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教学应避免僵化

来源 :语数外学习·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t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所学的小说中有许多是经典之作。精警传神的语言、典型生动的人物、含蓄深刻的主题、匠心独运的构思,都值得探究。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把小说阅读僵化为对三要素的分析,而应倡导个性化、多样化的小说阅读教学。下面我们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加以分析。
  以课文《孔乙己》为例。
  师:通读课文,不知同学们对“孔乙己”这个人物有什么样的认识?老师读了课文后,发现孔乙己的一生有这样的一个特点——一生与“半”字相伴。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含有“半”字的句子或暗含“半”字的内容,并说说与孔乙己的联系。
  (学生按要求读课文,并进行勾画,先独立思考,4分钟后师生交流)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都找到了哪些语句或内容,谁来说一些?
  生:孔乙己说话时,总是一些“知乎者也”的话,让人“半懂不懂”。
  师:你找得很准确,这说明了他的说话让人“半懂不懂”。课文中还写了他哪些“半懂不懂”的话?
  生:当别人取笑他偷书时,他却说:“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的话。
  生:当孩子再向他要茴香豆时,他却说:“多乎哉?不多也。”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老师想要追问一下的是:为什么他总是说一些令人半懂不懂的话?
  生:他从内心把自己当成一个读书人、一个上层社会的人,所以他故意显摆自己,从而证明他不是下层人。
  生:受科举制度的影响。
  师:很好!你看得真深,看到了当时的封建科举制度。换言之,就是封建科举制度对他的影响,认识很深刻。还有哪些内容?
  生:他的姓名来源于“上大人孔乙己”这句令人半懂不懂的话中。
  师:对,孔乙己的姓名也来源于半懂不懂的话,也与“半”字有关。
  生:孔乙己把做官当作自己一生最高追求,他总是希望能通过科举考试实现他的理想,他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鄙视劳动,认为那是下等人做的事,所以就会出现“人和笔墨纸砚一齐失踪”这样的事。
  师:这说明,孔乙己做事“半途而废”既与他的性格有关,也与科举制度对其的影响有关,看得出封建科举制度真的是害人不浅呀!
  师:请问还有其它语句和内容吗?
  生:我找到了,孔乙己一生追求功名,视读书做官为最高目标,但最后连半个秀才也没捞着!
  师:对呀,苦读了半辈子,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一事无成,只落得了个贻笑大方。那么,他干吗不考虑干点别的事,一定要读书求功名呢?
  生:他认为读好书、博取功名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出路,他就只认准了这一个方向,看不起其他的人和事。
  师:好!同学们的分析很对,很深刻。在孔乙己的灵魂深处,读书当官才是所谓的上层人的生活,看来封建科举考试对其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呀!(教师板书:封建科举制度)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别的内容吗?
  生:还有。在酒店中,唯一穿着长衫喝酒的人是孔乙己。“站着喝酒”意味着他也身处社会底层,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但他身上的长衫又说明他与众不同,想突出他的身份,所以说,孔乙己的身份也是各有一半。
  师:好!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孔乙己这种身份各一半呢?请同学们具体分析。
  生:我认为肯定是思想造成的。尽管他很穷,地位低微,但为了那个不现实的面子,他坚持时刻穿着那件破长衫,从内心把自己当作一个上层人物。
  师:也就是说,他有一种怎样的想法?
  生:瞧不起劳动人民,羡慕上层社会。
  师:是啊!造成他身份各有一半的根本原因又和他的思想有关,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思想又和当时的封建科举制度有关。换句话说,造成他“半”字人生的根本原因不仅仅与他个人的低劣品性有关,也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有关。(教师板书“劣根性”,在“封建科举制度”后写上“毒害”)
  师:这也是鲁迅先生写作的目的所在,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批判国民的劣根性。从孔乙己的“半”字人生中,我们看到了他的可怜,也看到了他的可憎,鲁迅先生用了八个字表达了对他的看法。(投影展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讲读一篇课文,需要教师抓住重点,切中要害。教师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更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面讲解,一滴不漏。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只要抓住一个恰当的切入点,设计一两个主要问题展开分析,就可以获得以点带面、以面带全的教学效果,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本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半”字,步步引导、层层深入地设置有效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地找出孔乙己的人生特点,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其学习的主动性空前高涨,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巧妙的问题设计与自然过渡,学生精彩纷呈、充满个性的回答,是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的充分体现。我们要重视从学生中发现问题,然后把问题再还给学生,加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可见,巧妙选取切入点来解读人物是读懂小说的重要途径。要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必须理解他性格中的矛盾性。教者的匠心独运之处在于,选取了“半”字这一切入点,从生活现象到性格特征、思想根源,引领学生由表及里、全面深刻地分析孔乙己的“半字人生”,从而带动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其他文献
李文信(1927—2006)著名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用名李涛,生于四川双流,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一直执教于四川美术学院,主要创作方向为
学位
该文对α-乙基丙烯酸(EAA)/马来酰亚胺(MI)、α-正丙基丙烯酸(n-PAA)/马来酰亚胺(MI);衣康酸单甲酯(MMI)/马来酰亚胺(MI)三种新的共聚体系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并对合成共聚物的
钱仲衡,咸宁市马桥镇钱庄人,1897年出生于一个封建的书香家庭。他状貌魁伟,胸襟豁达,性情豪爽,善于与人结交。就学武昌时,正值革命临近高潮,国共两党实现合作,革命思想广泛传
法呢基蛋白转移酶抑制剂PepticinnaminE是从Streptomyces sp.OH-4652 中提取分天然产物,它是唯一的天然来源双底物(FPP,CaaX)抑制剂,其分子中包含了两个结构独特征段:戊烯基
有机溶剂中酶促反应的研究是近十几年来人们较为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大量的研究 结果表明酶在有机溶剂中不仅能保持其生物活性,而且稳定性比在缓冲液中也大为增 加.并且,在有
该文研究开发一种新型的EPDM/PP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对该材料的形态结构和混炼工艺进行了阐述,并对聚合物品种、橡塑比、硫化体系及混炼设备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概述.借助TEM,HA
1.在有关文献基础上合成了双功能连接剂SATP,并对文献中的反应温度、反应物理的配比、所用溶剂及产物的薄层色谱鉴定等条件作了改进;将得到SATP与人血清白蛋白(HSA)进行连接,
明末清初,中国漆器产业重心由江南转移至福建地区,福州一跃而成中国漆器工业的中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移呢?一方面是明清漆器产业在品种、技法上趋于单一化,而同时期(幕府
该论文从拓宽SERS研究至铁金属体系的目的出发,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一、首次利用新一代高灵敏度的共焦显微拉曼系统,较系统地探索了适用于表面拉曼光谱研究的不