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他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可见,在新媒体背景下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在必行、愈加迫切。然而,新媒体的飞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增加了工作难度,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了诸多挑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问题和挑战,积极探索创新途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何为新媒体?“新媒体是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以电脑和手机等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相关服务的媒体形态”[1],其表现形式为微博、微信、QQ、手机报、移动电视、交互网站等。当前新媒体以其信息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传播的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广为大学生所喜爱和接纳,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新媒体环境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外部环境,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价值取向和道德评价的形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然而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激烈博弈中,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明显暴露出适应性不强、对接不够的问题,教育工作仍多拘泥于传统的工作理念、模式和方法,对新媒体的认识、掌握、运用不够,实效性不强等。因此,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式发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当前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可控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已经将新媒体作为自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但丰富多彩的信息中,不乏大量的腐朽思想和文化垃圾、反社会言论等,这些信息的大肆传播极易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网络媒体中传播的思想政治内容变得不可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强调政治素养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实际政治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以教材为依据,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新媒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使得对学生进行正确舆论导向引导的难度大大提高,若依旧采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必将会造成教育成效的不断下降,由此也就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重大的难题与挑战。
2.新媒体背景下的虚拟环境难以控制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采用虚拟或者匿名的方式连接到互联网,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自由的交流和沟通,造成高校对每个学生的语言行为无法做到有效的规范和控制。在失真的新媒体环境中,人与人的交往,由于角色开始虚拟化会导致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免除承担责任的思想,由此也就极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信任危机与人格障碍问题。此外,基于网络环境的虚拟化特点,大量的不利于思想政治宣传的反面信息充斥在新媒体环境中,进而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社会道德伦理等受到冲击,造成现实世界的虚拟化、价值导向偏离等问题愈发突出,产生了许多新的挑战难题[2]。
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严峻挑战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习惯的登陆网页上网已经演变成如今的聊QQ、微信、微博、分享视频等,甚至是最新兴起的网络在线直播互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愈发广泛,更加趋向于自由化,学生在网络上从事的活动也更加隐蔽,因而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大加强。同时,当前大学生群体非常善于利用新媒体,而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人员对于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将决定着它在大学中发挥力量的强弱。目前高校中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熟练地运用新媒体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加和培养,尤其对于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进行相关教育还缺乏深入有效的实践。虽然有些工作者已经开始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的教育工作,但是其经验水平,相对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可以说,在新媒体背景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已是当务之急,这不仅包括理论水平、新媒体使用技术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个人认识的提高,认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以及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用的紧迫性。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途径探索
1.优化、完善和更新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新媒体环境下,国际国内各类信息在网上集中呈现、反映,各种网络热点事件、热点资讯、热点话题层出不穷,这些都吸引着大学生的眼球,触动着当代大学生的神经。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对于网上所传播的非官方的内容更加的感兴趣,而学校官方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根本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与学生较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主旋律、正面消息、理性声音似乎是单方面的存在,是官方的一种宣传,在传播效果和宣传力度上都显得极其单薄,其效应根本不能和学生网上的“隐性舆论场”相比[3]。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有新的切入点,必须调整观念、适应环境。不单要进行传统模式的信息传播,更要充分加强新媒体工作平台内容的建设,确保新媒体工作平台所承载的信息符合大学生的所想、所需、所求。只有抓住了大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和需求点,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具有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才能真正将学生吸引到学校官方的内容中来,从而达到传递教育信息、引导学生思想、促进学生成长的效果。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当实时地对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重组和再造。例如与网络化大背景及时衔接,对高校思想政治內容进行有效的网络化改造,可以以符合网络话语范式的语言表达出来,逐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网络化改造,更新出一套与新媒体环境相适应、相接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再如一定要加强对网络发生的热点问题等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并且进行及时针对性答复,密切关注大学生所关注的网络热点信息和问题,及时进行正面引导,反驳错误观点,提高学生对网络舆论的判断能力,从而在关注网络热点问题、参与网络热点问题讨论中受到教育和能力的提升。 2.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工作模式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往往热衷于单向的、死板的直接灌输思想的模式。这种的弊端就是模式过于僵化,而且传播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极易造成学生逆反心理。在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教育者更应该以一种平等的朋友姿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方式中僵化的灌输方法很难在当前形势下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尝试新的传播方式,例如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采取主动灌输与正确引导相结合的方法,既要正面引进社会上的先进思潮,又不回避反面信息,采取大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主动地分析客观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面对新媒体环境的新变化,大学生群体的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抓住大学生的内心,突出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务必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移到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研判、鉴别信息的能力上来。例如开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课程,务必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紧密衔接思想政治宣传内容与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做到现实針对性[4]。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要善于利用讨论式、专题式的形式,增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研讨的积极性,从而在这一过程中掌握认识方法、提高认识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只有通过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模式,才有利于解决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不够、覆盖不足等一系列困扰和难题。
