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sd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主要关于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究,共分六大方面:①研究背景;②主动学习的概念;③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④学生学习主动性结构分析;⑤主动学习的教学原则;⑥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从理论与实践阐析主动学习的研究价值,努力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主动学习,参与,自主,创造
  
  1.研究背景
  1.1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育发展至今天,已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回顾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所经历的三个阶段:①“知识本位”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学是比较单纯地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关系。在中国,自孔子年代起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漫长的2000多年时间基本上是传统的维持型学习。而在西方,欧洲中世纪残酷的教会统治扼杀多少人的灵魂。即使是“文艺复兴”时期及以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教学仍然定格在“师授生学”的位置上。弗朗西斯•培根說的:“知识就是力量”,就是对这一阶段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诠解。②“能力本位”阶段。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教育要学生“学会学习”。教学已从“接受知识的关系转变为掌握知识的方法”。而此时中国大地一片红色教育,知识越多越反动,何言倡导“学会学习”!③“人的发展”本位阶段。随着六七十年代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及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的日臻成熟。到八十年代,“人的情感发展,人的个性教育”已成为教育的主方向。而中国受传统教育及苏联教育的影响和教育体制的束缚,机械、被动的传授现象仍相当严重,直至1999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0年教育部又下达了“减负”指示,2001年教育部颁布《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于是,“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便开始走进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视线。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把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从对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和长官意识的依附中解放出来,使其独立走向市场,主动地了解市场行情,自主地寻找市场,开拓市场,有效地参与竞争,并成为经济运行的自主的主体。这无疑对个人的文化素养、工作能力、事业心、个性品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的这种迫切要求,就必须自觉更新教育目标,重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主体性素质的培养,而这些主体素质只有在“创新、主动”学习中才能得以充分的体现,也只有在主动学习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否则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成为一句空话。
  所以,不“创新、主动”地学习就适应不了学习的要求、社会的需求,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当然,它与教学中的“主动学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是同一范畴但又是两个概念。
  2.主动学习的概念
  2.1定义。
  所谓“主动学习”就是师生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学生受到教师的教育影响,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增强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主动地学会教育自己、发展自己、成为具有现代思想、自我意识,能有效地、主动地、创造地、自主地进行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的人。
  2.2内涵。
  分析主动学习定义的内涵,我们可以发现主动学习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2.2.1选择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选择性,突出地表现在对学习对象的选择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是一连串的选择活动,从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到学习手段,无一不是选择的结果,从“学什么”到“怎么学”也无一不是选择的过程。要求学习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要适应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②能满足学生个人的主体需要。如我在教学圆周率这个概念时,要求学生带一些不同的圆,让学生动手测量圆一周的长度。学生们各尽其能,有的用圆在直尺上滚动,有的用卷尺进行测量,有的先用小绳绕圆一周再用直尺测量小绳的长度。这时,我将学生测量的结果板书,并提出问题:“每个圆的周长与其直径有什么关系呢?你发现了什么?”同学们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终于发现圆的周长是其直径的3倍多一点。我追问一句:“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新知,得出圆周率的概念。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选择权。
  2.2.2自主性。①表现在他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感知教材、学习教材、理解教材,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并能运用于实践;②学生还能够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对象,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并利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主动地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极向老师质疑、请教,要求答疑,相互研讨,以达到自已预期的学习目标,这在学生的自学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有这么一个例题:“图书室有350本故事书,借出去15,还剩多少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350-350×15,350×(1-15),也可以用分步列式的方法。一般认为第二种方法比较“好”,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觉得第二种方法好。有的学生认为第一种方法更直接一些,比较好想,有的学生认为用分步列式的方法比较习惯。那么教学中就不应当让学生用统一的方式解这样的题,而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或用自己觉得方便的方法,使学生有自我支配的权力。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有助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自信心,正是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具体表现。
