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过死荫的幽谷

来源 :小说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tll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鲁门·卡波特并不是“一本书作家”,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就已经达到了某种写作的巅峰。重读这本《别的声音,别的房间》无非是在重温这一结论。以这部小说为坐标,后来的《圣诞忆旧集》《蒂凡尼的早餐》《冷血》等,每一部与之相比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很难用“渐渐成熟”来描述卡波特这样的作家,他在写作上的成熟表现在不尽相同的层面;也很难用“风格多变”来描述他,并不是哪几种风格在引领他的创作,他的每本书都像是被神秘的闪电击中一样,灵光乍现,自成一体,再难重来。如果说有一种风格属于卡波特的话,那应该是他生命的风格,这在《别的声音,别的房间》里已经展露无遗。
  《别的声音,别的房间》出版于1948年,卡波特从21岁起就开始构思这部半自传体作品。一个男孩奔赴异乡寻亲,同时也找寻自我的故事,从小说这一门类兴起到它的黄金时代,这一故事就不断被重写,一些基本的线索已在阅读预设中了:经历了一路艰辛,男孩抵达神秘的庄园,遇到几位神经质的人物,及至见到了他的父亲,却是瘫痪在床的废人,父亲的地位遂由另一位成年男性所取代,后者对男孩的身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没有遭遇叛逆,在经历了一场出逃-回归事件之后,主人公觉得自己终于长大了,且把过去的自己“抛在了身后”。
  过去有人指责卡波特不会讲故事,这并不公平,至少在《别的声音,别的房间》里,他把这个故事讲得非常完整,甚至太完整了。但是,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卡波特是怎样去精心建构这个故事的,后来出版的叙事学和小说鉴赏类书籍里,谈到类似的成长主题小说,也罕有人引用卡波特的小说来做例子。可能是因为卡波特以一种近乎扭曲的浓墨重彩的笔法,将这个故事层层涂抹。小说的言辞极为华丽,借用部分的儿童视角,毫无顾忌地挥洒各种各样的奇崛想象和绝妙比喻,意象层层叠叠,浓得化不开,传达出一个毫不节制的文字享乐主义者初生的激情,使它成为了一部充满“伪饰”又十足坦诚的精彩作品。
  小乔尔走出新奥尔良,向老南方的腹地进军,这次迁徙事件的原型是,卡波特在童年时期被父母从路易斯安纳州送往阿拉巴马州生活。在小说里,小乔尔的目的地是中天城,这是一处虚构出来的地点,自始至终被描绘得如梦境一般,但这是一个真实的梦,也是一个饱含冲突感的梦。13岁的男孩走出家门,口袋里没几个硬币,随身带着一口巨大的旅行箱,箱子上贴着世界各地的旅行标签。他长相清秀,讨人喜爱,却对世界充满敌意。在快要迷路的时候他几次被搭救,指引和搭救他的不是童话故事中的英雄,也不是他喜欢的魔术师,而是粗鲁的卡车司机,善念不怎么够用的咖啡店老板,以及衰老颟顸的黑人车夫。
  这趟旅行的吉兆不多,哪怕是路上的风景。对美国老南方的描写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点,几乎有两幅笔墨同时展开,一幅表现南方的现实,破败荒芜、烟尘漫天、好人难寻;另一幅描绘出一个幻影重重、哥特式的南方,乔尔的眼里看到的是:池塘像巨大的沼泽地滚着人头似的睡莲,马路边破败的房子像没有眼珠的眼窝,腐朽的阳台伸出碎玻璃的牙齿,大地沉没在黑暗的水中,忙里忙外的黑姑娘像是哪个溺死的老海盗的美人鱼新娘……这太符合一个敏感、脆弱,缺乏安全感的男孩的感受,他刚刚经历母亲的死亡,很久以前就已经出走的父亲如同已经死去,现在却突然从死里复活,召唤他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所以,这趟旅程注定与死亡的记忆和体验有关。
  斯卡利庄园就是这死亡与没落的中心,这里没有水管、电器这些现代化设施,住在这里的人都懷抱着伤感或是不甘,就像伦道夫堂弟说的“每年我们都下沉四寸”。庄园的主人,乔尔的父亲桑瑟姆先生遭遇枪击后,卧床不起,非但不能清晰地说话,连眼睛也闭不起来,他靠仅有的一条胳膊朝床下扔网球,表达自己的情绪。在尚未目睹这一现实之前,乔尔看到那些绿色的、红色的网球不时从楼梯滚落,惊异、恐惧和迷惑令他不知所措。庄园的日常生活也充满了挫败感,如果不用追忆、幻想和梦境去填补,简直无法忍受这种死气沉沉的生活。
