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虫的发生生态——以一般发生时为中心

来源 :今日种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9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从1969年起,在鹿儿岛县鹿屋市周围的旱田作物地带,主要对禾本科饲料作物上的粘虫进行了种群动态的研究。这里,简略介绍一下当地粘虫在一般发生时的发生生态的见解,同时进一步探讨一下日本粘虫的发生生态。发生和消长 1、成虫的消长:这里采用了以糖蜜诱杀所得的发生消长资料。如图1各年的上段图所示,1969年看到4次诱杀高峰,1970年和1971年5次,其中以第2次和第5次的高峰最大。根据1975年前的资料,鹿儿岛粘虫成虫的诱杀日期,第1次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第2次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第3次在8月上旬至下旬,第4次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第5次在10~12月。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armyworms on gramineous forage crops in dryland crops around Deokya in Kagoshima Prefecture since 1969. Her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local occurrence of Mythimna separata occurs in the ecology of the general view, at the same time to further explore the occurrence of Japanese armyworm ecology. Occurrence and growth and decline 1, the growth and decline of adults: Here’s the use of molasses to kill the resulting growth and decline of information. As shown in the upper graph of each year of Figure 1, four trapping and killing peaks were observed in 1969, five times in 1970 and 1971, with the second and fifth peaks being the largest. According to the data before 1975, the trapping dates of armyworm adults in Kagoshima from late March to mid-May, the second from mid-June to mid-July, and the third in early August to late , The fourth in early September to early October, the fifth in 10 ~ December.
其他文献
音乐是全世界无数人的爱好。音乐能够提高修养,陶冶情操,放松心态。但是您知道吗,音乐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美妙作用——提高人的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称社会交往能力,是指
1972年以来,我县逐步形成专群结合的病虫测报网,并进一步明确了病情测报工作应为综合防治服务,从而取得“三减”、“两增”的效果。三减是减少农药用量,减少农药费用,减轻病
阳春三月,万物焕发无限的生机。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年轻人,更是以春天般的热情,向多彩的世界充分展示着美丽的一面。在光彩照人的背后,我们又不难发现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事业上
花楸树是俄罗斯人最喜爱的树之一。它既不怕炎热,又不怕严寒,一年四季装点着俄罗斯大地。据知,全世界的花楸树共有80种,在俄罗斯生长的就有34种,它有“俄罗斯之树”的美称。
柞蚕放养在野外,常受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病害和敌害的侵袭,柞蚕寄生线虫就是其重要敌害之一。据目前所知,辽宁、吉林、山东、河南、贵州等省的柞蚕区都有线虫发生和危害
新疆、青海、内蒙等地,在草原用超低量喷雾(飞机)防治土蝗,有效地控制了蝗害。此法具有工效高、效果好、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农药配方为:80%马拉硫磷2.5份,80%敌敌畏
(1)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新办高新技术企业从投产年度起免征2年;(2)三产企业在一定期限减征或免征所得税;(3)企业利用三废为原料进行生产,可5年
孝感县肖港公社群光大队种棉花1,200亩,主要棉虫有棉蚜、棉铃虫、红蜘蛛、红铃虫和小造桥虫。1975年以来,在大面积药剂防治基础上,又进一步开展了查益虫报益虫、查害虫报害
1978年~1979年试验证明,小麦白秆病主要由种子带菌,种子带茵越高,田间出现的病株越多,土壤和病残体无传病作用。病害主要来自系统性的初侵柒植株,再侵染虽然存在,但只是在近黄
根据同安县病虫测报站16年的水稻三化螟化蛾高峰期和当地生态因子的资料,通过自编二元回归的Algol语言的程序,就上述二者的相关性进行电子计算机(TQ16)试算,结果表明:影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