  2.2.3能动性。主动学习的定义界定为“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所以,主动学习必然体现出学习的能动性。首先表现在他能根据学校、社会、家庭的要求参与教学活动,并以此作为自己今后学习的努力;其次,他能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情感结构去主动地同化外界的教学影响,对它们进行吸收、改造、加工或加以排斥,使新旧知识进行新组合,从而实现主体结构的建构与改造。
  2.2.4创造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成为具有现代思想、自我意识,能有效地、主动地、创造地、自主地进行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的人。”因此,要引导学生创新。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针见血指出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工作的任重而道远。在一次听课活动中,听到教师对一位学生说:“你的作业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形式做,虽然做对了,但在考试时有可能被扣分的。”我奇怪:对了,为什么要被扣分呢?于是去看学生的作业,发现学生是这样做的:
  67÷0.2=6÷0.27=307=427
  显然,学生计算是抓住6除以0.2可以得到整数商的特点,省略了“小数化成分数”和“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使计算简便。这种方法正是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思维的表现,本应得到老师的肯定和称赞,然而,此简捷方法,不但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反而以作业不符合要求、不规范而受到批评。试想一下,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吗?要使学生主动学习就要求教师具有开放教学指导思想,不要为了所谓的“规范”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3表现。
  “主动学习”在课堂上的表现就师生关系角度看,我们认为主要有横向的师生群体关系和纵向的学生个体关系。这两种关系构成一节课的整体。
  2.3.1一节课从横向看,主动学习主要表现为参与状态,参与状态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最基本的要求,没有参与就没有主动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最基本的保证。其次表现为思维状态,指一节课学生的思维是一种积极的亢奋状态还是消极的倦怠状态,主动学习学生在一节课中应处于一种积极的亢奋状态。
  我们来看三位教师对“按角分三角形的分类”这一片段的不同处理。
  片段一:
  师:观察下面的三角形,想一想,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
  生:按三角形的角分的!
  师:讨论各类三角形各有什么特征?引导得出: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师:上面这三种三角形,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片段二:
  (1)师:拿出的三角形模型,请同桌讨论讨论按一定的标准给它们分分类。
  (2)学生动手操作,讨论分的标准和各类三角形各有什么特殊?
  (3)交流汇报得出:是按三角形的角分的。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师:上面这三种三角形,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片段三:
  师:同学们,刚才学习三角形,你们会画三角形吗?(学生有生活经验会画)请你画几个三角形。
  学生动手画三角形。然后,师再要求学生量一量所画三角形的角各是什么角?三角形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情况?
  学生汇报:出现三种情况:①三个角都是锐角;②一个直角二个锐角;③一个钝角二个锐角。
  教师追问:还有其它情况吗?是不是没画出,再画画量量看,有没有漏了?大部分学生再画再量准备再找出一种类型,结果都摇了摇头。师追问: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了三角形的角只会出现以上三种情况。
  师:可见,三角形的角只会出现这三种情况,会不会有一个三角形同时具备这三种情况中的两种呢?(生:不会)所以,可以用下面的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师:你能给上面几种三角形取个好听的名字吗?得出下图,这种分类方法是按什么标准分的?然后与书本比较。
  分析以上三个案例,我们发现片段一只是就事论事,照本宣科。学生参与率低,思维不能激发,预计这节课是不能取得好效果的。片段二稍有改进。惟有片段三,则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了有创意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思维活跃,效果可想而知了。
  2.3.2从纵向看,学生在一节课中表现为个体的学习,强调的是“自我意识”。体现为“自主选择——自主探索——自主优化”。
  (1)自主选择。学生的自主选择即为教师引导下的“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传统的维持型学习,学生就难有“自主选择”,因为一切都由教师安排,都由教师固定。学生仅仅处于“回答、思考、练习”等狭小的空间,没有自主权。“主动学习”概念下的教学过程必须顺应发展的需要,所以对“学什么、怎么学”应有个设计。当然,这种设计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的基础上,更要使学生有选择“怎么学”的自主权。
  (2)自主探索。指学生明确“学什么”和确定“怎么学”的基础上自觉进入学习的状态,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3)自主优化。主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地位的觉醒使得学生比较客观地看待其它同学与自己的学习,对自己与他人的学习作出检查、评价、调整。使自己的学习更为优化,以便更好地进入下一步学习。
  北京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在桐乡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其导入的片段如下,充分体现出“自主选择——自主探索——自主优化”的指导思想。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在往西天取经的路上遇到2个非常饥饿的人,决定把剩下的4个桃子平均分给这2个人,小朋友,你说每人分到几个桃子啊?如果唐僧师徒仅剩下2个桃子,哪每人分到几个桃子啊?假如唐僧师徒要把仅剩下的1个桃子平均分给这2个人,每人又分到几个桃子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表示出呢?
