,作者也是读者,博客与博客之间、博客与作者之间、博客与读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管博客的作者发表信息的目的何在,博客都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信息传播媒介。所以,可在一些有影响力的网站上设立博客论书平台,即博客书评平台。博客论书平台既方便了读者交流读书心得,还能随时看到读者评论,可谓指导性和趣味性兼备。不仅提高了网站对读者的吸引力,书评导读效应自然也会随之发挥 。
(二)建立手机书评
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问及“不读书的原因”时,47.53%的人选择“工作太忙,没时间读书”,所以,在生活节奏加速和生活压力巨增的今天,应该鼓励和发展人们使用各种方式、利用各种“碎片时间”进行阅读。而手机这一阅读媒介由于其方便、快捷、移动、贴身等特点,恰好是对传统阅读方式的一个补充。首先,我国已经有近5亿的手机用户,而且数量正在快速的增长中。普及手机阅读,有助于将国民综合阅读率基数大大提升。其次,手机阅读的各种软技术,都已经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应用。如国内知名的南京掌富科技,就根据近5亿手机用户的需求,开发出了支持所有图书格式的手机阅读工具——百阅(www.byread.com)。尤其在其3.84版本中,应用了支持任何编码格式的TXT文件阅读技术。除此之外,它还提供电子书格式精细分类、搜索、下载等功能,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手机阅读需求。再次,手机具有移动性、私秘性、快捷性、贴身性等特点,等车时、公车上、地铁里、出差旅途中,一切“碎片时间”都可以被整理利用。因此,手机屏幕虽小,但是在书评的表现力上却有着极大的张力。手机书评带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一个“随心所欲”、“见缝插针”般的了解书籍的方式,随着手机书评阅读的大力推广以及人们手机阅读行为的不断普及,国民阅读率的基数将会得到很大提升。
(三)建立车载电视书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众汽车普及率的逐步提高,车载电视书评将会是一个很广阔的发展空间。旅途中看电视、听音乐会活跃气氛,长途大巴车载电视除播放一些娱乐节目外,可以适当播放一些书评。出版集团可以根据自己每年、每月的出版情况制作一些书评光盘,然后通过长途公共汽车管理处将这些书评光盘免费提供给长途大巴播放。长期以往,有利于国民阅读率的提高。而对于一级城市来说,每个城市约有1万台公交车,现在公交车的车载电视播放的基本是广告,广告内容不是吃饭、旅游就是美容、看病。出版机构应该与图书馆界联合,积极加强与公交公司的联系,灵活地使用公交车载电视播放书评,制造出把坐公交车的顾客有效转化为书店顾客和图书馆读者的契机。通过图书馆界、出版界与公交公司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利于拓展各自的业务工作,还有利于提升阅读风气和国民素质。当然,随着地面信号的覆盖情况、终端产品的成熟程度以及所提供的服务内容等,未来的车载电视书评也会更远地拓展到火车、飞机上。随着清新、文明、健康的乘车环境以及出版、推荐、阅读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完善,国民阅读率的上升指日可待。
在信息化不断加快、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今天,阅读能力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公民素质的标尺。倡导全民阅读既是发扬中华民族读书的优良传统,更是打造学习型社会、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举措。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阅读媒介的发展,也直接导致“阅读媒介多元化时代”的出现。新兴阅读媒介的兴起,必将改变以传统阅读方式为主获取图书的格局。所以,探索、适应形势变化的新路子,加强管理,切实保障有效的数字化书评建设,引导好读者充分利用数字化书评资源,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真正使阅读成为大众的一种自觉行为。而随着我国国民阅读率的提高,一个“书香中国”必将实现。
[参考文献]
[1]沈颐.建阅读社会,从书评开始[J].图书馆论坛,2006,(1).
[2]谢宏.图书评论与文化生态[J].中国图书评论,2007,(9).
[3]齐峰.书评:科学出版的助推器[J].编辑之友,2008 ,(2).
[4]王潇潇.豆瓣网反书托小组对注水书评开火[N].中国青年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