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国以及各省市养老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关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快速启动。全国各地养老事业从政策制定、服务开展、设施建设、标准化推进以及模式创新等多个维度各有千秋,不过均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即政策导向为主。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了银发产业的广泛前景。
北京·养老用地实质性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规划
2012年8月,北京市国土局启动了《北京市2013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工作。北京市将计划落实到用地结构数字,形成具体规划指标在全国尚属首次,对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养老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北京·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首次实现政府买单
2012年9月,北京市民政局、财政局出台《关于推行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的意见》,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养老院综合责任保险”。保险费由政府补贴80%,养老院出资20%,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该保险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营有很大促进作用,甚至吸引了外资进入北京养老市场。
北京·养老机构补贴多元化
建设阶段给予每张床位8000元至16000元资金支持,并提高运营补贴标准,将每床每月100—200元提高到200—300元。
浙江·创建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制度
养老机构按每张床位60元左右缴纳保险费用,在老人遭遇意外造成伤害后即可享受10-30万元不等的赔付额。由于老人属于高风险群体,保险公司一般不设此类险种,浙江省则实现了“零”的突破。该举措主要对促进养老服务行业内互助共济,降低养老机构运营风险,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浙江·率先实行“喘息服务”
浙江省杭州西湖区关于针对失能老人家庭开展“喘息服务”的实施意见(试行),开始对不同等级失能老人的家庭成员分别实施一年5天到4周不等的长期照护服务,包括“上门”和“机构”两类,以缓解家庭成员照护压力。
天津·“天津养老服务云平台”建立
天津市养老院与天津市电子计算机研究所共建“天津养老服务云平台”,首度推出了“敬老通”服务,并开始向市养老院住养老人的家属免费推广使用。“天津养老服务云平台”是以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及现代化通信为手段,集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及精神慰藉等服务于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敬老通”属天津养老服务云平台的一项重要功能,它以短信的方式将老人在院的健康状况、生活情况、院方为老人所做的服务、院方动态和重要通知等直接发送到家属的手机上,使家属及时、方便、全面了解老人住养的情况。同时,家属也可以通过短信互动,向院方反馈相关情况,实现老人、养老服务机构、老人家属之间沟通零距离。
上海·10万高龄老人家庭互助服务
2012年,上海市推出为本市10万名高龄纯老独居老年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项目名称定为:“老伙伴”计划。“老伙伴”计划是以结对互助的方式,由低龄老年志愿者向高龄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其内容主要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题,开展预防失能、健康科普、精神慰藉等家庭关爱和生活辅助服务,预防或降低风险的发生,促进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交往。
甘肃·大力推广虚拟养老院工程
虚拟养老院是当前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组建网络,开展养老服务的形式。兰州市城关区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建立“双五三百两千”的“虚拟养老工程”,即通过五年时间,建立50个虚拟养老餐厅、50个虚拟养老医疗站、100所虚拟养老学校、100个虚拟养老艺术团、100个虚拟养老体育协会,发放2000部老人专用电话,到“十二五”末实现共10万人入住虚拟养老院的目标,被称为我国养老事业“破题之举”。自运行以来,已有5万多名老人纳入服务范围,1.2万名老人直接享受了养老服务。逐步建立起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居家虚拟养老服务模式,形成了“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队伍专业化”的城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将在兰州市全面推广。
河南·银龄之家
由河南省爱心助老基金会、郑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郑州慈善总会联合组织实施银龄之家”慈善项目,在市区内各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老干部之家、文化苑(院)、科普大学等涉及到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场所设立“银龄之家”,配备必要的老年活动服务设施,依靠老年志愿者,组织社区老人开展医疗咨询、科普教育、文艺、体育、幸福联谊等活动,使“银龄之家”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乐园。