  生1:画图。
  生2:一句话。
  生3:分数。
  生4:小数。
  ……
  师:那就请你用你准备用的方法表示出半个吧!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答题。
  师:请你向其它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有什么优点?存在什么缼点?(生讲)……比较以上方法,你觉得哪种稍微优越一点?要保留自己意见的继续保留,不保留的请擦去自己的方法。学生选择了“分数”表示的最优方法,从而进入新课。
  这一片段,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性”,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课堂参与,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学到知识,在参与学习活动中展示智慧和才能。
  2.4学习过程。
  从主动学习的发展过程,我们发现其学习过程应表现为以下流程:
  主动学习的基本表现为课堂参与,而参与则需要学生的“我要学”为动力。当然,未来教育绝非是停留在“我要学”这一层面上。这必须要求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还应向“我能学、我善学”层面挺进。当然,当务之急应从“愿学、乐学”入手,解决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我要学”的问题。
  3.主动学习的理论依据
  我们已经研究了主动学习的定义、内涵、表现、过程,那么研究主动学习的依据是什么呢?明确这一问题将会有助于我们的研究。我们研究的主动学习是建立在以下理论基础上的。
  3.1哲学依据——能动反映论。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主体的、能动的。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主要特点是人是自然的主宰,动物是自然的奴隶。人能进行劳动,能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人能发明创造,推动文明的进步。人在社会实践是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自觉从事活动。学生是人,因此也有主体性和能动性。而学生的活动主要是学习,主体性和能动性也主要表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以主动学习是人的本质上的要求,是合乎人性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教材等是外因,学生自己是学习的内因。教师、教材是通过学生的学习起作用的,当学生的学习处于消极的被动学习时,就难发挥效用;当学生学习处于积极的主动学习时,就能充分发挥效用。
  3.2教育学依据。
  3.2.1“三为主”理论。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一个复合过程。这是教学研究上的一个飞跃。从中可以发现它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进行训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扮演“导”的角色。恰恰如此,“主动学习”强调的也是学生的学习行为。
  3.2.2“学会学习”的学习观。当代知识激增,更新过程加快,教师不可能教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比传授科学知识更为重要。而学习能力是一种技能,不是靠他人的教学会的,而是必须经过自身的“主动学习”习得的。
  3.2.3教法与学法的辨证关系。从学生主体地位发展的角度来说,现代教学论观点认为不是教师的“怎么教”来指导学生的“怎么学”,而是根据学生的“怎么学”来决定教师的“怎么教”,因此,“主动学习”也就自然成为必然了。
  3.3心理学依据。
  3.3.1人本心理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既反对“行为控制论”又对“本能控制论”在西方常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它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个性的形成就是“自我”的形成过程。“自我”的形成不是靠外部的灌输或行为的塑造能够完成的。“自我”源于并且根植于个体先天“潜能”之中。心须依靠自己的体验或经验发现“自我”。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达成“自我实现”的需要而提出了“主动学习”。
  3.3.2非智力因素理论。王晓柳等人(1988)研究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定量影响。告诉我们,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时要因人而异。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由于其非智力因素水平較高,所以要注意进一步开发其智力,或通过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来开发智力。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开发智力和优化非智力因素都十分重要,但两者之中,优化非智力因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更为重要。“主动学习”主要解决的是非智力因素。学习动机对主动学习具有推动作用,主要是以注意的加强、思维积极性的提高为中介来推动主动学习的进行。学习动机中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情感是主动学习的调控动力。学习意志是主动学习的稳固动力。
  4.学生学习主动性结构分析
  目前的研究与教学实践表现:学习主动性是影响知识获得、技能掌握、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需要、自信心、意志、情绪情感等内部的心理因素是个性中最活跃最核心的因素,他们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研究“主动学习”就有必要了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结构。
  4.1学习主动性的结构和行为表现。
  分析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内部动力系统,可以发现是由学习需要、自信心和情绪情感三个要素组成的。
  4.1.1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动力源泉,学生之所以进行学习活动也是由于各种需要的推动。按照需要与行为相联系的形式可把它分为直接学习需要和间接学习需要,当然有需要并不一定就会转化为行为,只有当主体明确意识到外部有某种能满足需要的诱因目标并采取行动时,需要才能转化为行动。这种诱因便是教学目标,可见需要转化为行动要以目标为中介的。
  4.1.2自信心是学习主动性的另一要素。指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自信心影响学生对学习的选择、接受和学习准备状态;影响对学习的坚持性和情绪调节。
  4.1.3情绪情感是行为的一个直接动力的,对行为起促进和激励功能,这是由外部对象或活动满足主体需要的状态所引起的主观体验。在教学过程中,人的各种因素与教学活动中的诸因素相互作用需被激活,引起诸如喜、期待、自豪、恐惧、焦虑等积极或消极情绪,从而对学习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根据学习主动性的要素和行为表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裴娣娜等人建立了学习主动性指标体系如下表:
  直接学习需要间接学习需要学习目标自信心情绪情感
  ①好奇,爱观察事物①努力维护自我形象,争取他人承认①能制订具体明确的目标①相信通过努力能提高成绩和能力①积极的人际情感,喜欢与老师同学相处