3.积极融入新媒体时代,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上文提到,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更严的要求,这也加速了建设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进程。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是思想政治素养,面对着个人主义、功力主义盛行的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全面武装自己,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积极完备良好的工作技巧和方法,以大学生的需要和关注点为突破口,以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交流和对话,以创新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积极融入新媒体时代,利用先进的新媒体手段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同时,高校应加大力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建设,不仅仅是思政教师,还要积极引导高校辅导员加入,壮大思政队伍,提高教育团队的新媒体技能,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内部,要提高交流和沟通的机会,积极探讨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困惑和难题,共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升华思想政治教育的团队建设,从而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合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逐渐被数字化传播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所代替。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愈加重要。在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诸如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的行为方式、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新的变化,这对高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更加结合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创新和实践,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应当更加注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工作,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研判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工商大学高教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型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汪馨兰,戴钢书.创新与发展:新媒体环境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02):78-80.
[2]刘敬伟.新媒体技术运用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科技资讯,2016,(34):217+219.
[3]朱剑松.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89-92.
[4]刘流民.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
作者简介
武山山,浙江工商大学辅导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姜永禧,浙江工商大学辅导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何为新媒体?“新媒体是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以电脑和手机等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相关服务的媒体形态”[1],其表现形式为微博、微信、QQ、手机报、移动电视、交互网站等。当前新媒体以其信息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传播的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广为大学生所喜爱和接纳,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新媒体环境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外部环境,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价值取向和道德评价的形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然而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激烈博弈中,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明显暴露出适应性不强、对接不够的问题,教育工作仍多拘泥于传统的工作理念、模式和方法,对新媒体的认识、掌握、运用不够,实效性不强等。因此,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式发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当前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可控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已经将新媒体作为自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但丰富多彩的信息中,不乏大量的腐朽思想和文化垃圾、反社会言论等,这些信息的大肆传播极易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网络媒体中传播的思想政治内容变得不可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强调政治素养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实际政治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以教材为依据,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新媒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使得对学生进行正确舆论导向引导的难度大大提高,若依旧采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必将会造成教育成效的不断下降,由此也就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重大的难题与挑战。
2.新媒体背景下的虚拟环境难以控制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采用虚拟或者匿名的方式连接到互联网,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自由的交流和沟通,造成高校对每个学生的语言行为无法做到有效的规范和控制。在失真的新媒体环境中,人与人的交往,由于角色开始虚拟化会导致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免除承担责任的思想,由此也就极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信任危机与人格障碍问题。此外,基于网络环境的虚拟化特点,大量的不利于思想政治宣传的反面信息充斥在新媒体环境中,进而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社会道德伦理等受到冲击,造成现实世界的虚拟化、价值导向偏离等问题愈发突出,产生了许多新的挑战难题[2]。
