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国内著名听力专家及医务人员组成的“爱心医疗队”,在赴我国沂蒙山、太行山、大别山、井冈山、延安、云南少数民族等贫困地区进行“中国儿童听力保健万里行”义诊活动之后,去年10月,又来到了苏北贫困老区滨海县送医下乡。医疗队由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梁涛挂帅,其中有84岁的我国著名听力医学专家陈玉琰教授和年富力强的著名专家卜行宽、徐其昌、李全昌教授,还有江苏徐州佳音听力康复中心的志愿工作者。
本刊记者在这次赴滨海义诊的随队采访中,无不被义诊场面及专家们每天工作至深夜,为聋儿献爱心的奉献精神而深深打动。记者在专家们非常辛苦的治疗空隙之间,就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的宗旨和我国聋残疾概况,耳聋的府因,耳聋的早期发现和诊断,耳聋的早期处理和康复治疗,耳聋的预防和警惕假医假药治聋等问题,对他们进行了一一采访。
梁 涛(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是经国家卫生部、民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于1995年12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立的。基金会的宗旨是发展中国听力医学事业,积极进行耳聋防治和康复工作,同时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防聋治聋科普知识。基金会成立伊始,我们就发起了“中国儿童听力保健万里行”活动,组织了我国著名听力医学专家和医务志愿工作者,成立了“爱心医疗队”。迄今为止,医疗队的行程已远远超过了5000千米,足迹踏遍了我国七省二十三个市、县的老、少、边、穷地区,为当地的学龄前儿童免费进行听力检查,为聋哑学校的聋儿进行听力检测,为家庭贫困、有望恢复说话的5岁以下的聋儿免费赠送助听器。
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表明,我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1700余万(现已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占残疾人总数的34%,居5种残疾(听语、肢体、视力、智力和精神残疾)之首。其中0~6岁的有74万人,且每年以2万~4万的速度递增。
我们医疗队的志愿工作者全是共产党员,专家们的思想境界也非常高,他们克服了年迈体弱、工作繁忙的重重困难,与医疗队的年轻人一起深入艰苦的农村,不要任何报酬为聋儿义诊。去年5月在陕西铜川,为了给一名农村的聋儿治疗,我们驱车黄土坡地数十千米,来到了聋儿家中,发现他们的生活非常贫困,甚至将盐水当菜,这情景使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更加激发了我们全体人员为贫困地区聋儿献爱心的决心永远不变。经过我们的辛勤工作,有些聋儿戴上助听器后,喊出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声“爸爸、妈妈”,家长含着热泪说:“感谢党和政府派来的医疗队。”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受到当地人民群众和政府的热忱欢迎。我们通过万里行的义诊活动,真正将党中央提出的医疗卫生下乡的指示落到了实处,为农村科学知识的普及尽了微薄之力。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成立以来,已得到香港万裕集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我想借《祝您健康》杂志一角,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我国听力医学的康复医疗、科研和教育事业,为千百万聋人造福。恳请国内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财团、社团、商社和各界友好人士,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片爱心,资助这项功在千秋、造福万代的事业,使我国的听力医学尽快赶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陈玉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 在医学上,耳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传导性耳聋,多见于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外耳道异物,耵聍阻塞,肿瘤,中耳外伤,化脓性或非化脓性中耳炎等;二是感音神经性耳聋,多见于耳毒性药物中毒,急性传染病或病毒感染,突发性耳聋,老年性耳聋,噪声性耳聋,先天性耳聋等;三是混合性耳聋,是以上两者都兼有的耳聋。
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的耳聋患者中,感音神经性耳聋所占比例最大,其中耳毒性药物中毒更令人注目。国内多宗调查表明,聋哑人中约70%是由耳毒性药物引起。耳毒性药物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和奎宁等。譬如当一个小儿患了由病毒引起的感冒发烧时,医生盲目满足家长给孩子打针速愈的要求,滥用抗生素,而且是超剂量使用耳毒性药物。其实,这些药物对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发烧并没有作用,却因为医生和家长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小儿耳聋悲剧的发生,这种情况在我国农村尤为普遍。从这点来看,我们医疗队送医下乡,宣传防聋治聋的科普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徐其昌(南京医科大学教授) 耳聋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很重要,因为人的听觉是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小儿1岁左右时,语言发育能力进入飞跃发展阶段,3岁以后完成,过了这个年龄段,小儿学习语言就很困难。也就是说当小儿因耳聋听不见外界的声音,即使声带发育完好,但是没有语言功能的训练,逐渐也就不会说话而成了哑巴。更令人痛心的是,一个已会说话的四五岁的孩子,由于使用了耳毒性药物而致聋,从此生活在寂静的世界里,由不愿意说话变为不会说话,最后便成了又聋又哑的孩子。这就是“十哑九聋”的根本原因。