  ②喜欢提问思考、争论②想越过成绩好的同学②能客观分析自己状况、制订计划②对自己能力满意,自信能较好完成任务②在学习中能体验到丰富的理智感、美感
  ③有动手操作和实验的兴趣③对自己的失败或失误不满③认真执行计划不半途而废③能选择中等难度的挑战性学习任务③喜欢学校学习生活
  ④喜欢阅读、涉猎广泛④有理想,为自己的发展而努力学习④自我分析学习过程并调整方法策略④不被暂时困难所困,坚持付出努力④少忧郁,情绪稳定并能自我调节
  ⑤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钻研和学习⑤有集体荣誉感,为集体荣誉而学习⑤为达到目标完成任务而自我鼓励和奖赏⑤相信自已有用并积极向他人提供帮助⑤考试焦虑适度,以正常发挥应有水平
  4.2学习主动性形成和作用的规律。
  学习主动性的形成过程是动力内化过程和外化过程相统一的过程。外化过程指从原有需要、自信心、情绪情感到现实学习活动的过程;内化过程是指从外部要求和活动到新的需要、自信心、情绪情感的过程。如图所示:
  从上图我们不难看出:提出要求、激发学习活动、保证成功体验是培养学习主动性的关键环节。
  5.主动学习的教学原则
  主动学习研究指的是教学必须有效地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认识中来,积极地从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发展、开拓的个性特质。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超越,所以既保留了传统教育的那些反映规律性的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5.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育研究的首要问题。要力求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教师要启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引导学生的学习,有目的、有计划的、规范的组织各种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自主地、创造地、能动地进行学习活动。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注意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身心参与,使他们投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成为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人。如我市教学研讨会上,叶卫军老师在执教《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采用“不限定”方法来做推导实验:①不限定实验的过程,让学生大胆尝试。学生想出了用三角形拼出一个已知图形的方法,有用已知图形来分割出三角形的方法,有把三角形分割方格,用数方格方法推导三角形的面积。②不限定实验的材料,即做推导实验用的材料由学生自己寻找,单单取三角形的就出现了等底不等高的、等高不等底的、既不等高也不等底的、等底等高的四种情況。这两个“不限定”绝不是教学上的“放羊”,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具体表现。
  5.2民主性原则。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以及这种关系营造出来的活泼生动、和谐的教育氛围,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民主性原则在主动学习中表现为:①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心境进入学习状态;②要实现教育内容民主意识的渗透和学生民主思想、民主精神、民主参与能力的培养,以民主化的教育造就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5.3活动性原则。活动是主动学习的决定性因素,学生只有投身学习活动中才能发挥主动学习的效能。主动学习在活动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活动不断地将科学知识吸收的内化过程,另一方面是通过活动不断地将心理品质表现的外化过程。上文所提到的“按角分三角形的分类”片段三就充分体现出活动性的原则,通过“画一画”(画几个三角形)、“量一量”(量这几个三角形的角)、“分一分”(三角形的角出现几种情况)、“找一找”(除此外,还有别的情况吗)、“叫一叫”(给这几类三角形取个名)。教师没有囿于教材,而是对教材进行提炼,创设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习惯的养成。
  5.4开放性原则。主动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教师应该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运用和选择开放的教学方法,使课堂的空间更自由开放,使学生拥有主动参与的时空,在参与的活动、实践中得到生动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能跳出课堂、跳出教材,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和设计开放的习题。如二年级有一计算题:1123-995=?循规蹈矩的教师就不敢“越雷池一步”,总是老老实实地用连续退位一步步计算出结果。相反,具有开放思想的教师会要求学生联想心算,会得到以下几种方法:
  1123-995=1000-995+123=5+123=128
  1123-995=1123-1000+5=123+5=128
  这是多么富有新意的算法啊!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创新意识的儿童,大多显得感情强烈、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想象丰富,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为他们创设宽松和谐的开放环境,为他们提供“主动学习”和表现的机会。
  6.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
  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要求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目标,然后,组织学生自己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获取新知识和在获取新知识过程中内化知识,形成和发展学习能力。并要求用以下流程组织具体的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教学流程图,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关健在于创设教学情境,于是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常式便成了“发现问题,明确目标——进行自学、探究活动——得出结论,组织运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教学模式,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模式。
  6.1“探究研讨”教学模式。
  探究研讨就是学生在教师认真的指导下,能自己主动参与学习的探索过程,发现知识并掌握知识的教学模式。其操作程序如下:
  北京特级教师杨绍波在富阳特级教师讲习班(1999年)上用“探究研讨”教学模式为我们执教了《加法交换律》一课。其教学过程如下:
  一、明确问题,设计材料。
  1、明确问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加法交换律,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
  引出:(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2)加法交换律是怎么交换的?