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严峻挑战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习惯的登陆网页上网已经演变成如今的聊QQ、微信、微博、分享视频等,甚至是最新兴起的网络在线直播互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愈发广泛,更加趋向于自由化,学生在网络上从事的活动也更加隐蔽,因而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大加强。同时,当前大学生群体非常善于利用新媒体,而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人员对于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将决定着它在大学中发挥力量的强弱。目前高校中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熟练地运用新媒体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加和培养,尤其对于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进行相关教育还缺乏深入有效的实践。虽然有些工作者已经开始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的教育工作,但是其经验水平,相对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可以说,在新媒体背景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已是当务之急,这不仅包括理论水平、新媒体使用技术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个人认识的提高,认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以及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用的紧迫性。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途径探索
1.优化、完善和更新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新媒体环境下,国际国内各类信息在网上集中呈现、反映,各种网络热点事件、热点资讯、热点话题层出不穷,这些都吸引着大学生的眼球,触动着当代大学生的神经。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对于网上所传播的非官方的内容更加的感兴趣,而学校官方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根本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与学生较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主旋律、正面消息、理性声音似乎是单方面的存在,是官方的一种宣传,在传播效果和宣传力度上都显得极其单薄,其效应根本不能和学生网上的“隐性舆论场”相比[3]。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有新的切入点,必须调整观念、适应环境。不单要进行传统模式的信息传播,更要充分加强新媒体工作平台内容的建设,确保新媒体工作平台所承载的信息符合大学生的所想、所需、所求。只有抓住了大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和需求点,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具有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才能真正将学生吸引到学校官方的内容中来,从而达到传递教育信息、引导学生思想、促进学生成长的效果。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当实时地对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重组和再造。例如与网络化大背景及时衔接,对高校思想政治內容进行有效的网络化改造,可以以符合网络话语范式的语言表达出来,逐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网络化改造,更新出一套与新媒体环境相适应、相接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再如一定要加强对网络发生的热点问题等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并且进行及时针对性答复,密切关注大学生所关注的网络热点信息和问题,及时进行正面引导,反驳错误观点,提高学生对网络舆论的判断能力,从而在关注网络热点问题、参与网络热点问题讨论中受到教育和能力的提升。 2.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工作模式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往往热衷于单向的、死板的直接灌输思想的模式。这种的弊端就是模式过于僵化,而且传播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极易造成学生逆反心理。在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教育者更应该以一种平等的朋友姿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方式中僵化的灌输方法很难在当前形势下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尝试新的传播方式,例如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采取主动灌输与正确引导相结合的方法,既要正面引进社会上的先进思潮,又不回避反面信息,采取大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主动地分析客观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面对新媒体环境的新变化,大学生群体的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抓住大学生的内心,突出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务必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移到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研判、鉴别信息的能力上来。例如开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课程,务必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紧密衔接思想政治宣传内容与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做到现实針对性[4]。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要善于利用讨论式、专题式的形式,增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研讨的积极性,从而在这一过程中掌握认识方法、提高认识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只有通过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模式,才有利于解决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不够、覆盖不足等一系列困扰和难题。
3.积极融入新媒体时代,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上文提到,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更严的要求,这也加速了建设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进程。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是思想政治素养,面对着个人主义、功力主义盛行的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全面武装自己,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积极完备良好的工作技巧和方法,以大学生的需要和关注点为突破口,以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交流和对话,以创新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积极融入新媒体时代,利用先进的新媒体手段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同时,高校应加大力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建设,不仅仅是思政教师,还要积极引导高校辅导员加入,壮大思政队伍,提高教育团队的新媒体技能,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内部,要提高交流和沟通的机会,积极探讨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困惑和难题,共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升华思想政治教育的团队建设,从而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合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逐渐被数字化传播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所代替。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愈加重要。在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诸如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的行为方式、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新的变化,这对高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更加结合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创新和实践,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应当更加注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工作,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研判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工商大学高教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型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汪馨兰,戴钢书.创新与发展:新媒体环境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02):78-80.
[2]刘敬伟.新媒体技术运用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科技资讯,2016,(34):217+219.
[3]朱剑松.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89-92.
[4]刘流民.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
作者简介
武山山,浙江工商大学辅导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姜永禧,浙江工商大学辅导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