早期发现小儿有无听觉障碍,关键在于孩子的父母。听力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存在,现在提倡的胎教,也正是利用胎儿的听力来进行的。孩子出生以后,听力逐渐发育完善。父母在孩子3岁以前,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听力情况,如经常在孩子背后拍一下手,或叫他一声,看有无反应;并要经常检查孩子听觉的灵敏程度(对声音轻重的反应)。父母如发现孩子的听觉迟钝或语言发育与其年龄不符,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做专科检查,以便进行早期对症处理。
卜行宽(南京医科大学教授) 在早期发现和诊断的基础上,对聋儿进行早期处理和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中耳炎引起的耳聋,可通过药物和简单的手术来进行治疗,能有很好的疗效。但对面广量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目前为止没有特效药治疗,国际上至今尚没有突破。
目前,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主要是康复治疗。绝大多数聋儿尚有残余听力,我们的任务是怎样充分利用其残余听力来补偿他们的听力损失,而补偿的主要途径是科学地选配助听器。给5岁以下尚有残余听力的聋儿戴上助听器,对其进行长期的语言能力训练,是聋儿康复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将会改变他一生的命运。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家长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助听器的配戴对聋儿来说并不是康复的结束,而是康复的开始,因为对聋儿进行听力语言训练是一个非常艰苦和漫长的过程,家长一定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并让其多与正常儿童交往,这样才能使聋儿较快地获得语言能力的康复,并且有可能进入普通小学读书,给社会和家庭减轻负担。
助听器适用于各种有残余听力的耳聋患儿,即使是全聋,也可以从助听器里得到声音信号的刺激,通过训练可辨别强度和频率,产生句型和感情的印象。助听器的选配必须强调其科学性,绝不是到商店里随便买一只戴上就能听清楚声音的,这同配戴眼镜需要精确验光是一个道理。目前,电脑助听器选配系统的问世,为聋儿选配助听器提供了更为科学、精确的方法。在选配助听器时,聋儿应首先到医院经耳科医生诊断,再由听力医学专业人士根据听力损失程度和频率特性,为其选配助听器。一部分重度聋的患儿,如配戴大功率的助听器没有明显的效果,可以考虑耳蜗电极植入,手术效果很好。但是家长要明白,聋儿得到的声音是经过重新编码的声音,和自然的语声有极大的不同,为获得理想的效果,家长对聋儿更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康复训练。
李全昌(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 为降低聋哑残疾儿童在我国的发病率,根本的措施在于预防。孩子患了上呼吸道感染,应及时观察他的听力是否受到影响,并且不使用耳毒性药物。由于耳毒性药物有其相应的适应证,还不能完全被取代,所以,医生如果对有适应证的病人用药,一定要问清有无家族耳聋史,有的话,千万不能使用此类药物。各级医务人员一定要高度警惕耳毒性药物对儿童所造成的伤害,要对祖国的未来负责,对社会负责。
据调查,我国的聋哑儿童大多发生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由于这些聋哑儿童没有得到及时应有的康复治疗,加上科普知识宣传不力,使许多聋儿家长有病乱投医。一些江湖骗子利用聋儿家长求医心切的心理,打着所谓“祖传秘方、神功妙法”的幌子,坑害聋儿和家长,不仅使他们浪费了大量的钱财,更重要的是耽误了用金钱难以买到的聋儿最佳学习语言的时机,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这次在滨海义诊,我们也听到患儿家长的诉说:“我们已经为这个孩子治聋哑花了很多钱,几乎只要见到这方面的广告,我们就带孩子去看,不管是吃中药、西药,还是气功疗法,我们都试过,可一点也不见好转。”
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杜绝假医、庸医在社会上欺骗残疾儿童,家长也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科学知识的学习,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孩子有耳聋现象,应及时去专科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使孩子早日回到有声世界,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在随队采访结束之际,本刊记者衷心地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聋哑儿童,大力普及防聋治聋科学知识,发展我国的听力医学康复事业,让祖国的未来在有声世界中健康成长!