  (3)学了加法交换律有什么?
  2、设计材料。有了研究的问题,我们就需找一些材料进行研究,下面请同学们找一些材料来供大家研究,有困难可先看书上的准备题和例题。
  (1)准备题73+2726+58
  27+7358+26
  观察上下两式,你发现了什么?引出(板书)
  73+27=27+7326+58=58+26
  (2)例1教学
  出示例1,齐读,指名回答:你怎么做?怎么样想的?还有一种方法呢?
  476+518=994(个)
  518+476=994(个)
  你发现什么?板书:476+518=518+476
  (3)观察下列题目,在()里填上>、<或=
  28+30()30+28207+131()131+207
  54+1049()1049+54
  并板书:
  二、探究特征。(讨论)
  同学们,做了刚才3组题后,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讨论: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①左边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②从左到右进行了怎样变化?
  ③从左到右变化后,后果怎么样?
  三、研讨交流得出结论。
  A、研讨交流讨论问题得出: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B、举例,引导出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是a+b=b+a
  四、運用结论巩固加深。
  1、看书自学111-112页。专家们怎么概括?加法交换律在哪里应用过?还有什么用呢?
  汇报:从书上找到,我们有没有应用过加法交换律?在哪里用过?
  2、讨论:求下列各数的和,怎样计算较方便?
  234564766
  从中你发现:加法交换律有什么用?
  3、计算下列各题:
  356+573+644567+345+655
  65+783+353456-544-456
  五、全课总结。
  1、新课将结束,我们来看一看课初的问题,是否已解决?
  2、这节课,我用“问题→研究→应用”来学习这节课,希望同学们灵活运用各方法,学习本领,长大为祖国多作贡献。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探究研讨”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使学生有新的发现的感觉,这启发了儿童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使他们产生内在学习的动机,引起主动探究的要求从而进行主动学习。
  6.2“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以教师的辅导为辅,加强对自学效果的检查,在检查中指导,直到完成教学任务。一般情况下,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其操作程序一般如下: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的夏青峰老师就用“自学辅导”教学模式设计了《分数的意义》一课,其简要课堂实录如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学习新知识的好方法,你们想知道吗?电脑显示方法及步骤:
  ①我已知道什么?②我还想知道什么?③自学课本后,我又知道什么?④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⑤动手检测自己掌握得怎么样?
  这是一个非常简明的学习步骤,经常应用会收获不少,这节课我们应用这个方法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分数的知识。
  1、关于分数,我已知道了什么?
  师:把你已经知道的给大伙交流交流,看谁说得又多又好。
  (生答出:分数要平均分,有分子分母,可以化成小数等等)
  2、关于分数,我还想知道什么?
  师:除了上述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1:为什么要有分数?
  生2:分数与小数有什么区别?
  生3:什么是分数?
  生4:分数有什么用?
  ……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东西还真不少!这些问题,我想在今天及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肯定会搞明白的,只要大家不断地努力。咱们现在还是自学一下课本吧,看看课本上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它又告诉我们什么知识。
  3、关于分数,自学课本后,我又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学课本。
  师:把你们通过自学后又获得的知识,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学生交流)
  师:谁能给大伙说说,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分数的产生。当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因为需要,就产生了分数。
  师:very good!其它同学也懂得这个道理了吗?
