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改革,实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化教育方针已经深入人心。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阶段,其将对学生今后的人生走向产生直观重要的影响。身体是学习的基础,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于学生学习状态的提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随着高中体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与深化,高中体育教学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努力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本文从高中体育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到高中体育教学之于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的作用,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策略
随着高中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锻炼学生身体、强健学生体魄不再是高中体育教学所追求的唯一教学目标。21世纪的高中体育教学更加注重于对学生体育观念、个性品质的培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还要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利用体育教学的功能性,努力塑造和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品质。
一、高中体育教学需求及体育教学之于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的作用
1.高中体育教学需求
高中体育教学是高中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体育教学的需求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发育,增进学生身心健康。通过高中体育教学,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机能的发展和提高,为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通过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教学,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热爱运动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必需的体育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爱好,树立起终身学习、终身锻炼的良好意识。三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竞争意识以及组织纪律性,锻炼学生合作、创新、坚毅勇敢、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上述高中体育教学三个方面的需求组成了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其是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的重要理论依据。
2.高中体育教学之于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的作用
高中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現在三个方面。一是带给学生真切的身心体验。良好的个性品质必定是从实践中所产生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将会参加各种体育运动,而身体运动必将在学生的大脑中产生主观意识。心理行为学家研究表明,身体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多次地开展某种运动,那么大脑便会在形成个体独具的、个性化的心理特征,这对于学生而言,即是从体育运动的身心体验中获得了个性化心理发展。二是获得社会关系。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不在受到文化课上来自于座位的“束缚”,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关系”,而在某种层面上来说,个性品质即是社会关系所衍生的产物。在各项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发展。三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体育教学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尝试新事物、去扮演新角色、去调整并发展自我。以一项篮球运动为例,学生能够扮演进攻者、防守者、领导者等身份,体育教学所提供给学生不同类别的练习机会将更加有助于学生实现自我的个性化发展。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这是对素质化教育理念的积极响应。为了切实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奠定基础,体育教师首先应当努力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放下教师的“架子”,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主动参与到学生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指导和点拨;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努力建立起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二是充分尊重个体的差异,鼓励和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教育事业对于那些喜欢“标新立异”学生的态度并不友好,一些教师对于学生表现出的个性视而不见或以偏见对待,扼杀了他们个性化发展的积极性。为此,在体育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向学生阐明体育课程目标,阐述自身关于体育教学的观点,鼓励和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
2.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沿用统一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适用的。为此,体育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的身心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具体而言,在体育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制作一份问卷调查,从身体情况、兴趣爱好、体育特长等方面详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情况;然后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将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划分至一个体育学习小组,在学习小组中选拔一名“品学兼优”的同学担任学习小组组长,在正式锻炼开始之前,教师事先告知组长学习任务与目标,然后由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小组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学,以保障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实现个性化发展。值得指出的是,在分组学习之前,对于一些需要统一学习的项目,例如跑步、跳远、俯卧撑等,则应当面向全体同学统一教学。统一学习项目教学完毕后,再开展分组教学,以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除了这一种“兴趣分组教学法”之外,还可以采用性格分组教学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学生的性格是不同的,大致可以将其分为性格内向与性格外向两大类,完全按照兴趣分组的教学方法可能导致某一学习小组全是某一类性格的学生,对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是不利的: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向上的、良好的个性品质,例如竞争、合作、拼搏、创新等,而对于部分学生所存在的性格孤僻、不爱交流等“品质”,那么则要通过体育教学将其淘汰掉,帮助学生更加愉快、健康的学习和成长。为此,在“性格分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将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与性格外向的学生合并为一个学习小组,以性格外向的学生带动性格内向的学生学习和运动,帮助性格内向的学生变得更加阳光、开朗;以性格内向的学生影响性格外向的学生,帮助性格外向的学生变得更加沉稳、细致,以此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慧.浅议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J].俪人:教师,2016(4):97-97.