(摄影:蒋冰清)
本刊记者在这次赴滨海义诊的随队采访中,无不被义诊场面及专家们每天工作至深夜,为聋儿献爱心的奉献精神而深深打动。记者在专家们非常辛苦的治疗空隙之间,就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的宗旨和我国聋残疾概况,耳聋的府因,耳聋的早期发现和诊断,耳聋的早期处理和康复治疗,耳聋的预防和警惕假医假药治聋等问题,对他们进行了一一采访。
梁 涛(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是经国家卫生部、民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于1995年12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立的。基金会的宗旨是发展中国听力医学事业,积极进行耳聋防治和康复工作,同时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防聋治聋科普知识。基金会成立伊始,我们就发起了“中国儿童听力保健万里行”活动,组织了我国著名听力医学专家和医务志愿工作者,成立了“爱心医疗队”。迄今为止,医疗队的行程已远远超过了5000千米,足迹踏遍了我国七省二十三个市、县的老、少、边、穷地区,为当地的学龄前儿童免费进行听力检查,为聋哑学校的聋儿进行听力检测,为家庭贫困、有望恢复说话的5岁以下的聋儿免费赠送助听器。
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表明,我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1700余万(现已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占残疾人总数的34%,居5种残疾(听语、肢体、视力、智力和精神残疾)之首。其中0~6岁的有74万人,且每年以2万~4万的速度递增。
我们医疗队的志愿工作者全是共产党员,专家们的思想境界也非常高,他们克服了年迈体弱、工作繁忙的重重困难,与医疗队的年轻人一起深入艰苦的农村,不要任何报酬为聋儿义诊。去年5月在陕西铜川,为了给一名农村的聋儿治疗,我们驱车黄土坡地数十千米,来到了聋儿家中,发现他们的生活非常贫困,甚至将盐水当菜,这情景使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更加激发了我们全体人员为贫困地区聋儿献爱心的决心永远不变。经过我们的辛勤工作,有些聋儿戴上助听器后,喊出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声“爸爸、妈妈”,家长含着热泪说:“感谢党和政府派来的医疗队。”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受到当地人民群众和政府的热忱欢迎。我们通过万里行的义诊活动,真正将党中央提出的医疗卫生下乡的指示落到了实处,为农村科学知识的普及尽了微薄之力。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成立以来,已得到香港万裕集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我想借《祝您健康》杂志一角,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我国听力医学的康复医疗、科研和教育事业,为千百万聋人造福。恳请国内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财团、社团、商社和各界友好人士,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片爱心,资助这项功在千秋、造福万代的事业,使我国的听力医学尽快赶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陈玉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 在医学上,耳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传导性耳聋,多见于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外耳道异物,耵聍阻塞,肿瘤,中耳外伤,化脓性或非化脓性中耳炎等;二是感音神经性耳聋,多见于耳毒性药物中毒,急性传染病或病毒感染,突发性耳聋,老年性耳聋,噪声性耳聋,先天性耳聋等;三是混合性耳聋,是以上两者都兼有的耳聋。
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的耳聋患者中,感音神经性耳聋所占比例最大,其中耳毒性药物中毒更令人注目。国内多宗调查表明,聋哑人中约70%是由耳毒性药物引起。耳毒性药物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和奎宁等。譬如当一个小儿患了由病毒引起的感冒发烧时,医生盲目满足家长给孩子打针速愈的要求,滥用抗生素,而且是超剂量使用耳毒性药物。其实,这些药物对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发烧并没有作用,却因为医生和家长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小儿耳聋悲剧的发生,这种情况在我国农村尤为普遍。从这点来看,我们医疗队送医下乡,宣传防聋治聋的科普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徐其昌(南京医科大学教授) 耳聋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很重要,因为人的听觉是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小儿1岁左右时,语言发育能力进入飞跃发展阶段,3岁以后完成,过了这个年龄段,小儿学习语言就很困难。也就是说当小儿因耳聋听不见外界的声音,即使声带发育完好,但是没有语言功能的训练,逐渐也就不会说话而成了哑巴。更令人痛心的是,一个已会说话的四五岁的孩子,由于使用了耳毒性药物而致聋,从此生活在寂静的世界里,由不愿意说话变为不会说话,最后便成了又聋又哑的孩子。这就是“十哑九聋”的根本原因。