世界上较早进入“银发”时代的国家——英国,随着社会进入后工业时期,已出现了一些“老年人城市”,如贝克斯希尔、海斯汀、伊斯特邦等。这些度假城市风景如画,退休的老年人纷纷迁入安度晚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英国就将养老问题纳入社区,对老年人采取了社区照顾的模式。通过政府和企业结合的方式对老年人进行包括生活照料,物质支援,心理支持,整体关怀的社区整体服务。
北京·养老用地实质性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规划
2012年8月,北京市国土局启动了《北京市2013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工作。北京市将计划落实到用地结构数字,形成具体规划指标在全国尚属首次,对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养老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北京·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首次实现政府买单
2012年9月,北京市民政局、财政局出台《关于推行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的意见》,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养老院综合责任保险”。保险费由政府补贴80%,养老院出资20%,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该保险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营有很大促进作用,甚至吸引了外资进入北京养老市场。
北京·养老机构补贴多元化
建设阶段给予每张床位8000元至16000元资金支持,并提高运营补贴标准,将每床每月100—200元提高到200—300元。
浙江·创建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制度
养老机构按每张床位60元左右缴纳保险费用,在老人遭遇意外造成伤害后即可享受10-30万元不等的赔付额。由于老人属于高风险群体,保险公司一般不设此类险种,浙江省则实现了“零”的突破。该举措主要对促进养老服务行业内互助共济,降低养老机构运营风险,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浙江·率先实行“喘息服务”
浙江省杭州西湖区关于针对失能老人家庭开展“喘息服务”的实施意见(试行),开始对不同等级失能老人的家庭成员分别实施一年5天到4周不等的长期照护服务,包括“上门”和“机构”两类,以缓解家庭成员照护压力。
天津·“天津养老服务云平台”建立
天津市养老院与天津市电子计算机研究所共建“天津养老服务云平台”,首度推出了“敬老通”服务,并开始向市养老院住养老人的家属免费推广使用。“天津养老服务云平台”是以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及现代化通信为手段,集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及精神慰藉等服务于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敬老通”属天津养老服务云平台的一项重要功能,它以短信的方式将老人在院的健康状况、生活情况、院方为老人所做的服务、院方动态和重要通知等直接发送到家属的手机上,使家属及时、方便、全面了解老人住养的情况。同时,家属也可以通过短信互动,向院方反馈相关情况,实现老人、养老服务机构、老人家属之间沟通零距离。
上海·10万高龄老人家庭互助服务
2012年,上海市推出为本市10万名高龄纯老独居老年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项目名称定为:“老伙伴”计划。“老伙伴”计划是以结对互助的方式,由低龄老年志愿者向高龄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其内容主要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题,开展预防失能、健康科普、精神慰藉等家庭关爱和生活辅助服务,预防或降低风险的发生,促进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交往。
甘肃·大力推广虚拟养老院工程
虚拟养老院是当前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组建网络,开展养老服务的形式。兰州市城关区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建立“双五三百两千”的“虚拟养老工程”,即通过五年时间,建立50个虚拟养老餐厅、50个虚拟养老医疗站、100所虚拟养老学校、100个虚拟养老艺术团、100个虚拟养老体育协会,发放2000部老人专用电话,到“十二五”末实现共10万人入住虚拟养老院的目标,被称为我国养老事业“破题之举”。自运行以来,已有5万多名老人纳入服务范围,1.2万名老人直接享受了养老服务。逐步建立起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居家虚拟养老服务模式,形成了“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队伍专业化”的城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将在兰州市全面推广。
河南·银龄之家
由河南省爱心助老基金会、郑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郑州慈善总会联合组织实施银龄之家”慈善项目,在市区内各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老干部之家、文化苑(院)、科普大学等涉及到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场所设立“银龄之家”,配备必要的老年活动服务设施,依靠老年志愿者,组织社区老人开展医疗咨询、科普教育、文艺、体育、幸福联谊等活动,使“银龄之家”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乐园。
世界上较早进入“银发”时代的国家——英国,随着社会进入后工业时期,已出现了一些“老年人城市”,如贝克斯希尔、海斯汀、伊斯特邦等。这些度假城市风景如画,退休的老年人纷纷迁入安度晚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英国就将养老问题纳入社区,对老年人采取了社区照顾的模式。通过政府和企业结合的方式对老年人进行包括生活照料,物质支援,心理支持,整体关怀的社区整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