  这同时也是男孩经历成长和身心成熟的日子,充满破土而出的躁动,充满生与爱的渴求。出于与生俱来的坦诚性格,卡波特把这一过程描写得极为细腻,又由于超乎寻常的审美力和观察力,这种细腻并不流于世俗,而是深入心理与内在的视角,极为生动地解释了在男孩的生命过程中,一种重要时刻的来临,一些重大选择的发生。在我看来,还没有一部小说像《别的声音,别的房间》那样,在男孩的性意识生成这一点上解释得如此成功。难怪当时就有评论者认为这部小说“充满了弗洛伊德学说的符号”。
  受了各种委屈的乔尔,就和所有的孩子一样,觉得所有人都和他过不去,甚至上帝也是。“这一串事儿里有谁很卑鄙地捉弄了他。只是他不知道应该怪谁或者怪什么。他觉得自己被隔离了,不知道自己是谁。”当他的朋友劝他好好祷告时,乔尔祷告道:“上帝,让我被爱吧!”爱与被爱让人行过死荫的幽谷,在乔尔这里,就是顺利度过在斯卡利庄园的日子;但是爱也充满了艰辛,充满了试错,最后淬炼出什么样的一种天性,才是卡波特认为重要的。
  在卡波特笔下,我们看到的就是天性在萌发过程中,不断地遇到试探,横冲直撞,反复掉头寻找出路。乔尔失去了母爱,姨妈埃伦曾短暂地照料过他,但他现在已断了后路,没法给她写信,也没法向她诉说自己在斯卡利庄园的不如意。他原先想要重新获得父爱,但这个愿望完全破灭了,他反而陷入了对父亲的惧怕和厌恶中。父亲的续弦艾米是个平庸的女人,对乔尔不可能产生任何理解,他倒是在与黑人女仆苏的交往中,得到了一种类似母爱的补偿感,但苏的肤色与地位注定其卑贱的命运,她给予乔尔的情谊并不能获得充分感知。在小说的结尾处,苏告诉病中的乔尔,她在旅途中曾惨遭过路人的蹂躏,一种巨大的悲戚之感笼罩着他俩的谈话,但乔尔不能确定自己的想法,只能感受到这桩丑陋之极的事件带给他的冲击和难以承受的痛苦。
  斯卡利庄园里更加深刻地影响了乔尔的两个人,是小女孩伊达贝尔和伦道夫堂弟,也是这部小说里写得最出彩的两个人物。伊达贝尔是个厉害的假小子,她叫乔尔“娘娘腔”,两人走上了共同探险的旅程。这种基于性别错置的亲密友谊,是卡波特一生中写得最好的几种情感类型之一,但在这部小说里只是开了个头,主要作用仍然是帮助乔尔“认识他自己”。   他們曾经一起赤条条地在河里洗澡,伊达贝尔总是对性别这件事不屑一顾,也对乔尔的害羞不屑一顾,但乔尔注意到了她已经开始变得女性化的身体。在他们共同出逃的那个晚上,两人又一起目睹了一场成年男女的野外交欢。乔尔觉得自己几乎就要爱上伊达贝尔了,至少对她产生了强烈的依恋之情,他大胆地亲吻了她,为此挨了她一顿揍,但这还不算什么,在暴雨如注的狂欢节之夜,伊达贝尔对长不大的紫藤小姐产生了爱情,就这样把乔尔抛在脑后。
  对乔尔的爱的难题来说,假如伊达贝尔是一种反作用力,那伦道夫堂弟就是一种正作用力。伦道夫是这部小说中唯一一个懂得什么是爱的人,也是唯一一个知道死亡与爱之间并不遥远的距离的人。读过这部小说的人,都会记住伦道夫堂弟那段对爱情的动人追忆与诉说,也会记住他对爱的定义,虽然这两者都很难进入爱情书写的正册之中,因为伦道夫是同性恋。
  伦道夫爱上了一个墨西哥拳击手“佩佩”,从对他一见钟情开始,才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但“佩佩”与伦道夫的前女友私奔了,这几乎毁了伦道夫,从此他日复一日地朝地球上所有的城镇与村庄写信。与此同时,他也成为了一个在斯卡利庄园飘来荡去的幽灵,成了乔尔的导师,不断地告诉他有关孤独的各种秘密,和死亡的各种形式。在乔尔从自己那一场伤心事件中痊愈过来后,伦道夫就成了他最后倾心的人,是伦道夫带领乔尔去他一心惦念着的“云中酒店”,这座残破的废墟,昔日曾名流云集、盛极一时,因为卷入了几场死亡事件而成了幽灵出没之所。“云中酒店”的含义非同一般,它的故事先是由一个隐士般的看门人告诉了乔尔,后来它反复出现在乔尔的梦中,最后他才和伦道夫去那里梦游一般地行走了一番,也正是在那一时刻,他对伦道夫说,“我们是一样的人。”在这座象征死亡、去势和终结的废楼之中,他确定了自己的性与爱的本相。
  像“云中酒店”强烈的充满死亡气息的暧昧感一样,乔尔觉得伦道夫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是一个身份否定另一个身份,是自己反对自己,是“一口袋伪装”。这让我们想起《蒂凡尼的早餐》里的女主人公霍莉被人说成是“一个冒牌货”。作为空虚生活本身的伪装,或是虚假产品的冒牌货,往往反过来意味着令人难以承受的真理。