早期发现小儿有无听觉障碍,关键在于孩子的父母。听力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存在,现在提倡的胎教,也正是利用胎儿的听力来进行的。孩子出生以后,听力逐渐发育完善。父母在孩子3岁以前,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听力情况,如经常在孩子背后拍一下手,或叫他一声,看有无反应;并要经常检查孩子听觉的灵敏程度(对声音轻重的反应)。父母如发现孩子的听觉迟钝或语言发育与其年龄不符,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做专科检查,以便进行早期对症处理。
卜行宽(南京医科大学教授) 在早期发现和诊断的基础上,对聋儿进行早期处理和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中耳炎引起的耳聋,可通过药物和简单的手术来进行治疗,能有很好的疗效。但对面广量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目前为止没有特效药治疗,国际上至今尚没有突破。
目前,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主要是康复治疗。绝大多数聋儿尚有残余听力,我们的任务是怎样充分利用其残余听力来补偿他们的听力损失,而补偿的主要途径是科学地选配助听器。给5岁以下尚有残余听力的聋儿戴上助听器,对其进行长期的语言能力训练,是聋儿康复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将会改变他一生的命运。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家长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助听器的配戴对聋儿来说并不是康复的结束,而是康复的开始,因为对聋儿进行听力语言训练是一个非常艰苦和漫长的过程,家长一定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并让其多与正常儿童交往,这样才能使聋儿较快地获得语言能力的康复,并且有可能进入普通小学读书,给社会和家庭减轻负担。
助听器适用于各种有残余听力的耳聋患儿,即使是全聋,也可以从助听器里得到声音信号的刺激,通过训练可辨别强度和频率,产生句型和感情的印象。助听器的选配必须强调其科学性,绝不是到商店里随便买一只戴上就能听清楚声音的,这同配戴眼镜需要精确验光是一个道理。目前,电脑助听器选配系统的问世,为聋儿选配助听器提供了更为科学、精确的方法。在选配助听器时,聋儿应首先到医院经耳科医生诊断,再由听力医学专业人士根据听力损失程度和频率特性,为其选配助听器。一部分重度聋的患儿,如配戴大功率的助听器没有明显的效果,可以考虑耳蜗电极植入,手术效果很好。但是家长要明白,聋儿得到的声音是经过重新编码的声音,和自然的语声有极大的不同,为获得理想的效果,家长对聋儿更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康复训练。
李全昌(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 为降低聋哑残疾儿童在我国的发病率,根本的措施在于预防。孩子患了上呼吸道感染,应及时观察他的听力是否受到影响,并且不使用耳毒性药物。由于耳毒性药物有其相应的适应证,还不能完全被取代,所以,医生如果对有适应证的病人用药,一定要问清有无家族耳聋史,有的话,千万不能使用此类药物。各级医务人员一定要高度警惕耳毒性药物对儿童所造成的伤害,要对祖国的未来负责,对社会负责。
据调查,我国的聋哑儿童大多发生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由于这些聋哑儿童没有得到及时应有的康复治疗,加上科普知识宣传不力,使许多聋儿家长有病乱投医。一些江湖骗子利用聋儿家长求医心切的心理,打着所谓“祖传秘方、神功妙法”的幌子,坑害聋儿和家长,不仅使他们浪费了大量的钱财,更重要的是耽误了用金钱难以买到的聋儿最佳学习语言的时机,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这次在滨海义诊,我们也听到患儿家长的诉说:“我们已经为这个孩子治聋哑花了很多钱,几乎只要见到这方面的广告,我们就带孩子去看,不管是吃中药、西药,还是气功疗法,我们都试过,可一点也不见好转。”
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杜绝假医、庸医在社会上欺骗残疾儿童,家长也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科学知识的学习,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孩子有耳聋现象,应及时去专科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使孩子早日回到有声世界,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在随队采访结束之际,本刊记者衷心地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聋哑儿童,大力普及防聋治聋科学知识,发展我国的听力医学康复事业,让祖国的未来在有声世界中健康成长!
(摄影:蒋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