[2]陈凯,万妮娜.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心理及表现欲的培养[J].科技风,2013(4):189-189.
[3]王君.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J].新课程:上,2011(12):35-36.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策略
随着高中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锻炼学生身体、强健学生体魄不再是高中体育教学所追求的唯一教学目标。21世纪的高中体育教学更加注重于对学生体育观念、个性品质的培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还要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利用体育教学的功能性,努力塑造和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品质。
一、高中体育教学需求及体育教学之于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的作用
1.高中体育教学需求
高中体育教学是高中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体育教学的需求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发育,增进学生身心健康。通过高中体育教学,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机能的发展和提高,为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通过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教学,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热爱运动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必需的体育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爱好,树立起终身学习、终身锻炼的良好意识。三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竞争意识以及组织纪律性,锻炼学生合作、创新、坚毅勇敢、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上述高中体育教学三个方面的需求组成了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其是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的重要理论依据。
2.高中体育教学之于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的作用
高中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現在三个方面。一是带给学生真切的身心体验。良好的个性品质必定是从实践中所产生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将会参加各种体育运动,而身体运动必将在学生的大脑中产生主观意识。心理行为学家研究表明,身体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多次地开展某种运动,那么大脑便会在形成个体独具的、个性化的心理特征,这对于学生而言,即是从体育运动的身心体验中获得了个性化心理发展。二是获得社会关系。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不在受到文化课上来自于座位的“束缚”,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关系”,而在某种层面上来说,个性品质即是社会关系所衍生的产物。在各项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发展。三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体育教学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尝试新事物、去扮演新角色、去调整并发展自我。以一项篮球运动为例,学生能够扮演进攻者、防守者、领导者等身份,体育教学所提供给学生不同类别的练习机会将更加有助于学生实现自我的个性化发展。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这是对素质化教育理念的积极响应。为了切实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奠定基础,体育教师首先应当努力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放下教师的“架子”,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主动参与到学生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指导和点拨;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努力建立起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二是充分尊重个体的差异,鼓励和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教育事业对于那些喜欢“标新立异”学生的态度并不友好,一些教师对于学生表现出的个性视而不见或以偏见对待,扼杀了他们个性化发展的积极性。为此,在体育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向学生阐明体育课程目标,阐述自身关于体育教学的观点,鼓励和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
2.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沿用统一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适用的。为此,体育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的身心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具体而言,在体育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制作一份问卷调查,从身体情况、兴趣爱好、体育特长等方面详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情况;然后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将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划分至一个体育学习小组,在学习小组中选拔一名“品学兼优”的同学担任学习小组组长,在正式锻炼开始之前,教师事先告知组长学习任务与目标,然后由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小组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学,以保障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实现个性化发展。值得指出的是,在分组学习之前,对于一些需要统一学习的项目,例如跑步、跳远、俯卧撑等,则应当面向全体同学统一教学。统一学习项目教学完毕后,再开展分组教学,以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除了这一种“兴趣分组教学法”之外,还可以采用性格分组教学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学生的性格是不同的,大致可以将其分为性格内向与性格外向两大类,完全按照兴趣分组的教学方法可能导致某一学习小组全是某一类性格的学生,对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是不利的: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向上的、良好的个性品质,例如竞争、合作、拼搏、创新等,而对于部分学生所存在的性格孤僻、不爱交流等“品质”,那么则要通过体育教学将其淘汰掉,帮助学生更加愉快、健康的学习和成长。为此,在“性格分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将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与性格外向的学生合并为一个学习小组,以性格外向的学生带动性格内向的学生学习和运动,帮助性格内向的学生变得更加阳光、开朗;以性格内向的学生影响性格外向的学生,帮助性格外向的学生变得更加沉稳、细致,以此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慧.浅议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J].俪人:教师,2016(4):97-97.
[2]陈凯,万妮娜.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心理及表现欲的培养[J].科技风,2013(4):189-189.
[3]王君.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J].新课程:上,2011(1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