  生2:我还知道分数的意义!
  师:噢?!那什么是分数的意义呢?
  生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
  ……
  4、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1:什么叫单位“1”?
  师:是啊!什么叫单位“1”?谁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2: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看作一个单位。
  生3:就是把要分的东西都可用“1”来表示。
  ……
  5、动动手,检测自己掌握得怎么样?
  师:同学们提得很有水平,回答得更有水平。我们现在还是动动手,检测一下,自己掌握得怎么样?(生答过程略)
  (1)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34,并画上斜线。
  (2)说出57的意义。(再出示3□和□9的意义)
  三、开放练习,发散思维。
  请两位同学站立,用这说一句话。(如这两位同学的人数是小组人数的28。)
  这两位同学的人数是()人数的()。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自学辅导”教学模式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培养,加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6.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是一种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自己的活动找到答案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操作程序一般如下:
  上海的潘小明老师用这一教学模式设计了《圆锥的体积》一课简要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提出问题。
  1、下列图形绕所在的一条边旋转各得到什么?
  2、比较下列圆锥体积的大小。
  要想知道大多少?该怎么办?
  二、建立假设。
  1、你猜想一下:圆柱体和体积与圆锥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2、用什么方法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三、进行验证。
  1、学生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进行盛沙的、盛水的等进行实验。
  2、交流研讨得到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三分之一。
  3、归纳: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四、总结加深。(练习内容略)
  从以上案例可以发现“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最大优点在于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发现问题,怎样加工信息,学生提出假设如何推理、论证等,有利于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探索能力。
  
  我们坚信:只要有更多的教师来开发和关爱“主动学习”这个主题,它将会蓬勃地向前发展,迸发出巨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天宝.《主体性教育》一书,教育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
  [2]向玉琴.《小学数学现代教学法大观》259-160页,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裴娣娜.《发展性教学论》97-101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赖志奎.《现代教学论》128-129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蒯超英.《学习策略》198-199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顾泠沅.《有效改进学生的学习》讲座,上海教科院(温州研员研修班),2001年6月.
  [7]潘小明等.示范课、讲座,《全国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讲习班》,1999年富阳,2001年桐乡.
  [8]夏表峰.《“分数的意义”课堂教学实录与说明》,《小学数学教师》,2001年第3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用0-0.20 kGy钴-60γ射线对含华支睾吸虫囊迹的鱼体和从鱼体中分离所得的囊蚴(离体囊蚴)分别进行照射,观察照射囊蚴在宿主(动物)体内发育的能力。囊蚴以灌胃法感染豚鼠或大鼠
1 什么是Usenet新闻组? Usenet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公共消息布告牌,它负责着28000多个不同主题的、称为新闻组的论坛。在一般情况下,用户只要提出问题,Usenet就会作出解答,从奶
FDDI网络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高速计算机局域网络.本文介绍了作者自行研制的Sunrays微机FDDI光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和实现技术,其中详细讨论了网络适配器、网桥、集中器、设备驱动程
当前创新所能带来的模仿壁垒和垄断利润都在快速降低,企业需要对创新生产力进行全新思考,以低成本创新战略赢取竞争优势。现实中虽有成功案例,但在理论上还缺乏深入系统地研
为了解成都地区肝病患者血清及头发中微量元素的水平,对各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LC)患者进行了血清及头发微量元素锰、铁、铜、锌及硒的测定。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肝炎分
检测了106例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氨基酸,发现蛋氨酸均显著升高,急性肝炎患者脯氨酸、丙氨酸和缬氨酸显著下降,其余13种氨基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急性期与恢复期亦无差异(
单片机和计算机网络都属于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的最重要的分支之一,本文通过一个实例,分析和介绍MCS—51单片机群共享NOVELL网络资源的特点和实现方法。 Microcontroller and computer netwo
温泉是出露地表的地下热水,临川温泉的出露明显地受断层破碎带的控制,温泉为中低温水热系统。大量资料表明,地球物理方法是地下热水勘探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为了进一步扩大临
胰泌素试验对诊断胰腺疾病根有参考价值。Dreiling应用胃一十二指肠双腔引流管在胰泌素刺激后,测定胰液容量及最大重碳酸盐浓度,以了解胰腺外分泌功能及胰管通畅情况,从而辅
急性病毒性肝炎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治愈率,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我们将1989年6月至1990年4月收治的6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分为人数相等、病程、症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