  伦道夫堂弟说,“头脑可以接受劝告,但是心却不能,而爱,因为不懂地理,所以不识边界。”“任何存于人的天性中的爱都是自然的,美丽的,只有伪君子才会追究一个人所爱为何,那些不懂感情的人,还有那些醉心神圣信仰的人,他们为此焦虑担忧,反而频繁将指向天堂的箭头误认为是指向地狱的。”这就是卡波特或许过早地体悟到的真理,既甜蜜又苦涩,带有声辩的意味,又那么温和、天真。几乎所有的传记作家和批评家都喜欢摘出这些话,它们甚至被刻在了卡波特死后的纪念碑上。《别的声音,别的房间》里的乔尔13岁,伦道夫堂弟35岁,而卡波特23岁,最终,这部小说像极了他与他的过去、未来之间的一场有关死亡、爱与天性的三者密谈。
其他文献
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对股骨近端解剖结构认识的不断提高,是否需要一期修复外侧壁成为伴外侧壁损伤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需要考虑的问题。目的:围绕近年来重建粉碎性股骨逆转子间骨折(AO/OTA分型A3.3型骨折)外侧壁常用的手术方式进行综述,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展望外侧壁重建治疗的发展方向。方法:以“A3.3型,粉碎性,逆转子间骨折,外侧壁,内固定手术,修复重建”及"AO/OTA 31-A3.3,comminuted,reverse oblique intertrochantericfractu
背景: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1的两种生物活性相似的同工型白细胞介素1α和白细胞介素1β对骨的代谢会产生重大影响,研究表明它们具有诱导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化的能力。目的:综述目前已知相关文献,总结白细胞介素1与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的关系,了解白细胞介素1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机制,为新的成骨方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白细胞介素1在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中的作用机制相关的文献,最终共纳入74篇文章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白细胞介素1作为人体内的多功能细胞因子,无论对成骨代谢还是破骨代谢过程都产
背景:目前临床上用于预测股骨头坏死后塌陷的方法有很多,其目的是为后续的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参考,但是目前的预测方法主要存在不够精确或在临床当中不实用的问题,这同时也促使更多的股骨头坏死研究者们不断探寻,以期找到一种方法可以对股骨头塌陷进展的风险进行精确合理的评估。目的:评估股骨头的前、外侧壁保留情况与股骨头塌陷进展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9年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非手术保髋治疗的股骨头坏死围塌陷期(包括ARCOⅡ期和ARCOⅢA期)患者53例(76髋)的病历资料。在X
小王家老房装修翻新,光书就整理出几十箱来,还发现一台SONY Walkman,按键、皮带和齿轮都坏了,便拿去中央商场修理。离开商场前,小王瞥见隔壁古玩地摊上一堆老照片,是不知名的摄影师于1996年到1999年在老南市区拍的黑白宽幅照,两百多张里有一张标注了“1996年5月白漾弄”字样,有几个路人,左边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在打公用电话,远处迎面走来一位女士,中间一位老伯伯在低头走路,右二的街坊看着镜头
期刊
背景: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及术后患者的科学康复计划等需求使医生迫切需要一种有效且低成本进行早期诊断肢体疾病的解决方案。惯性传感器因其体积小、成本低,并且与金标准(3D运动捕捉系统)相比仍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等优点在近年来倍受关注。此类监测关节活动和健康状况的可穿戴设备可以记录并提取重要参数,从而尽早治疗与运动有关的问题。目的:总结近年来可穿戴惯性传感器在评估膝关节功能中的应用与进展,并对该领域未来发展前景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方法:以"Wearable,Inertial Sensors,Knee Jo
背景: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可靠,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是不同体位下斜扳手法的生物力学作用机制、疗效有何不同目前尚不明确。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体位下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生物力学机制及其作用效果,从而优化手法治疗的操作方案,指导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采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CT数据,利用Mimics和Ansys软件建立脊柱L4-5运动单元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斜扳手法作用于前屈30°、水平0°和后伸10°3种不同体位状态,分析不同体位下斜扳手法对椎间盘包括髓核和纤维环应力的影响
目的 模拟不同干预措施下长沙市输入性疟疾的疫情走向,评估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为下一步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建立输入性疫情和蚊媒数据库,根据疟疾的疾病自然史构建SEIR-S
背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一直是骨科难以解决的问题,医学发展至今仍然难已完全治愈,其病情发展是不可逆的,治疗难度也相对较大。对于早期发生疼痛的患者,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制定个体化的保髋治疗方法需要更加全面的把握,评估潜在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整体把握率。目的:追踪文献探讨股骨头坏死中医证型和髋关节形态的关系,为股骨头坏死预后保守治疗做出评价。方法:以"股骨头坏死中医证型,髋关节形态;TCM syndrome type of femoral head necros
跟王尔德握过手的人都说他的手软得像枕头,有气无力地像一摊橡皮泥,跟他握完手会让你莫名生出一种脏脏怪怪的感觉。他的皮肤不算好,说话时还有个坏毛病:使劲儿挤压拉扯自己的双下巴。不论是否自带偏见,大部分人都承认,第一眼看到王尔德实在喜欢不起来,直到——他开始说话,就好像施了咒语,让听众彻底忘掉第一眼印象,代之以崇拜和喜爱。即便是后来把王尔德告进大牢的昆斯伯里侯爵,第一次遇见王尔德时,也不禁为之倾倒,要知
期刊
“我们如何了解自己是谁?并不是通过事实和数据,而是通过父母、祖父母、祖先讲述的故事。我们童年时期听到的故事会决定我们的自我认知——在个人、家庭、群落、国家的各个层面皆是如此。我并不认为这是人类这一物种的过错。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东西从来都不是事实和数据,而是我们用这些事实和数据讲述的故事,是能赋予我们短暂渺小的一生以意义的神话。”  Amtrak火车缓缓滑入波士顿南站2号月台,天穹中密布灰白色的云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